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一流”建设中地方院校国际化人才培养路径思考

2019-09-20晏萍史艳敏

大学教育 2019年9期
关键词:双一流一流国际化

晏萍 史艳敏

[摘 要]创新思维、系统构建是“双一流”建设中地方院校国际化人才培养的关键。地方院校在“双一流”建设的带动下推动国际化人才培养举措,不仅需要在培养理念上的聚焦与创新,更需要构建系统优化人才培养体系,整合拓展人才培养平台,积极构建开放性人才培养市场建设,形成国际化人才培养体系“内圈”“中圈”“外圈”的统整与融合,培养大量符合“双一流”建设的国际化人才,也为“一带一路”倡议提供人才保障与支持。

[关键词]“双一流”;地方院校;国际化;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 C96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9)09-0010-04

2015年10月,国务院《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1]出台,明确提出“到2020年,若干所大学和一批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若干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前列”,这给我国高等教育将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对高等教育整体的发展格局也有着深远的影响。它不仅关系到各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更是关乎国家整体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战略部署。“世界双一流”建设下的地方高校围绕“一带一路”倡议、海洋强国等国家战略,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立足特色行业需求,站在世界舞台、国际坐标和全球格局中求发展,充分发挥人才培养和支撑作用,尤其在国际化人才培养上有新的作为[1]。

一、“双一流”建设为国际化人才培养提供了良好契机

在高校的发展中,学科建设与学校的整体发展呈高度的正相关,“没有一流的学科,就没有一流的大学”[2],学科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校的国际地位和声誉[2]。“双一流”建设打破了高校的思维定式和固化身份,给所有高校一个“平等互通、同台竞技”的平台,为地方非“211工程”的高校在教育教学、国际化办学、学科发展、就业创业等方面提供了资源共享、飞速发展的多样化平台,也丰富了地方高水平大学人才培养的内涵和转型发展的新动能,尤其为高校国际化人才培养带来了发展契机。

国际化是指站在一个国家的立场来表达对国际事务的认识与言论。国际化人才需要有扎实的专业基础与外语水平,拥有健康体魄,宽广胸怀、自主、自律又富创造力和公共精神,是能够面向世界参与全球治理的人才。《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 年)》[2]明确提出国际化人才培养目标:“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对外开放的要求,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3]。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的地方高校要建立满足“双一流”人才培养的需求的国际化人才培养目标,发挥人才优势的社会效益,实现国际化技术、经济优势的转化,更好促进学校国际化教育教学综合实力、学科发展国际竞争力和国际化人才培养质量。

二、“双一流”建设下地方高校国际化人才培养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一)“双一流”建设下地方高校国际化人才培养面临的机遇

“双一流”建设的大力推进下,地方高校主动对接国家战略,以聚焦、错位、合作、共赢的发展思路,依据自身的学科优势和发展特点,在学科发展、教育教学、人才培养等多个方面不断搭建平台,整合资源,落实格局形成的深度转型和质量提高的双重任务,实践服务国家战略和地方发展的双重使命。然而,“双一流”建设不仅需要资源、资金,更需要国际化人才的支撑与培养;对接“一带一路”倡议,高校更应加大对国际化人才培养的顶层设计与长远规划,出台国际化人才培养政策和增加相关教育经费。在“双一流”建设和“一带一路”倡议的双重驱动下,高校势必会开始新一轮的国际化人才培养改革,科学调整高校在人才培养目标、教育体系、课程设置等方面的内容,促进人才培养与“双一流”建设的契合性,激发高校服务国家战略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因此,“双一流”建设下的国际化人才培养面临新的机遇,各建设高校更应对接“双一流”和“一带一路”,综合自身优势,抓住人才培养机遇,提升国际化人才培养水平。

