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洮河林区林木物种资源发展的现状及有效对策探讨

2019-09-10谢东海

种子科技 2019年3期
关键词:林木现状对策

谢东海

摘   要:甘肃洮河林区是我国高原高海拔地区重要的物种基因库,作为西北地区的绿色屏障,该地区森林资源建设是林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依据。通过一系列的研究和调查,对洮河林区林木物种资源发展的现状进行了分析,从而提出林业资源不断发展的相关策略,希望能引起人们的重点关注。

关键词:洮河林区;林木;物种资源;发展;现状;对策

文章编号: 1005-2690(2019)03-0009-01       中图分类号: S753       文献标志码: A

洮河林区主要位于甘肃藏族自治州境内,横跨甘肃省的卓尼、康乐、合作及临潭县(市),占地面积较为广阔,管理局经营总面积近50万hm2。由于地形与海边存在的差异较大,使得洮河林区的气候有着较大的变化,夏季比较凉爽和湿润、冬季过于干燥和严寒,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而且,洮河林区的气候变化,使得其中的绿色植被覆盖面积较为广泛,同时也为甘肃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了非常丰富的资源。

1   洮河林区林木物种资源发展的现状

1.1   林农牧矛盾尖锐

在甘肃省洮河林区,居民的生产经营来源主要为农牧业。在该地区,藏族人民的祖辈一直生活在林区中,生活和经济来源都依靠林业资源。现如今,随着人口的持续上升,人们在各个方面对森林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大,在一定程度上给森林资源带来了巨大的负担。根据调查研究发现,一些工程在具体实施之后,对森林资源的依赖性更高,给森林中各种生物物种的多样性带来了威胁。

1.2   林木物种资源比较单一

在过去的发展过程中,洮河地区主要是在海拔较高的地方种植粗皮云杉,该物种在生长过程中不能适应当地的生態环境,使其死亡率较高,存活率非常低下,无法按照人们的预期生长为森林。而且在对林木资源进行维护的过程中,始终在增加成本。这种现象使得林木物种资源比较单一,而且生物多样性逐渐下降,导致部分地区的环境越来越差。

1.3   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

人类在洮河林区的各种生产活动比较丰富,部分群众由于对珍稀物种缺乏认识,误将一些珍稀植物进行砍伐,使得生物多样性受到不同程度的威胁。该地区可以当作药物来使用的植物种类非常繁多,是人们经济收入的来源之一。一些群众为了获得更多的经济利益,无节制地砍伐这些药物资源,给生物的多样性生长带来了很大的伤害。

2   洮河林区林木物种资源发展的有效对策

2.1   植树造林的科学性

为了使洮河林区的树木物种资源更加丰富,有效地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相关部门必须要进行科学性的植树造林。主要是结合该地区的自然环境以及地理因素,做好合理规划,选用适合该地区生态环境生长的植物种类,加强对这些植物的培育和管理养护技术,促进洮河林区林木资源的健康生长和丰富性,提高植物的存活率。同时,对于一些生长繁育较为缓慢的珍稀物种资源,可以结合科学技术,采用合理的育苗栽培技术,选择优良的物种进行种植,促进林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2.2   加强对珍稀濒危植物的保护

应当创建和成立洮河物种管理中心,使其主要负责林区野生动植物的生长、保护和研究工作,工作内容的展开要在上级自然保护区管理部门的监管下进行,主要是加强对各种野生动植物的保护,对于影响这些动植物健康生长的因素进行研究和分析,并制定合理的解决措施。

2.3   不断强化林地管理

洮河林区应当加强对林业资源的管理,建设更加具备生态文明的自然资源,制定严格的管理制度,实行对林地资源的分级管理,并结合实际状况,不断地扩大森林资源的占地面积,制定一些退化林地的修复政策,推动林业资源的可持续增长。应当合理地控制占用林地的总面积,为森林总面积的稳定性提供一定的保障。对于林地占用面积的审批制度,应当严格按照审批的流程和程序来执行,防止出现违法用地的现象。一旦发现有违法的现象,必须要对其进行严格的处理。另外,要提高对内部管理人员工作行为的管理,依照法律规定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对于一些玩忽职守的工作人员,要进行严格的处理,杜绝这种现象的发生。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洮河林区林木资源的生长对于西北地区人们的生活以及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意义。国家必须要认识到该地区的正常发展状况,加强对洮河林区资源的管理和监测,科学地开展植树造林的工作,采取合理的方式来保护洮河林区各种生物种类的多样性,为生态系统以及人们生活的稳定性做好充分的准备。

(收稿日期:2019-02-13)

猜你喜欢

林木现状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什么是碳中和?
浅析林木育种的作用与发展前景
林木移植的注意事项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