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杭州市健康产业发展的SWOT分析及建议

2019-09-14厉小菠李晓强方纪元柯洁萍马海燕

卫生软科学 2019年9期
关键词:杭州市杭州医疗

厉小菠,李晓强,方纪元,柯洁萍,马海燕

(1.杭州师范大学医学院,浙江 杭州 310036;2.杭州市统计局社会科技处,浙江 杭州 310036)

随着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人们对健康有了更高的追求,对健康产品的总需求急剧增加,使得健康产业迎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杭州市健康产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健康产业涵盖了人全生命周期的健康服务和产品需求,具有覆盖面广、产业链长、就业系数高、增长确定性强等特点[1]。其对发展民生,提升人民健康品质以及推动杭州经济发展新常态,实现新时代经济转型和建成高水平小康社会有着重要意义。浙江省统计局、浙江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于2015年9月7日联合发布了《关于开展健康产业统计监测工作的通知》[2],将健康产业定义为与维持健康、修复健康、促进健康相关的一系列的产品生产、服务提供和信息传播等相关产业的统称。围绕以民生为主要内涵的大健康产业包括健康服务业、健康产品生产制造业和体育健身场地设施建筑业。以核算增加值方面看,健康产业又可以分为医疗卫生服务业,健康管理与促进服务业,健康保险和保障服务业,医药、医疗器材、营养和保健品的批发和零售业,健康产品制造业,种植业和建筑业等七大行业。本文以文献及杭州市统计局2016-2017年健康产业额统计数据为依据,应用SWOT法分析了杭州市产业发展的优势、劣势,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为促进其持续发展提供参考。文中所涉及的杭州市健康产业就以上述定义为依据来界定。

1 杭州市健康产业发展的SWOT分析

1.1 健康产业发展优势 (S)

杭州市健康产业统计监测数据表明,健康产业总体发展良好,近两年产业增加值高于全市GDP增速。2016年,杭州市健康产业占GDP(11,050.49亿元)比重6.0%,增速达到16.5%,高于全市GDP增速(9.5%)7.0个百分点,增加值达到663亿元。2017年,杭州市健康产业实现增加值749亿元,增长10.4%,高于全市GDP增速 (8.0%)2.4个百分点,占GDP(12,556亿元)比重6.0%。健康产业分类数据见图 1[3]。

1.1.1 健康产业特色载体形成一定规模

杭州健康产业起步早、发展快,一批功能定位明晰、辐射带动有力的健康产业集聚平台已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出现了杭州国家高新区智慧医疗产业基地、上城高端医疗服务集聚区、余杭生物医药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杭州未来科技城 (海创园)生物医药产业基地等一批集聚区,且拥有桐庐健康小镇、富阳药谷小镇、长乐创龄小镇、下沙医药港小镇、临安颐养小镇、湘湖智慧健康小镇等省、市级健康小镇,分别是余杭、临安、建德、桐庐、淳安等区、县 (市)的养老养生综合体[4]。从各区产业增加值来看,2017年位居前三的分别为余杭区、上城区和西湖区。其中,余杭区产业发展以生物医药为产业龙头,以国家卫生城市创建为抓手,2016年共有8700余家法人单位从事或涉及健康产业[5],实现健康产业增加值73亿元。2017年余杭区实现健康产业增加值99亿元,增幅高达25.5%。

1.1.2 医疗信息化、生物医药两大行业品牌显现

医疗信息化、生物医药是杭州市健康产业两大行业品牌。数据显示,信息软件业营业收入在2016年和2017年分别达108亿元和161亿元,为营业收入位居前三的行业。医疗信息化企业如微医集团、创业软件、联众医疗等,随着智慧医疗的兴起,通过“互联网+”连接医院、医生、医保和患者,进而改善医疗服务水平,同时也创新了“智慧医疗”领域技术与商业模式的融合。杭州明确优先发展生物制药,建立国际领先的生物医药创新研发体系。如贝达药业研制了中国第一个小分子靶向抗癌药盐酸埃克替尼,是我国首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靶向抗癌药,杭州微策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则填补了糖尿病患者家用血糖监测仪在国产医疗器械领域的盲点和空白。2016年全市生物医药制造企业有一千余家,其中拥有生产资质的企业有500多家,2016年总的销售收入达480亿元,利税总额105亿元[6]。

图1 2016-2017年杭州健康产业增加值变化图[3]

1.1.3 形成健康产业政产学研协同创新网络

产业园区与与浙江大学、杭州师范大学、杭州医学院以及科研院所共同构建协同创新基地,在人才培养、产品研发、项目推广等方面形成一定的优势。位于萧山信息港小镇的中国智慧健康谷,以“独角兽”微医集团为龙头,引入浙大睿医人工智能研究中心,并整合海内外智慧健康产业链上下游资源,打造“健康硅谷”。杭州师范大学与桐庐江南养生文化村联合共建“治未病与健康管理”博士培养与创新基地。余杭区良渚国际生命科技小镇则成立以浙江数字医疗卫生技术研究院为基础的“健康医疗大数据标准研究院”,致力于健康医疗领域内的大数据研究。针对健康产业人才短缺现状,健康产业企业与在杭院校合作开展健康服务业人才培养,建立了杭州医学院艾博影像学院、杭州师范大学医学院母婴护理教学科研基地及老年护理培训基地,形成了较为成熟的企业托管人才培养模式,为社会输送亟需的健康管理人才提供了思路。

