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无创呼吸机治疗小儿肺炎并发急性呼吸衰竭效果

2019-09-27王辉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9年26期
关键词:血气呼吸衰竭呼吸机

王辉

“肺炎”是一种好发于春冬季,有(细菌、真菌、支原体、衣原体、病毒等)因素导致的呼吸系统疾病[1]。小儿罹患该疾病时具有较高的死亡率,发病人群相对集中,主要以≤5 岁的儿童多见[2]。由于“小儿肺炎”能够引起一定的死亡率,疾病发生时以体表温度升高,咳嗽,肺部喘鸣音,气促等症状较为常见。小儿肺炎病情较急治疗不及时容易引起呼吸衰竭,这将对患儿的生命健康造成较大的威胁,临床治疗时可借助无创呼吸机提高治疗效果,为证明该治疗方式的临床应用效果,本文结合我院近一年内收治的80 例符合诊断标准的肺炎患儿进行研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于我院儿科2018 年2 月—2019 年2 月期间收治的患儿中,随机拣选80 例联合X 线与胸腔积液培养物检查后被诊断为“肺炎”的患儿展开研究,按照治疗性质的异同随机分组,对照组与研究组例数一致,分别采取常规治疗与无创呼吸机治疗。研究前经过所有患儿家属的同意,且签署知情同意书,研究计划符合医疗伦理组的认证标准。所有患儿均经X 线联合胸腔积液培养物检查被明确诊断为肺炎[3]。纳入标准:依从性较好,未合并严重精神障碍的患儿、未合并其他重大疾病的患儿。排除标准:存在先天性呼吸系统缺陷、依从性较差、合并较多感染类疾病、依从性较差的患儿。

对照组40 例:男患儿24 例,女患儿16 例,年龄0.9~5.0 岁,平均(2.4±1.2)岁;研究组40 例:男患儿23 例,女患儿17 例,年龄0.5~4.0 岁,平均(2.3±1.1)岁,两组患儿的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资料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导管通气治疗,根据一般操作流程进行操作,并观察患儿的具体临床反应,合理选择气体流量。研究组患儿给予无创性呼吸机治疗时,应合理评估患儿存在的主要症状,本次研究中纳入的肺炎患儿均存在呼吸衰竭的症状,并因此导致呼吸急促,呼吸困难。在此基础上虚度患儿的各项血气指标展开评估,分别观察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血氧饱和度、氢离子浓度指数等指标[4-6]。确保在患儿尚有意识和主动行为的基础上给予合适的通气方式。研究组中所有患儿均给予面罩式吸氧,根据患儿的年龄选择宽度合适的面罩,保证舒适性。介入多动能监护仪,并准备相关的药品及危急事件的处理器械。辅助患儿调整体位,垫高床头以“半卧位”为主要体位[7]。启动呼吸机并相应的调节参数,调节通气容量、呼吸频率、通气流量、呼气/吸气压力等多项参数。指导患儿在治疗的过程中尽量不开口说话,稳定呼吸节奏,并告知患儿感觉不舒服时应立刻做出反应,以便护理人员在第一时间内拆除通气连接。避免引发误吸或其他风险事故,治疗期间严密观察患儿的疾病好转情况,若治疗一段时间后发现患儿出现自主呼吸应及时调整呼吸机的通气模式,调节通气压力以及人工呼吸频率。

1.3 评价指标

对两组患儿治疗后的有效率及各项血气水平的指标展开评价。纳入(有效、显效、无效)3 个标准。有效:患儿的临床症状(咳嗽、肺啰音、气促)等主要症状均消失,体温恢复正增长、饮食状态恢复。经生命体征检测后发现患儿恢复规律性心率及规律的呼吸节奏。显效:所有临床症状部分恢复,心率超过100 次/min,但呈现下降趋势。无效:临床症状无恢复疾病迁延不愈,症状加重。心率超过100 次/min,并呈现逐渐上降的趋势。血气水平评价时纳入(PO2、PCO2、SPO2、pH)。PO2参考值为:9.98~13.30 kPa(75~100 mmHg),PCO2参考值为:4.67~6.00 kPa(35~45 mmHg)。SPO2应≥94%,低于参数值视为血氧较低[8-10]。若治疗后上述各项参数值超出或不足参考范围,应视为治疗效果较差,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将文中数据输入SPSS 24.0 统计学软件中,以(%)表示计数资料,结果用χ2检验,以()表示计量资料,结果用t检验,P<0.05。

