APP下载

补肾益髓开窍汤治疗急性重症脑卒中效果观察

2019-10-11梁瑞静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9年9期
关键词:神经功能重症炎症

梁瑞静

(河南省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 郑州 450000)

脑卒中是临床常见的脑血管疾病,流行病学显示,中国脑卒中发病率以每年8.7%的速度上升,2010 年中国缺血性脑卒中年龄标化发病率为240.58/10 万,出血性脑卒中年龄标化发病率为159.81/10 万[1];2014 年城市居民脑血管疾病致死率为125.78/10 万,农村居民致死率为151.91/10 万,给患者、家庭及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急性重症脑卒中病情复杂,多涉及严重的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和意识障碍,给临床治疗带来极大的难度[2]。中医学将急性重症脑卒中归于“中风”范畴,病机为窍闭神匿,神不导气,气血阻滞,脑髓失养。临床治疗时宜补肾益髓、醒脑开窍、补气和血。本研究分析了补肾益髓开窍汤对急性重症脑卒中患者血清白介素-6(IL-6)、白介素-1β(IL-1β)水平和神经功能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 年1~12 月我院收治的72 例急性重症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6 例。对照组男21 例,女15 例;年龄40~68 岁,平均年龄(59.05±4.18)岁。观察组男20 例,女16 例;年龄40~66 岁,平均年龄(60.12±4.20)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

1.2 入组标准(1)纳入标准:经临床表现、头颅CT 等综合检查,符合《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4》[3]中急性重症脑卒中诊断标准者;患者及家属对研究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2)排除标准:脑卒中后合并重度认知障碍者;合并严重肝肾功能损害者;合并重度感染者;合并凝血异常者;中途退出本研究者。

1.3 治疗方法

1.3.1 对照组 接受常规西医治疗。予以脱水、营养神经、改善微循环等对症治疗,并行抗血小板聚集、防感染、降颅内压和改善脑代谢治疗,积极预防并发症,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连续治疗1 个月。

1.3.2 观察组 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接受补肾益髓开窍汤治疗。基本方:熟地黄、山茱萸、远志各15 g,胆南星、石菖蒲、天麻、全蝎、白僵蚕各10 g,山药20 g。由我院统一煎煮,取药汁300 ml,分早晚2 次服用,150 ml/次。无法经口服用者,经胃肠管滴入。连续治疗1 个月。

1.4 观察指标(1)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4]评价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该量表标准分0~45 分,分为无缺损(0 分)、轻微缺损(1~15 分)、中度缺损(16~30 分)及重度缺损(31~45 分);评分越高,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越严重。(2)采用Barthel 指数[5]评价两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该量表包括进食、修饰、如厕、控制大便和控制小便等日常活动,总分100 分,评分越高,日常生活能力越高。(3)检测两组治疗前后的血清IL-6 和IL-1β 表达水平。

1.5 统计学处理 数据处理采用SPSS23.0 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以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行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神经功能评分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神经功能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观察组神经功能改善程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NIHSS 评分比较(分,±s)

表1 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NIHSS 评分比较(分,±s)

2.2 两组治疗前后日常生活能力比较 治疗前,两组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 指数评分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日常生活能力均较治疗前提高,且观察组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 指数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日常生活能力比较(分,±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日常生活能力比较(分,±s)

2.3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炎症因子比较 治疗前,两组血清IL-6 和IL-1β 表达水平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IL-6 及IL-1β 表达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血清IL-6 及IL-1β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炎症因子比较(±s)

表3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炎症因子比较(±s)

3 讨论

急性重症脑卒中是脑卒中的危重类型,疾病早期伴有严重应激反应、神经源性进食障碍等,致机体免疫能力下降、炎症失衡和意识障碍。常规西医治疗急性重症脑卒中时,可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其神经功能,但西医方法治标不治本,仅对症处理,故效果欠佳。中医学将急性重症脑卒中归于“中风”范畴,病机为窍闭神匿,神不导气,气血阻滞,脑髓失养。《素问》记载:“肾主水,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故肾为先天之本,五脏六腑之精皆藏于肾,脾肾亏虚,痰浊、瘀血互结,气滞血瘀,乃造成该病发生。因此,在治疗时宜补肾益气、补肾益髓、醒神开窍。

本研究选用补肾益髓开窍汤,方中熟地黄为君药,具有补肾益髓、补血滋阴之功,肾精足髓旺,则脑有所藏;石菖蒲具有化湿开胃、开窍豁痰、醒神益智之效;胆南星清热化痰、息风定惊;山茱萸补益肝肾、收涩固脱;山药补气活血、补肝益肾,机体气血足,则化精有源、充养髓海;远志宁心安神、益智开窍;天麻祛痰醒神;全蝎、白僵蚕具活血通络、化痰清热之功。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该方能清除氧自由基等有害因子,减低脂质过氧化反应,降低胆碱酯酶活性,促进神经递质乙酰胆碱含量的释放,使神经功能恢复,促进微循环[6];石菖蒲有镇静、降温作用,并可扩张冠状血管,增加冠脉流量[7]。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NIHSS 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0.05;观察组日常生活能力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急性重症脑卒中患者接受补肾益髓开窍汤治疗,可使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的康复效果。

急性重症脑卒中患者会出现缺血缺氧性改变,机体激活炎症反应,致机体脑组织缺血缺氧加重。另外炎症反应持续性升高,会释放大量的炎症相关蛋白和氧自由基,抑制脑组织受损修复,因此,临床治疗急性重症脑卒中时,需控制炎症反应,减轻组织受损程度。IL-6 是细胞因子,由巨噬细胞、纤维母细胞、T 淋巴细胞和上皮细胞等炎症细胞产生,具有刺激参与免疫反应的细胞增殖、分化,提高免疫细胞功能的作用。IL-1β 是由单核细胞、内皮细胞等各类型细胞在应答感染时产生的细胞因子,在机体受到严重损伤时,使机体炎症水平明显上升。治疗后,观察组血清IL-6 和IL-1β 表达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补肾益髓开窍汤治疗急性重症脑卒中时,能够减轻机体炎症反应,改善体内炎症反应,促进脑卒中微循环环境改善。综上所述,补肾益髓开窍汤可降低急性重症脑卒中患者血清IL-6 和IL-1β 水平,改善其神经功能,促进其日常生活能力恢复。

猜你喜欢

神经功能重症炎症
上海此轮疫情为何重症少
锻炼肌肉或有助于抵抗慢性炎症
脯氨酰顺反异构酶Pin 1和免疫炎症
《感染、炎症、修复》杂志版权转让约定
欢迎订阅《感染、炎症、修复》杂志
间歇性低氧干预对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早期康复锻炼模式对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及运动功能的影响
舌重症多形性红斑1例报道
不同程度神经功能缺损的脑梗死患者血尿酸与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4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