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习近平新时代生态文明思想形成的四重理论架构

2019-09-16陶廷昌王浩斌

中共石家庄市党委党校学报 2019年8期
关键词:生态文明思想新时代

陶廷昌 王浩斌

[摘要]生态文明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对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继承、发展与创新。习近平新时代生态文明思想形成的理论架构主要体现在:马克思主义的生态观是习近平新时代生态文明思想形成的理论基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习近平新时代生态文明思想形成的理论本质;与时俱进、创新发展是习近平新时代生态文明思想形成的理论品格;中国传统文化的生态智慧是习近平新时代生态文明思想形成的理论特色。现阶段,我国正处于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历史性关键时期,深入梳理与分析习近平新时代生态文明思想形成的四重理论架构,无论是对于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还是对于实现新时代建设“美丽中国”的奋斗目标,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习近平;新时代;生态文明思想;理论架构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识号]A   [文章编号]1009-0169(2019)08-0004-05

新时代生态文明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縱向的历史溯源上,它是对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继承、发展与创新。从习近平新时代生态文明思想形成的理论逻辑来看,马克思主义的生态观是这一思想的理论基础;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这一思想的理论本质;与时俱进、创新发展是这一思想的理论品格;中国传统文化的生态智慧是这一思想的理论特色。深入梳理与分析习近平新时代生态文明思想的四重理论架构,无论是对于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还是对于实现新时代建设“美丽中国”的奋斗目标,都无疑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马克思主义的生态观:习近平新时代生态文明思想形成的理论基础

马克思主义的生态观是习近平新时代生态文明思想形成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基本立场是马克思主义审视、分析和处理生态问题的立足点和出发点,它决定着个人或者政治集团的阶级属性与阶级的价值取向。马克思主义的生态观始终坚持以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为考量的逻辑起点,始终在生态问题上坚持以人民中心,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基本观点,是科学揭示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论学说,是在生态实践基础上得出的科学世界观和科学方法论,是指导生态文明建设的顶层设计;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基本方法,就是以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为核心,指导我们正确认识与改造自然生态的科学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着眼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宏阔视野,立足中国生态环境的具体问题,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的生态观为指导,鲜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对中国的生态问题进行了全面的审视与分析,提出了一系列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论断与新战略。

其一,习近平新时代生态文明思想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习近平指出,“生态环境保护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1]208,我们要“以对人民群众、对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态度和责任,真正下决心把环境污染治理好、把生态环境建设好”[1]208。习近平在“十三五”规划中进一步强调,生态环境中的大气、水、土壤污染尤为严重,“扭转环境恶化、提高环境质量是广大人民群众的热情期盼”[2]390,因此,要在执法上加大环境督查工作力度,对违纪违法的行为予以严肃查处,“着力解决生态环境方面突出问题,让人民群众不断感受到生态环境的改善”[2]393。这些关于生态思想的重要论述,无疑是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的坚持与发展。

其二,习近平新时代生态文明思想反映了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建构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是习近平新时代生态文明思想的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习近平指出:“人因自然而生,人与自然是一种共生关系,对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2]209因此,我们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2]209。习近平进一步强调,在认识和改造自然的实践过程中,我们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否则就会遭到大自然的报复,这个规律谁也无法抗拒”[2]207。这些重要论断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

其三,习近平新时代生态文明思想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方法。树立环境意识与法治生态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基本方法。在树立环境意识上,习近平指出,生态文明建设与每一个人密切相关,“每个人都应该做践行者、推动着”[2]396,因此,需要“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强化公民环境意识”[2]396,推动全社会形成“节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2]396。在法治生态方面,习近平指出:“建设生态文明,重在建章立制,用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保护生态环境。”[2]396在经济社会发展考核评价体系中,要坚持把“体现生态文明建设状况的指标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改变单纯以GDP论‘英雄的评价机制”[3],同时建立责任追究制度,“对不顾生态环境盲目决策、造成严重后果的人,必须要追究其责任”[3],并建构与确立“生态功能保障基线、环境质量安全底线、自然资源利用上线三大红线”[4]。这些关于树立环境意识与法治生态的重要论断,充分展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方法。

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习近平新时代生态文明思想形成的理论本质

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习近平新时代生态文明思想形成的理论本质。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唯物史观,从现实的人及其本质、整体的社会历史过程、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性、人与历史关系的不同层次等四个维度深入审视和分析了“谁是历史的创造者的问题”,科学地揭示了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即人民群众创造了社会物质财富、精神财富,并成为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因此,马克思、恩格斯强调,共产党人的使命就是“为工人阶级的最近的目的和利益而斗争”[5]。列宁也指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完成俄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事业,必须紧密依靠人民群众,坚持“在任何时候任何问题上正确无误地判断群众的情绪,判断他们真正的需要、愿望和想法”[6]。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以生态问题为导向,把马克思、恩格斯的唯物史观思想融入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实践,形成了极具人民性的生态文明思想。在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开宗明义:“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7]1习近平指出:“人民是历史的创作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7]21因此,全党必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的目标,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7]21。也就是说,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指导下形成的生态文明思想必然彰显着深刻的人民性。