1.1.4 拥有众多类型的健康旅游资源

杭州市拥有众多类型的健康旅游资源,以中医养生为核心,将乐韵、禅茶、食疗、运动养生等新兴疗休养方式与旅游有机结合,通过增强体质来预防疾病。其中,西湖区、余杭区、萧山区是各类疗休养资源集聚区,形成了围绕三江 (钱塘江、富春江、新安江)、三湖 (西湖、湘湖、千岛湖)的特色疗休养行业群。杭州市还拥有茶养生、禅疗养生、食疗养生等特色健康旅游资源。以建德江南春堂、杭州饮源堂、九华山庄百果园禅疗养生基地、桂语山房餐厅为代表,根据不同的人群、不同的年龄、不同的体质、不同的疾病、不同的季节,提供养生茶品、禅疗课程、养生素斋等。目前已经形成了具有杭州特色的健康养生旅游系列,成为除西湖美景之外吸引中外游客的又一亮点[7]。

1.2 健康产业发展劣势 (W)

1.2.1 优质医疗资源总量不足和区域不平衡现象并存

杭州市优质医疗资源总体供给与人民群众看病就医的需求之间仍存在不适应和不匹配的情况,优质人力资源主要集中在上城区和下城区。基层医疗设备配置不全,医疗技术和服务水平上有待提升。在部分城市化进程发展较快的地区,区域性医疗资源失衡的问题日益凸显,优质医疗资源无法顺利下沉到基层医疗机构。虽然实施了优质资源下沉和共享,但医疗服务体系不健全的现状未得到根本扭转,优质医疗资源总体不足和配置布局失衡并存,城乡之间、不同区域和不同层级医疗机构之间的资源差距过大,儿科、院前急救、精神卫生、康复、老年护理等领域的资源更为紧张,服务能力更为薄弱[8]。

1.2.2 健康管理服务产品和服务质量不能满足需要

杭州市老龄化人口比例持续上升,截至2017年底,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达167.18万人,占总人口数的22.16%,见表1。老龄化带来的的健康问题日益突出,老龄化、高龄化、空巢化、失能化问题突出[9]。老年人对生活、照料、护理、康复、精神慰藉等方面的服务需求飞速增长,但是服务供给结构与社会期望和需求结构之间存在明显的不适应,部分服务未真正贴合老年人的实际需求,缺乏从事老年护理和照料的专业人员,产品质量良莠不齐,服务项目不够丰富。

表1 2013-2017年杭州市老龄人口情况[3]

1.3 健康产业发展机会 (O)

发达国家健康产业发展经验以及国内外环境与条件的深刻变化都为健康产业发展带了重要的发展机遇。

1.3.1 理念与收入变化带来发展新契机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和人民收入水平的大幅度提高,人们对健康的认识不再停留在“健康即不生病”的概念,健康还应包括生理、心理与社会适应的完好状态。随之,消费观念也由单纯的满足基本生理需求,逐渐转向追求高质量的生存状态,使高端医疗、健康养老、休闲养生、健康旅游等产业迎来巨大发展机遇。

1.3.2 政策支持优化产业发展环境

党的十九大报告将“实施健康中国战略”作为国家发展基本方略中的重要内容,给健康产业发展带来巨大的发展机遇。浙江省和杭州市都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健康产业加快发展的政策文件,杭州正式出台了健康产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从政策层面为健康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保障。

1.3.3 医药卫生体制的改革深入改善产业发展条件

随着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深入,在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建设以及医联体建设、分级诊疗、药品流通等方面都将产生巨大的变化,对生物医药、医疗信息化、高端医疗以及第三方服务等领域带来发展机遇,推动企业拓展新领域、新市场。体制机制建设的完善也为企业营造了更有序、更规范的市场环境。

1.3.4 健康产业国际合作平台优化资源布局

健康产业的巨大前景,吸引了国外大型企业集团投资,杭州市健康产业国际合作将不断深化。如浙江省中以国际医疗健康产业园入驻余杭经济技术开发区,园区拥有14位诺贝尔奖得主,拥有纳斯达克上市公司逾80家,仅次于美国和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在医疗健康及医药器械领域占据国际领先地位[10]。英国国际医疗集团旗下中国品牌英慈医疗与传化科技城下属的杭州科谊公司将共同建设杭州英慈国际医院[11],项目建成后有望改善当地医疗资源总体不足和不均衡,医疗技术偏低,高质量、多元化医疗资源匮乏的现状。由迪安诊断和韩国SCL集团合作的首个中韩医疗合作项目——韩诺健康,已经在杭州顺利落地[12]。SCL是韩国最大的医学独立实验室,拥有国际化高端技术与行业顶级人才,中韩两国诊断技术研发和医学转化平台的搭建,对于中高端健康管理市场的资源与技术的优化有着重要意义。

