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旅游经济系统脆弱性评价*

2019-09-18

关键词:核心区脆弱性经济带

谢 霞

(新疆大学旅游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49)

一、引 言

脆弱性的概念最早主要是在自然科学研究领域之中应用,用来表征一个系统或系统组分对发生的风险事件的承受能力以及恢复能力。作为衡量旅游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度量,旅游经济系统的脆弱性成为了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子课题,越来越多的国内外专家开始关注旅游经济脆弱性的研究。

国外多数是从旅游经济脆弱性的成因以及危机事件发生后旅游经济的恢复等方面进行研究。国内对旅游经济的脆弱性研究还相对较少。Yang使用线性回归预测和经验预测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四川汶川地震对四川不同季节旅游业产生的影响。①Weiqiong Yang, Guojie Chen, Daojie Wang.Impact of the Wenchuan Earthquake on Tourism in Sichuan, China.Journal of Mountain Science,2008,Vol.5,Iss.3,pp.194-208.Jennifer 使用具有干预性的SARIMA 模型,对非典爆发后日本对台湾入境旅游的影响进行了评估。②Jennifer C.H.Min,Christine Lim,Hsien-Hung Kung.Intervention analysis of SARS on Japanese tourism demand for Taiwan.Quality & Quantity,2011,Vol.45,pp.91-102.Kan 基于敏感性恢复压力(SRP)框架,开发了一套高原旅游区脆弱性评价系统,将空间主成分分析(SPCA)、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相结合,应用于评价指标体系的空间量化。③Ai-Ke Kan,Guoqing Li,Xiao Yang,et al.Ecological vulnerability analysis of Tibetan towns with tourism-based economy:a case study of the Bayi District.Journal of Mountain Science,2018,Vol.15,Iss.5,pp.1101-1114.王兆峰构建了旅游经济脆弱性的衡量指标体系。④王兆峰、杨卫书《旅游产业的脆弱性及其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江西社会科学》,2009年第11期,第81-86页。苏飞(2009)基于区域可采石油资源逐渐枯竭的敏感性及应对能力,构建了脆弱性评价模型,以石油城市大庆市作为研究对象,对经济系统脆弱性进行评估,此研究表明“大庆市经济系统脆弱性呈现出逐年下降趋势,尚处于脆弱等级”[1]。梁增贤通过构建旅游城市经济系统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分析了桂林经济系统的脆弱性程度,研究发现“旅游业的波动对城市经济的影响较大,呈现出较高的脆弱性”[2]。李锋使用集对分析法测度了1983—2011年间中国旅游经济系统的脆弱性程度,实证结果表明“中国旅游经济系统具有高弹性特征,内生结构性累积式脆弱是导致旅游经济系统脆弱性的主要原因”[3]。杨懿对旅游经济依赖型目的地——丽江进行了经济脆弱性的评价,研究发现“旅游经济依赖型目的地经济发展的敏感性难以有较大改善,仍表现出较高的脆弱性”[4]。卢有斌分析了2000—2014年新疆和田地区旅游经济系统的脆弱性特征,也得出了相似的研究结论①卢有斌、李晓东、孜比布拉·司马义等《新疆和田地区旅游经济系统脆弱性研究》,《地域研究与开发》,2017年第1期,第120-124页。。研究区域旅游经济脆弱性,需将旅游经济看作一个系统,对内部结构和外在影响进行整体评价。

在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过程中,国家将新疆定位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新疆具有非常独特的区位优势,也是我们国家对外开放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窗口。新疆与沿线国家加强了金融、旅游、科技和医疗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逐渐将新疆打造成了丝绸之路经济带上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中心、金融中心以及旅游中心。当前新疆将旅游业定位为战略性支柱产业和稳疆富民产业,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的新疆正在从一个旅游资源大区逐步转向为旅游经济大区,正处于旅游业发展的黄金时期。

但是,与其他产业相比较而言,旅游业是敏感性较强的行业,一旦发生外部环境的变化或受到突发事件的影响,旅游需求就会发生较大的变化,从而影响以旅游业作为重要产业的省份的经济发展。通过对新疆旅游经济系统脆弱性进行评价,可以有效地反映旅游业的合理性以及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方向,同时可以有效的对旅游经济系统脆弱性进行预警管理,实现预警管理的针对性。

文章以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新疆为案例地,基于该区域在旅游经济系统运行过程中的潜在风险和不断发展变化的外部环境,构建旅游经济系统脆弱性评价模型,从旅游经济系统的敏感性和应对性两方面选取评价指标体系,使用集对分析法和熵值法对新疆旅游经济系统的脆弱性做出评价,分析新疆旅游经济系统脆弱性演化特征,探析敏感性、应对性和脆弱性间的关系,并探究主要障碍因素,为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及全域旅游发展提供参考。