(二)“双一流”背景下地方高校国际化人才培养面临的挑战

第一, 国际化人才培养理念需要与人才培养方案高度融合。“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各地方院校意识到培养国际化人才的重要性,在学校的发展规划和建设中,明确完善本科专业结构体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学生國际视野与交流能力培养和本科教学质量保证体系建设,构建特色化人才培育体系,全面提高人才质量。这与国际化人才所应该具备的特征相比较, 培养理念还有待被进一步地聚焦和创新,要与学校人才培养的整体方案高度融合。因此,高校在“国际化”建设的发展路途中,应站在世界的角度,从全球的视角来重新思考国际化人才培养目标和定位,以期形成上下的思想统一和合力,围绕自身重点学科与海外平台搭建,从宏观角度顶层设计高校国际化人才培养的目标、方式与内容。

第二,国际化课程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培养国际化人才所具备的能力、 加强国际化课程建设、增加国际化的教学内容是非常重要的改革。国际化课程是指不仅在内容,在授课形式上都能体现国际化趋势, 其目的在于为国内外学生了解多元文化交织的国际社会现象,以期为将来能更好地适应国际化环境,为从事国际化事务工作和独立生活做好准备而设计的课程。但是与世界上国际化课程建设较好的国家相比, 我国地方院校的国际化课程尚在处于初级探索阶段。

第三,国际化的教学水平有待提高。“师者,传道受业解惑也。”教学工作是培养国际化人才最重要的环节之一, 但地方高校教学的国际化程度不高,双语课程开设不足,双语教师自身建设不足,外语课程的课程设计和原版教材的引入力度都成为限制国际化人才培养的瓶颈,尤其突出体现在教学方法的国际化程度不够,传统的教学方式难以满足国际化人才培养的需要,应该学习西方国家的开放式、启发式、翻转式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更受裨益。

第四, 国际化软环境氛围内涵有待丰富。外教、合作办学、交流合作项目、留学生是当前地方高校国际化元素的主要体现, 通过丰富校园的国际化元素来营造校园国际化软环境氛围,从而打开学生的国际视野,加快他们了解并融汇他国文化的步伐。然而,地方高校的国际化元素比例还不高,内涵还不够丰富[4]。具体表现在:一是本土教师参加的国际化交流培训项目不多,教师的国际化视野狭窄;二是学校聘请的外籍教师在校授课的比例不高;三是地方高校的留学生在校学习人数总量不足, 部分院校的留学生层次不高,难以营造国际化氛围;四是国际交流合作项目不够丰富,许多地方院校学生赴国际组织担任志愿者和实习的人数较少,在学习期间到国外学习课程或者参与研究的平台不够健全,交流机会不多,仅有少数的学生由学校公派出国进行中短期学习。

与此同时,从整体与外部邏辑上看,地方高校缺少与国外知名大学建立多重矩阵、交叉融合的组织结构,在不同学科、科研项目上,未能形成协同合作共赢的国际化人才培养合力。因此,面对“双一流”建设下的国际化人才培养面临的挑战,需要在正视问题的基础上,提出破解之道,化挑战为机遇,不断提高人才培养的综合实力[5]。

三、“双一流”建设下地方院校国际化人才培养路径思考

(一)精准理解国际化人才培养理念

国际化人才不仅要具备娴熟的外语能力、扎实的专业功底,还要具备较强的跨文化协调交际能力,能够胜任国际事务,参与国际治理。国际化的教育与人才培养更是一个复杂又漫长的系统工程,其本质就是要培养具有开放胸怀、国际视野、掌握专业知识又懂得法律制度,了解国际规则,能够推动国际化的经济交流、战略合作与文化建设。因此,“双一流”建设下的地方高校在国际化人才培养上首先需要坚持用国际化的视角来界定人才培养的目标,将国际化融入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其次,要明确国际化人才培养教育的内容并加强国际化人才的流动,促进国际化交流[6]。再次,要具备国家开放性的大国外交理念和“世界双一流”的建设内涵,这样才能为高校人才培养明确了国际化的价值方向,明确了培养跨国交流、善于处理国际事务的人才培养目标和教育途径与方式。为此,地方高校需要进一步精准理解国际化人才培养的理念,通过教育的实施、平台的搭建、保障体系完善等方面逐渐培养大学生的家国情怀、国际视野,激发大学生从事国际事务的活力与激情,建立国际化人才储备军和预备库,确保我们在国际市场上的优势地位。

