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族地区农村电商发展研究

2019-10-09熊星迪

时代经贸 2019年16期
关键词:延边州农村电商民族地区

熊星迪

【摘要】近年来,农村电商渐渐兴起并形成了特有的模式。然而发展过程中也暴露出电子商务人才的紧缺、农村物流配送体系的不健全、独立品牌意识的薄弱、缺乏标准化生产导致产品标准不统一等问题。本论文通过对延边州农村电商的现状进行分析,探究其问题之所在,并针对现存的问题提出有效的对策及建议。

【关键词】农村电商;延边州;民族地区

农村发展不仅仅是中国面临的挑战,是全球共同的挑战,而电子商务的出现为城乡协调发展开拓了新路径。它通过网络进行农产品交易,抓住民族地区区域优势、发展集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一体的农村电商。自十八大以来,延边州当局以大力发展农村电子商务,作为助力农村经济振兴的重要切入点。根据延边地区的自然资源优势,把握政策和市场两大时机,本着当局督促、以市场为核心,以企业为主体以及社会介入的原则,拉动延边地区农村电商的成长。改变了货币援助农村的传统方式,从“输血”转变成“造血”,创造了可持续发展的商业模式。

本文主要针对延边州农村的现状,将本地资源优势、传统优势等充分发挥,并利用电子商务平台,抓住互联网商机更好地把区域特色明显的产品推广到全国,提升农村经济整体实力。

一、延边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现状

目前延边州有十八个省级“电商村”和四个“电商镇”。成为延边州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项目”和“省级县域电商试点县项目”的重要结合点。已建成2个“县级农村电商平台服务中心”,还有一些服务站、农村电商仓储配送一体化的项目正在筹建中。延边州政府积极响应中央一号文件(2018)强调的振兴乡村战略,希望通过电商手段,为延边农村的经济、传统农业的转型升级有所帮助。延边大学,地处延边州会延吉市,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2018年延边州商务局、州电商协会与延边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农学院共同合作《延边州电子商务进农村(扶贫)示范建设项目》。期望实现校企合作从而带动延边州农村电商建设。

二、延边州农村电商现存问题

延边的农特产品只有极少数能突破地域限制,实现跨地区交易。延边农村电商面对货源组织、农村物流问题、储存问题、售后问题、人员问题等因素限制,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政府扶持、品牌宣传、未充分利用地区优势的问题。

(一)货源组织

农产品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不易保存,选择当地特产做农村电商只能选择50公里以内的地区。不然运输周期、运输费还有保存、损耗等问题就十分麻烦。

(二)物流問题

农特产品发货地在农村,相比3c类商品、衣物而言,农特产品重量大单价低,所以运输费用也是一笔巨大的开支。并且虽然菜鸟物流、顺丰等快递公司已经在全国大部分城市覆盖网点,但大部分快递是不愿意来农村的。

(三)储存问题

大部分农特产品季节性强,这些产品怎么储存就是问题。例如辣白菜等朝鲜族特色咸菜,就得有地窖作为中转库房,无形中增加了开支。

(四)售后问题

以当前电子商务零售最火的淘宝网为例,淘宝网偏向消费者的退货机制给网购人群养成了一种不良的购物习惯。自己不喜欢就退货、家人不喜欢就退货。3c数码类、衣者类商品在不影响使用的情况下还可以二次出售。但是,农特产品如果退货基本就可以直接丢掉了,退回来也无法二次出售了。

(五)人员问题

如果销量低农户可以自己兼顾,发货量大的话就只能雇佣人员。农村貌似富余劳动力很多,但真的让他们准时出勤,合适的人选还是很少的。一个原因是在农村居住的人一般自己家里都有农事,对他们来说就是有空余时间来上班,家里农事繁忙就不来了。另一方面原因是农村相比城市,人情世故往来较多。而在网上买东西,消费者对发货时效还是很有要求的。

三、延边州农村电商发展的对策及建议

(一)创建区域共用品牌,开拓市场

延边农村电商的难题之一就是在各电商平台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弱。延边特产需要品牌化经营,政府可以向国家申请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创建延边区域品牌的意义在于具有延边的特征性意义和价值,是一个延边对外介绍的“金名片”。它的存在对延边农村地区的形象、知名度等方面起到良好积极作用。