二、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一)旅游经济系统脆弱性评价模型的构建

旅游经济系统脆弱性作为衡量区域旅游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标准,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主要可以从敏感性和应对性两方面对其系统属性进行表征。

可以将旅游经济系统的影响因素分为不确定性和确定性因素两类,同时二者之间也在相互作用和制约,集对分析模型恰好可以解决开放和复杂的旅游经济系统中不确定性和确定性问题,“该模型主要基于同异反定量分析的理论,针对多目标决策和多属性评价的问题可以进行有效的解决”[5]。

在一定的复杂问题背景下,集对分析可以系统地数学分析集对中两个集合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以及确定性与不确定性之间的相互作用。对于两个集合的特性、结构、状态、趋势、关系、以及相互联系模式分析亦可采用集对分析法。

集对分析的具体思路是:在问题Q的背景下,将集合X 和集合Y 看成一个集对W,集对W 有N个特征,其中集合X和集合Y共有的为A,相对立的为B,A、B 表示关系确定;C 表示关系不确定,C=N-A-B个,两个集合的联系度可以表示为:

式中,在问题 Q 下,α表示集合 X 和集合 Y 的同一度,β表示差异度,γ表示对立度,α+β+γ=1,i的值在-1与1之间,j的值为-1。

当dkp对评价结果起正向作用时:

当dkp对评价结果起负向作用时:

方案Ak与最优评价集的贴近度rk为:

式中rk表示旅游经济系统脆弱性的程度,与旅游经济系统的稳定性成反比关系,rk越大脆弱性越大,则稳定性越差;rk越小脆弱性越小,则稳定性越好。

(二)指标体系的构建

根据分析,旅游经济系统脆弱性主要受到社会、经济和自然生态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表现在自身的不稳定性以及对外部环境的抗干扰能力。在指标的选择中,根据数据的可获得性,以及对研究地区的综合分析,不同学者有不同的选择标准。通过相关文献分析,文章从应对性和敏感性两个方面构建旅游经济系统脆弱性指标评价体系,包括旅游经济系统的内在指标和外部环境指标两个部分。

文章在依照指标选取的科学性、系统性、可行性和可比性四个原则的基础上,借鉴相关研究的脆弱性评价指标,结合新疆旅游经济系统脆弱性的特征,从旅游经济系统的内部结构和外在影响两方面,将指标分为敏感性和应对性两个方向来构建评价指标体系,指标、性质及指标意义如表1所示。

表1 旅游经济系统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性质及指标意义

(三)权重的确定

文章使用熵值法来确定权重,该方法为一种客观的确定权重的方法,可以避免人为打分的主观性,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有效性。计算步骤如下:

1.数据的标准化处理:

正向指标和负向指标分别采用不同的公式进行数据的标准化处理;

2.第i年第j项指标值所占的比重:

把标准化过的数据带入式中,得到历年各指标在评价指标体系中所占比重;

3.指标的信息熵:公式为:

使用公式计算得出各项指标的信息熵;

4.信息熵的冗余度:公式为:

将求得的各项指标的信息熵代入式中,得出各项指标的冗余度;

5.计算指标权重:公式为:

将求得的各项指标冗余度代入式中得出各项指标在评价体系中所占权重。

以上所有公式中,Xij表示年份i中指标j的数值,(max{Xj}) 表示所有年份中评价指标j 的最大值,(min{Xj}) 表示所有年份中评价指标j 的最小值,评价年数为m,指标数为n。

(四)数据来源

文章旅游经济系统脆弱性评价所选取的指标数据来源于2003—2017年的《新疆统计年鉴》及官方统计公布的相关数据,其中一些指标是通过原始数据计算而得。

三、实证分析

(一)旅游经济系统脆弱性评价结果

通过熵值法计算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各指标权重,具体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旅游经济系统脆弱性指标权重

使用集对分析模型,分别测算2002—2016年间共15年的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旅游经济系统的敏感性(S)、应对性(R)以及脆弱性(V)程度,如表3所示。

表3 2002—2016年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旅游经济系统敏感性、应对性、脆弱性评价结果

根据表3的评价结果,绘制2002—2016年间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新疆旅游经济系统敏感性、应对性和脆弱性的演变发展特征曲线,如图1所示。

图1 “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旅游经济敏感性、应对性、脆弱性演变曲线

通过分析图1,可以看出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旅游经济敏感性、应对性和脆弱性处在不断的变化过程中,具有一定的特征。

