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非物质文化遗产雷歌保护与传承研究

2019-10-09柯丽娜

艺术评鉴 2019年16期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保护与传承

柯丽娜

摘要: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整体话语下,学术界越来越重视有关传统民间民族音乐的研究。本文以国内公开出版和发表的学术论著为线索,着重从雷歌的历史源流、典型传承人物、采取的保护与传承方式等几个方面对近年来在此语境下学界关于雷歌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作了梳理,以期展示近几年国内广大专家学者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雷歌保护与传承的最新研究成果,并明确未来雷歌的传承研究方向。

关键词:雷歌   非物质文化   保护与传承

中图分类号:J64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9)16-0032-02

雷歌又称作雷州歌、雷州姑娘歌,是一种流传于雷州半岛的方言民间歌曲,也是广东省四大方言民歌之一。进入21世纪以来,由于对非物质遗产保护的觉醒,雷歌吸引了来自湛江当地的一些文化和文艺工作者的目光,兴起了研究、传承雷歌的风潮。特别是2008年1月雷歌入选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后,雷歌迎来了一轮研究高潮。笔者以“雷歌”“雷州歌”或“雷州姑娘歌”为主题在CNKI中国知网全文数据库进行检索。笔者对检索到的关于雷州民歌保护与传承的研究文献进行了梳理。下面就从雷歌历史源流与传承人的研究、雷歌保护和传承方式的研究等两个主题,阐述近几年雷歌保护与传承的研究概况。

一、历史源流与传承人物研究

关于雷州民歌源流的讨论,是雷歌研究的必然问题。杨励轩从孕育雷歌文化的艺术母体、雷歌文化成型的背景性因素、以及产生的具体时间与地理位置等三方面因素进行了分析[1]。雷歌由闽南民歌本土化为雷歌的过程与闽南语变异为雷话的过程在时空上基本上一致。也就是说,在雷州半岛特有的民歌传统和文化生态环境共同作用下,源自闽南的民歌随着雷话的扩张发生变异而形成雷歌,并最终得到雷州半岛民众的文化认可。李冰对雷州民歌的历史发展脉络进行了细致的梳理,认为雷州民歌经历了孕育、形成发展和兴盛三个时期。雷歌孕育于由秦至唐大致一千年的时间,在宋代随着闽南移民大量迁入雷州半岛而逐渐形成,兴盛于明清直至民国。但对于雷歌形成于唐宋时期暂无确凿的资料加以佐证,而盛行于明清时期则盖无异义[2]。陈海容认为雷歌的产生发展可概括为“谚、谣、歌”三个阶段,也符合我国民歌从谚谣演变成民间歌谣的这一规律。谚语可念,雷谣可诵,雷歌便能引吭高歌。雷歌的这些演变发展阶段,不是截然分开而是有机地联系,互存迄今[3]。蔡觉民通过传说、历史记载和口述历史等,认为雷州“姑娘”歌主要源于乡镇神诞年历活动的需求,兴起于清末明初[4]。郭成龙、张娜等学者通过田野调查,认为雷歌在其发展过程中,尽管在古代社会也曾有过相对兴盛的黄金年代,但无可置疑的是解放初期到文革前的十年是雷歌发展的顶峰,这期间雷歌在政府职能部门的保护与推动下,在当地群众中广为流传,并涌现出了许多杰出的雷歌艺人和创作人才[5]。

传承人是非物質文化遗产传承工作的活态载体和核心,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的宝库。黄清雅是雷歌发展过程中的一位关键人物,被雷州乡民尊为“歌解元”,他的雷歌对当时及后世的影响深远,意义非凡。张雪敏介绍了黄清雅成为一代雷歌歌翁的过程,并分析了其创作的艺术特色,指出“巧用双关,想象力丰富”是黄清雅雷歌的一大特色[6]。清末民初的黄景星是近代雷歌发展史上另一位极为重要的人物,其编著的《雷州歌谣话初集》是现存清末民初雷歌研究的标志性成果,为雷歌研究奠定了第一块基石。至今,雷歌研究仍然大致沿袭黄景星所开创的方向,研究内容和范围也基本上在他所划定的圈子里打转[7]。张娜、孙建华等学者以口述历史的方式,分别对雷歌非物质文化遗产第十代谢莲心和十一代传承人符海燕进行了访谈,编绘出田园村“姑娘歌”传承人谱系表,对这二位传承人的学艺经历进行了考察,并就当前雷歌的发展现状和传承问题进行了探讨[5]。谢莲心等雷州姑娘歌歌者大多出生贫苦,在解放前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使她们对社会底层生活有更多的体会。正是苦难的生活经历,使她们创作和表演的姑娘歌反映劳动人民真实生活,脍炙人口,从而造就了她们的艺术成就。而第十一代传承人符海燕学艺的起因主要是对姑娘歌的好奇,因为天资聪慧和用心学习,深受谢莲心、周定壮、李莲珠等几位“姑娘歌”大家的喜爱,在几位明师的栽培下终成当下一代“姑娘歌”歌王[8]。

