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化教学环境下中学历史课堂板书设计的思考与建构

2019-10-11刘佳

海外文摘·艺术 2019年15期
关键词:板书设计板书历史

刘佳

(渤海大学,辽宁锦州 121000)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实施建议中指出:“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的特点,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师的自身特点,在相应的教学条件下,选择适当的教学方式、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对于学生来说,不同的板书形式有利于转变学生的思维方式,提升学生的思考能力,进而形成历史思维。因此,历史教师要根据历史学科特点和课堂学生的学习情况,对板书进行合理设计。

1 中学历史课堂板书设计存在问题的思考

板书设计在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中有着重要地位。它以凝练简洁的方式呈现历史知识,便于学生记忆和复习历史。近年来,在许多学校的历史课堂上都采用了多媒体教学、白板教学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取代了传统板书教学,甚至存在有些历史教师在课堂上完全不使用黑板也不写板书的情况。现代化教学手段固然很便捷,它以其灵活多样的方式吸引学生,调动课堂氛围,但是它也尤其固有弊端,比如呈现时间短、不利于学生记忆等。中学历史课堂板书设计部分同时还存在一下方面问题:

1.1 历史教师偏重于多媒体课件和白板教学,忽略板书设计

一些年轻的历史教师过于强调课堂的趣味性,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十分用心制作多媒体课件,播放纪录片或者小视频作为课堂导入,重难点分析时使用flash动画,然而知识点和教学过程却草草带过,并没有达到培养学生分析历史事件、进行历史解释的目标。而且,由于多媒体自身特点和教学环节限制,使每一页PPT上的历史知识无法长时间停留,导致学生记忆历史知识出现困扰。电子板书的设计是一个繁杂的工程,其包含教育学、心理学及计算机技术与应用等多方面知识,若历史教师不能理解学生的认知规律,电子板书的设计就不能有的放矢,无法做到合理安排课堂教学内容,是教师教学主导地位得不到充分发挥,教师对心理学的研习不够,也就不知晓如何进行电子板书的设计,从而电子板书就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

1.2 个别历史教师的个人书写能力水平不高

有些历史教师在实际教学中也有注意到不能偏重于多媒体教学,同时也应该注重板书的书写,然而,有些历史教师在写板书时对课程缺乏设计,存在逻辑不清、书写不合理等现象,尤其是历史教师的板书书写能力差,黑板板书书写的过于潦草,会造成学生对知识内容的理解不清、知识点混淆等困惑。

1.3 “黑板”与“白板”结合性差

首先,电子板书在课堂的广泛应用,改变了传统历史教学的枯燥乏味,使教学内容生动形象,能有效地提升教学效果。部分教师迫于时代及学校发展要求,走向了单纯使用电子板书的这一极端,部分教师过于依赖电子板书,在备课阶段没有周密的教案设计,在课堂上过多使用多媒体设备,忽视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其次,令人眼花缭乱的电子板书的内容影响教学效果。板书最初运用于课堂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课程内容,展现教师教学思路。电子板书的滥用势必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如果不能将传统黑板板书与电子板书配合使用,并将传统板书作为课堂内容总结,无法体现出课堂内容重点。

因此,有必要将信息化教学手段与传统板书教学相结合。

2 结合案例重构中学历史课堂板书

2.1 突出教学重难点

首先依据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进行板书的整体设计,而不是简单地进行知识点的罗列。教师应当注意对整堂课的把握,将知识进行分类整理,并且有自己的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操作。

在学习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一课中,教师应突出一次和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世界格局变化,删繁就简,次要的、非重点的内容尽可能不写或者少写,如图1所示。

案例一:

图1 《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板书

2.2 条理分明、详略得当

按照史实发展的先后顺序设计板书,构成逻辑性强、系统化的教学线索,使板书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其次,还需掌握详略的分寸,避免过详或过略,使板书成为教师的“讲授提纲”同时也成为学生学习的“知识要点”。

如《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一课,先介绍孙中山的早期活动,同盟会和兴中会,及三民主义思想,重点在其后期领导的辛亥革命,依据课程内容特点,采用图示式板书,如图2所示。

案例二:

图2 《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板书

2.3 创新板书形式,体现艺术性

教材知识的呈现方式是单一的、静态的,而学生获取知识的方式却是多样的、动态的,因此,板书的设计应在充分理解、挖掘教材的基础上,从整体出发,部分入手,进行独特的构思,以帮助学生梳理和理解知识。同时,教师还应该培养自身独特风格,并将其运用于板书的设计过程中。“板书有式,但无定式”,板书的创新无异于教师教学工作的创新。板书的创新必须是合理的,切合教学实际的,若脱离了教学实际,一味追求创新,但没有结合教材,结合整个教学过程及学生的接受能力,那么这样的创新是没有实际效用的。

针对不同的历史内容,教师要进行不同形式的板书设计。在讲授事件性历史时,可以采用思维导图式板书,将事件的原因、经过、结果、影响进行思维导图式整理和设计,如图3所示。

案例三:

图3 《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板书

3 结语

总之,教师的板书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这一环节是否发挥作用,除了教师的教学能力因素之外,还与整个教学环节设计是否紧密衔接相关,在板书的设计使用过程中,不能单纯的追求板书创新,而是要将其融进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使教学各个环节自成一体,整个教学一气呵成,这样才有利于学生的学习。

猜你喜欢

板书设计板书历史
语文教师,今天您板书了吗?
中学语文板书设计微探
核心素养需要板书设计回归理性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板书设计的时效性
PEP小学英语第六册Unit3 B Read and Write 教学设计
新历史
思想政治课简约板书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
历史上的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