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铃薯脱毒微型薯大小对产量的影响

2019-09-13周建忠

园艺与种苗 2019年8期
关键词:原种出苗率种薯

周建忠

(陕西省商洛市丹凤县农村经营管理站,陕西商洛 726200)

马铃薯是重要的粮食及蔬菜作物,其种薯的质量是制约马铃薯产量的重要因素之一。我国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对马铃薯茎尖组织培养技术进行初步研究,90年代以后,脱毒微型薯工厂化生产技术应用于马铃薯脱毒种薯生产。多年来的实践结果表明微型薯不仅具有大种薯的各种优良特性,而且由于脱去病毒可使产量提高30%~50%,另具有体积小、重量轻、便于携带、易于运输等优点。为加快丹凤县马铃薯脱毒种薯的推广应用,笔者于2012年冬从天津市蔬菜所引进脱毒微型薯(原原种)进行引种试验,研究在引进马铃薯脱毒种薯过程中微型薯大小(级别)对繁殖系数和产量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供试品种为“津引薯一号”工厂化生产的原原种,平均单薯重2.6 g,根据薯块大小分为4级:1级单薯重 0.15~0.5 g;2 级单薯重 0.6~1.0 g;3 级单薯重1.1~1.4 g;4 级单薯重 1.5~9.0 g。

1.2 试验方法

试验在丹凤县海拔1 300 m的上河村进行。4个级别的种薯处理随机排列,重复2次。小区面积6.9m2,株行距0.23~0.6 m,每小区种50株。4月7日播种,种植密度72 450株/hm2,折合种薯用量190.5 kg/hm2。播种前结合精细整地施圈粪40 500 kg/hm2、碳酸氢铵 450 kg/hm2、碳酸二铵300 kg/hm2、磷酸二氢钾15kg/hm2。开沟起垄,挖穴播种后薄膜覆膜,出苗后及时破膜扶苗,避免烧苗。田间管理主要防止春季干旱和病虫害防治,其他管理同大田生产。生育期间对品种的生物学性状、特征特性、抗逆性等进行观察记载。7月5日成熟收获,通过考种测产,对数据结果进行处理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生育期的观察和记载

试验结果表明,试验品种在生育期间植株生长势很强,尤其是进入开花现蕾期后,生长活力和发育优势表现明显。从表1可以看出,4个级别种薯间的出苗天数和出苗率均有差异,出苗天数是随微型种薯的大小增加而缩短,出苗率是随微型种薯大小增加而增高,这说明脱毒微型种薯粒重越小,出苗率受环境影响就越大。根据观察记载,在覆膜条件下,1~2级微型种薯的出苗期较长,播种后降雨才出苗,若无自然降雨,则1~2级微型种薯的出苗将受到严重影响。经方差分析,各级别微型种薯间的出苗天数差异显著,出苗率差异不大,说明干早影响微型种薯的出苗天数,但对出苗率的影响差异不大。

表1 马铃薯微型薯生育期田间调查

2.2 主要经济性状分析

从表2可以看出,1~2级别种薯的主要经济性状均表现为最低值。经方差分析,4个级别种薯间除产量达到显著差异以外,其他各性状均无明显差异。试验结果表明,用脱毒微型种薯生产原种,以单薯重1~9 g为佳,主要经济性状表现良好,产量较高。而低于1 g的种薯由于出苗受干旱影响,前期营养生长缓慢,导致后期生殖生长受到影响。但各级别种薯间的块茎平均数无显著差异,可见薯块大小对后期原种1代、原种2代繁殖影响不大。

表2 马铃薯微型薯主要经济性状表现

2.3 效益与繁殖系数分析

大田生产用种单薯重30~40 g的产量虽高,但用种量很大。以60 000株/hm2计算,用种量1 800~2 400 kg/hm2,一般脱毒一级原种单价都在4元/kg以上,其种薯投入成本比单薯重低于9 g的微型薯高出几倍。如果用微型薯(原原种)生产原种,在相同条件下,则以单薯重9 g左右的种薯净效益最为理想。

3 小结

试验结果表明,用脱毒微型种薯生产原种,以单薯重1~9 g为佳,出苗期短,出苗率高,主要经济性状表现良好,产量较高,且投入成本较低,生产净效益较为理想。

猜你喜欢

原种出苗率种薯
“川山×蜀水”原种保种技术及效果
家蚕原种繁育微粒子病防控措施及成效
家蚕原原种“871”“872”种性变化分析
早播条件下不同高油酸花生品种与种衣剂处理对花生出苗的影响
全方位管理 提高原种整体质量
提高玉米密植品种出苗率技术要点
脱毒马铃薯技术要领
淹水对萌发状态杂交稻出苗的影响
新陈菜种使用有技巧
西北高寒地区马铃薯种薯的收获与贮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