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6年至2018年渭南市宫颈癌筛查数据分析

2019-09-23曹芳芹杨胜利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19年8期
关键词:渭南市阴道镜细胞学

曹芳芹,杨胜利

(渭南市妇幼保健院,陕西 渭南 714000)

宫颈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根据中国国家癌症中心肿瘤登记数据估计,2015年中国新发宫颈癌病例约10万[1],严重威胁女性健康。本文通过对渭南市2016年至2018年宫颈癌筛查结果进行分析,了解渭南市子宫颈癌筛查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为制定完善宫颈癌筛查政策提供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数据来源于全国妇幼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信息直报系统,选择研究对象为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渭南市10个县农村妇女214 534例。年龄35~64岁,平均(44±3.32)岁。筛查前先签署知情同意书,筛查时填写个案病历卡,包括受检者基本信息、病史、家族史及历次检查结果。

1.2 仪器及试剂

显微镜,Harris苏木精,染色液。

1.3 筛查方法

1.3.1宫颈涂片法

采用宫颈涂片法将宫颈分泌物直接涂在载玻片上,95%酒精固定,巴氏法染色,封片,显微镜下观察,按细胞学分类法进行诊断。细胞学诊断依据 2001 年 Bethesda 系统分类法分为:正常范围;非典型鳞状上皮(atypical squamous cells,ASC),包括不明确意义的非典型鳞状上皮病变(atypical squamous cells of undetermined significance,ASC-US)及倾向高度病变的非典型鳞状上皮(cannot exclude HSIL,ASC-H);低度上皮内病变(low-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LSIL);高度上皮内病变(high-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HSIL);鳞癌。ASC-US 及以上纳入阳性结果。治疗后阳性者复查仍为阳性的,不纳入第二年阳性范围。

1.3.2阴道镜检查、组织病理学检查

对于细胞学异常者,在阴道镜下对异常部位取活检,进一步进行组织学病理诊断。明确诊断结果后,及时治疗。

1.4宫颈癌筛查内容

对符合条件的农村妇女依次进行外阴、阴道、阴道分泌物、宫颈、盆腔检查;采用宫颈涂片法进行宫颈脱落细胞学检查;对宫颈异常部位采用醋酸染色检查及复方碘染色检查;对于细胞学结果可疑或阳性者进行阴道镜检查;阴道镜检查结果可疑或阳性者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筛查过程中严密进行信息收集、上报及质量控制。

1.5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子宫颈细胞学筛查结果

2016年至2018年共筛查214 634例,根据个人信息记录,计算异常检出率时只将当年新增阳性者纳入标准。共5 806 例细胞学诊断异常者,细胞学异常检出率为2.71%,其中ASC-US 4 045例、ASC-H 458例、LSIL 837例、HSIL 372例、SCC 10例、AGC 82例。

2.2三年间子宫颈细胞学异常检出率比较

2016年、2017年、2018年的细胞学异常检出率分别为 2.23%(1 696/76 148)、2.61%(1 728/66 131)和 2.92% (2 109/72 255),2016年、2017年、2018年三年间子宫颈细胞学异常检出率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1.014,P=0.000)。

2.3 2016年、2017年细胞学异常检出率与2018年比较

2016与2017年的宫颈细胞学异常检出率与2018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684,均P<0.05);2016与2017年的ASC-US检出率与2018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372,P=0.000),说明2018年与2016和2017年相比较,细胞学异常检出率增加,以ASC-US增加为主,见表1。

表1 2016年至2018年细胞学异常检出情况[n(/万)]

2.4 宫颈癌检出率、早诊率的比较

2017至2018年宫颈癌检出率与2016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372,P=0.001);2017至2018年子宫颈癌前病变检出率与2016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44,P=0.505);2016至2017年的早诊率与2018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0.522,P=0.000),见表 2。说明2018年与2016至2017年相比较,早诊率提高,2017至2018年与2016年相比较,宫颈癌检出率降低。

