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供给侧视域下高职健康养老服务专业群发展路径研究

2019-10-10刘云云

船舶职业教育 2019年4期
关键词:护理员供给养老

刘云云

(大连职业技术学院,辽宁大连116035)

2015年11 月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概念。其内涵是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1]。高职院校是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供给侧,其供给的专业人才是否满足需求侧,是我国高职教育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2]。因此,高职院校应该从供给侧视域着手,立足产业需求,发挥院校特色,通过对人才培养模式的教育教学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产业提供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2]。

1 我国老龄化现状

中国人口的老龄化程度正在加速加深。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来源,2017年末,全国人口中60周岁以上占总人口数的17.3%,65周岁以上占总人口数的11.4%,均比上年增长了0.5个百分点。预计到2020年,老年人口达到2.48亿,老龄化水平达到17.17%;2025年,老年人口将达到3亿,我国将成为超老年型国家。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07年到2017年,60周岁以上人口由1.53亿增长到2.48亿,人口比例由11.6%增长到17.3%,增长率高达49.1%。而其中,独居老人和空巢老人增速加快,比重增高。

随着我国老龄人口规模大、势头猛、程度高、二元化等多种深层次要素的积累,健康养老产业需求侧巨大与供给侧滞后的矛盾日益突出[3],严重阻碍了我国健康养老产业的发展。

2 健康养老产业需求侧

老年人的养老服务可区分为生活服务、医疗服务和管理服务三大类。针对不同的生活背景、不同的文化层次和不同的身心状况的老年群体,健康养老产业提供服务的类型和侧重点也应有所差别,而这种差异性的个性化服务供给可通过健康养老产业的多方位发展实现。健康养老产业是为老年人口提供日常生活支持、医疗保健、照料护理、精神慰藉等活动的产业总称[4]。

本研究调研了国内28家养老机构,包括北京、天津、上海、南京、苏州、广州、沈阳、鞍山、大连等南北方多个城市,了解了养老机构对岗位、人才的需求情况。其中,康复护理岗位包含了心理护理岗位,健康管理岗位囊括了老年教育、社会工作、老年活动、人力资源、文秘、咨询、售后等其他岗位。

调查结果显示,目前养老机构的岗位需求以生活照护为主,康复护理、健康管理为辅,还需要少量医疗护理岗位。而全国各地中,南北方差异较大,辽宁地区岗位需求以生活照护为主,占83.5%;相比较而言,广州地区生活照护、康复护理和健康管理比例差别不大,分别为42.7%、20.5%、30.8%;而北京、上海等地的比例居中。因此,南方较北方地区生活照护需求逐渐减少,而康复护理和健康管理的需求逐渐增大,医疗护理需求则无明显差异。

全国养老机构岗位需求平均比例中,生活照护岗位占62.6%,康复护理岗位占16.1%,健康管理岗位占16.3%,医疗护理岗位占5.0%。

综上所述,健康养老产业的需求侧就要求具备生活护理、医疗护理、康复护理、心理护理、健康管理、老年教育、老年活动、社会工作等能力的应用型、技能型、复合型人才。

3 健康养老产业供给侧

本研究针对养老护理员的年龄和学历调研了国内28家养老机构,具体数据如表1和表2所示。

表1 养老机构养老护理员年龄比例 (%)

通过表1养老机构养老护理员年龄比例可以看出,全国各养老机构中养老护理员普遍年龄偏大,40周岁以上占比约50%以上,尤其以北方地区为重。在辽宁省内养老护理员50周岁以上占比65.2%,40~50周岁占比20.5%,合计40周岁以上比例高达85.7%,而30周岁以下仅为5.3%。相比较而言,南方地区中广州较为乐观,40周岁以上占比48.5%,南京、上海等地区40周岁以上占比51.9%,北京、天津等地区40周岁以上占比58.8%。

表2 养老机构养老护理员学历比例 (%)

通过表2养老机构养老护理员学历比例可以看出,全国各养老机构中养老护理员普遍学历偏低,大多数为中专或高中以下学历。其中辽宁地区养老护理员学历最低,中专或高中以下占比92.8%,专科以上仅有7.2%。相比较而言,广州地区养老护理员学历略高,中专或高中以下占比76.3%,专科以上占比23.7%。南京、上海等地区中专或高中以下占比79.4%,北京、天津等地区中专或高中以下占比81.3%。

