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命论视野下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之解析

2019-09-16肖冬梅

中国西部 2019年3期
关键词:美好生活生命

肖冬梅

〔摘要〕 生活服务于生命本身,人的生命存在是美好生活理论的逻辑起点,完满的个体生命存在是美好生活的目标所在和美好生活理论的价值旨归。美好生活需要是人在生命存在境遇的内外压力下形成的,它是人的生命状况在趋向完善过程中所产生的发展需要,可分为外在性的美好生活需要与内在性的美好生活需要,人的美好生活需要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促进人生命存在状态更完满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过程中的关键点,解除限制性的生命活动模式是美好生活需要满足的前提,形成符合内在性发展需要的生命活动模式是美好生活需要满足的落脚点。

〔关键词〕 生命;美好生活;美好生活需要

〔中图分类号〕B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694(2019)03-0095-07

2012年11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外记者见面会上掷地有声地说:“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1〕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把握“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深刻内涵,并在此基础上谋求社会主要矛盾的有效解决,以期最大程度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是新时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直接关系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也关系到人自身的全面发展。

一、美好生活的意蕴:生命论的视角

在过往的研究中,人的需要问题常成为探讨美好生活的出发点,但会造成理论研究的不彻底。我们知道,人的需要是由人的本性和本质产生,人性和人的本质源于人的生命,人的生命存在是人性产生的背景,人的“生命存在”才是美好生活理论的逻辑起点。对此,马克思曾清晰地指出人类历史的第一前提,不是外部自然界,而是“有生命的个人存在”。〔2〕生命问題是人类生存的首要问题,马克思正是以人类的生命存在及生命活动为起点,从实践存在论的高度探索了人类的本质特征,揭示了人类生命存在的价值、意义及归宿。德国哲学家狄尔泰曾一再强调:“现在,生命是基本事实,它必须构成哲学的出发点。”〔3〕

1.人的生命存在

什么是美好生活?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从人的生命本质入手。本质是本性的具体化,本性是一个事物产生自己的内在根据,是一事物保持自身的依据,它决定了事物的产生、发展与灭亡的基本轨迹。本性相对固定,本质常会发生变化。人的本质是社会实践的产物,人的本质因实践不同而呈现不同特点。在《资本论》第一卷中,马克思提出人的本质有两个层次,即人的一般本质和“每个时代历史地发生了变化的本性。”〔4〕在马克思看来,劳动是人的一般本质,在实践过程当中形成的“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是变化的本质。

与其他自然生命不同,人的生命是自为性的而非自在性的;是社会关系性的而非被动联系的;是历史性的而非当下性的。人的生命直接体现为自为的实践活动,人在实践活动当中成为超越自然环境的存在。人的生命存在体现为人对自我实践模式的不断超越,在此过程中人也不断丰富作为人的本质,获得更广阔的社会关系和生命空间。

2.生活是为了生命

所谓“生活”不外乎“生命的活动”,生活是为了生命,人的生命实践活动并不单纯为了实现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和享受。如果生命只是为了创造和享受物质和精神财富,仅仅为了满足人的外在需要,那么生命就等同于生活,人与动物并没有区别。如果把对欲望的满足称作美好生活,那么这种美好生活也可称得上是不满的连续,因为获取“物质和精神”的欲望是没有止境的。

马克思恩格斯强调为了创造历史,人们必须能够生活,“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5〕据此,一些研究者得出结论: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人的活动就是满足人的生活需要。但事实上,满足人的生活需要是创造历史和发展自身的前提,但并非最终目标。人的活动是为了创造历史和发展人自身,而其最终目标是为了人的生命存在本身。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人类的理想社会是人自由全面发展的社会。〔6〕

3.人的生命存在是美好生活理论的逻辑起点和价值旨归

生命问题是人类存在的前提问题,真正的美好生活应以生命为基础,展现为生命的必然追求。追求美好生活的真正动力不是来自外在环境,而来自于人类生命自身发展所形成的张力。个人生命存在理应成为美好生活理论的逻辑起点,研究美好生活需对人类生命问题进行透彻了解。为此,国际创价学会会长池田大作特别强调“生命”和“生命力”是构筑21世纪的关键词,他甚至认为不深入探求生命观,即使心怀坦荡地生活,也不能确立真正的美好生活。〔7〕完满的个体生命存在是美好生活的目标所在和美好生活理论的价值旨归。人是唯一的目的。生活是围绕生命而开展的,而生命存在的本质就在于人自身的超越和发展。社会发展与个人存在的落脚点不仅在于外在的东西,而在于人自身,在于实现人的生命之美好存在。

