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气安全技术及其防范措施的分析

2019-09-10符友朋

科学导报·科学工程与电力 2019年32期
关键词:电气运行火电厂安全管理

符友朋

【摘 要】电气安全的范围很广,囊括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随着技术的发展,电气系统的设计的难度加大,从而使得影响电气安全的因素逐步增多,一旦使用不规范,将会诱发各种安全问题,甚至造成巨大的生命财产损失。电气安全的综合性较强,便捷性与风险性并存,使得对于电气安全的预防极为重要。人们在生产生活中,要提高安全用电意识,避免不当操作,整合与优化各方资源,提高电气安全的协调性。

【关键词】火电厂;电气运行;安全管理

火电厂是电网的重要电力来源之一,火电厂运行的安全与稳定间接影响到电力系统的安全。其中火电厂电气运行的安全管理工作尤为重要,新时期建设的火电厂配置了大量的自动化电气设备,为了保证各电气系统的运行安全与工作效能,需要对其进行高效的管理,从而为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打下基础。本文主要针对火电厂电气运行安全管理工作进行研究。

1电气安全概述

电气安全是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内容,包括了电气安全实践、教育科研等内容,概括了基本的电气安全基础理论,鼓励人们在生产生活中实现用电安全。电气安全涉及的内容较多,尤其是随着技术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电气设备应用的普遍性提高,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都需要用到电气设备和系统,且电气系统设计的复杂性加剧,这种复杂性使得电气安全需要考虑更多的因素。电气安全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这就造成了电气安全的综合性突出,使得电气系统、设备应用中便利与风险并存。因此,电气安全需要从各个方面来完善电气安全评价体系,增强人们对电气风险因素的识别与预防,使得人们能够在火灾、爆炸等突发事件下采取应急措施,提高电气安全技术水平。

2火力发电厂电气设备安全运行维护的重要性

就火力发电厂运行的安全稳定与否及生产成本投入的高低而言,主要是由火力发电厂电气设备性能及工作状态决定的,能为设备提供高效率发挥的保障,同时也是火力发电厂具体经济效益的决定性因素。火力发电厂中的电气设备不但规模庞大,且数量众多,加之结构复杂的缘故,管理、维修难度都十分大,且各个发电厂都有着不一致的配置设备需求,要想安全使用电气设备,避免设备使用性能和精确度受损,就应当将火力发电厂电气设备运行管理工作落实,采取现代化生产方式,将生产期间能源消耗及成本投入费用降低。

3电气安全技术及其防范措施

3.1加强安全运行及维护管理工作

完善的规章制度是必须构建的,应当结合发电厂实际情况,严格开展管理,全面落实各项工作。具体来说,可从下述几点出发:其一,立足于设备运行维护角度,构建设备管理制度,确保相关责任能够朝着个人身上落实,推动工作人员工作责任感与积极性的提升;其二,积极展开管理人员培训活动,提高她们的管理能力,优化相关管理工作的成效。其三,构建绩效考核体系,通过奖惩措施的实施,为电气设备安全运行及维护工作的效率性、可靠性提供保障。针对表现优异对员工可适当予以奖励,使其积极性更足;而针对表现偏差的员工,需予以一定的惩罚。

3.2推进电气运行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

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①标识标准化。按统一标准设置现场标识牌、警示标志、安全注意事项等。②操作标准化。制定电气运行标准操作票、试验方案等,做到凡试验必有方案、凡操作必有标准操作票。③工作票标准化。推进电气工作票安全措施标准化,防止措施漏项、审核把关不严等不安全事件。④防误闭锁标准化。生产现场全覆盖,按电压等级设置统一标准的防误闭锁装置。⑤岗位标准化。电气运行岗位人员必须持证上岗,达到“四懂”标准(懂基本专业知识、懂岗位操作技能、懂风险辨识预控、懂应急处理措施)。根据现场工作风险度与操作频次,不断扩大电气标准化作业范围,努力建设本质安全型企业。