表2 2016年至2018年子宫颈癌前病变及癌的检出情况

3 讨论

3.1 细胞学异常检出率相关问题

渭南市2016年、2017年及2018年三年间细胞学异常检出率分别为2.23%、2.61%和 2.92%,与2008年至2014年北京市宫颈癌筛查细胞学异常检出率的2%~3%相一致[2]。低于亚洲地区4.5%的检出率[3]。2018年与2016至2017年相比较,细胞学异常检出率增加,以ASC-US检出率增加为主。细胞学异常检出率不高,而ASC-US检出率增加,从病理的角度上分析,可能与以下原因有关:①普通涂片视野面积大,分泌物多,清晰度下降,影响病理医生读片,易漏诊;②修复性病变,核增大,核仁明显,易过度诊断;③雌激素缺失引起的萎缩性病例,副基底层鳞状上皮比例增加,核质比增高,核深染,影响判读结果;④宫颈腺细胞病变判读困难,胞浆空泡,核位置上移,核拉长,变胖,两端钝圆,核仁增大等;⑤细胞学病理医师资源缺乏、水平参差不齐。

3.2 宫颈癌检出率的相关问题

2018年与2016至2017年相比较,宫颈癌检出率降低,说明减少了宫颈癌的发生,突显宫颈癌筛查项目重大意义;2016年宫颈癌检出率26.3/10万,2017年宫颈癌检出率16.6/10万,2018年宫颈癌检出率19.4/10万,均高于文献报道的2014年北京市宫颈癌检出率的9.4/10万[2],分析可能为区域性改变引起。2016年(91.8%)、2017年(90.65%)与2018年(93.28%)相比较,宫颈癌早诊率提高,但三年的早诊率均低于北京市2014年的97.1%[2],早诊率的提高在降低子宫颈癌的发病率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有待进一步提高。

3.3存在问题及建议

3.3.1 HPV检测项目缺失

宫颈癌是唯一病因明确的恶性肿瘤,即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igh-risk human papillomavirus,HR-HPV)感染,从HPV感染到宫颈癌发病历时数年至10数年。病因明确、病程长,故宫颈癌筛查意义重大,同时HPV检测结合细胞学检查的意义显而易见。2015年1月,美国阴道镜及子宫颈病理协会(American Societyfor Colposcopy and Cervical Pathology,ASCCP)和美国癌症协会(American Cancer Society,ACS)提出宫颈癌筛查的首选方案:即 HR-HPV与细胞学检测联合筛查[4]。在年轻妇女人群中HPV的感染率高,而对于中国妇女来说,有两个感染高峰,20岁左右及35~39岁(农村妇女) 或40岁以上(城市妇女)[5]。对于HPV感染率高的年轻女性来说,其自然转阴率也高,故美国定为对25岁以上妇女进行HR-HPV筛查。2016年EUROGIN[6]发布:HR-HPV与细胞学联合筛查宫颈癌的起始年龄为30~35岁。结合中国国情,宫颈癌筛查年龄定为30岁,对于一过性HPV感染可以有效避免。

3.3.2 严格把控和选择筛查人群

细胞学异常的检出率不高,建议严格把控、选择筛查人群,分年龄段选择性进行筛查,避免医疗资源浪费。2016年1月美国妇产科医师学会(American College of Obstetricians and Gynecologists,ACOG)发布了最新宫颈癌筛查和预防指南中指出:<21岁,预防性传播疾病的感染,可行 HPV 疫苗接种和有保护性的性行为;21~29岁,3年1次宫颈细胞学检查;30~65岁,推荐5年1次或3年1次细胞学和 HPV 联合筛查;对于以前筛查结果为明确阴性,65岁后停止筛查[7]。

3.3.3 普及液基细胞学检查

液基细胞学的检出率要高于传统巴氏细胞学,与传统巴氏细胞学涂片相比较有以下优势:清晰度增加;镜下视野面积减少,减少细胞学医师的工作量,尤其是大规模的筛查工作;细胞形态保存好,便于识别病变细胞。从长远的角度看,认真培养细胞学诊断医师,严格把控资质,提高诊断水平非常必要。

综上所述,重视基层病理工作者培训项目及严格把控细胞学医师资质;液基细胞学联合HPV检测筛查能提高诊断率,减少漏诊率,从而做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猜你喜欢

渭南市阴道镜细胞学
渭南市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
液基细胞学检查对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临床筛选的临床价值
阴道镜下宫颈组织活检术的护理配合及健康教育
抢球大战
爱春天
不同类型转化区对阴道镜诊断的影响
纤支镜毛刷常规脱落细胞学与液基细胞学在肺癌病理诊断中的应用对比
什么情况下需要做阴道镜检查
陕西省渭南市红楼梦学会成立
阴道镜检查在异常细胞组织学中的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