4.生命论视阈下美好生活的意蕴

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理解千差万别,美好生活之所以难以界定,其原因在于人们总是把美好生活看成是主体需要满足后的生活,而主体需要的界定常常是众说纷纭。以生命为逻辑起点,美好生活的定义应是使人体验到生命某种更完满存在状态的生活,它主观上表现为愉悦的生命存在状态体验,客观上以美好的生命存在为标准,并以生命存在活动为基石。

美好生活不是随心所欲的主观心理体验,它必然有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本性和标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美好生活体现为一种对生命的理解和领悟后的生活方式和心灵体验。在马克思看来,美好生活的客观标准就是人的本质全面实现,是类本质、社会本质和个体本质的统一。在他看来,美好生活体现为三个统一,即“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统一、个人生活和社会生活的统一、劳动和创造的统一”。〔8〕将人的生命存在境遇与美好生活联系在一起的西方学者,以美国心理学家、哲学家弗洛姆最为突出,他认为美好生活是找对了存在答案的活动伴随物,是创造性活动的产物,因而也是一种存在的方式。

我们认为,美好生活的客观标准是人生命存在的一种从较不完善到较完善的过渡,〔9〕是人已经找到对人的生命存在各种问题的答案,并且通过一定的生命存在方式,人自身各种潜能得以更好地实现,人与这个世界、他人、自我联结与和谐更加强化,自我更为完整。

二、生命存在境遇中的压力:美好生活需要形成的根源

个体生命存在主要包括生命存在者、生命活动方式和生命存在境遇三方面内容。人的生命并非凝固不变,而是“去存在”,是生命具体境遇中的“去存在”。可以说,人的生命存在境遇规定着人的生命存在及其活动之特征。人的生命存在境遇的压力迫使人不断地发展自我和改造世界,从而走向更完满的生命存在。

1.人生命存在境遇中的压力

人的生命存在境遇包括内在和外在两种压力。人的生命存在要符合生命存在的共性需要,这是人生命存在境遇的第一重内在压力。人与宇宙生命具有同构性,人与宇宙其他的存在以及两者自身的各部分无法分割,有着不可思议的深层联结。“共流逝、同呼吸、万物皆交感”,人的生命存在与宇宙生命存在都具有追求完整性、统一性、和谐性的倾向。

保持人生命存在的特殊性是人生命存在境遇的第二重内在压力。人是唯一能意识到自己生命存在的动物,在意识的引领下,会不断探索作为人的根据,寻找真正意义上的生命。从活动方式的特点来看,人的生命存在还具有自主性、目的性、个体性、控制性、体验性、创造性、超越性、社会关系性、历史性、自我实现性等特征。

解决人生命存在的本有矛盾是人生命存在境遇的第三重内在压力。人是动物进化的独特突破,动物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从不超越自然,而人在劳动中产生的自我意识、理性和想象打破了作为动物特征的“和谐”。人超越了生命的纯粹被动角色,生活变得有意识。但恰恰在这个过程中,人的内部出现了分裂并随之产生矛盾,主要体现为整体性和局部性、有限性和无限性、自由性和必然性、运动与稳定之间的矛盾。

人生命存在境遇中的外在压力是适应环境和满足社会要求。在与客体世界发生关系的过程中,人们所面临的外在压力主要包括:人必须适应社会的经济制度、政治制度和文化制度;遵从一定的社会伦理规范和风俗习惯;必须为获得相当数额的财物而工作。此外,每个人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都希望生存更好,他必须通过自己的积极活动,使自己扮演社会角色并发挥一定的社会作用。

2.美好生活需要是人在生命存在境遇的内外压力下形成

人类对美好生活和社会发展的执著追求,都是为了更好的生命存在,为了人的全面发展,为了解决人类生命存在的内在矛盾,为了人的生命特点的全面实现,达成生命的和谐。人类心灵的最特殊之处在于不会消极面对压力和矛盾,积极解决这种生命存在性压力和矛盾是心灵运作的导向,因而,压力和矛盾的存在促使人形成自身生命存在和发展的需要。