2 结果

2.1 评价两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

研究组中治疗有效率为95.0%,高于对照组80.0%,(P<0.05),如表1。

2.2 对两组患儿治疗后的血气指标进行评估

研究组的各项血气指标(氧分压PO2、二氧化碳分压PCO2、血氧饱和度SaO2、氢离子浓度指数pH)的改善效果较对照组高(P<0.05)。如表2。

3 讨论

随着近年来空气恶化速度加快,PM 2.5 浓度的增加导致当前罹患肺炎的概率逐渐上升。小儿肺炎在临床上属于一种致死率较高,能并发多种临床症状的疾病类型,而肺炎类型以“支气管肺炎”最为常见。症状根据病程可依次分为(急性、迁延性、慢性)3 种类型[7],急性发病后容易诱发呼吸衰竭,同时能够引发全身中毒症状,其中以中毒性脑病最常见。除此之外,小儿肺炎迁延不愈能对消化系统、神经系统以及循环系统造成较大的威胁。疾病主要由“肺炎双球菌”引起,临床上经病理学检查分析后常能发现肺泡有明显的充血现象,炎症累及支气管导致气管腔内黏性分泌物增多阻塞呼吸道,同时限制了肺的通气换气功能,最终引起一系列临床反应[11]。无创呼吸机的临床辅助应用是治疗肺炎患儿合并重症呼吸衰竭后重要的治疗方式之一,主要是将鼻、面罩接入呼吸机并使用正压通气的方式对患儿的肺通气功能进行纠正和改善的治疗过程。通气过程可适当选择加湿气道这样有助于高黏性分泌物的排出。有排痰反应时应考虑中断通气治疗防止误吸事件的发生[12]。考虑到无创呼吸机能降低对肺泡组织的损伤,治疗过程中有相对的舒适性,目前的临床使用频率逐渐增多,但根据应用结果观察,无创呼吸机也存在见效慢的缺陷,因此在治疗前需要针对患儿的临床诊断结果及症状表现合理选择治疗方式。为证明该治疗方式在临床上的应用效果,本文结合我院近一年内收治的80 例符合诊断标准的肺炎患儿进行研究,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中治疗有效率为95.0%,高于对照组80.0%,研究组的各项血气指标(氧分压PO2、二氧化碳分压PCO2、血氧饱和度SPO2、氢离子浓度指数pH)的改善效果较对照组高(P<0.05)。这说明,重症小儿肺炎并发急性呼吸衰竭采取无创呼吸机治疗后疗效较常规气管插管治疗显著。

综上所述,重症小儿肺炎并发急性呼吸衰竭采取无创呼吸机治疗后能够有效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同时能改善各项血气参数。

表1 评价两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例(%)]

表2 对两组患儿治疗后的血气指标进行评估()

表2 对两组患儿治疗后的血气指标进行评估()

猜你喜欢

血气呼吸衰竭呼吸机
PB840呼吸机维修技巧与实例
经皮血气分析仪TCM4的结构原理及日常维护保养与常见故障处理
全生命周期下呼吸机质量控制
呼吸机日常养护结合护理干预对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作用
探讨风险管理在呼吸机维护与维修中的应用
呼吸湿化治疗仪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致呼吸衰竭序贯通气中的应用
黑珍珠
无创呼吸机治疗呼吸衰竭临床护理观察
徒手和心肺复苏机用于心肺复苏对血气分析的影响对比研究
呼吸衰竭的护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