(二)内圈:系统优化国际化中人才培养体系

输入端的优化,培养环境的构建,输出端的聚焦,三个方面宏观上构成了人才培养的整体。具体而言,国际化培养目标的确定、理念的创新、主体与客体的优化、教育资源的整合将决定教育教学的方式与培养路径的选择,并影响着产出结果。微观上,着重国际化教学、科研合作、交流互访相辅相成,在构建国际合作,营造文化环境的氛围下,促进学生国际化素质、知识、能力要素的形成与提升。

第一,优化“多主体”的国际化人才培养组成。

“为谁培养人”和“培养什么样的人”一直以来都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核心所在,对接国家战略需求,为国家和地方经济建设培养高水平、高素质的研究应用型人才是地方高校的根本任务,而人才培养质量是评判高校教育教学水平的关键指标。建设“双一流”高校,必须聚焦在“世界一流”上,而“世界一流”的内涵最终也是体现在高校人才培养的水平和质量上[7]。高等教育国际化人才培养不仅需要顶层设计、上下共识、培养实施、过程优化,也需要服务保障,从而确保国际化人才培养理念的落地生根, 保证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的贯彻执行,为此在学校国际化人才培养的人员组成上[8],需要学生受教,教师兴教,也需要教辅助教,更需坚持“多主体”的人员组成原则,形成全员育人的人才培养格局。

第二,着力构建国际化课程群建设。在学分制的管理模式下,结合“双一流”建设,聚焦优势学科领域,与专业培养方案相结合,通过必修、选修课的开设,逐步构建既具有合理性、科学性,又具有衔接性、系统性,循序渐进的课程群建设。一是要明确国际化课程设置的依据和原则。国际化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种,其面向的群体一定是“全体学生”[9]。同时国际化教育需结合高校特色有所侧重,要与专业需要和专业教育有机融合,坚持“贯穿全程、分类指导、实践为重”。二是开设国际化通识类基础课程。在国际化人才培养目标的指导下,对低年级学生进行国际形势、国际知识、多元文化的普适化教育,如“大国海洋”课程,让学生逐步树立国际化意识,为其成长发展做好铺垫。三是设置跨学科跨专业跨院系的国际化交叉课程。聚焦学校特色和优势学科,打通专业相似学科的专业基础课程,实现课程的单一性向融合性的转变。四是开设专业核心的国际化课程,引进国外先进原版教材。借助“互联网+”平台,开设慕课及线上课程,实施学分认定,通过线上与线下课程的结合,引导学生自主地、科学地选课。五是注重国际化实践类课程的规划。鼓励学生到外企参加实习实践,参与处理国际化业务的运作,促进理论联系实际,历练国际化意识,提升自我国际化事务处理水平与能力。

第三,形成高素质国际化业务团队保障。一是打造国际化师资队伍。作为教育的实施主体,学校需结合教师的生涯发展规划,大力鼓励教师参加国际业务认证/资格的考试,帮助教师制订符合本校国际化办学需要的国外研修计划,支持教师在国内外企、外事部门的产学研项目和赴国外高校进行中短期的挂职锻炼项目。同时做好教师访学后个人与团队的绩效管理与考核。此外, 还需要积极引进与学校优势学科领域相关的优秀学者, 增加外籍教师在教师队伍中的比例, 促进本土化的交流学习,提高学校国际化教学水平。二是组建业务指导团队。运用“开放性”思路,聘请来自政府、企业专门从事国际业务的专家学者、国际化创业导师,形成“专家储备库”,提供政策咨询、项目开发、技能培训等多方面的服务,通过联合管理形成“绩效评价、动态调整”的管理模式。在校内通过实施“导师制”,加强校外导师与在校师生的良性互动,借助新媒体平台,做好线上国际化咨询服务,充分发挥导师效能,确保国际化教育开展的实效性与针对性。三是形成科学化的国际化教育管理体系。国际化教育管理体系不单是师者施教,学者受教的过程,需要建立与国际接轨的管理体制、管理氛围及管理团队,建立科学化的管理体制,强化国际化教育过程的管理与监督,定期反馈情况,及时发现问题时,采取积极应对措施,提高学校国际化人才培养工作的成效[10]。

