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看他虚构的世界

2019-09-10李琦

散文诗世界 2019年3期
关键词:虚构哈尔滨诗句

读喻言这组诗的时候,正是哈尔滨的腊月天。窗外是零下二十几度的严寒,雪花飘舞,大地静穆。这真是一次难忘的阅读体验——那种酣畅淋漓,那种举重若轻,那种遍布在语言缝隙里的隐喻和意味,在这寂寥的冬天,释放出一种奇特的热能。诗歌真是富有魅力,看上去平常朴素的语言,经过一个诗人的过滤和创造,竟有这般独具的光彩。在北方的冬天读一位南方诗人有质量的诗歌,看着眼前的文字,再时而抬起头望一眼窗外的一片洁白,让人不由心思浩渺,有一种说不出来的充实和舒展。

这组诗歌,可谓面目丰富。诗人仿佛信手拈来,写目光所及,写人间百态,写所思所想,大到想虚构一个国家,小到对一朵蘑菇、一只海鸥的观察。题材虽宽泛丰富,却都来自日常生活,好像并无嶙峋和陡峭。可就是这些一点也不装神弄鬼的平常事物和琐屑生活,让诗人以对现实的关照进入诗歌,从最小的切口入手,深入剖析、提炼而后,竟是如此让人心头一动,继而思绪万千。

《井底蛙》不过寥寥几句,却起伏跌宕。从想做一只井底之蛙开始,机锋一转,“关键是/我拥有/滔滔不绝的蝌蚪”,淡中有浓,话里有话,笔墨轻盈却自有洞天;《放下武器》则画面感十足,描述了一个成年人面对一把玩具手枪、在一个孩子的注视中,慢慢地“举起手来”的情景。看似是童趣的描写,其实由餐桌上乳鸽衍生的念头和动作,恰是诗人对弱小事物的悲悯和怜惜,是对纯洁初心的保护和捍卫;《藐视》寥寥几行,纸短意长,由对昆虫的觀察引出对多维世界及生命尊严的思考。那些层层递进的感悟,可谓绵里藏针,富有张力;《蘑菇》《呕吐》《一群表情严肃的人从我楼下走过》,都是生命瞬间的记录,戏谑,嘲弄的背后,是一个诗人的风骨,也是一种历经人世沧桑后的精神自觉。这些纤细的、由平常事物做成的火柴,点燃了明亮、炽烈的精神火把,指引、召唤着读者,(也包括诗人自己),向人性的幽微之处,向生命的纵深探索而去。

喻言是有明显个人印记的诗人。他没有装腔作势,也不屑刻意雕琢,他的诗有生活的现场感,语言松弛舒展,开合自如,字里行间透露着一种刚性。幽默和通达让他涉笔成趣。《一群表情严肃的人从我楼下走过》《历史中埋着地雷》《我们都是皇帝的亲戚》《我是上帝派到人间的谍报员》,都写得俏皮又意味深长,貌似轻松调侃的语言里,有无奈和嘲弄,有自省和忧虑,是一个成熟诗人对现实世态的叩问和叹息;《这个国家是我虚构的》,起笔不凡,讥诮和反讽中,见地超然,既有对人性弱点的反思,又暗藏对历史的批判和家国情怀;《兵马俑》篇幅不长,却未走寻常之路,不是如大多写兵马俑的诗句那般,泛泛地由此发思古之幽情,而是“我来到一号坑边上/对着这些黄土烧制的陶器/挥挥手/轻轻说了一声:/解散!”富有意趣的轻轻一笔,沟通了古今,是对权利的悄然解构,也是举重若轻的摒弃,笔墨之洒脱,不禁让人发出会心一笑。

而《吃玻璃》《我要在春风中洗一场大澡》《我要降一场大雪到非洲》,则充溢着那种生命的元气和蓬勃之力。这些想象力飞扬的诗句里,是一个诗人的倾情诉说,是赤子之心的袒露,也是对人生境界的执着和追求。人到中年,诗人并无通常可见的油腻和那种随波逐流的庸常。他的诗依然还有热血和激情,只不过,经过人生的阅历和岁月的打磨,这一切已经蜕变成了通透和豁达。冷静的目光里,有体恤和沉重,有反思和忧虑。同时,如果你是一个认真的读者,你就会从那些字里行间感受到,这些诗句里,依然有那种拳拳之心,那种包裹不住的温柔和深情。那就是一个诗人的根本所在。就这样,喻言以他自己的方式,抒发了他对于世事的关切和对于人生的思考。他是超脱的,也是严肃的。他区别于他人,在他的诗歌年轮上,他的纹理独特而清晰,是具有辨识度的诗人。

写完这篇小文,已经是农历狗年的最后段落了。时光飞逝,又一轮春天要到来了。万物在经历轮回,我们也都又长了一岁。这是一个可谓飞速发展、处处讲便捷、造就消费者的时代。可就个人而言,尤其是一个诗人,心灵的经历和对世界的体悟,依旧该是缓慢而细腻的。我们用最古老的汉语写作,倾吐纷繁复杂的心事,怎么可能会一蹴而就!那个从大学生时代就走上诗坛的喻言,他写作的“高光时刻”,不是已然过去了,相反,也许恰是正在进行时。我相信喻言已经在自己的写作中,获得了心灵的能量,找到了属于他的那条道路。这条路一定不是热闹的,然而,他既然已经做了这样的选择,并且,具备了向前的勇气和实力,他的远方,就一定会更为开阔和苍茫。

2019年元月  哈尔滨

李琦,女,诗人、作家。著有散文集《从前的布拉吉》诗集《帆·桅杆》《芬芳的六月》《最初的天空》《莫愁》《天籁》《守在你梦的边缘》等。《李琦近作选》获2010年鲁迅文学奖。现居哈尔滨。

猜你喜欢

虚构哈尔滨诗句
六一来了
虚构
可以“吃”的诗句,你见过吗
虚构的钥匙
读诗句,写成语
静听花开
虚构
刘派
哈尔滨冰雪之旅
倘若,爱在哈尔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