1.敏感性分析

2002—2016年间,新疆旅游经济系统敏感性呈现出总体变化不大但波动明显的发展态势。其中,2008年的敏感性最低,2002年的敏感性最高。2002年的敏感性是研究时段内的最高值,通过分析原始数据发现,该年份旅游外汇收入占旅游总收入的比重较大,达到了8.93%,说明新疆旅游业的发展对入境旅游的依赖性较大。此外,旅游经济系统敏感性出现波动的主要原因之一是非常规突发事件的发生,每当发生非常规突发事件后,敏感性的值都会有所反弹,反弹的程度存在一定的差异,经过一段时间后,敏感性的值又会有所下降,具有一定的弹性。

2.应对性分析

2002—2016年间,新疆旅游经济系统应对性具有较为明显的波动,总趋势呈现快速上升的态势。与敏感性的变化情况相比,上升变化幅度方面应对性要大于敏感性。应对性呈现了两个较为明显的拐点,分别是2009年和2014年,这两年也是新疆发生非常规突发事件较为集中的年份,新疆的旅游业发展受到了巨大的冲击①参见谢霞《新疆入境旅游流时空特征与演变研究》,《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汉文版),2019年第1期,第1-7页。,也导致应对能力的快速下降。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救市措施,使得应对能力快速反弹并获得提升,从而将新疆旅游经济系统迅速调整到安全稳定的良好状态,不断提高自我维护能力。

3.脆弱性分析

2002—2016年间,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旅游经济系统脆弱性整体呈现较为明显的下降趋势,说明新疆旅游经济系统承受各种危机破坏的能力在不断增强,新疆的旅游业正在朝着安全稳定的方向发展,其可持续发展能力也在不断提高。

将脆弱性指数的平均值()和标准差(Stdv)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旅游经济系统脆弱性等级的划分依据,计算脆弱性指数的平均值为0.485 0,标准差为0.105 8,对计算得到的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旅游经济系统脆弱性进行分级,如表4所示。

表4 旅游经济系统脆弱性等级划分标准

2002—2016年新疆旅游经济系统脆弱性等级划分如下:

(1)低脆弱性时期:2013、2014、2015 和2016年属于低脆弱性的年份,旅游经济系统表现出敏感性较高,但应对性更高的特征。2015年是研究时期内脆弱性值最低点,虽然敏感性较高,但应对性的值均比前几年有较大的提高,使得应对能力是研究时期内的最高点,最终导致该年份处于低度脆弱性时期。

(2)中脆弱性时期:2008、2010、2011 和2012年属于中度脆弱性的年份,旅游经济系统表现出敏感性和应对性均处于中等水平的特征,但相对而言,应对性指数均大于敏感性指数。

(3)较高脆弱性时期:2003、2006、2007和2009年属于较高脆弱性,旅游经济系统表现出敏感性处于中等水平,但应对性相对较低的特征。

(4)高脆弱性时期:2002、2004 和2005年属于高度脆弱性,旅游经济系统表现出敏感性较高,但是应对性很低的特征。

进一步分析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旅游经济系统敏感性、应对性、脆弱性演变曲线,在研究时段内,三者的变化具有比较明显的阶段一致性,可以发现三条曲线在2010年时相交,根据波动特征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1)2002—2009年,这个阶段脆弱性指数较高,且波动较大,整体朝向缓慢下降的趋势。从演变曲线图可以看到,脆弱性指数>敏感性指数>应对性指数,较低的应对能力导致脆弱性指数始终处于较高的水平,旅游经济发展相对不够稳定。

(2)2010—2016年,这个阶段脆弱性指数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波动不大,整体朝向快速下降的趋势。从演变曲线图可以看到,应对性指数>敏感性指数>脆弱性指数,应对能力在此阶段有大幅提升,使得脆弱性指数也不断降低,旅游经济的发展正逐步趋于安全稳定的方向。

(二)新疆旅游经济系统敏感性、应对性和脆弱性间关系

为了进一步分析敏感性、应对性与脆弱性之间的相互关系,按照波动特征划分的两个阶段,对其做线性回归分析,得回归方程如下:

1.第一阶段(2002—2009年)

该回归模型是通过显著性水平检验的(在1%显著性水平下)。根据研究结果可以得知,旅游经济系统敏感性与旅游经济系统脆弱性成正比关系,旅游经济系统应对性与旅游经济系统脆弱性成反比关系。每当增加一个单位的旅游经济系统敏感性,就会导致增加0.513 4 个单位的旅游经济系统脆弱性;每当增加一个单位的旅游经济系统应对性,就会减少0.431 6 个单位的旅游经济系统脆弱性。

通过对2002—2009年研究阶段的分析,对旅游经济系统脆弱性的变化产生更大影响的是敏感性的内部结构问题,对敏感性指标采取相应对策,能有效降低旅游经济系统的脆弱性。

2.第二阶段(2010—2016年)

V=-0.5988+0.2406S-0.4512R(R2=0.971 810)

