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古代桂林山水文学的山水意识

2019-10-08黄伟林

鄱阳湖学刊 2019年3期
关键词:桂林山水

黄伟林

[摘 要]山水是中国重要的地理形态,是中国审美传统中最重要的自然景观。中国人将自己的生命、情感、意志、智慧加之于山水,使自然山水高度“人化”,进而成为“人化的自然”。桂林山水是中国山水的典范。桂林山水文学所传达的山水意识,是中国山水文学山水意识的典型体现。古代桂林山水文学中的山水意识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即:山水是有生命和灵性的;山水可以寄托与激扬人的情感;山水是人的知己;山水具有文化艺术价值。桂林山水这一天然的自然景观,有中国源远流长之山水意识的存在。

[关键词]桂林山水;山水文学;山水意识

“山水”是中国特有的一个词汇,在英语中通常被译成“landscape”(风景),或者被更直观地译成“mountain and river”(山与河)。然而,这种理解是不确切的。山水不仅是眼睛直观所见的景物,而且是与哲学、美学、文学相关的中国人对美好自然的理解。中国人将在大自然中快乐的活动称为游山玩水,并将山水看成是比美酒更能带给人快乐的存在。宋代欧阳修有名言“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美酒固然能够让人陶醉,但美酒陶醉的只是人的身体;山水更能让人陶醉,山水陶醉的是人的心灵。如果用尼采的酒神与日神两个概念作类比,那么山水更接近日神,它给予人的是一种理智的快乐。快乐而且理性,很不容易。对于中国文化而言,山水不是简单的自然存在,而是能够进入中国人内心的,融理智和感情于一体的审美存在。

山水文学,可以理解为以山水为题材的文学,这是中国文学特有的一种类型。其中最成熟的是山水诗,“山水诗”已经成为中国文学一个特定的概念。此外,还有山水传说、山水词赋、山水散文等等。

桂林山水甲天下,桂林以山水名世。如今,每年都有数以千万计的游客到桂林观光,也就是游山玩水。值得指出的是,桂林不仅拥有甲天下的山水自然,而且拥有源远流长、文质彬彬的山水文学。本文试以古代桂林山水文学为例,探讨中国山水文学中人对山水的理解。

桂林山水文学,作为中国山水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包括山水传说、山水诗、山水词赋、山水散文。

甲天下的桂林山水,特别能激发中国古代诗人的创作激情。今天留下的桂林山水文学,堪称数以万篇(首)计。那些曾经在桂林生活或工作过的文学名家,如张九龄、李渤、李商隐、范成大、张孝祥、张栻、方信孺、刘克庄、王鹏运、况周颐、康有为等,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山水诗文;那些曾经游览过桂林的文学名家,如宋之问、柳宗元、黄庭坚、袁枚、阮元等,同样留下了许多传世的记游名篇;甚至许多未曾到过桂林的文学名家,如王昌龄、杜甫、韩愈、白居易、杜牧等,他们根据传说中的桂林山水,亦写出了广为人知的桂林山水华章①。

概要地说,桂林山水文学中的“山水”意识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即:山水是有生命和灵性的;山水可以寄托与激扬人的情感;山水是人的知己;山水具有文化艺术价值。下面分而述之。

一、山水是有生命和灵性的

桂林山水一个很大的特点,即象形性。到过桂林的人都知道,桂林的山大多有非常生动形象的造型。比如象鼻山,宛如一头巨象在漓江边饮水;比如骆驼山,好像一头骆驼在荒漠中前行;比如老人山,仿佛一位饱经沧桑的老人傲然独立;比如画山,俨然九匹神骏奔驰于巨幅的石壁间;比如碧莲峰,恍若一朵青莲亭亭净植于漓江边。这种山水本身的形象性,对桂林山水文学是一种启悟,即山水是有生命的,因为无论是象、是骆驼、是老人、是马还是莲,皆是生命的存在。

如明代卢仲佃的诗《象鼻山》云:

巃嵷天象出云端,占住人间活水滩。

饱吸清风高卷鼻,横拖明月懒归阑。

空中体格三更白,物外烟霞六月寒。

坐久洞中尘世隔,冰壶玉宇意中看。②

象鼻山位于桂林市中心漓江和桃花江的汇流处,是桂林山水的标志性符号,桂林市市徽即来自象鼻山的造型。这首诗基于象鼻山“象鼻”这个形象进行想象。因为象鼻山形态似象,所以象鼻山被作者想象为一头活象,一头有生命的象,这头象来自天上,占据了人间的漓江滩。同时又因为象鼻山的水月洞形象如月,所以这头象更被想象成拖住明月不肯回家的象。整首诗将象鼻山的象的造型,描写得栩栩如生。

又如明代孔镛的《咏斗鸡山》云:

巧石如鸡欲斗时,昂冠相距水东西。

红罗缠颈何曾见,老杀青山不敢啼。③

斗鸡山实由桂林市区漓江东西两岸两座山合成,西岸为穿山,东岸为塔山。民国时期出版的《广西一览》刊登有斗鸡山的照片,并附有文字:

斗鸡山,山在桂林东门外漓水下游,雉山之东,距城五里,两山各据左右,状若振羽相斗,故名斗鸡山。上有塔,标竦云烟,南溪之水出其下。游桂者,望见斗鸡山,则知去城不远矣。④

孔镛的《咏斗鸡山》一诗同样是将鸡形的山当成真实的鸡来描写,赋予鸡形以鸡神,将静态的鸡写成了动态的鸡,隔岸对峙的两座山被想象成即将相搏的两只鸡,那将斗未斗的瞬间,甚是扣人心弦。

桂林月牙山有两个著名的岩洞,分别被称为龙隐岩和龙隐洞。龙隐岩和龙隐洞相距不过数十米,相传有老龙隐于龙隐岩,后从龙隐洞破壁而飞。龙隐洞南北贯通,小东江穿流其中,洞顶有一条硕大、蜿蜒的石槽,呈龙脊状,相传为老龙隐蛰留下的痕迹。明代袁凯写有《龙隐岩》诗:

神龙昔日此岩藏,龙去岩空事渺茫。

流水有情还绕护,白云无伴自飞扬。

山联桂岭峰峦秀,地胜桃源草树香。

灵物重来应莫测,愿施甘雨洗炎荒。①

显然,这首诗是借龙隐岩的传说进行构思的。龙隐岩曾经是龙的藏身之地,虽然真龙早已飞离,但在诗人心目中,这个神灵之物还会不时出现,为这个山联桂岭、地胜桃源的地方普施甘霖。

阳朔公园里有一座西郞山,位于漓江西岸。郎即少年郎,特指山北高十余米的巨石,面西拱立,若少年郎,與漓江东岸的东郎山遥相呼应。唐代进士、阳朔本地人曹邺分别写有《西郎山》和《东郎山》,其中《西郎山》全诗如下:

西郎何事面西方,欲会东郎隔大江。

自古明良时一遇,东郎未会恨斜阳。②

西岸这位少年郎为什么面朝西方?原来是为了与隔着漓江的东郎会面。然而,从古到今知己都难得一遇,东郎不会埋怨那西下的斜阳。看来,西郎不仅有人之体形,而且有人之生命和情感。

碧莲峰在阳朔县城东南,东临漓江,为阳朔县城主峰,山形山色如同一朵含苞欲放的碧莲,故称碧莲峰。唐代沈彬有诗《阳朔碧莲峰》云:

陶潜彭泽五株柳,潘岳河阳一县花。

两处争如阳朔好,碧莲峰里住人家。③

陶渊明在彭泽种的柳树,潘岳在河阳种的桃李,怎么比得上阳朔那天然永恒的山水碧莲呢?能够居住在碧莲峰这样的美妙世界里,当然是人的福分。

二、山水可以寄托与激扬人的情感

寄情山水,说的是将人的情感寄托于山水。可见,山水是可以安放人的情感的。作为中国山水的极致,桂林山水确实是中国人情感最好的安放之所,是中国人的精神家园。

中国人的内心世界总有仙境、桃源的存在,这是中国人的情感寄托,也是中国人的诗意栖居。然而,无论是仙境还是桃源,皆为虚构,但桂林山水却是真实的存在。桂林山水这个真实的存在,在中国文人的心目中,甚至胜过了仙境、桃源这些虚构的理想世界。

唐代韩愈的《送桂州严大夫》云:

苍苍森八桂,兹地在湘南。

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

户多输翠羽,家自种黄柑。

远胜登仙去,飞鸾不假骖。④

这首诗中的“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成为描绘桂林山水的千古名句,广为传诵,这是对桂林山水的写实。然而,人们通常忽略了诗人韩愈对桂林山水的写意:“远胜登仙去,飞鸾不假骖。”桂林是一个比仙境更美妙的地方,人类已经没有必要乘飞鸾去寻找仙境。

不是仙境,胜过仙境,这是韩愈对桂林山水的评价。显然,在韩愈心目中,桂林山水是可以寄托情感的真实的桃花源。

独秀峰是桂林主峰,平地拔起于桂林城市中心,为桂林千山万峰所拱卫,有“南天一柱”之誉。历代文人留下了不少吟咏独秀峰的诗歌,如唐代张固的《独秀山》云:

孤峰不与众山俦,直入青云势未休。

会得乾坤融结意,擎天一柱在南州。⑤

又如明代袁崇焕的《咏独秀峰》云:

玉笋瑶簪里,兹山独出群。

南天撑一柱,其上有青云。⑥

再如清代袁枚的《独秀峰》云:

来龙去脉绝无有,突然一峰插南斗。

桂林山形奇八九,独秀峰尤冠其首。

三百六级登其巅,一城烟火来眼前。

青山尚且直如弦,人生孤立何伤焉。①

三位诗人生活在不同的时代,他们表达的情感既有一脉相承的地方,也有不同的侧重,但不约而同写到了独秀峰“独立”的气质。于此之外,张固诗强调独秀峰的担当,袁崇焕诗强调独秀峰的高远,袁枚诗强调独秀峰的正直。显然,独秀峰那种平地拔起、正直挺拔、不假依托的姿态,触动了不同時代诗人共通的心弦,唤起了他们独立、担当、高远、正直这些卓然独立天地间的人格力量,成为他们追求这种人格力量的情感寄托。

隐山,位于桂林西山公园内,唐宋时被西湖环抱,隐然不彰。隐山有朝阳、白雀、嘉莲、夕阳、南华、北牖六洞,六洞互通,且与地下水相连,可谓一山皆空,有“八桂岩洞最奇绝处”之誉。

唐代诗人李渤曾经在桂林任职三年,写有诗《留别隐山》:

如云不厌苍梧远,似雁逢春又北归。

惟有隐山溪上月,年年相望两依依。②

李渤可以说是隐山的发现者,他发现了隐山之美,并将隐山开发成旅游胜地。《留别隐山》一诗在南来北去、冬去春来的时空感喟中,写诗人与隐山的依恋之情。空间可以遥远,时间可以久逝,然而诗人与隐山的情感却经久不息。隐山,成为诗人情感的安放之地。

山水不仅可以寄托人的感情,更可以激扬人的感情。

海阳山为湘江发源地,秦始皇时代分海阳江水入漓江,所谓湘漓分派,灵渠即湘漓分派主体工程。明代桑悦有诗《观湘漓分流寄竹窗民奇民育民秀诸堂兄弟》云:

海阳一水化湘漓,南北分流各有期。

同派可怜成隔绝,三溟即有会同时。③

海阳江被三七分派,七分水进了湘江,湘江北去汇入的是长江水系;三分水进了漓江,漓水南流汇入的是珠江水系。本属一条河流,却因为人为的原因分至天南地北,诗人因而引发出“同派可怜成隔绝”的感叹。不过,从更大的视野看问题,珠江最后汇入南海,长江最后汇入东海,南海与东海同样是连成一片的海洋,诗人由此而获得“三溟即有会同时”的感悟与通达。

桂林城北有一座山名虞山,为纪念虞舜而得名。宁波代曾在虞山南山腰建南熏亭,清代李秉礼写有诗《登南熏亭》:

雨色苍然霁,夕阳明远山。

黄云连麦陇,清磬出禅关。

觞咏幽情畅,濠梁野兴闲。

顿忘归路晚,渔火隔林间。④

好天气、好风景、好音乐、好酒宴引发了诗人的好心情,诗人在山水间留连忘返,抒发的是别有会心、自得其乐的闲适之情。

桂林山水的一大特点是城在山水中、山水在城中,宋代陶弼的诗《题阳朔县舍》写到了桂林山水这一特点:

石壁深深绕县衙,不离床衽见烟霞。

民耕紫芋为朝食,僧煮黄精代晚茶。

瀑布声中窥案牍,女萝阴里劝桑麻。

欲知言偃弦歌处,水墨屏风数百家。⑤

陶弼任职的县衙大约与山水紧紧相连,在床上就可以看见云雾烟霞,在瀑布伴奏中办公;民众早晚吃的是紫芋、黄精,在松萝的绿荫里谈论农事;最后诗人告诉读者,他工作的环境是几百户如水墨画一样优美的人家。虽然诗人没有一个字直言他的心情,但我们可以深切地感受他的充实、宁静、快乐和满足。如此山水胜地,如此淳朴民风,谁能不羡慕作者陶弼的幸运呢?

钱钟书有一篇妙文《论快乐》,其中这样写道:“譬如快活或快乐的快字,就把人生一切乐事的飘瞥难留,极清楚地指示出来。所以我们又概叹说:‘欢娱嫌夜短!因为人在高兴的时候,活得太快,一到困苦无聊,愈觉得日脚像跛了似的,走得特别慢。”①快乐往往是短時间的事情,但人类也希望用各种办法留住快乐,至少,留住快乐的记忆。范成大诗《送许耀卿监丞同年赴静江倅》中的第二首就写到了留住快乐的一种方法:

罗带江流碧玉峰,旧游如梦一星终。

烦披藓石寻题字,定有人能记此翁。②

诗歌写的是他的朋友要到桂林任职,令范成大回忆起当年自己在桂林时游山玩水的快乐,只是那种快乐已经过去十二年了。不过,范成大建议他的朋友到桂林山水间寻访他留下的摩崖石刻,那些摩崖石刻成为当年范成大游山玩水之乐的见证。

三、山水是人的知己

山水是有生命有灵性的,山水可以寄托和激扬人的情感,而对于那些有一定品格阅历并沉潜于山水审美体验的人而言,山水是他们的知己。

桂林象山水月洞东南有一块摩崖石刻《象山记》,作者舒书。据张益桂《广西石刻名人录》,舒书为清代满族人,隶镶蓝旗,顺治九年(1652年)进士;署管定南王部下官兵,以兵部、工部郎中监孔有德部;后官詹事府少詹事、甘肃巡抚。在《象山记》中,舒书表示:

余在京师时,即闻有象山之奇。时从士大夫之后,纵谈名山水。其生于粤或宦游于粤者,莫不称其奇以为谈柄。③

显然,桂林象山在清代北京已负盛名。1678年,舒书受命到广西任职,因为军务缠身,无暇分身游览象山。直到1679年,公事稍定,舒书才有时间买舟渡江到象山游览。

山惟石一卷,无土无树。其邻于地者,有石穴一,彼此可以相望,形圆而长,其半入于漓水中。水时高时下,故其穴亦时有大小,且状类象形,故名象山。若值风鸣水涨之候,石不能避水之流,而水之流也,又若舍此无以去者,于是急湍之声,俨若敲金击筑者然。山之前为訾家洲,有茅庵数椽,昔为幽人养静之地,其高风韵余,至今犹可想见也。山阴有原,日不得而照之,人不得而扰之,可以饮酒,可以弈棋,时或操琴一弄,弦声与水流风响相应,其韵为特甚。而流水既绕于座畔,则又可以垂钓。甚或久坐厌生,则操弓矢观猿臂之奇,亦无不可。自饮而弈而琴,以至于钓而射,又可以赋诗,洋洋巨观哉。既而夕照城头,渔翁归唱,晚风寒峭,新月将升,莫不因山之奇而各露其奇。乃余虽心悦其奇而日云暮矣,相率而归。④

有道是“一见漓江不忍离”。象山半山半水,象鼻下端完全隐没于漓水之中,舒书是一到象山不忍离,直到新月升起才不得不离开。第一天见过象山,第二天再去,从此一连数载,几乎每月甚至每日,舒书均去看望象山,除非被风雨所阻。如他在1682年所作的文章《象山记》所说:

及明日,忆其奇之不能忘,复驰马而出,如是者,数载不能止。其始或月而至焉,继则日而至焉,其或不至者,必其为风雨所止。①

舒书为何天天骑马跑那么远去看望象山呢?下面一段话说出了他心中的答案:

嗟乎!象山,冷地也。余,冷人也。际此世情衰薄,谁肯为顾惜而与之相往来者?自有余来以后,水潺潺为之鸣,石硁硁为之声,花鸟禽鱼,欣欣为之荣。嗟乎,象山,舍予无以为知己者,余舍象山,又谁复为知己。昔人有言曰:“江山风月,闲者便是主人。”余虽不敢谓象山之主人,象山曷不可谓余之知己哉。②

那时候桂林的象山不像如今这样车马喧、游客众,而是一个冷僻之地,而舒书认为自己是一个冷僻之人。冷地遇冷人,在舒书认为的世情衰薄的时代,仿佛天作之合,山水与人犹如知音相逢。通常,人们认为,有闲人是江山风月的主人,但舒书不以为然,他提出了一个非常好的理念,即人不宜做山水的主人,而应该做山水的知己;更准确地说,山水与人应该互为知己。

这是桂林山水文学一个很重要的理念,人与山水的关系不应该是主仆关系,也不应该是征服者与被征服者的关系,而应该是知己的关系。

知己是双向的。人发现了山水,使山水从蔽晦暗淡变为光辉明灿;山水给人以慰藉,使人从失意沉郁变得洒脱快意。人与山水的相遇相知,最高境界就是“欣逢知己”,山水与人高兴地、快乐地相遇并互为知己。

四、山水具有文化艺术价值

《象山记》的最后一句为“爰勒石为之记”,意思是将《象山记》这篇文章刻在象山的石壁上留作纪念。

历代名家,如梅挚、张孝祥、范成大、方信孺、阮元等,皆在桂林名山石壁上留有题刻。桂林摩崖石刻之多,使桂林有“桂海碑林”之誉。独秀峰、叠彩山、伏波山、象山、隐山、七星岩、龙隐岩、龙隐洞,这些桂林名山名岩,皆有大量摩崖石刻。龙隐岩甚至“壁无完石”,岩壁上刻满了石刻,没有一块完整无刻的岩石了。

的确,山水不仅能寄托、激扬人的情感,不仅能唤起人的知己情意,而且还能铭刻人类关于历史、文化和艺术的记忆。换言之,山水具有文化艺术价值。

“看山如观画,游山如读史。”③这两句诗为清代诗人陈元龙所写,概括地写出了桂林山水“史”与“画”的价值,也就是历史、文化、艺术价值。

本文关注的不是桂林摩崖石刻的历史文化价值,而是桂林山水本身的文化艺术价值。

早在唐代,已经有人发现桂林山水的艺术价值。唐代诗人赵嘏有诗《十无诗寄桂府杨中丞》云:

遥闻桂水绕城隅,城上江山满画图。

为问訾家洲畔月,清秋拟许醉狂无。④

“城上江山满画图”,说的正是桂林山水如一幅巨大的画图。

桂林山水这幅巨画究竟是什么人绘制的呢?数十年后,同是唐代的曹松,有《桂江》一诗回答了这个问题:

未识佳人寻桂水,水云先解傍壶觞。

笋林次第添斑竹,雏⑤鸟参差护锦囊。

乳洞此时连越井,石楼何日到仙乡。

如飞似堕皆青壁,画手不强元化强。①

“画手不强元化强”,诗人告诉我们:桂林山水这幅美妙的巨画是大自然的杰作。

宋代黄庭坚既是诗人,又是书法家,他写过《到桂州》一诗:

桂岭环城如雁荡,平地苍玉忽嶒峨。

李成不在郭熙死,奈此百嶂千峰何?②

李成、郭熙皆为著名山水画家,黄庭坚感叹的是桂林山水鬼斧神工,可惜没有像李成、郭熙这样的大画家描绘它了。

有意思的是,桂林山水不仅适合绘画,而且桂林有一座山就名为“画山”。称之为“画山”不是因为它是绘画的好题材,而是因为它本身就是一幅画。

画山位于阳朔兴坪漓江东岸画山村附近,山高400余米,临江石壁平整如削,宽200余米,壁上彩纹斑斓,彩纹纹理清晰、纵横交错,如同画家画笔绘制的一个巨屏画图。画图依稀可辨认出姿态各异的九匹神骏,故又称“九马画山”。有歌谣云:“看马郎,看马郎,问你神马几多双,看出七匹中榜眼,能见九匹状元郎。”③由此可看出桂林有源远流长的科举传统。不过,想从画山清晰地看出九匹神骏,确实不是容易的事情。