通过调研发现,全国各养老机构中养老护理员30周岁以下、专科以上学历的人员多为近年全国各高职院校养老相关专业毕业生。这一部分人员虽然年轻、学历高、专业性强,但是流动性大、稳定性差,而能坚持从事健康养老行业工作达5年以上的则更是凤毛麟角。

因此,现阶段,全国各养老机构中,普遍问题是缺乏专业的康复护理和健康管理人才,而负责生活照护的养老护理员则多数年龄偏大,为当地下岗女工或农民工,缺乏相关的专业医学护理知识和技能,只能从事一般的生活照护。而老年人需求的不仅仅是简单的生活照护,还包括康复护理和健康服务,这对于提升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更为重要,尤其是提升高龄、失能、半失能老人的生活质量。

目前,健康养老产业供给主要以提供基本生活照护为主,难以满足老年人群全方位、多样化、多层次的养老需求。因此,健康养老产业的供给侧改革应该能够提高养老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重点促进“医养结合”模式的建立和推广,改革传统的以生活照护为主的养老服务,强化“健康养老”理念,加强康复护理和健康管理服务。

4 健康养老服务专业群发展路径

根据健康养老产业的需求侧和供给侧的调研结果显示,现阶段我国的健康养老产业需求侧和供给侧出现严重失衡问题。而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主要集中在生活护理方面,对于医疗护理、康复护理、心理护理、健康管理、老年教育、老年活动和社会工作方面的人才培养则有所欠缺。因此,单一的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已经远远不能满足需求侧的人才需求。

本研究从健康养老产业供给侧出发,着重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立足产业需求,针对高职院校的人才供给侧进行改革,建设健康养老服务专业群,为产业提供全方位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旨在解决健康养老产业需求侧人才问题,促进健康养老产业的大力发展。

健康养老服务专业群包括大连职业技术学院开设的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社区康复专业、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三个专业,是以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为核心,社区康复专业、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为两翼的养老服务专业群建设[5]。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为健康养老产业发展培养老年生活照护人才,满足老年人养老照护需求;社区康复专业为健康养老产业发展培养老年医疗护理、老年康复护理、老年康复治疗、老年心理护理和老年健康教育人才,满足老年人医疗、康复、护理需求;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向社会工作方向调整,为健康养老产业培养老年健康管理、老年居家养老、老年社会工作、老年活动策划、老年社区管理和老年家政服务人才,满足老年人居家、社区、心理、文化等方面需求。专业群中的三个专业都属于大健康专业,紧密围绕健康养老服务产业链,满足健康预防与保健、疾病照护、身心康复的健康养老服务的各环节的人才需求,使得健康养老产业供给侧和需求侧均衡。

大连职业技术学院健康养老服务专业群经过多年的积极探索实践,逐步实现了发展融合。其一,在人才培养模式方面,进行专业群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建设专业群“共享平台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岗位能力课程”的专业群课程体系,突出专业群定位。其二,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打破专业限制,实行教师跨专业教学,打造专业群共享的双师型专业教学团队。加强校企合作,建立企业兼职教师库,实行校企双向互学机制,推进专业教师定期企业实践,提高教师专业素质和能力。形成一支具有专业群领头人、专业负责人、骨干教师、青年教师组成的专业教师梯队[6]。其三,在实训基地建设方面,一方面在校内,建设大连职业技术学院康养中心,打造集教学、实训、科研、社会服务、学生就业功能为一体的多功能“院中院”形式的专业群校内实训教学基地。另一方面在校外,对现有实训基地进行优化,建设优质校外实训基地群,实现资源共享,为教师企业实践、学生实习实训和顶岗实习等提供良好平台。其四,在学生就业方面,拓宽就业岗位,提高就业率[6]。开拓国内国外校企合作平台,深入企业,推广实施现代学徒制,开展订单班,打通学生就业直通车。

因此,健康养老服务专业群的建设一方面服务区域经济,促进健康养老产业发展,从供给侧视阈解决健康养老产业人才问题;另一方面,深化了教学改革,优化了人才培养,提供了高职院校的专业群发展路径。

猜你喜欢

护理员供给养老
在困惑与坚定之间——年轻护理员的职场心态
当“我”老了——“90后”养老护理员的“自述”
医疗护理员工作满意度研究进展
浅谈优秀护理员的工作要求
养生不是养老
养老更无忧了
以房养老为何会“水土不服”?
一图带你读懂供给侧改革
一图读懂供给侧改革
长征途中的供给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