第四,提升学生国际化水平。扩大海外留学生的招生规模,广泛吸引世界各国留学生加入相关专业队伍中, 迅速产生海外人才的集聚效应, 以海外人才的“外脑”来带动专业的国际化学习氛围和国际化科研环境的营造。同时,积极鼓励在校生出国进修或进行国际交换, 为优秀学生提供短期国外交流及学习的机会, 增加本国学生异国深造比例, 让学生根据学习兴趣及自身条件, 自主申请交流项目, 积极走出国门, 学习前瞻性、国际化知识。

(三)中圈:整合拓展国际化人才培養平台

抓住“双一流”建设的机遇,地方院校在统整课程建设、主体建设的基础上,更需构建系统化、纽带式、链条式的国际化培养实践平台,落实国际化人才培养的各项举措,实现多角度协调联动。

第一,形成国际化的教学平台。运用国际专业认证的手段促进地方院校专业建设与国际办学水平的接轨。在教学内容上,共建课程共建团队,通过“互联网+”平台设置国外通识或专业核心课程学习,在传统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融入国外多元文化知识,拓展学生国际化思路和逻辑思维能力。在教学手段上,增加全语境的案例教学、PBL课程模式、角色模拟、实训演练等方式,培养学生主动参与、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锻炼学生的业务技能。在教学评价上,按照国际标准构建多元评价体系,主体包括同行、学生、社会等,对教学内容、方式、效果进行客观性评价[11]。

第二,构建国际化的科研平台。围绕优势学科,对标国际标准,对接国外相同学科领军高校,建立高水平交互式实训中心和实验平台,面向全校师生开放,为学生打造国际化教育的创新空间。在组建科研团队方面,既要兼顾高水平,更要具有国际化;既要打破专业界线实现学科间的优势互补,又要鼓励优秀学生加入,形成梯队培养氛围,反哺国际化教育教学。同时,建立科研成果的转让机制,鼓励科研成果向大学生创业项目的直接转化,并纳入学校科研管理系统。在科研评价上,建立国际化学术评价机制,宣传并引导师生遵守国际学术的标准与规范,提高师生对学术的宽容度, 以更开放的姿态鼓励国际化学术创造及创新,鼓励师生参加国际学术活动,在高水平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文章,提升师生的国际化科研水平。

第三,拓展国际化的合作平台。首先,组建国际化教学合作团队,促进师资水平的有效提升,围绕国际化人才培养目标制订培养方案,实现核心课程的学分互认和教学互补。其次,加强与海外高校、科研院所的交流合作,举办聚焦特色学科的国际性学术研讨会,提升学校世界一流的国际化科研水平的影响力和辐射面。最后,建设校外具有特色鲜明的实践实训拓展平台,为学生国际化素质的持续提升提供平台。通过与跨国公司建立专业实践基地, 加大与国外高校的交流合作项目,为学生提供实习实训和社会实践机会, 增加学生对国际化事务的认识,提升就业的核心竞争力[12]。

第四,搭建“以赛促学”的国际化业务提升平台。增进地方院校与政府、企业、外事部门合作,共同开展各类国际事务模拟大赛,形成校内外联动的服务保障体系,鼓励师生参与真实性国际化事务项目实战,鼓励教师与学生、企业与师生组建跨专业、跨学科、跨年级、跨校区的“工作室”项目团队,促进大学生与校内、校际、校社的优秀人才交流学习,推动教育改革的国际化进程,营造健康向上良性互动的国际文化氛围,更有助于提高学生参与并处理国际事务的效能,更好地服务于“世界双一流”建设。

