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辽宁北票设施番茄越夏栽培技术探讨

2019-09-13张剑刘念欧勇孟庆林

园艺与种苗 2019年8期
关键词:越夏棚膜秧苗

张剑,刘念,欧勇,孟庆林

(辽宁省旱地农林研究所,辽宁朝阳 122000)

辽宁省北票市地处北纬暖温气候带,年平均气温8.5℃,年平均降雨量481.5 mm,境内全年日照时数2 651~3 220 h,多年平均晴天日数122.4 d,年日照百分率70%,年平均湿度为51%。对于番茄越夏栽培,北票市晴天多、湿度小、光照强、昼夜温差大的气候特点明显优于华北、华东和华中等番茄产区,更有利于增加番茄果实中维生素C、番茄红素等的含量,产品风味更佳,营养价值更高。据2017年统计,北票市设施番茄越夏栽培面积6 533 hm2,平均产量85 350 kg/hm2,平均效益258 600元/hm2,总产量55.74万t,总效益16.89亿元。北票番茄通过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审定,成为日光温室越夏番茄全国第一县,产品销往南方各省市,实现了“北菜南运”,发展成为闻名全国的设施番茄越夏生产基地。现对设施番茄越夏栽培技术进行详细阐述,旨在为该区域设施番茄越夏生产提供参考依据。

1 品种选择

适宜越夏栽培的番茄品种可选择植株长势旺盛的无限生长型,耐高温、抗病毒、连续座果能力强、产量高。果实为大红色或粉红色,具有耐裂果、果实大小均匀、果皮厚、质地硬、耐贮运等特点。

2 播种育苗

2.1 播种

根据设施条件和栽培区域确定播种期,处在山坡上或通风良好的温室,可在5月中旬播种。温室处在通风不良的平洼地,如果应用遮阳网,可在5月下旬至6月初播种。播种量=定植苗数/(出苗率×成品苗率),定植苗数27 000~30 000株/hm2。采用72孔塑料穴盘无土育苗。基质可选用合格的商品基质,若自配基质,以草炭、珍珠岩、蛭石为主要原料,体积比为草炭∶珍珠岩∶蛭石=3∶1∶1,加入氮磷钾 19-19-19 启动肥500 g/m3,混伴均匀,调含水量40%左右,装盘备用。播种时每穴播1粒种子,播种深度1 cm,覆盖蛭石,刮板刮去多余蛭石,浇清水,然后覆盖报纸并淋湿。

2.2 苗期管理

当出苗达到50%时,将报纸撤去,在种子拱土时和出齐苗时各喷施1遍普力克2 000倍液,防治猝倒病。每周喷淋施肥 2~3 次,20-10-20、19-19-19 2种肥料交替使用,选择优等水溶肥料,如摩妮卡、魔力丰、阿法姆等(表1)。

表1 番茄苗期管理适宜水肥指标

温度管理,可将温室顶部和前底角处的棚膜卷起呈凉棚状进行通风,以降低棚内温度,如遇到高温干旱时,覆盖遮阳网,以利降温和防止暴晒,同时在苗床四周灌大水,以增加空气湿度和降温。在秧苗长到1~5片真叶时喷施1遍施特灵和博联生物菌素各300倍混合液,防治病毒病。防止秧苗徒长,可在秧苗生长加快时用矮壮素1 000倍液喷雾。苗龄30 d左右,苗高15 cm,茎粗0.5 cm以上,4片叶左右,叶色浓绿,根系发达,无病虫。

3 整地定植

3.1 棚室消毒与施基肥

温室越夏番茄上茬为冬春番茄套种豆角,棚室内病虫种类多,基数大,要清除上茬的残枝败叶,并用硫磺粉熏蒸或用硫酸铜1 000倍液对土壤及墙体消毒杀菌。施入充分腐熟的农家肥120~150 kg/hm2,过磷酸钙 600~750 kg/hm2,磷酸二铵 450 kg/hm2,硫酸钾225 kg/hm2,微量元素硼锌肥15 kg/hm2,微生物菌剂60 kg/hm2或微生物有机肥1 500 kg/hm2,均匀铺于温室内,精细翻耕30 cm以上。定植前,用30亿活芽孢/g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15 kg/hm2,拌成药土撒施于沟畦中(强健根系,刺激根系活力)。用35%噻虫嗪悬浮剂2 000~3 000倍的浓度,在移栽前2~3 d对幼苗喷淋,要使药液渗透到土壤中(防控粉虱、蚜虫及其媒介传毒)[1]。

