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统文化元素在设计专业基础课程教学中的运用

2019-09-23田依吕美

智富时代 2019年8期
关键词:教学体系传统文化

田依 吕美

【摘 要】文章通过对目前国内设计基础课现状分析,探究设计基础教学中传统文化缺失的成因及对策,探讨如何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及效率、更好的与专业课相结合。并以曼彻斯特城市大学设计艺术学院的基础课为考察样本,分析其教学路径和评价方法。

【关键词】传统文化;教学体系;英国设计教育

中国的设计师在追求与迎合国际化的同时,本土设计如何走向世界,如何在国际上立足一直是我们探讨的话题。不论是艺术家还是设计师想要立足于当代,都要回望、梳理、辨析时间和空间,从而才能有国际化的视角去处理作品。深入解读文化的释义,并将其造型转化为当代的艺术语言,会为设计提供源源不断的灵感。这样才能摒弃设计中的“模仿”、“跟风”。高校承担着培养人才的重任,高校设计教学应根据时代的发展不断作出调整。

一、高校设计基础课的现状和背景

在实践教学中,发现学生的作品中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很低。很多学生认为日韩、欧美文化才是主流和趋势。具体表现在:

1、创作作品中的中国元素、符号、纹样等应用流于表面,无法深入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韵味,创作是也是生搬硬套。在创作作品时用英文代替中文进行说明解释,认为放上英文才更能彰显国际化。

2、对中国传统文化缺乏兴趣和认同感,认为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过于单一和陈旧。把民俗与“俗气”同日而语。

3、学生对传统文化认同感缺失的原因有很多。首先中国的艺术设计起步较晚,学生成长时期接受的日韩、欧美的漫画、电影、餐饮、服装等设计理念。日韩、欧美成为了优质的代名词,所以在学生的潜意识里就树立了审美标杆。其次,学生在本科高等教育前,大多处于应试教育。高等教育以前对于学生审美的引导并不注重,对于中国传统美学的传承教育更是少之又少。

二、设计基础教学设计中传统文化缺失的成因及对策

当代构成的基础课起源于1919年德国包豪斯学院的设计课程改革。构成课程引入中国是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最初以讲座的形式出现。后受荷兰风格派、俄国构成主义的影响,最终形成了高校的设计专业理论和开拓设计思维的基础课和必修课。

平面构成课程是衔接绘画基础与设计专业课程的桥梁,但根据学生对于课程反馈,很多学生未能根据课程训练有效的将构成基础运用在后续的专业课程上。究其原因,构成基础课程是针对培养设计和抽象思维的课程,是以研究基本的造型元素点线面、色彩的明度和纯度为基础,强调物质的可分解性,以理性和定量等分析方法,创造新的形态。学生作业多是止于机械性的骨架式样的构成上,加之课程时间相对较短,学生理解构成的含义并不深刻。偏重于抽象元素的机械性组合,很难让学生和专业课程结合。

三、英国Manchester Metropolitan University 艺术设计专业设计基础课教学体系与课程结构

1、设立以传统文化为主题背景的实践训练体系

设计基础课程需要立足于实践,不仅仅是学习设计基础理论知识、孤立的学习点线面的关系。在本科基础课程中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和认同感,结合中国传统文化并推动其向前发展。

英国设计类专业的教学始终以学生本体为主,教师的辅导与讲解为辅。启发与引导、过程与结果并重的教学体系,可以最大化的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学习热情。同时学生作业不拘于學科内的形式,例如,插画专业的学生可以不局限于平面绘制,可以考虑材质、动态表现等等任何方式。鼓励学生跨专业、跨学科交流合作的教育机制,促使学生不断从多方面考虑问题,客观审视问题以及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2、结合当代社会背景,实时更新程内容

设计基础课程需要站在当代大众审美角度进行再设计,符合新媒体社会的需求,结合信息化社会的情况等。传统文化和图形的产生背景与现代社会与文化的背景不同。孤立的把传统文化图形拿出来给学生讲授,因为其不是现代社会背景的产物,首先学生不会真正理解其意义。其次,学生所学的知识无法和专业课衔接,也会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就要求教师在讲授过程中选择合理的案例就十分重要。

3、课程考核与课程内容要紧密结合

如何通过合理的考核方式使设计理论学习和设计实践相结合,使学生学习积极性达到最大化,也是课程设计的一大重点。同样以英国曼彻斯特Manchester Metropolitan University 为例。英国高校设计类专业注重学生创意思维开发的整个过程 。对一门课程的评估并非仅以学生最终的作品作为考核的唯一依据 ,前期调研分析、设计过程、小组讨论、演讲表述的各个环节都是考核的重点。促使学生在各个环节中都能完全主动的去思考和学习,使学生设计思维的训练达到最大化,分析研究能力得到充分的训练,逐级完成,最终形成完整的设计方案。理论学习内容与设计实践的每个环节相关联,在完成设计的过程中,逐步将所学理论充分理解并转化于设计作品当中,在实践过程中深入理解理论。同时,针对项目的调研,让学生在调研过程中论证自己的理论体系,并将理论知识内容贯穿到自身的调研内容及方法中。通过有目的性、系统性的调研,激发学生的独立研究能力。通过学生不同切入点的汇总交流,分享调研结果,对项目有更为综合立体的分析及理解。

四、总结

中国设计教育现在正处于从量变到质变的重要阶段,传统文化能否真正渗透到设计基础课中,是中国设计在国际立足的关键。

虽然中国与英国的文化背景不同,但是设计教育规律相通,希望英国的设计教育模式与教学体系,能为中国当下设计教育的革新提供参考与启示。强化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代艺术设计领域中的传承与转化的理解。

【参考文献】

[1沈法. 设计类课程全过程评价_以英国诺丁汉特伦特大学平面设计基础课为例_沈法[J].装饰,2019.(311)

[2]汪霞.世界一流大学研究生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研究.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5:139-140.

猜你喜欢

教学体系传统文化
芭蕾基训对中国古典舞教学体系形成的影响
基于CDIO模式的机械电子工程专业教学体系改革
虚实结合和科教融合的计算机实验教学体系
数字媒体技术课程体系及实践教学环节设计
就陕西平面外宣出版物创意设计谈几点看法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