阿里系的淘宝已经是红海一片,天猫则有着—般商家难以承受的成本和高门槛。传统的电商领域已经趋近成熟,这意味着门槛越来越高,红利越来越低。如何突破呢?我们可以构建一个微电商体系,微电商具有其他平台没有的社交链条的信任度、并且低门槛、用户体量大、可操作性强。要把微电商平台定位为立足于本地化的商城,本地特色产品可以同城售卖同时也要销售出去。但是本地的品牌没有渠道和品牌优势,如何能在国内资源如此丰富的市场占得一席之地呢?通过甘肃成县的成功经验可以总结出“信任+产品独特性”。但在发展前期最有效实际的方式还是基于社交关系链上的人脉的连接,虽然不了解这个平台,但基于相互的信任,愿意尝试购买推荐的产品,如图1。

优质的特色产品不断地被分享扩散出去,在过程中完成了品牌知名度的提升、客户的积累。

(二)凭借地理优势,农旅结合,打造示范村

延边地区拥有肥沃的土壤、优质的空气质量,良好的生态环境,一大批具有当地特色的农产品。例如延边龙井地区农产品品类丰富,盛产水稻、红晒烟、苹果梨、松茸等特产,当地生产的水稻作为“宫廷御米”驰名中外。朝鲜族民俗文化与歌曲舞蹈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存较为完好,有朝鲜族民俗文化宝库之称。

延边地区第二产业较为落后,所以应注重生态和文化的建设。利用少数民族地区的独特优势,积极探索一、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新模式。贯彻落实现代农业的新特点,引进高新技术和人才。充分发挥土地资源效用,制定符合本地农业发展规划,扩大延边水稻、米酒等特色产品生产规模,引领延边农业乘风破浪。

与此同时,相关部门应精确策划,绘好延边农村规划蓝图。逐步完善农村扶持政策,鼓励返乡创业,吸引有情怀的人才返乡参与现代农村的开发建设。响应中央“四好公路”的号召,做好道路修缮、网络搭建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充分发挥科技和人才的引领带动作用,引进先进管理模式,提升产品品质,从卖农产品向卖文化的高附加值产业转变。

政府加强产品安全生产管理:

1.健全农产品标准化生产体系。2.完善质量安全追溯体系,打造全州农民可看可学的示范村。

开辟农旅结合新道路,在“特色农业+民族文化”“特色农业+民俗旅游”上作文章。倡导“绿色转型、美丽乡村”,从而带动区域的整体进步。

(三)政府扶持

2018年延边州商务局、州电商协会与延边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农学院共同合作成立了《延边州电子商务进农村(扶贫)示范建设项目》。延边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市场营销专業:农学院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等专业学生都具备农村电商方面知识。在延边实现“三个就地”,就地培养、就地创业、就地就业的方案是可行。

州电商协会携手电商企业为高校学生提供培训平台,学生进入企业实习,在提高专业知识水平的同时还能推动农村电商“一村一品”发展。企业借助高校的资源,提升企业员工整体素质,节约培训成本。高校学生经过企业实习后,下到农村以班级村镇化、小组进户等形式帮扶农村电商,精准扶贫。在短时间内让农民熟悉电商平台的操作并不现实,高校学生就可以在店铺运营、产品页面美化、打造特色产品品牌方面帮助村民。高校教师可以定期为延边州农村电商做规划,提供项目指导逐步实现延边州农村电商建设的蓬勃发展。

除此之外,政府机构还可以与电商平台达成战略合作,对延边本地农村电商服务平台专业帮扶,促进农村电商快速发展。同时自建当地微信公众平台、用图片、文章、视频等宣传延边魅力,增加客流量,提高成交量。因此要根据当地的特殊性打造延边模式的校企合作,在当地学习培训,在当地创业。把州电商协会优秀的企业和实操知识,还有创新的商业模式引进到农村。

四、结论

本文主要通过分析少数民族地区以延边州为例的农村电子商务的现状,对其发展中的短板因素提出解决方案。目的在于使农民利用电商平台销售更多的农特产品,带动延边农村经济,为农民创收。由于延边农村电商的发展处于初期,在货源组织、物流配送、人才储备、品牌建设、市场宣传等多方面还存在很多弊端,提出了一些自己的分析与见解。

因为本人知识水平有限,对问题的分析和见解或许有些片面。关于农村如何更好地发展电子商务的研究,随着时代的变革和经济水平的提升,会有不同的见解。根据延边政府和国内相关学者的研究,给本人的研究过程中带来了很多的启示,借鉴前人的成果,结合延边地区现状特点再次分析,提出建议。

猜你喜欢

延边州农村电商民族地区
共青团延边州委开展“2018+2019”圆梦“微心愿”活动
共青团吉林省延边州委积极组织抗洪抢险
激活农村电商生态,创新农村综合服务
云南省民族地区农村小学体育教师现状调查研究
贵阳实施精准扶贫之农村电商研究
民族地区城镇规划现状浅析
如何提高民族地区“一类模式”小学汉语文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