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提高初中化学用语教学的有效策略

2019-09-12苏秀迷

考试周刊 2019年60期
关键词:化学用语初中化学

摘 要:化学用语在学习化学的过程中,是必须具备的基础能力。化学用语不仅是一种学习化学的工具,有助于化学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提升。初中化学是学生对化学初学阶段,化学用语的数量较多而且不易理解,本文将从如何提高有效初中化学用语教学的策略方面进行探讨。

关键词:初中化学;化学用语;化学用语教学策略

一、 化学用语的重要性

化学用语是一种国际化的科技性语言,是进行化学学习的工具,同时也是化学科学研究和交流的重要方式。化学用语始终贯穿整个化学的学习和研究过程,比如使用离子、原子、分子、元素、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等化学用语,来描述一些基本的化学概念和原理。只有学好化学用语,才能学好化学。初中化学用语的教学,就是让学生观察物质从宏观层面转为微观层面,将物质的外在变化延伸到内在变化的过程,学习化学的思维,从而掌握初中化学知识和技能。

初中化学教学是学生认识和学习化学学科的起点,并开始学习一些基础的、常见的化学用语。学习并掌握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学科的基础,扎实的化学基础对学生以后从事相关工作和研究有着重要的作用。

二、 化学用语教学的有效策略

化学用语在初中化学中知识点复杂繁多,对初学者来说最容易混淆。比如区分化合价符号和离子符号、化学式和化学方程式、相对原子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原子结构示意图和离子结构示意图,并进行书写。许多初中学生在刚接触化学用语时,没有意识到化学用语与数学式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对使用化学用语不适应,难以理解化学知识,导致学生对学习化学失去兴趣和信心。比如,存在一些错误的认识:“+1”“1+”“1”的含义相同;H2O中含有H2,NO2含有O2;难以区分化学方程式的计量数和化学式的下标等。

因此,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教学策略,来提高学生对化学用语的掌握和运用能力。

(一) 培养化学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基础。因此,在化学用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在按照教案讲解化学用语知识的同时,还要注重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用语的兴趣。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熟练掌握和运用化学用语,解决化学学习中的问题。

比如,九年级化学(沪教版上册)的第一单元《开启化学之门》,教师根据教材安排给学生讲述化学的基本概念。为了让学生初步形成对化学的认识,让学生体会化学,引起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热情,教师可以讲述生活中化学促进社会的生产发展、造福人类的实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列举化学相关的名人事迹等。教师可以准备几个有趣的实验(如烧不坏的手帕、空中生烟等),展示出化学的神奇和魅力。然后引导学生对周围的物质的化学变化进行观察并描述,比如蜡烛的燃烧、铁丝的生锈过程,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二) 巧记化学用语

对化学用语的学习和巩固,不能只是通过死记硬背的方式,可以采用一些辅助的教学方式来引导学生有效学习化学用语。教师可以制作相关的模型、图画、动画等,将抽象知识形象化,来帮助学生理解化学用语。比如,教师可以组织看图识化学用语的互动类活动,让学生都参与进来,采用小组比赛,让出题组的同学书写或者绘画相关的化学用语,答题组的同学根据抽到的卡片,回答对应的化学用语。学生们都参与到活动中,提高了学生对化学用语的兴趣。给学生预留时间,默写化学方程式来巩固学生的知识。让学生通过不同的学习方法,熟悉并掌握化学用语。

(三) 通过实验巩固化学用语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因此,化学实验对于学习和研究化学用语非常重要。因此,教师在进行化学用语的理论教学时,可以结合一些相关的化学实验,鼓励学生通过实验来验证理论,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从而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化学用语,并熟练使用化学用语。比如在学习“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性质”这一课时,可以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小组成员互相协作,进行制取二氧化碳,并实现相关的化学反应。学生完成实验后,填写实验报告,并书写相关的化学式、化学方程式。这样不仅让学生理解和吸收了理论知识,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在一定方面也培养了学生科学的学习态度和实践精神。

(四) 改变化学用语教学的课堂模式

在化学用语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采用一些层层递进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由浅及深地去学习化学用语,或者借助多媒体教学,让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一些抽象概念有一定認识,帮助学生理解化学用语。

比如,在介绍《物质的组成》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物质的组成元素,将物质分成单质、化合物、氧化物。然后提出问题:为什么水和过氧化氢的性质不同?让学生认识到化学用语的特殊性和丰富性,引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索精神。

例如,在《自然界中的水》这一单元时,教师提出问题:水是一种物质吗?水是由什么组成的?然后,教师通过电解水实验,证明氢和氧两种元素组成水。同时追问学生:在水的电解过程中,氢气和氧气是怎样产生的?然后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资料,向学生展示水分子先分解为氢原子和氧原子,然后氢原子相结合形成氢分子,氧原子相结合形成氧分子,这一过程的动画。这样的方式,不仅让学生感受到物质的化学变化过程,提高了学生的微观想象力,而且让学生更加理解和熟悉用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等化学用语表示化学变化。

三、 结束语

总之,对化学用语的教学,教师要通过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精心安排教学内容和计划,从而吸引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同时,教师还要重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严格要求学生规范化学用语书写,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留心观察,用化学的眼光去分析问题,还要引导学生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态度,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黄松杰.挖掘实验素材提升实验能力[J].中学课程资源,2016(1).

[2]谢国华.浅析初中化学高效复习策略[J].中外交流,2016(34).

[3]朱雪莲.初中化学用语学习现状调查及教学策略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09.

[4]南佩廷.初中化学用语的教学策略[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4.

[5]王国峥.化学用语学习瓶颈的障碍分析和教学策略[J].化学教育,2014(21):34.

作者简介:

苏秀迷,福建省泉州市,泉州市第九中学。

猜你喜欢

化学用语初中化学
对初中化学用语教材编写的几点建议
探究初中化学用语教学技巧
初中化学课堂个性化有效提问策略
试论农村初中化学教学中的教学瓶颈及解决策略
绿色化学理念下的初中化学教学探究
化学用语的教学实践与思考
化学用语书写中易错问题的成因分析及解决方法
对化学语言及其教学的再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