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丹枝饮治疗盆腔炎后遗症寒凝血瘀疗效及对患者盆腔血流动力学影响*

2019-09-17赵小慧王保莲任国平申文彬

陕西中医 2019年9期
关键词:寒凝症候后遗症

赵小慧,王保莲,任国平,申文彬,殷 燕

1.河南省新乡市中心医院产科三(新乡 453000);2.陆军第83集团军医院心内科(新乡 453000)

盆腔炎后遗症主要因患者起病较急切,未彻底治愈,发为慢性盆腔炎,其临床表现为腹痛、坠胀、腰骶酸痛为主要症状[1],并在性交后加重。该病病程延绵,难以治愈,给患者身心带来极大创伤,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中医古本中并没有“盆腔炎后遗症”病名,但有与其相似的疾病,如“妇人腹痛”、“痛经”。中医认为,本病病理在肾,主以肾气不足,湿热、气滞、寒凝为标,证为本虚标实[2]。西医认为,盆腔炎后遗症是女性生殖道周围组织遭到破坏,出现了一系列的增生、瘢痕[3]、粘连等问题,以慢性盆腔痛为主要表现。西医常使用抗生素治疗本病,但抗生素容易损伤身体正气,加重后遗症[4],远期效果不佳。中药“丹枝饮”经实验室证实具有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摒除湿气,提高免疫力的作用。

资料和方法

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接治的盆腔炎后遗症寒凝血瘀证患者153例,有77例患者接受常规治疗,将其纳入对照组。另76例患者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使用丹枝饮治疗,将其纳入观察组。对照组:年龄24~57岁,平均年龄(48.23±3.28)岁;病程1~6个月,平均病程(4.47±1.05)个月;合并腹痛66例、坠胀40例、腰骶酸痛50例。观察组:25~56岁,平均年龄(48.87±3.54)岁;病程1~6个月,平均病程(4.74±1.98)个月;合并腹痛67例、坠胀41例、腰骶酸痛51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诊断标准:《盆腔炎症性疾病诊治规范(草案)》中关于盆腔炎后遗症的诊断标准,及《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论治》中关于寒凝血瘀证的诊断标准。排除标准:西药治疗的患者;妊娠期、哺乳期患者;服用其他中药的患者;精神病患者;心脏病患者;肝肾功能异常患者;红斑狼疮患者;恶性肿瘤中晚期患者;化疗、放疗患者;近期手术患者。

2 治疗方法

2.1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妇科千金片(国药准字:Z43020027),6片/次,3次/d, 连续治疗21 d。

2.2 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使用丹枝饮治疗。患者在月经周期第5天开始服用丹枝饮:丹参、川芎、延胡索各10 g,桑枝、川断各15 g,连翘、荔枝核、香附各12 g,清水熬煮成150 ml,1次/d,分两次用完,连续用药21 d。加减:腹胀、大便溏泄加炒白术12 g、砂仁5 g。带下增多加黄柏10 g、薏仁12 g。低热加蒲公英30 g。大便秘结加生大黄6 g。治疗期间患者禁食辛辣、生冷食物,注意腹部保暖。

3 疗效评价标准 血流动力学:检测患者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中医症候积分:参考《中医症候规范》中关于“寒凝血瘀证”的盆腔炎后遗症症候积分判断标准,主症0~5分,次症1~7分,分数越高,表示症状严重。临床疗效:参考《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002年)疗效评价标准。痊愈,患者主次症状全部消失,总积分减少95%以上。显效,症候总积分减少75%及以上。有效,总积分减少45%及以上,临床症状改善。无效,未见改善或加重。临床治疗有效率=(痊愈+显效+有效)/总人数×100%。炎性因子水平:治疗前和治疗后采集患者静脉血3 ml,3000 rpm离心处理15 min,取血清冻存-20℃,使用ELISA法检测患者血清IL-6、TNF-α水平。不良反应:统计本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出现不良反应。气血指标:使用生化分析仪检测治疗前后患者pH、PaO2水平。