从性質上看,人的需要可划分为生理性需要和发展性需要两种。生理性需要是人类本能和自发的需要。因人的发展可分为两个方向,即内在发展和外在发展,发展需要因此可分为内在性发展需要与外在性发展需要。

因此,作为人的生命状况在趋向完善过程中所产生的发展需要,美好生活需要从性质上看也可分为外在性的美好生活需要与内在性的美好生活需要。外在性的美好生活需要是人存在境遇的外在压力与人相互作用的结果,是后天习得的,体现为人们实现经济成功、社会声望等的需要。内在性的美好生活需要是生命内在压力所形成的,是人生命本身的需要。内在性的美好生活需要主要有自我实现的生活需要和自我扩展的生活需要。自我实现的生活需要是人的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个体性等特性得到表达的需要,包括投入性的需要、目标实现的需要、创造性的需要、个人真实自我展现的需要等。自我扩展的生活需要指人与自我、他人、社会、宇宙的联结与协调的生命存在状态之需要,它是人类解决生命矛盾的需要,是对人的部分性和整体性、有限性和无限性、自由性和必然性等矛盾问题正确解答的需要。

内在性发展需要是人生命存在的根本需要,但不能因此否认人的外在性发展需要的重要性。外在性发展需要的满足与美好生活是相关的,但它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是以内在性发展需要能否得到满足为中介的。

3.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阶段

人的美好生活需要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只有小范围的矛盾和美好生活需要得以解决后,人们才会发现更大范围的矛盾,进而形成解决这些新矛盾的需要,而人独有的心理机制将促使他们解决新的矛盾。从发展过程看,美好生活需要可划分为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四个境界的需要。在自然境界,人们对宇宙和生命的了解很少,人类的一切行动都只是满足本能的欲望。在功利境界,人们行为目的多指向私利,他们对于自己的行为有了自觉,但以生活享受满足为目的。在道德境界,生活需要突破了个人私利层面,人们的美好生活需要不仅仅包括创造性力量和能力发挥需要,也包括人际的联结与和谐需要。在天地境界,生活需要拓展到与宇宙融合的层面,人们透彻了悟宇宙人生的奥秘,美好生活需要扩展到人与自己、他人、社会的和谐性需要,人与宇宙之间的融合需要等。

马克思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提出了“三大社会形态”理论,这“三大社会形态”分别对应不同的生活方式和生活需要。在“人的依赖关系”的前现代社会生活方式中,“个人的生存状态当然也是低下的,个人没有独立性,只存在于血缘或宗法式的共同体之中”,〔10〕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基本处于压抑和蒙昧状态。在“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的现代社会生活方式中,“普遍的社会物质交换”“多方面的需求”和“全面的关系”等等,为人生命的各种需要满足提供了条件,人作为人而开始被发现、发展和健全起来。但是,这种生活方式的根本特征是普遍的物化过程表现为全面的异化,〔11〕整个社会呈现出生活需要全面物化的现代性生活场景。在个人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生产方式中,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即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从而最终展现为个人丰富的独特性,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主要体现为发展自身和实现更完满的生命存在。

按照人生境界角度划分来看,世界民众的美好生活需要正从功利境界向道德境界转变。按照马克思的社会形态理论,目前整个世界民众的美好生活需要处于从第二社会形态向第三社会形态过渡的阶段,即“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社会形态向“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社会形态过渡的阶段。

三、促进人生命存在状态更完满: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过程中的关键点

经过近40年的改革开放,我们党带领全国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致力脱贫致富,全面小康任务即将实现,但中国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不变,我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仍要持续不断地夯实经濟基础。同时,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已不再局限于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他们对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愿望更为强烈,其“美好生活需要”也呈现出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特点,这些都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外,我们也必须看到经济社会发展终究还是为促进人的发展,形成符合内在性发展需要的生命活动模式是人自身发展的最主要标志,促进人生命存在状态的更完满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过程中的关键点。

1.更完满的个体生命存在是美好生活需要满足与否的衡量标准

欲望的达成不是美好生活需要的满足。真正属于人的美好生活,其实不在人的生命之外,也不会握在别人的手里,也不会存于其它别的地方,它只属于人的生命本身。外在需要的满足永远只能短期消除痛苦的“症状”,而无法触及其根本,从而难以解决实质性的问题。霍尔巴赫在《自然的体系》中警告世人:对美好生活的错误理解是人类不幸的真正根源。快乐也不是追求美好生活的归宿,这是因为意识本身具有的欺骗性。快乐的生活,如果缺失了内心安宁和谐和身体舒适,而仅存于头脑中,那么这种快乐往往是虚假和短暂的。

