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两种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结节的疗效探讨

2019-09-27陈泉全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9年26期
关键词:结节出血量切口

陈泉全

在甲状腺结节疾病的临床治疗中甲状腺切除术是重要治疗方式,但是传统的甲状腺结节切除术存在着较多的问题,比如大切口导致患者创伤较大,使患者在术后不能够较快恢复,还会对患者的血管或者神经造成损伤,在手术过程中或者手术完成后引发大出血,并且还会导致较多的术后并发症,极大的影响到了患者的术后康复[1-2]。在医疗技术不断发展的同时,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得到了较多的应用,其能够有效避免上述问题[3]。为了对两种不同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结节的效果进行分析和比较,本文选择我院在2016 年10 月—2018 年6 月期间收治的90 例甲状腺结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现进行如下汇报: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在2016 年10 月—2018 年6 月期间收治的90 例甲状腺结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病历单双号将其随机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有45 例。纳入标准:(1)经过临床确诊为甲状腺结节;(2)患者知情同意,并且自愿参与其中。排除标准:(1)存在严重心肺肝肾功能障碍的患者;(2)存在手术禁忌证的患者。其中对照组共计有12 例女性,33 例男性,年龄在28~69 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8.14±2.52)岁;观察组共计有14 例女性,31 例男性,年龄在28~70 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9.83±3.05)岁。在一般资料方面两组患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能够进行比较。

1.2 方法

通过传统甲状腺切除术治疗对照组患者,具体治疗方法如下:对患者实施全身麻醉,使其保持仰卧位,选择其胸骨切迹2 cm 以上的部位,切开一个6~7 cm 的切口,然后将其颈阔肌及颈深筋膜分别切开,对甲状腺被膜进行分离,并且以患者的实际情况为根据对其实施次全切手术或者部分切除术。在完成手术后对患者实施引流,并且将切口缝合[4-5]。

通过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治疗,具体治疗方法如下:对患者实施全身麻醉,使其保持仰卧位,选择其胸骨切迹2 cm以上的部位,切开一个3~5 cm的切口,然后将皮肤切开,并且将皮下组织和颈阔肌逐层切开,对皮瓣进行游离。纵向切开患者的颈白线,通过超声刀将其甲状腺被膜分离,暴露出甲状腺,在将病变部位探查清楚之后,通过超声刀切除腺体部分或者甲状腺结节,并且将后被膜保留下来,实施引流,并且将切口缝合[6]。如果患者具有较大的甲状腺结节,则需要对其喉返神经走向进行提前探明,防止出现不必要的损伤[7]。

1.3 评价指标

对两组患者的手术完成时间、手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切口长度进行记录,对两组患者的疗效和并发症进行记录和分析[8]。疗效评判标准如下:(1)显效:患者术后经过检查已经彻底切除病变部位,各项症状均消失;(2)有效:患者术后经过检查病变部位仍有一定残留,各项症状均得到了极大改善;(3)无效:患者各种症状没有得到改善,甚至有所加重。有效+显效=总有效[9]。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 统计学软件处理与分析两组患者的数据。计量资料用()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手术完成时间、手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切口长度比较

在各项手术指标方面两组患者相比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

2.2 两组患者的疗效比较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6.7%;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在总有效率方面患者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2。

2.3 两组患者并发症情况比较

对照组中共计有3 例甲状旁腺损伤,5 例咽喉部不适,3 例伤口疼痛,2 例切口粘连,达到了28.9%的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患者中有2 例咽喉部不适,2 例伤口疼痛,达到了8.9%的并发症发生率。在并发症发生率方面两组患者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768,P<0.05)。

3 讨论

作为一种临床上多发疾病,甲状腺结节属于一种头颈部肿瘤。人体的甲状腺如果出现激素水平紊乱,就会对腺体内组织产生刺激作用,一旦组织出现异常增生,就进一步发展成肿块,形成甲状腺结节[10-11]。

传统甲状腺手术治疗虽然有效,但是存在着较多的问题,由于甲状腺与迷走神经、食管、气管等都具有较近的距离,再加上周围丰富的血液组织,在手术过程中很容易出现大出血,而且患者在手术之后也会出现较多的并发症。现在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在甲状腺结节的临床治疗中得到了较多的应用,其具有切口小、手术时间短等一系列的有事,而且不需要将周围腺体切除,不会影响到其他非手术区,降低了手术风险,而且还能够使患者的心理压力得到有效改善[12]。在本次研究中,对照组手术完成时间为(63.5±7.4)min,术中出血量为(73.8±9.2)mL,住院时间为(9.1±1.4)d,切口长度为(6.9±1.2)cm;观察组手术完成时间为(39.2±4.2)min,术中出血量为(38.5±10.4)mL,住院时间为(5.7±1.8)d,切口长度为(4.1±0.5)cm。在各项手术指标方面两组患者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6.7%,并发症发生率为28.9%,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并发症发生率为8.9%,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黄鑫[13]在研究中发现,实施传统甲状腺切除术患者的手术完成时间为(62±7)min,术中出血量为(71±10)mL,住院时间为(8.5±1.0)d,切口长度为(6.2±0.8)cm,实施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的患者的手术完成时间为(41±5)min,术中出血量为(41±10)mL,住院时间为(6.4±1.0)d,切口长度为(4.0±0.8)cm,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小切口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更低,该结果与本次研究结果基本一致。

综上所述,采用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对甲状腺结节患者进行治疗,能够有效的减少术中出血量和手术时间,使患者加快排气,而且并发症发生率更低。

表1 两组患者的各项手术指标比较()

表1 两组患者的各项手术指标比较()

表2 两组患者的疗效比较[例(%)]

猜你喜欢

结节出血量切口
乳腺结节状病变的MRI诊断
肺结节,不纠结
发现肺结节需要做PET/CT吗?
立法小切口破解停车大难题
“小切口”立法:地方人大立法新风向
体检查出肺结节,我该怎么办
不同分娩方式在产后出血量估计上的差异
自制小切口拉钩在腹腔镜手术戳孔切口缝合中的应用
小切口和标准后胸切口开胸治疗食道癌随机对照研究
产后出血量的评估及产后出血相关因素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