结 果

1 两组患者盆腔血流动力学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HR、MAP、CVP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HR、MAP、CVP较治疗前升高,观察组患者HR、MAP、CVP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盆腔血流动力学比较

2 两组患者的中医症候积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中医症候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症候积分较治疗前降低,观察组患者下腹冷痛、腰骶冷痛、带下量多、月经暗红、舌质暗淡、脉沉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中医症候积分比较(分)

3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对照组患者中痊愈20例,显效12例,有效30例,无效15例,总有效62例,总有效率为80.25%。观察组患者中痊愈38例,显效20例,有效15例,无效3例,总有效73例,总有效率为96.05%。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

4 两组患者的炎性因子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炎性因子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TNF-α、IL-6 水平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患者TNF-α、IL-6 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的炎性因子水平比较(pg/ml)

5 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 观察组患者共出现6例(3.92%)不良反应,其中恶心1例、呕吐2例、过敏1例、皮肤瘙痒2例。对照组患者共出现7例(9.09%)不良反应,其中恶心2例、呕吐1例、过敏2例、皮肤瘙痒2例。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不良反应经对症治疗后均好转、痊愈。

6 两组患者血气指标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气指标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pH、PaO2水平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pH、PaO2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血气指标比较

讨 论

盆腔炎后遗症是育龄女性常见疾病,该病情缠绵[5]、难愈,容易复发,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中医古籍中并无“盆腔炎后遗症”论述,却有“不孕”、“痛经”、“热血入室”[6]。盆腔炎后遗症辨证包括气滞血瘀证、寒凝血瘀证、湿热瘀阻证、肾虚血瘀证、气虚血瘀证,以内治为主。寒凝血瘀证乃久居湿地[7],或冒雨涉水,感受风邪,致使寒气入体[8],血遇寒则凝滞,故发本病。亦有古本认为[9],素体阳虚,下焦失于温煦,水湿不化,寒气内结。或女子体本阴,分娩、房事不节以致阳气损伤。中医以辨证论治为主要依据,结合整体价值观,以调节全身脏腑平衡为主要目的[10],在治疗本病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其中临床疗效成为中医药竞争的核心力量。现代中医学应采取何种有效措施建立准确、特色的评价标准[11],成为当前中医药临床发展及生存的关键问题。中医药治疗盆腔炎后遗症核心作用是改善疾病的症状,故而临床观察指标以症状为主,或辅以B超、实验室等指标[12]。寒凝血瘀证盆腔炎后遗症主症包括下腹冷痛、腰骶冷痛、带下量多、月经暗红,次症包括大便溏泄、形寒肢冷[13]、舌质暗淡、苔白腻、脉沉。大部分患者同房后及月经前后或劳累后下腹疼痛,情绪暴躁易怒、疲倦乏力[14]、失眠等。参考《中医症候规范》中关于“寒凝血瘀证”的盆腔炎后遗症症候积分判断标准及韩云等[14]文献,按照主症状发作的频率如无、偶尔、时有时无、经常、持续分别赋值1分、2分、3分、4分、5分,次症赋值1~6分进行评价。血流动力学是反应机体生理情况基本指标[15],也是判断药物安全性的可靠标准之一。HR、MAP、CVP水平变化情况,能反映药物对机体的影响。气血指标中pH、PaO2能够反应机体气血流通比,数值正常且波动范围在常规范围内,提示机体有氧代谢正常[16],发生呼吸酸中毒危险小,生物活性较好。炎性因子中IL-6、TNF-α水平主要反映机体炎性水平,预测机体炎症反应,数值越高,说明机体炎症活动越激烈。中医药临床疗效以传统“证”疗效、半定量的症状描述法为主,是中医临床研究的标准化的代表。