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目的就是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不断提高人民的福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不能以生态的破坏来换取经济的发展,因为“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8]4,从人类的生存视野来看,“金山银山固然重要,但绿水青山是人民幸福生活的重要内容,是金钱不能代替的”[8]4,如果不顾生态环境,金钱“你挣到了,但空气、饮用水都不合格,哪有什么幸福可言”[8]4,如果经济发展了,但环境恶化、生态破坏,大家整天在雾霾中生活,“吃不到安全的食品,喝不到洁净的水,呼吸不到新鲜的空气,居住不到宜居的环境,那样的小康、那样的现代化不是人民希望的”[8]36。因此,大力推进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民生的重要社会问题”[9],这表明,通过推进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为人类的生存与健康发展创设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民心所向、大势所趋。人民向往的“绿水青山”,既是“金山银山”,也是保障人民群众健康的重要基础与前提,人民群众是天天在环境中学习、工作和生活,任何“对生态环境问题采取掩耳盗铃的办法是行不通的”[8]90。此外,习近平总书记还要求运用全民参与、全面共治的方式使全体人民一起参与到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中,把建设美丽中国转化为全体人民“开展创建节约型机关、绿色家庭、绿色学校、绿色社区和绿色出行等行动”[7]51,共同“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7]52。这些重要论断彰显了习近平新时代生态文明思想所蕴含着的深刻的人民性。

三、与时俱进、创新发展:习近平新时代生态文明思想形成的理论品格

与时俱进、创新发展是习近平新时代生态文明思想形成的理论品格。马克思、恩格斯在评论自己创立的理论体系时强调:“我们的理论是发展着的理论,而不是必须背得烂熟并机械地加以重复的教条。”[10]562这表明,在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本国的具体实践时,绝不可以机械地对问题进行一一对应的加以解决,而应该是根据客观现实条件的变化而变化,即“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10]691。针对思想僵化、秉持教条主义的言论者,列宁给予了严厉的批判,指出,绝对不能把“马克思的理论看做某种一成不变的和神圣不可侵犯的东西”[11]274,而应该是根据历史条件和时代环境的变换而进行补充发展,因为马克思理论的具体运用,“在英国不同于法国,在法国不同于德国,在德国又不同于俄国”[11]275。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当前中国生态环境的实践现状,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思想,以生态问题意识为导向,深刻地回答了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理论问题与实践问题,形成了一系列新观点新论断,鲜明地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创新发展的理论品格。“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形成绿色发展方式与生活方式”是习近平坚持、发展和创新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的集中体现。

“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是习近平新时代生态文明思想形成的自然观基础,它是对马克思主义自然生态思想的继承与发展。“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是一个如何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重大课题,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人本身是自然界的产物,是在自己所处的环境中并和这个环境一起发展起来的。”[12]同时,马克思、恩格斯对自然生产力与社会生产力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全面论证,得出“自然生产力先在于社会生产力”的重要论断,并在此基础上阐释了共产主义是和解人与自然对立的和谐社会。习近平继承了这一思想,他指出,在所有的关系中,“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关系。自然界是人类社会产生、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和前提”[13]121。习近平强调,在推动生产力发展的过程中,要坚持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齐头并进的举措,因为我们“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13]121。对于进入新时代工业文明与自然生态的矛盾,习近平指出,我们要“解决好工业文明带来的矛盾,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目标,实现世界的可持续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8]141。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是习近平新时代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内涵,包含着三个维度:其一,“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这表明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处于同等重要的地位,因此,我们需要推进“双赢互惠”式的绿色发展,既要坚持生产发展也要坚持保护生态,既要带给人民富裕的物质生活也要创设“天蓝、地绿、水清”的生存环境,以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双赢”发展格局。其二,“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这表明,当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出现对立关系的时候,要优先选择“绿水青山”,即不能以破坏生态环境去换取短暂的经济发展,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或者“边污染边治理”的老路,因为“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2]209。其三,“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充分体现了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即是说,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二者之间既会出现矛盾,也可以实现统一。如果创造条件,使“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或者说把自然生态蕴含的经济效益挖掘出来,那么就会实现“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有机统一,形成一种创新发展模式。

“形成绿色发展方式与生活方式”是习近平新时代生态文明思想的举措和方略。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与生活方式,一方面要求建构“科学适度有序的国土空间布局体系、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产业体系、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以及政府企業公众共治的绿色行动体系”[4],另一方面又要求从思想上“加强生态文明的宣传教育,强化公民的环境意识,推动形成节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2]396,在整体上促使“良好生态环境成为人民生活的增长点、成为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支撑点、成为展现我国良好形象的发力点”[2]395。为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与生活方式,习近平强调:“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大环境污染综合治理;加快推进生态保护修复;全面促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倡导推广绿色消费;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2]396这些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举措和方略,全面体现了习近平新时代生态文明思想的创新性。