二、保护与传承方式研究

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延续面临极大的挑战,许多非物质文化面临濒危境地,甚至消亡。非物质文化的传承困局大概是由于其赖以滋生和发展的土壤——农耕文明随着全球化、现代化、城市化和信息化的发展而逐步瓦解,青年的人生观、价值观也随之变化而导致。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雷州民歌也未能摆脱传承困境这一尴尬的处境。基于雷歌传承困境,一些学者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保护与传承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方法。

郭成龙和张娜通过田野调查,发现雷歌的发展面临着几个方面的问题,主要是现在人们对雷歌认知度较低、传承多是师徒传授等比较单一的方式、以及传统传承形式在当下缺乏可操作性等问题。并提出了雷歌的传承延续应以“承传”为主和雷州音乐传承的“一体多元”化转变的思路[10]。所谓“承传”,即先承接,再传播,从发现和研究传统民族民间音乐开始、然后将传统民族民间音乐继承发展、再到传播适应当代的传统民族民间音乐,这应该是当下“承传”传统民族民间音乐的主要轨迹。所谓“一体多元”中的“一体”,是指雷歌传承的延续性,而“多元”则是指雷歌的不同表现形式。雷州音乐传承的“一体多元”化转变,就是根据传播和接受雷歌音乐和音乐文化的人群知识结构的不同,对雷歌的传承方式也会有较大不同的需求。通过姑娘歌自我改革,转型升级,在保持原汁原味与满足大众娱乐之间寻找传统民间艺术的出路[8]。

雷歌作为一种传统民间民族音乐的表演形式,其根基在民间。因此,让更多的人通过各种渠道和方式尽可能地认识和了解这一传统民间音乐,就成为了其传承、发展的关键;实践证明,地方院校是区域传承和传播区域民族文化的重要平台,有着天然的优势。将高校校园作为传承和实践民族文化的平台和载体,让学生认识和了解传统民歌在民间的原始存在状态,并自觉传习传统民族音乐,从而缓解我们民族民间音乐所面临的传承困境。因此,几乎所有的研究者在对雷歌的保护和传承进行研究时,都不约而同地指向了地方高校,通过发挥湛江地区高校的优势,建立雷歌的活态传习生态链[8,9,11,12]。孙建华和薛敏还指出,除了高校平台外,雷歌也需要通过借助政府和非政府组织(NGO)的力量来加强保护与传承的力度[8,13]。

三、结语

雷歌随着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保护与传承研究就得到了不断拓展和深入。就研究方法而言,已从早期宏观而单一的收集与整理传统雷歌,到现在的文献梳理和田野调查相结合;从个案、专题研究切入,总结雷歌的历史发展脉络和传承等,使得雷歌传承研究得到全面而深入的讨论。

然而,我们仍需看到,目前大多关于雷歌的研究还只是起步阶段,研究群体也多集中于当地的少数高校教师,真正有创建性的、富有开拓的新的研究成果也不多。由此,今后需要通过跨学科的互动与对话,并密切结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动向,拓展研究视野,对雷歌的保护与传承加深认识和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将长期持续,雷歌保护与传承研究也是一项长期的事业。

参考文献:

[1]杨励轩.雷歌源头及传播原点探析[J].广东海洋大学学报,2014,(02):49-53.

[2]李冰.广东雷州民歌源流考[J].当代音乐,2015,(11):40-42.

[3]陈海容.雷州歌的起源与艺术特征探析[J].新疆藝术学院学报,2008,(02):50-52.

[4]蔡觉民.雷州“姑娘”歌的历史记忆[J].艺术研究,2013,(01):70-71.

[5]张娜,郭成龙.雷州“姑娘”歌的历史记忆——以“姑娘”歌第十代传承人谢莲兴的口述史为例[J].艺术评论,2016,(02):127-133.

[6]张雪敏.黄清雅与雷歌[J].广东海洋大学学报,2010,(02):40-42.

[7]李雄飞,张莲.《雷州歌谣话初集》研究[J].广东海洋大学学报,2010,(02):35-39.

[8]孙建华.粤西“非遗”雷州姑娘歌之口述史略——基于姑娘歌第十一代传承人符海燕女士的访谈[J].当代音乐,2015,(09):50-54.

[9]郭成龙,张娜.传统民族民间音乐“雷州歌”的传承策略之探索性研究[J].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15,(03):67-70.

[10]甘咏梅.雷州姑娘歌艺术发展现状调查报告及传承生态链的建设[J].岭南音乐,2015,(02):74-76.

[11]刘福瑞.雷州半岛民歌在保护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艺术教育,2014,(07):142-143.

[12]马柯.论雷州歌进入声乐课堂的双重意义——以岭南师范学院为例[J].艺术评论,2014,(10):121-124.

[13]薛敏,孙建华.论雷州歌音乐文化的保护性开发与传承[J].岭南音乐,2014,(04):85-87.

猜你喜欢

非物质文化保护与传承
文化空间视角下的湖南区域表演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
河洛体育文化保护与传承研究
日本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及启示
新疆地区非物质文化旅游经济开发实证分析
峨眉盘破门武术保护与传承中的政府主导作用研究
浅谈土家族茅古斯的艺术价值及传承保护
非物质文化遗产梧州龙母文化动画剧本研究
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民间舞蹈的特点与表现形态解读
中小学校本课程视野下的信阳民歌的保护与传承
初探贵州花苗“长衫龙”芦笙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