寒凝血瘀盆腔炎后遗症患者,以内治为主。刘伟婷等[17]研究发现,丹枝饮对寒凝血瘀证盆腔炎后遗症患者有效,能显著改善临床症状。方中丹参、桑枝具有除湿祛寒的作用,配以川芎、川断、连翘、荔枝核、延胡索、香附等活血化瘀药物,能起到驱寒除湿,化瘀止痛的作用。丹参,性微寒,味微苦[18],主入心、肝经,有活血祛瘀,止痛之效。临床将其用于治疗各种瘀血类或血行不畅之症。现代药理学证实,丹参中所含丹参酮能扩张外周血管,改善血液循环[19],消肿除炎,促进组织修复,还能通过抗纤维化,提高纤溶,从而抑制胶原蛋白合成,松解粘连,能改善寒凝血瘀证盆腔炎后遗症病理损害。桑枝,性平,味属辛,主入肝胆经,善于活血止痛,行气开结,具有消肿止痛、行水祛湿之效,现已广泛用于风湿类疾病及血管类疾病中。现代药理学研究发现,桑枝内含黄酮苷、桑皮苷等成分,可起到清除自由基、抗氧化作用的同时抑制花生四烯酸,从而缓解炎症反应,降低寒凝血瘀证盆腔炎后遗症组织伤害。川断,性苦、甘、辛,微温,主归肝、肾经,可清热解毒补肝肾,疏通经络,调血脉。药理学发现川断中所有生物碱、挥发油可抗菌消毒。连翘,微苦、性凉,主入心、肝、胆经,能起到清热解毒、散结消肿之功,现已广泛用于治疗热毒所致疾病。药理学研究发现,连翘中连翘苷可抗感染,镇痛,清除肉毒素,抑制组织损伤。香附,性平,味苦,主入肝、脾、三焦经,精于疏肝解郁、理气宽中、调经止痛,适用女性。动物实验研究表明,丹枝饮能够增加小鼠内肠系膜微循环,改善盆壁灌注量,促进盆腔血液循环,减轻疼痛。本文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盆腔炎后遗症寒凝血瘀证患者的盆腔血流动力学指标较优;提示丹枝饮不影响机体正常血液流动,能保护机体循环系统功能。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下腹冷痛、腰骶冷痛、带下量多、月经暗红、大便溏泄、形寒肢冷、舌质暗淡、苔白腻、脉沉的积分显著低于治疗前及同一时间点的对照组。说明观察组寒凝血瘀证盆腔炎后遗症患者临床症候改善较明显,症状较轻;丹枝饮可显著改善寒凝血瘀证盆腔炎后遗症患者的临床症候,优化临床表现,促进痊愈。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6.05%显著高于陶莎等[20]研究结果。丹枝饮能显著提高寒凝血瘀证盆腔炎后遗症临床疗效。观察组患者的TNF-α、IL-6 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本组经丹枝饮治疗后,其身体炎性因子显著减少,身体炎症反应缓解,症状消失,提示中药丹枝饮能消炎、抑菌,消减炎症。观察组患者的pH、PaO2水平高于对照组;说明本组患者治疗后气血得到恢复,血液运氧能力改善,有偿代谢改善,证实丹枝饮有改善寒凝血瘀证盆腔炎后遗症患者气血的作用。

综上所述,丹枝饮治疗盆腔炎后遗症寒凝血瘀证疗效好,可改善盆腔血流动力学,优化盆腔微循环,促进盆腔血液流动,改善机体气血循环,减少炎症反应,松解粘连,行气理血,疏肝解郁、理气宽中、调经止痛,且不良反应较少。

猜你喜欢

寒凝症候后遗症
更正说明
雷火灸联合耳穴压豆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研究
参苓白术散对初治肺结核患者中医症候积分与不良反应的影响
温阳活血汤加减治疗寒凝血瘀型子宫腺肌病痛经效果分析
春天的“后遗症”
士的传统、他者效应和日常审美——作为文化症候的“罗怀臻创作现象”
你有没有网络消遣的后遗症
掌心
Literature Review Concerning the Research of Chinese Higher Education: Take Refined Egoism Symptom for Example
28天肌力恢复,告别夏日肌肤后遗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