四、中国传统文化的生态智慧:习近平新时代生态文明思想形成的理论特色

中国传统文化的生态智慧是习近平新时代生态文明思想形成的理论特色。在中国传统文化的自然观中,虽然“生态文明”这一话语并没有明确提到,但却蕴含着极其丰富的关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智慧:其一,“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生态观。在中国传统文化体系中,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都注重人与自然的共存互生。儒家思想“天人合一”中“天”指的是“自然”,“天人合一”强调的是自然与人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只有天与人实现“合一”或者说“共融为一”,人类社会才能和谐共生。道家思想“道法自然”指的是效法与遵循自然的规律法则,也就是说,世界万物都依照自然的规律与法则而运行,这反映到人类社会,即要实现人与自然的高度统一以达到人类文明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就必须遵循自然的客观规律去自觉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其二,“敬重生命”“慈悲为怀”的生态观。“敬重生命”“慈悲为怀”是佛教和禅学关于如何对待自然的思想观点,他们不仅“仁者爱人”,而且将之推广到大自然的天地万物、鸟兽鱼虫,以“慈悲”的情怀怜爱与敬重自然界的一切生命,充分体现了佛教和禅学思想的广泛内涵,展现了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关怀与爱护。其三,“育物有时”“取之有度”的生态观。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曾经指出,自然界的资源财富是“有时有限”的,但“人之欲无极”,如“以有时有限”供给“无极之欲”,则“必物暴殄而财乏用”[8]118。这充分体现了人类在追求发展与生存的过程中,人类无限的“需求”与地球有限资源“供给”之间的矛盾性,同时也指明了解决这一矛盾的有效路径即“取之有度”,也就是说,在遵循自然生态运行规律的基础上,坚持有限度、有节制地与自然界进行最有效的物质交换。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将中国传统文化的生态智慧运用到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全过程,形成了具有中国风格、民族气派的生态文明理论特色。

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方面,习近平强调,“自然界是人类社会产生、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和前提”[14]243,人类可以通过实践,有目的地对自然认识、利用与改造,但在认识、利用与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人类不能盲目地凌驾于自然之上,人类的行为方式必须符合自然规律”[14]243。基于此,人类认识、利用与改造自然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14]243。“尊重自然”就是尊重世界万物的运行秩序,而不是征服自然、凌驾于自然之上;“顺应自然”就是顺应自然界的客观规律,而非置规律于不顾进行盲目的实践活动;“保护自然”就是在开放和获取自然资源的时候要自觉保护自然生态系统,而不能把经济的增长建立于破坏环境的基础之上。也就是说,人类在认识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和保护自然,才能实现建构“人与自然的生命共同体”,实现人与自然的共融、和谐与统一。

在关怀自然生态方面,习近平强调:“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14]243这表明,一个民族的文明程度和它自身的生态环境有着密切的内在关联性,正如习近平指出,由于塔克拉玛干沙漠的蔓延与侵蚀,“湮没了盛极一时的丝绸之路”[14]243;由于盲目地对楼兰古城地带进行开垦与灌溉,“导致孔雀河改道而衰落”[14]243。因此,我们需要将敬畏生命之心拓延至大自然,树立“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14]244的关怀自然生态的责任意识,在具体实践中,“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的一时发展”[14]244,而是运用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加快“建构尊崇自然、绿色发展的生态体系”[14]247,努力“建设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中国”[14]244,促使“青山常在、清水长流、空气常新”[14]247,让中国“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大踏步进入生态文明新时代”[14]246。

在节约自然资源方面,习近平继承并发展了“育物有时”“取之有度”的中国传统智慧思想,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新型的绿色发展理念,深刻揭示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双向转化的辩证性。“绿水青山”是人民幸福的重要内容,“是金钱不能代替的”[14]246。但“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又绝不是对立的,可以“通过改革创新探索一条生态脱贫的新路子……让贫困地区的土地、劳动力、资产、自然风光等要素活起来”[14]246,使资源转变成资产,使资金转变成股金,使农民转变成股东,最终实现“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转变。同时,自然资源的供给是有限的,而人的发展需求是无限的,实现二者之间的平衡,“必须依靠制度与法治”[14]249,才能确保“取之有度”,否则“法治不生其间,则必物暴殄而财乏用矣”[8]118。对此,习近平反复强调,关于自然生态问题,“就是要不能越雷池一步,否则就应该受到惩罚”[14]250,也就是说,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14]250。

參考文献:

[1]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1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2]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3]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3-05-25(1).

[4]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四十一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7-05-28(1).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434.

[6]列宁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625-626.

[7]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人民出版社,2017.

[8]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

[9]习近平.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N].人民日报,2018-05-20(1).

[10]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11]列宁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1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74-375.

[13]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4.

[14]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M].北京:学习出版社,2018.

责任编辑:籍雪梅

猜你喜欢

生态文明思想新时代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及价值
以整体性视野挖掘《马克思恩格斯文集》中的生态文明思想
论毛泽东生态文明思想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对《资本论》自然生产力观点的新发展
机理·思维·特点: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三维审视
搁浅的“新时代”,“朴氏外交”因何三鼓而竭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新时代特点下的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浅析
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与生态思想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