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利于培养学习策略的思维可视化高中英语教学探究

2019-10-08王巍

校园英语·中旬 2019年9期
关键词:思维可视化教学探究学习策略

【摘要】思维可视化是指运用一系列图示技术把思考方法和思考路径呈现出来,使其清晰可见的过程。思维可视化教学就是通过运用图示技术,强调课堂教学的高效化,能够帮助学生逐渐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它主要表现在三方面:帮助形成掌握词汇记忆的策略;帮助学生掌握语篇特点提高阅读效率;帮助学生了解写作内容,提高写作技巧。

【关键词】 学习策略;思维可视化;高中英语;教学探究

【作者简介】王巍,沈阳市第一中学。

一、引言

思维可视化(Thinking visualization)是指运用一系列图示技术把本来不可视的思维(思考方法和思考路径)呈现出来,使其清晰可见的过程。被可视化的“思维”更有利于理解和记忆,因此可以有效提高信息加工及信息传递的效能。而实现“思维可视化”的技术主要包括两类:图示技术(思维导图、模型图、流程图、概念图等)及生成图示的软件技术。在传统教学模式中,“知识加工”和“问题解决”的思考过程往往是不可见,而且教师和学生都更多关注答案,忽视答案的生成过程。然而,学生思维的发展并不来自“答案的累积”,而来自“生成答案的思维方法和过程”。在我们思维可视化教学中,我们主要运用地把“思维画出来”的图示技术即思维导图(Mind Map)。思维导图又叫心智图(东尼·博赞,2005),是表达发射性思维的有效的图形思维工具。它能够将各种点子、想法以及它们之间的关联性以图像视觉的景象呈现并将一些核心概念、事物与另一些概念、事物形象的概念组织起来,输入我们脑内的记忆树图。它允许我们对复杂的概念、信息、数据进行组织加工,以更形象、直观、易懂的形式展现在我们面前。通过运用思维导图的教学方式,能够帮助学生逐渐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

二、思维可视化高中英语教学的流程和方法

课堂教学是教师给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的重要过程。思维可视化课堂强调课堂教学的高效化,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发挥主观能动性,把思维导图恰当地使用在教学流程中,把复杂的教学内容简易化,系统化。我们的教学流程和方法通常包括:

1.明确目标。用思维导图展示教学目标,会使原本抽象的理论语言形象化,使学生明确每堂课的重难点。

2.传授知识。教师在这个环节中要设计导图,使教学内容系统化。再根据不同的课型和知识类别引导学生通过导图进行学习与记忆,帮助学生提高学习能力。

3.评价交流。学生要通过与教师交流,同伴互学,自我反馈等方式,有效评价自己的学习效果,并结合学习内容的特点,交流学习体会。

4.总结反思。要求学生绘制课时总结的思维导图。在绘制过程,回忆与反思课程内容,反馈学习效果,总结学习规律。

三、思维可视化教学有利于学生们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

《英语课程标准(2017)》指出普通高中英语课程以立德树人,发展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等为学科教育的主要目标。而英语学科素养中很重要的一项就是学习能力的培养。英语学习策略是根据自己的观念,为提高英语学习效果而采取的行动或方法(文秋芳 1996)。我们的教学就是在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行动和方法,从而提高学习能力。在思维可视化教学中,师生共同寻找关键词和核心内容,帮助学生发现学科规律,逐渐形成学习英语策略。他们的学习策略会体现在以下方面:

1.形成有效地词汇记忆策略。高中英语学习中对学生的最大挑战之一就是大量词汇的记忆。词汇记忆和辨析一直是高中英语学习的难点所在。思维可视化的教学通过联想的方式让学生能够以英语构词法为基础从某个单词出发,通过发散思维派生或联想出其他类别的诸多单词。然后通过绘制思维导图把抽象的内容形象化。很多看似毫无关联的单词在绘制到思维导图之后,会有多方面的联系,而正是这种联系建立了导图的框架,学生只要记住了导图的框架,便记住了枝杈上的单词。思维导图的应用对于高中英语词汇教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形成有效地语篇阅读策略。语篇学习是学习外语的基础。从分析文章段落,知晓文体特点到了解作者态度、目的及文化背景等都需要注重对语篇知识的整体理解训练。思维导图用于指导阅读技巧之后,我们引导学生从文体、结构、写作特点等多方面分析了解文章的内容,从而使学生知道阅读的方法不仅仅限于翻译和对词汇的掌握。我们用思维导图的方式帮助学生逐渐掌握了不同的阅读技巧,从而提高了他们的阅读效率。

3.形成高效地英语写作策略。书面表达是检验学生综合能力的题目。虽然英语作文所涉及的内容并不难,但学生们很难抓住重点,提纲挈领。很多时候他们感觉无从下笔,所写内容空洞不实。而思维导图的应用可以引领学生思维,帮助他们理清思路。所以,在进行写作教学的时候,如果我們能够想出好方法,比如:巧妙利用思维导图帮助学生搭建写作框架,并在此基础上添加足够的预料,那么,学生在英语写作时就能从无从下手转为信手拈来,写出漂亮的英语作文。

总之,思维可视化教学有利于把“看不见的”思维过程和方法清晰地呈现出来,以便更好地理解、记忆和运用,提高教学效能。同时,教师变“强调答案”为“强调答案的生成过程”,学生变“依靠感性经验答题”为“运用理性思考解题”,最终帮助他们形成了自己的学习策略。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2]梅德明,王蔷.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解读[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

[3]文秋芳.英语学习策略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5.

[4]张鼎昆,徐克茹,译,东尼·博赞.思维导图-大脑使用说明书[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

[5]李军华.思维导图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J].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学报(基础英语教育),2007,04.

猜你喜欢

思维可视化教学探究学习策略
高中生数学自主学习策略探讨
“思维可视化”教学,引发“每一个”的“脑内革命
核心素养指引下的多元智能教育改革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高中作文教学中的几点尝试
中职英语口语互动教学探究
一种使用反向学习策略的改进花粉授粉算法
基于微博的移动学习策略研究
自主学习策略在写作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