更完满的个体生命存在之所以是美好生活需要满足与否的衡量标准,就在于生活是为了生命,而生命存在的本质就是超越和发展,它指向更好、更完满的生命存在。生活绝不仅仅是外在性发展需要的满足,如果生活是为了获得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那我们就很难理解那些功成名就而又自杀的人。我们应该相信美好生活虽然需借助外在的成就来获得自我肯定,但是从根本上来说外在的成就永远只是手段,它是获得更好的生命存在的途径,满足美好生活需要的根本落脚点和生活的目标一定是生命本身。

2.解除限制性的生命活动模式是美好生活需要满足的前提

生命活动是人类生活的基石,个人生命活动的方式主要取决于个人生命活动的模式。不同的生命活动模式就有不同的生命存在者,不同的生命活动模式就会有不同的生命存在状态。心理学家研究证实,生活中90%的生命活动已被模式化和程序化,这种模式化的程序隐藏在人的潜意识中,人无法轻易觉察到它们的存在。

人们美好生活需要的满足体现为人们生命存在状态的更完满,这种满足最终需落实在人的生命活动中,也就是生命活动模式中,变成一种习惯。解除限制性的生命活动模式是满足美好生活需要的前提。限制性的生命活动模式主要是指阻碍人的生命更为完整、和谐、自主、自我实现和生命创造能量更好展现的生命活动模式。我们的社会生活方式总是从一个人诞生开始就潜移默化地影响人们的内心世界和外在行为,人们常将其视为天经地义和理所当然,不能对其正确评判和反思,更难摆脱这些模式,而实现美好生活的重要一步是解除限制性的生命活动模式。

3.形成符合内在性发展需要的生命活动模式是美好生活需要满足的落脚点

形成符合内在性发展需要的生命活动模式是满足美好生活需要的落脚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应着眼于“以人民为中心”,以改变民众的生命存在状态为己任,努力促进民众形成符合内在性发展需要的生命活动模式,主要包括:一是形成积极愉悦的生命活动模式。在社会生活领域,要努力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让民众同享改革发展的成果,让不同个体都能受益于经济社会发展并赢得社会的尊重和认可。二是形成自我实现的生命活动模式。按照人的发展规律,推进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增强社会各阶层的民主意识,促进个体形成“个人表达”和“能力全面发展”的生命活动模式等。三是形成自我扩展的生命活动模式。社会应致力于促使个体形成不同和谐层次的生命活动模式,促进个体与自我、他人、社会及自然的和谐统一。

美好生活需要的满足过程是解除限制性生命活动模式与形成更符合内在性发展需要的生命活动模式之循环递进过程。生命活动模式的限制性总是相对的,生命活动模式的决定因素主要是生产方式和人对宇宙人生的觉解程度。在生产力水平落后的情况下,人类以重占有的活动模式和异化生活为主。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日趋提升,人类整体对宇宙人生的觉解程度才有可能逐步提升,合乎内在性发展需要、重生命存在的活动模式之比重才可能加大,人类社会才会逐步建构出共产主义社会,实现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等诸多矛盾的真正解决。

参考文献:

〔1〕习近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EB/OL].(2012-11-16).http://cpc.people.com.cn/18/n/2012/1116/c350821-19596022.html.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7.

〔3〕Willlelm Dilthey.Gesammelte Schriften[J].Bd.19,vanden hoeek&RuPrecht,1982,(05).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704.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8.

〔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33.

〔7〕〔8〕林 剑.幸福论七题[J].哲学研究,2002,(04).

〔9〕[荷]斯宾诺莎.伦理学[M].贺 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184.

〔10〕张一兵.回到马克思:经济学语境中的哲学话语[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61.

〔1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486.

(责任编辑 罗华兰)

猜你喜欢

美好生活生命
生命之树
从地里冒出来的生命
“美好生活”的路上,车是什么样子的?
精明夫妻卖北京房子欲半生无忧,不料“美好生活”以血腥收场
这是用生命在玩自拍啊
可遇不可求的“生命三角”
为了美好生活:道德教育和公民教育的差异与共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