3.2 整地与定植

单行定植畦规格:畦面宽60 cm,作业道40 cm,高15 cm;双行定植畦规格:畦面宽70 cm,作业道30 cm,高15 cm。畦做好后,铺设微灌带,浇透水。在温室上下通风口处扣防虫网。当秧苗长至3叶1心时定植。单行定植按30 cm株距打孔,双行定植按66 cm株距打孔(2行定植穴要错开)。孔的深度以超过苗坨3 cm为宜。苗坨放进去后,将缝隙用土填满,坨上不覆土,利于防病和降温。定植后,用68%精甲霜灵锰锌可分散粒剂500倍液,或6.25%咯菌腈·甲霜灵悬浮剂20 mL对15 kg水,喷施穴坑或垄沟(防控番茄茎基腐病和立枯病)[1]。

4 定植后管理

4.1 温湿度管理

前期白天上午25~28℃,下午 23℃,夜间15~17℃,棚内相对湿度50%~60%,土壤相对湿度60%~70%。将顶风、前底脚风全部放开,为加强通风,防止徒长,建议在温室前的采光区不种植高棵作物。晴天可使用遮阳网遮阴或膜外喷降温剂降温,气温高时往水沟和过道灌水或喷水,增加棚内湿度,降低气温和地温。如出现徒长,用那氏778灌根1~2次,灌根后1 h浇水,也可严格使用矮壮素控制徒长。中后期白天保持25~28℃,夜间不低于10℃,棚内相对湿度45%~55%,土壤相对湿度75%~80%。8月末换新棚膜,9月中旬上草帘,并经常擦拭棚膜,保持棚膜洁净,以增加光照强度。

4.2 肥水管理

定植初期,正值高温季节,为防止高温干旱的危害,需经常使土壤保持湿润状态,以降低地温,增加棚内空气湿度,促进番茄生长,抑制病毒病的发生。前期为促进根系发育和花芽分化,应冲施高磷肥60~75 kg/hm2,中期用氮、磷、钾平衡肥 75~92 kg/hm2,后期用高钾肥90~105 kg/hm2(表2)。在番茄开花前叶面喷施硼肥,当果实坐住膨大后喷施钙肥,有利于植株保花保果。

4.3 吊绳及整枝

在秧苗长至30 cm时进行吊绳,采用单干整枝并及时摘除侧枝,留6~8穗果,在顶果上留3片叶摘心。在每穗果进入红熟期再打底叶,过早易产生裂果、日灼果,及时分次打掉其下部叶片,以增加通风透光,阴雨天棚内湿度大时禁止整枝打叉,整枝后及时喷施嘧菌酯、农用链霉素等药剂预防病害发生。

4.4 喷花及疏果

一般选择晴天,温度在18~25℃为宜,坐果灵每袋对2 kg水(粉果应适当增加对水量)喷花。坐果后,如果坐果偏多,果实小手指肚大小时,去掉第1个果和末尾小果及畸形果,第1穗至第3穗每穗选留4~5个果,第4穗及以上可选留3~4个果。若遇到长期高温寡照天气,每隔2~3 d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补充营养,防止落花、落果。

表2 番茄施肥方案

5 病虫害防治

番茄越夏栽培主要病虫害有病毒病、叶霉病、灰叶斑病、灰霉病、早疫病、晚疫病、细菌性病害及蚜虫、粉虱、潜叶蝇、棉铃虫、叶螨等。栽培时期是田间害虫种类最多、最高发的时期,因此采用棚膜、上下风口上防虫网、棚室悬挂杀虫黄板和药剂防治相结合的综合防治策略,降低虫源基数,减轻危害。同时,通过采用控制田间湿度、温度与化学药剂预防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病害预防管理。番茄主要病虫害防治常使用农药见表3。

表3 番茄主要病虫害防治常用农药

6 采收管理

应根据番茄的不同用途确定采收期,采收期应注重补肥、浇水、打老叶、掐尖和防病工作,采收时要带萼片,按客户要求成熟度采收,鲜食番茄多为半熟期(半红期)至坚熟期(红而硬)采摘。采收要注意农药安全间隔期(一般7~15 d),采收工具也要清洁卫生[2]。

猜你喜欢

越夏棚膜秧苗
DA-6对番茄秧苗生长的影响
果树安全越夏四注意
李子树采后的越夏管理方法
不同光谱条件对越冬型拱棚韭菜生长发育及产量品质的影响
越夏茬蔬防虫工作要赶早
越夏黄瓜坐果难 巧用措施多坐瓜
农民
新建大棚覆盖棚膜防误区
基于Meanshift和Hough变换的秧苗行中心线提取
清洁棚膜新方法—— 棚膜清洁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