(四)外圈:积极构建开放性的国际化人才市场建设

首先,要立足开放型战略定位,打通优秀人才直通“国际化”市场的通道。围绕海洋强国战略,“一带一路”倡议、科教兴渔战略,服务国家社会发展,培养一流的国际化人才。地方院校要有系统创新思维,通过合作办学、订单式联合培养多层次打开就业通道,如国际组织基地实验班项目,经过成长周期的培养,实现地方高校国际化人才培养的目标和国际化人才的个人价值。与此同时,鼓励推送更多学生到中外合资企业、国外机构、跨国公司、国际组织实习就业,使之在全球性的经济组织和合作联盟中担当重任,拓展国际视野,实现专业价值和个人价值,激发大学生在国际舞台实现报国梦想的激情。

其次,创设良好条件支持一流人才敢创业、创好业。“双一流”建设中的学校要高度重视创业指导,以创业带动就业,从创业课程、创业政策、创业心理、创业孵化等多方面给予创业指导和支持,让有创业梦想的大学生才敢于冲破原有的就业壁垒,大胆走向国内外市场。同时,学校就业创业指导服务工作要突破单兵作战,要用协同创新思路推进工作联动,整合校内校外等多方资源,协调各部门、各院系,同心合力,从课程指导、大数据就业信息、职业生涯规划、就业心理咨询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落实精准帮扶,完善人才出口服务。

总之,随着“世界双一流”的推进,各地方高校着力培养符合“双一流”建设的国际化人才需要愈加明显。地方院校国际化人才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要充分结合学校优势和国家战略,既要精准诠释国际化教育的理念创新,也要关注国际化人才培养的内圈、中圈及外圈的统整与建设,发挥政府、企业、高校、学生不同主体的作用,以期形成有效合力,构建地方高校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新体系、新架构,更好地达到地方院校国际化人才培养目标。

[ 参 考 文 献 ]

[1] 孙丽丽. 地方高校国际化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 哈尔滨:黑龙江科技大学, 2013.

[2] 刘献君. 没有一流的学科就没有一流的大学[J]. 求是, 2002(3):54-55.

[3] 刘海涛. 世界大学学科排名与我国一流学科建设——基于2016年Q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的分析[J]. 研究生教育研究, 2017(3):65-71.

[4] 王辉. 我国研究型大学人才培养国际化研究[D]. 兰州:兰州大学, 2010.

[5] 王丹. 行业特色大学人才培养国际化研究——以华中农业大学为例[D]. 武汉:华中农业大学, 2015.

[6] 何正东. “双一流”背景下农业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新思考[J]. 中国农业教育, 2017(5):9-13.

[7] 李延保. “双一流”大学建设中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思考[J]. 中国高校科技, 2017(1):4-6.

[8] 李森, 潘雯. “一带一路”背景下高校国际化人才培养思路[J]. 中国高校科技, 2018(6):53-55.

[9] 邓春, 张先琪, 李灿. “一带一路”战略下高等学校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及路径探析——以海南高校为例[J]. 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5(4):107-111.

[10] 李成明, 张磊, 王晓阳. 对国际化人才培养过程中若干问题的思考[J]. 中国高等教育, 2013(6):18-20.

[11] 马永霞, 郝晓玲. 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国际化进程——以战略路线图为工具的历史分析[J]. 现代教育管理, 2013(5):25-31.

[12] 洪大用. 在“双一流”建设中大力加强本科人才培养[J]. 中国大学教学, 2016(4):9-16.

[责任编辑:钟 岚]

猜你喜欢

双一流一流国际化
强本拓新的研究成果反哺本科教学与国际化人才培养
上海开放大学:用一流开放教育服务一流城市建设
“双一流”建设不应“降维”
后浪与前浪
活动预告
谈民办高校教育国际化发展之路
高校“双一流”能否打破身份制
“双一流”需 从去行政化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