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营造氛围 促进主动探究

2019-09-12洪燕华

考试周刊 2019年57期
关键词:营造氛围鼓励观察

摘 要:《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以下简称“2011版课标”)指出: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我常在想怎样的教学方法才是好的方法,怎样的教学方式才最有效,怎样才能让每个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因此,在教学中营造和谐氛围,搭建主动探究的平台,引领学生经历探究过程,让学习真正发生,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主动探究,从而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关键词:营造氛围;设计;探究;鼓励;观察

一、 设计比赛,诱发最佳心态

我们都知道:成功的数学学习活动往往是伴随着学生最佳的学习心态产生的。那么怎样让学生产生最佳学习数学的心态呢?这是我常在思考的问题。我想:要让学生产生数学学习的最佳心态,就必须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一种轻松感、愉悦感和成功感。小学生都有很强的好胜心,在数学学习中,可以利用学生的这一特点设计竞争环节,让学生通过竞赛完成学习任务,快速掌握数学知识,提高学习效率。

记得在一次数学课上开展了“小小演算家”比赛,班上有一名胆子特别小的女同学叫小瑜,平时很少说话,要让她上台和大家比赛就更别说了。尽管如此,我还是很想试一试,因为我心里很清楚:小瑜只是胆子比较小不爱表现,其实学习还是可以的,尤其是在计算方面特别认真仔细。我特意安排她和学习较好的同学——陈季敏、洪小阳、洪少华一组。当她们合作比赛完后,同学们都报以热烈的掌声。这时,我看见胆小的小瑜嘴角露出了微笑。接着,我进一步引导,“既然她们这么棒,请她们小组单独再比赛一次,好吗?”面对同学们期盼的眼神,她点了点头,在那次比赛中,小瑜取得班级比赛第二名。她在日记中这样写道:“我今天好开心,因为我在班上的演算比赛中获得第二名,洪老师表扬了我,全班同学都给了我热烈的掌声。其实做什么事情不要怕就一定能做好!加油吧!”这样教学,在设计竞赛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个人竞赛或小组竞赛。个人竞赛中,每个学生都会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小组竞赛中,小组成员的合作过程中,竞争意识让他们更加团结。

二、 有效鼓励,建立学习信心

对学生每一个合理要求都给予充分鼓励,这是我在教学过程中自己摸索的一个启示。反思自己多年的教学,越发感觉到鼓励对于一个孩子的重要性。

在一次数学课《小小商店》中,我把学生分成若干组,让他们自由购物。在购物过程中,小杰小声地告诉我:“老师,我想买本画画本,因为我养了一只小狗,它很可爱,想画给大家看看,行吗?”听了学生的话我有点不高兴:“买就买,还那么多事!”又想:“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爱好,我应该理解和鼓励的。”我走过去摸摸他的头说:“怎么不行,大家都可以买一些回去,做你想做的事情。”于是,课堂气氛活跃了,或三人一组,或五人一组,纷纷当起了小购物家,买的买,交流的交流,学生情绪达到了极点。在教师的鼓励下,学生想和老师交流,敢对已有的要求提出质疑和建议,思维得有效的发展。

作为一名教师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也要重视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在平常的教学中多给学生一些关怀和鼓励,多给学生一些阳光雨露,多给学生一些温暖的空间是幸福的,只有这样自己的人生价值才能真正实现。

三、 实验观察,感受数学魅力

我常想:一个数学教师要教给学生什么呢?我明白:让学生真实地感受到数学学习的魅力,从心里喜欢上数学,想到数学的世界里去探究。实验不仅能让学生爱上科学,同样能让学生爱上数学,充分体验到数学学习的魅力。

例如在《有趣的测量》一课教学时,我先告诉大家:“老师想先做一个实验行吗?”学生的双眼里顿时写满了疑问:怎么数学课上还要做实验?于是我不紧不慢地拿出了两个装着一样多的水的烧杯放在讲台桌上,然后从袋子里神秘的拿出两个大小差不多的马铃薯问:“你觉得这两个马铃薯哪个更大一些?”(这是我有意挑的,看不出谁大谁小)学生一会指着左手说:“这个大。”一会儿又指着右手说:“不对,不对,这个更大。”正当他们左右为难时,我赶紧启发:“有没有什么好的办法可以比较出来呢?”学生马上挠头思考,很快就有学生看到讲台桌上的那两杯水:“把它们放到水里,看谁的水面高一些谁就大一些。”我顺势把两个马铃薯分别放到两个烧杯里,很快大小就区分出来了,我装作不明白地问:“为什么呢?”学生说:“因为马铃薯放到时里面后占了杯子的空间,水面就上升了……”机会来了,我再进一步提问:“想要知道不规则物体的体积要怎么办呢?”学生马上想到实验的方法进行测量,到此学生对不规则物体的体积的测量方法已掌握大半,接下来就是讨论设计方案,然后进行实验,计算,交流总结了。

“科学的真理不应该在古代圣人的蒙着灰尘的书上去找,而应该在实验中和以实验人基础的理论中去找。”实验观察的方法不但老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快乐,而且培养了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四、 总结

2011版课标指出: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无论是设计、实施课堂教学方案,还是组织各类教学活动,只要我们活学活用,不斷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感受到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探寻者。教师即使用最平常的教学方法也一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作者简介:

洪燕华,福建省南安市,福建省南安市英都镇霞溪小学。

猜你喜欢

营造氛围鼓励观察
沙画活动中幼儿创造能力的培养
分享之路,从小起步
开展科学绘本活动建构生动课堂探研
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策略研究
提升学生数学审题能力的研究与探索
试论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四要素”
“鼓励”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