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中高年级数学作业订正的有效策略

2019-09-10黎绮娥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19年3期
关键词:小学中高年级数学作业有效性

黎绮娥

【摘要】目前,小学中高年级数学作业订正存在一系列问题。为了更好地促进数学课堂教学的发展,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教师可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采用不同的订正策略,提高作业订正的有效性。

【关键词】小学中高年级;数学作业;有效性;订正策略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作业形式多样,内容灵活,练习的综合性、开放性更强,但是作业的订正也存在许多很严重的问题。学生对作业中的错误不订正,或胡乱订正颇令我们数学教师头疼。针对一次批改中学生出现的错误教师进行讲评,讲评后对于学生的错题订正要进行二次批改,个别学生甚至要进行三次、四次的订正和批改,但效果却不尽如人意,一到考试碰到这些题,学生仍在犯同样的错误。单纯的讲评后学生订正达不到效果,作为教师要制定有效策略,帮助学生养成订正错题的好习惯。

一、中高年级学生作业订正现状与分析

现观学生订正作业的情况都是为了“老师要订正而订正”“重复订正”,导致订正效果不佳。有些学生在老师讲评时,并没有真正听懂,只记住了题目答案而不记方法;还有些学生错题虽然訂正好了,但是对题目的题意还是似懂非懂,当再出现此类题目时又不会解决了,很是让人失望。当前学生数学作业的订正情况,总结有以下几点:第一,订正得不及时。许多学生一拿到作业本,看完得分就往书包一放,等到下一次做作业时再匆忙订正匆忙上交。第二,订正方式不对。学生在订正时,不是先从错题中找错处,而是直接抄原题重做一遍。第三,订正反反复复。部分学生对订正不重视,只求快,不求对,因此往往要订正两、三遍才能完全订正正确。第四,订正意识不良。部分学生为了尽快完成订正任务,抄同学作业或者问同学答案,不对错题进行思考,导致作业订正低效甚至无效。

由此可知,小学中高年级数学作业订正存在问题日益突出。接下来如何提高学生作业订正的效果,是教学问题的关键,教师在改进自身教学的同时,要切实改变学生学习方法,抓实作业订正环节,选用效果最好的订正方式,使作业订正起到真正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成绩的作用。

二、提高小学中高年级学生数学作业订正策略

基于多年的教学实践和经验总结,提高小学中高年级学生数学作业订正策略主要有以下几点。

1.加强作业订正的必要性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再三强调作业订正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让学生重视作业尤其是错题订正。首先,明确规定订正也是一项“作业”,订正正确同样能获得评价“优”。其次,要让学生明白,端正作业态度能使自己不做错或者少做错作业。只有在意识上加强了,学生才会真正行动起来认真订正作业。

2.促使养成自主反思习惯

在进行错题订正时,一方面教师收集学生作业中的各种错误类型,逐题讲解错误原因,要求学生对照正确答案分析、反思自己的错因后订正,同时也要鼓励学生积极思考,通过同学间的探讨、交流进行错因分析和错题订正。

如:儿童乐园要修建一个圆形旋转木马场地,木马旋转范围的直径是8m,周边还要留出1m宽的小路,并在外侧围上栏杆,这块场地的占地面积是多少?

很多学生解答为: 8+1=9(m) 9÷2=4.5(m) 3.14×4.52=63.585(m2)

订正时,首先小组内相互进行交流找错因,反思错处。教师引导学生通过画圆、画圆环、标注数据等让学生发现他们忽略了一点:场地实际上就是一个圆环模型,周边留出1米也就是木马旋转范围的直径左右各增加1米。因此,正确的解法是:8+1+1=10(m) 10÷2=5(m) 3.14×52=78.5(m2)

在订正过程中,一定要把“反思”贯穿在学生作业订正的过程中,使学生在反思中订正,在订正中提高。通过自主反思和相互之间的交流,发现自己的错误并且及时的加以改正,对解题方法的领悟会更加深刻。还可以即时出示一道类似的题目让学生练习,让学生对解题方法得到再次巩固。

三、分层作业分级订正相结合

教师不仅要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也要实施分层作业,在作业订正环节中做到分级指导。

第一,一级优等生的作业出现错误,多数是因为粗心大意或者马虎看错题目,审题不清。教师应以“放”为主,让他们自主反思错因,独立寻找纠错策略,订正后教师进行再进行第二次批改。

第二,对于具有一定学习基础和学习能力的二级中层生,作业中出现的错误大多是因为缺少独立思考的能力。教师应采取“扶放结合”的方式,对确实有困难的部分及时给予提示和点拨,提高学生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从而减少出错率。

第三,三级学困生的学习能力和接受能力相对来说比较差,教师在指导订正过程中要给予他们足够的耐心,以扶为主,对基础性题强化辅导、耐心帮助他们分析出错的原因,并鼓励他们当面进行订正,教师从旁指导,及时纠正,及时批改,及时巩固。让他们在作业订正的同时,尝到做对题的喜悦,进而增强他们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第四,设错题集提高学习能力。小学生的认知能力较低,教师要采取一定的措施积极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提高学习质量。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学会收集整理错题的能力,养成有错就改的良好习惯,通过设置错题集,使学生有地方正视自己的不足,有利于激励学生形成严谨的学习态度。

让学生收集自己作业中或者试卷中遇到的各种错误类型,要求学生把题目的错误原因细化,如计算题 “数字抄错”“乘法口诀背错”“忘加上进位”还是“小数位数数错”“没有化简”“没添上百分号”等。又如解决问题,有些学生虽然做错了,但解题思路是正确的,没算完整就差了一两个步骤,则要求学生分步列式并写出每步是求出什么的。使学生学会梳理自己的思路,提高学习的效率。教师不定期检查学生错题集的记录情况,进行监督和鞭策,并在期末复习时,归纳总结学生的易错题,做到查漏补缺、巩固知识,有效地发挥错题集的作用,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在中高年级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关注教学课堂的发展状况,还要重视学生的作业订正情况,将学生的每一次订正都当做是对自己教学的检验和反思,并根据学生的实际订正状况进行适当的教学调整,指导学生运用正确的方法对错题进行及时地订正,降低学生重复犯错率,以此更好地提高作业订正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周萍萍.小学数学作业订正策略的研究[J]. 考试周刊,2014(58):73.

[2] 王小玲,赵华新.浅谈如何提高小学数学作业批改的有效性[J].考试周刊, 2017(64):115.

猜你喜欢

小学中高年级数学作业有效性
班级家长会有效性的探究
思辨性阅读不能忽视“小心求证”——关于论据的有效性探讨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培养小学中高年级学生写作兴趣的实践与研究
高中数学如何提高学生作业有效性的探索
评语式批改在数学作业中的运用尝试
靠近“最近发展区”,增强教学有效性
谈小学中高年级数学的高效率教学行为
提高数学作业质效的几点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