九马画山是桂林山水间极其神奇的一景,千百年来留下了许多以它为题材的诗歌。宋代邹浩曾写过三首《画山》组诗,这里录其第三首:

扫成屏障几千春,洗雨吹风转更明。

应是天公醉时笔,重重粉墨尚纵横。④

在诗人眼里,绘制这屏巨画花费了几千年的时光,而绘画的作者则是喝醉了酒的天公。

中国山水画题材经历了一个从中原山水到江南山水,再从江南山水到岭南山水的过程。由于桂林地处岭南之粤西,路途遥远,交通不便,桂林山水真正成为众多画家笔下的风景,应该是民国之后。然而,桂林山水文学的作者们早已意识到桂林山水的绘画价值。他们甚至认为,哪怕是中国最好的山水画名家,他们的作品也无法超越桂林山水这样的胜景。明代鲁铎的《白沙滩壁嶂奇绝殆不可画次九龙韵》就表达了这样的意思:

丹崖翠嶂映清流,天趣无穷到客舟。

他日画图逢马夏,也应无足注双眸。⑤

白沙滩是阳朔境内的河滩,马夏指的是南宋著名山水画家马元和夏珪。作者的意思是:看了白沙滩的山水风光,从此哪怕是遇到了馬远、夏珪的山水画,也不值得观赏了。

清代顾嗣立的《画山》云:

画里看山山更闲,画山好手说荆关。

淋漓如画真山在,又倩何人画画山。⑥

在作者看来,虽然五代画家荆浩、关仝的山水画是唐宋之冠,但是与画山这巨屏真画相比,已经没有必要再请人画画山了。

清代两广总督阮元曾经五次亲临阳朔兴坪画山观“画”,写有《观漓江奇峰图卷》和《清漓石壁图歌》,这里仅录前一首:

九曲漓如折坂登,漓江山势又崚嶒。

夜来塔造万千尺,西去城增十二层。

员峤方壶随地起,侧峰横岭向空凌。

荆关董巨多名笔,如此奇峰彼未曾。⑦

阮元是博学之士,这首诗中不仅有中国典故,而且有印度典故。“夜来塔造万千尺,西去城增十二层”,用的就是印度阿育王造高塔和西天昆仑有十二层高楼的典故,以形容画山之神奇高远。结尾两句则明确表示:即便是荆浩、关仝、董源和巨然这四位中国山水画的顶尖宗师,也未曾见过画山这样神奇的图画。

通常认为,桂林山水因为有大量的摩崖石刻而具有文化艺术价值,然而上述事实表明,桂林山水本身具有文化艺术价值。或许宋代诗人刘克庄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在他眼里,桂林山水本身的价值远超摩崖石刻的价值。面对达官贵人、文人骚客喜欢在石壁上题刻的现象,他表示惋惜:“惜哉题识多,苍玉半鑱毁。安得巨灵凿,永削崖谷耻。”①

五、结语

山水是中国重要的地理形态,是中国文化的重要范畴,是中国审美传统中最重要的自然景观。中国人将自己的生命、情感、意志、智慧加之于山水,天人合一,山水与文化融合,使自然山水高度“人化”,进而成为“人化的自然”。桂林山水是中国山水的典范。桂林山水文学所传达的山水意识,是中国山水文学山水意识的典型体现。人们对桂林山水多有视觉的领略,少有文学的审美。桂林山水文学则使人们发现:桂林山水这一天然的自然景观,有中国源远流长之山水意识的存在。

责任编辑:安 吉 徐 敏

猜你喜欢

桂林山水
立足语篇以读促写
例谈文本解读的策略
例谈语文教学中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
以《桂林山水》为例谈阅读教学渗透作文教学
桂林山歌
小组合作学习在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桂北民居在桂林山水题材的山水画表现中的价值与研究
电教媒体与语文高效课堂
《桂林山水》语言教学片段赏析
《桂林山水甲天下》名句溯源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