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美术教学中乡土文化的渗透

2019-09-10郭志刚

教育周报·教研版 2019年24期
关键词:乡土家乡教学内容

郭志刚

教育部《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建议各地要利用当地自然和社会文化资源,开发地方美术资源。民间美术则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常能看到接触到的东西,同时我们又是每天生活在其中耳濡目染,不需要刻意学习和理解,润物于无声,这是一种自然的浸润文献。同时民间美术内容很丰富,如民间剪纸,民间彩塑,面塑等等都可以作为学校的教学内容,走出课堂,走入乡间,走访民间艺术传承人,了解民间美术的历史,特点,艺术特色,了解民间美术背后蕴含的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人文内涵,这么多的途径,这么多的渠道,这么多的方式能极大的提高学生对美术学习的积极性,相信学生在兴趣的驱使下,在快乐游玩的过程中能够愉快地接受教学。

一、采用灵活多样的课堂教学形式,巧妙地运用图片、录像、背景音乐等电化教学手段,可直观导学。

多媒体网络技术在现代的教学中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已经成为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充足的信息资源、海量的影音教学、清晰的图片展示,能够让学生更加直观明了地掌握美术技巧,提升课堂教学效率,为课堂节省时间,开阔学生的视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在教学中,要结合教学内容,采用灵活的教学形式。可以运用视频资料及照片,给学生介绍当地的乡土文化,让学生感受到人文景观的乡土美术,让学生在浓郁的艺术氛围里感受美术的魅力,鼓励学生创作家乡的美景。根据教材内容加入绘画、写生、雕刻、泥塑、设计等多种多样的美术活动,如可以让学生利用废弃布角、袜子等进行服装设计比赛,不仅实现了废物利用,同时还激发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创新意识,提高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最终促使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二、挖掘本土文化资源,激发学生对家乡的自豪感

乡土美术教育的学科跨度大、操作性强,是一个多元化的教学体系,初中在美术教学中逐渐实现乡土文化的渗透,可以培养学生对优秀民族民间美术的认同感,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尤其是结合当下的多元文化环境的时代背景,娱乐性及刺激性的流行文化及大众文化泛滥,学生对传统文化、乡土文化淡漠,这就给青少年的成长造成了误导,不利于传统文化艺术的传承。因此,在初中美术教学中渗透乡土文化,挖掘本土文化资源,对于培养学生的乡土情怀以及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具有重要意义。如在剪纸的传统题材中,表现较多的有葫芦和鸟、鸡狗鹅鸭、花草鱼虫、猪羊骡马等,无不蕴涵着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希望和追求,洋溢着创作者自然、淳朴的真挚感情,其主要题材,多与人民的生活和中华民族的一些神话有关。教师要善于发现,注重挖掘本土文化资源,在教学中嵌入本土文化资源,使学生通过对炕围画的了解,将乡土文化与美术欣赏的内容直接联系起来,这样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家乡丰富多彩的文化,激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活躍了课堂氛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三、积极开展课外美术活动,拓宽学生的视野

人民群众在劳动过程中的每一个场面都可以构成一幅美丽的画卷,这些都可以给学生启发,构成学生写生的素材。初中生的想象力很强,教师要组织学生积极开展课外美术活动,拓宽学生的视野,挖掘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要放手让学生自主进行课外美术活动,鼓励学生背起画夹走出课堂,使学生身临其境,让学生自主去发现生活中的美,探索生活中的美术,使学生在取材的过程中,激发对家乡壮丽河山的赞美之情。同时,学生也可以就地取材,利用乡村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独具特色的民间文化资源就地取材,制作树叶粘贴画、花草粘贴画、泥人捏制等。通过不断的积累,学生获得了丰富的情感素材,提高了学生审美能力,激发学生探究乡土美术的热情,使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在感受人文景观、自然风貌的同时,获得艺术的熏陶。

巴班斯基指出:“教学过程最优化是指教师有目的地选择组织教学过程的最佳方案,能保证在规定时间内使教学和任务的解决达到可能范围的最大效率。”,而要达到这一目的,就要通过最佳媒体的“恰当”运用来实现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形式、教学速度和教学效果的整体优化。新课改背景下的美术教学,需要增强课堂教学气氛,完善教学方法,并且融入人文情怀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对美术鉴赏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艺术领悟力,陶冶学生情操,放松学生身心,最终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乡土家乡教学内容
新冠疫情期间小学信息技术在线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实践
善用乡土历史资源 提高史料实证素养
乡土分外妖娆
等差数列教学内容的深化探究
夏天的家乡
家乡美等
最后的炊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