该回归模型是通过显著性水平检验的(在1%显著性水平下)。根据研究结果可以得知,旅游经济系统脆弱性仍然与旅游经济系统敏感性成正比关系,与旅游经济系统应对性成反比关系。每当增加一个单位的旅游经济系统敏感性,就会导致增加0.240 6 个单位的旅游经济系统脆弱性;每当增加一个单位的旅游经济系统应对性,就会减少0.451 2 个单位的旅游经济系统脆弱性。通过对2010—2016年研究阶段的分析,与前一阶段对比,敏感性对脆弱性的影响大幅度下降,应对性的影响有一定程度的增加。对旅游经济系统脆弱性的变化产生更大影响改变为旅游经济系统的应对性,对应对性指标采取相应对策,能有效降低旅游经济系统的脆弱性。

(三)影响因素分析

旅游经济系统脆弱性高意味着旅游经济发展不稳定性因素较大,要保障旅游经济系统的持续发展就必须要降低系统脆弱性,发现影响最大的因素。引入障碍度模型分析新疆旅游经济系统脆弱性的主要障碍因素。“使用障碍度评价模型,可以衡量评价指标体系中各指标对旅游经济系统脆弱性降低的影响程度,从而确定主要障碍因素。”[6]评价指标障碍度值的高低表征各指标对旅游经济系统脆弱性降低的影响程度的大小。具体计算公式为:

其中:Zi表示障碍度;Wi表示指标权重,Pi表示指标偏离度为指标的标准化值)。

从各年份来看,影响新疆旅游经济系统脆弱性降低的第一障碍因素相对较为稳定,主要是旅游总收入占GDP 的比例,第二障碍因素主要为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总额,第三障碍因素主要为文化、体育和娱乐业投资额,这些因素已经成为影响新疆旅游经济系统脆弱性的最重要障碍性因素。

表5 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旅游经济系统脆弱性的障碍因素(2002—2016)

四、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通过对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2002—2016年旅游经济系统脆弱性的评价,得出如下结论:

1.2002—2016年间,新疆旅游经济系统敏感性呈现整体变化不大,但波动较为显著态势。

2.2002—2016年间,新疆旅游经济系统应对性波动特征较为明显,总趋势上呈现快速上升的态势。

3.整个研究时段,新疆旅游经济系统脆弱性整体呈现明显下降的趋势。其中,2013、2014、2015 和2016年属于低度脆弱性;2008、2010、2011和 2012年属于中度脆弱性;2003、2006、2007 和2009年属于较高脆弱性;2002、2004 和 2005年属于高度脆弱性。

4.通过对新疆旅游经济系统敏感性、应对性和脆弱性间的关系分析,表明应对性的内部结构问题对旅游经济系统脆弱性的影响最大。

5.降低新疆旅游经济系统脆弱性最主要的障碍性因素分别为:旅游总收入占GDP 比例(S1)、文化、体育和娱乐业投资额(R5)、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总额(R8)等。

(二)建议

为了使新疆的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推进全域旅游的发展进程,加快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的建设,应不断增强旅游经济系统的应对能力,采取相应措施降低旅游经济系统的脆弱性。

1.加快旅游业的发展,逐步提高旅游接待人数和旅游收入,发展高质高效旅游。充分挖掘和发挥新疆的特色旅游资源和优势,重视调整和优化区域产业结构,推动产业结构多元化发展,提升国际化水平,拓展国内外客源市场,加快“一心一地三带”建设,发挥新疆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独特优势,形成国际旅游集散服务体系,打造国际旅游目的地。

2.提高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的投资额。大力扶持文化产业,带动企业投资,扩大文体娱乐业规模,拉动第三产业的发展,激发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创新,将文化要素融入到旅游产业的发展中,升华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丰富旅游产品的种类,从而使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互相带动、共同发展,实现共赢。

3.不断加强环境污染的治理,加大投资额。环境问题影响着生态安全、威胁着人类健康和社会稳定,也直接影响着旅游业的发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新疆作为生态环境脆弱区,环境一旦破坏很难恢复,因此要降低生态环境的恶化趋势,加大环境治理投入,增强环境自净能力。坚持绿色发展的理念,通过开发生态友好型旅游产品体系,不断推动低碳旅游循环发展,对旅游者大力宣传和倡导绿色消费,构建生态文明的旅游观。

猜你喜欢

核心区脆弱性经济带
工控系统脆弱性分析研究
一条江的嬗变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之路
陕西呼应长江经济带
基于DWT域的脆弱性音频水印算法研究
打造永久“大粮仓” 助推粮食核心区建设
打造永久"大粮仓"助推粮食核心区建设
打造永久"大粮仓"助推粮食核心区建设
煤矿电网脆弱性评估
基于攻击图的工控系统脆弱性量化方法
打造永久“大粮仓”助推粮食核心区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