3.3隐患排查治理与应急管理

定期开展电气安全专项检查,按照“谁管理、谁负责”、“全方位覆盖、全过程闭环”的原则,安排专项资金用于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明确隐患排查治理责任分工,落实奖罚考核,确保检查全面、整改彻底。组织全体从业人员进行危险源辨识,重点针对企业第二类危险源,即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管理上的缺陷等隐患进行治理,确保企业第一类危险源得到有效控制,使其处于安全状态。特别要重视火电厂电缆防火、厂用电中断、湿式电除尘器防火、发电机反送电、发电机氢气爆炸等重要环节的安全隐患专项检查以及重大危险源、易燃易爆等场所的电气安全隐患排查和日常安全检查工作,对排查出的安全隐患,落实责任部门和责任人,限期整改,并实行跟踪监督,确保整改到位,形成闭环管理。加强应急管理,提高电气事故应急处置能力。修订完善企业电气事故综合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推行现场应急处置卡,健全应急救援队伍,并加强应急演练。提高对厂用电中断、涉网电气事故等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

3.4隔离带电体的防护措施

首先,从绝缘来看,主要是借助于一些绝缘材料,对于特点特定位置等进行封闭处理,实现带电体、电位的隔离等,使得电流的传输更为顺畅。电气设备、系统的绝缘性能能够影响电气安全,较好的绝缘性能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电气安全事故。绝缘材料能够实现冷却散热、支撑固定机械设备、保护导体等多方面的作用。其次,屏护是指通过设置屏障、遮拦等物件实现带电体与外界的隔离作用,该种方式的使用范围有限,一般在带电部位绝缘包裹不便等情况下使用。最后,间距主要保持人体与带电体、地面的安全距离,主要是为了避免人、车辆或者其他物体近距离接触带电体所出现的各种短路、火灾等事故,这个安全举起通常被叫做电气安全距离,该距离一般要根据电压高低、设备种类与安装方式等多方面因素来确定。

3.5安全电压

电气设备或系统中安全电压的确定一般是为了防止触电事故的发生,通常情况下,该电压是某些设备电压的上限,低于正常的水平,通俗来讲,两个带电导体之间、任意带电导体与地间电压都较低,根据相关要求,该安全电压都低于50V。

3.5保护接地

电气安全技术措施中的另一重要方面是保护接地,主要是要保持在正常状态下不带电,一旦出现绝缘材料的损坏或者出现带电的金属结构,就必须通过导线与接地体的科学、可靠連接来起到重要的保护作用。接地装置一般包括了接地体与接地线。接地体又有人工与自然之分,而接地线可以实现接地体与电气设备相关部位金属导体的连接,也有自然与人工之分。在接地装置的安装上注意对人行道或者建筑物出口的避让等,而电气设备接地支线与接地干线要单独连接,避免串联,一般情况下,接地干线应有两个位置与接地体相连。

4结语

火力发电厂能为人们日常生活生产活动提供重要的能源,因此需要着重关注电气设备管理和维护。电气安全技术囊括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这就要求相关人员在电气生产与作业中,应该重视安全防护,加强电气保护,结合设备、生产的实际情况,及时发现潜在的电气安全隐患或者威胁,并采取必要的处理措施,降低电气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

参考文献:

[1]刘志科.电气安全技术及其防范措施的分析[J].山东工业技术,2019(09):208.

[2]王伟.电气安全技术及其防范措施的分析[J].化工管理,2016(32):345.

[3]刘迎伟,刘珊珊.电气安全技术及其防范措施的分析[J].门窗,2017(03):223.

(作者单位:华能海南发电股份有限公司东方电厂)

猜你喜欢

电气运行火电厂安全管理
火电厂环保设施节能改造技术探索
先导式输灰技术在某火电厂的应用
火电厂600MW机组集控运行现状及改善对策分析
加强火电厂行政事务管理工作的策略
论加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措施
浅谈现代汽车检测技术与安全管理
电厂电气运行常见故障及应对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