1.4 杭州市健康产业发展挑战 (T)

1.4.1 产品和服务趋同,整体缺乏活力和效率

目前杭州健康服务业占GDP的比例约为5%左右,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如美国大健康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占比是17.8%,加拿大、日本等国也超过了10%[13],发展仍有巨大潜力。虽然杭州健康产业数量众多,但是存在产品设计、客群定位、运营模式大同小异,不同品牌之间缺乏辨识度的问题,引发产业整体活力和效率降低。激烈的市场竞争对产品和服务数量与质量都将提出新的要求,提高产品辨识度成为带动整个行业创新与活力的重要途径。

1.4.2 健康产业人才资源匮乏,缺乏高层次专业人员

健康产业人才主要包括科研、医疗和健康管理服务三类人才。医药卫生人才具有高度的技术密集性,培养周期长,特别是高层次管理与研发人才,供给远远无法满足市场需求。健康产业科研领军人才、健康服务管理人才同样不足,高层次人才紧缺。人才资源的匮乏将影响整个区域的技术能力提升和科技创新,成为制约健康服务业发展的重要因素[14]。

1.4.3 研发投入不足,缺乏自主创新动力

随着生命科学技术、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催生了基因检测、干细胞治疗、移动医疗、智慧医疗等新型医疗服务技术与模式,拓展了健康产业发展空间。但存在行业仿制现象频出、产品缺乏竞争力、技术基础薄弱、个性化服务不足等问题。单从生物制药业看,2017年,我国境内上市的A股只有恒瑞医药和复星医药两家药企的研发费用超过10亿元,研发投入强度约占主营业务收入10%。而阿斯利康、诺华、罗氏等全球知名药企,研发投入强度在20%左右[15]。同样地,杭州市健康产业也面临研发投入不足的问题,以余杭区为例,全区生物医药与医疗器械类单位,2017年度在研发领域的科研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7.4%,支出4.71亿元,研发投入明显偏低,直接导致企业创新动力不足,缺乏产品优势。

杭州市健康产业发展SWOT分析见表2。

表2 杭州市健康产业发展SWOT分析表

2 健康产业发展建议

通过对杭州市健康产业发展的优势、劣势、机会与挑战的综合分析,产业发展要利用外部机会与自身优势之间形成交集[16],克服劣势,化解威胁,使得健康产业整体得到提升,带动杭州市经济的长远发展。

2.1 利用政策环境,发挥行业品牌优势,带动健康产业整体发展 (SO)

利用杭州市培育发展健康信息产业的政策,促进“互联网+健康”发展,将远程医疗、智慧医疗等信息技术与健康服务进行深度融合,提升信息化对医疗、预防、康复等转型升级的作用。充分发挥生物制药领域的先发优势,以及仿生医学、基因诊断、手术器械、诊断试剂等医疗器械细分领域的既有优势,发展新型医疗器械和创新发展化学制药。通过发挥健康产业品牌优势,带动医药、体育产业、养老、健康旅游等健康产业整体发展水平,形成健康产业的规模效应。

2.2 吸引优质国外资源,加大政策扶持,聚焦养老产业(WO)

国际合作是健康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17],通过吸引优质国外资源,加强健康保健技术的互通,从而确保健康管理技术的先进性。杭州市当前老龄化、高龄化、空巢化、失能化问题突出,应加大政策支持,重点扶持养老产业项目建设,大力推进智慧健康养老工作,积极做好医养结合机构的筹建指导,提升养老服务效能,以满足老年人对生活、照料、护理、康复、精神慰藉等方面的服务需求。

2.3 利用政产学研一体化模式,培育高层次专业人才(ST)

依托健康产业相关企业与研究机构、高等院校的合作,建立紧密的产学研教合作关系。鼓励和引导科研人员从事健康产品开发和推广应用,共建协同创新机制。此外,积极推动高等院校“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的建设,为企业输送健康管理专业人才。针对健康产业高层次人才短缺现状,可通过建立留学归国人员创业园、创业孵化中心等平台,将区域性健康产业园区建设为健康产业高层次专业人才富集的“高地”。

2.4 推动产业品质化发展,助推产业创新 (WT)

开展国际通用质量及技术标准体系建设是提升产品质量的重要手段。应瞄准国际标准提高水平,充分发挥标准化助力质量提升。同时,在政府的推动下,完善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符合国际标准的企业信用体系,促使企业加强品质化建设。基于研发投入不足现状,政府应对科研和产业创新活动出台多项配套政策和办法,特别是在人才、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国企创新、科技金融、知识产权等方面给予支持。

猜你喜欢

杭州市杭州医疗
《现代仪器与医疗》2022年征订回执
《现代仪器与医疗》2022年征订回执
浙江省杭州市湖墅学校
新型医疗废弃物焚化舱
玻璃
风景如画的杭州市卖鱼桥小学
杭州院子
杭州
杭州旧影
遇到疾病,如何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