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电力计量自动化技术的线损管理

2019-09-10王彪

科学导报·科学工程与电力 2019年32期
关键词:电力计量线损管理自动化技术

王彪

【摘 要】现阶段,电能被广泛应用在社会的各个领域,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电力企业在供电的过程中,总会出现供电不畅或者供电中止的情况,经调查研究,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在于供电线路的不良管理。文章主要分析基于电力计量自动化技术的线损管理,希望能对电力企业的线损管理工作有所帮助。

【关键词】电力计量;自动化技术;线损管理

中图分类号:TM73      文献标识码:A

1.电力线损存在的原因

1.1配电电压器的负荷不平衡问题

变压器不能在经济状态下运行,这样变损会很高。比如农灌和照明如果共用一台变压器,农忙时每天的用电量都很大,农闲时,用电的时间就主要集中在灯峰时期,其余的时间变压器都处于轻负荷,使变压器的损耗很高。部分配电压器重载,长时间的过载运行会导致线路的损耗过大,与此同时,變压器的容量与实际所负荷的电量不匹配也会造成线路的损耗[1]。

1.2电力计量器自身致成的损耗

由于许多设备的损耗和老化现象比较严重,许多用户的户表或多或少都存在着一些计量不精确的情况,电容器补偿问题也导致了用户的计量表不精确。计量表不能按周期的检查和换新,也会导致计量结果的不准确。而营销人员并不具有拆查计量表的权利,从而不能发现计量表的内部问题,使得不准确的计量表继续使用,加大了电量的损耗。另一方面,量法的计算含有不准确的因素,对各供电单位的供电结构和供电量的预测并不准确,同时使用线损的综合线损指标并不能真实地反应线损管理的真实水平,导致供电所下达的指标不合理。

1.3营销管理不当导致的人为损耗

我国在线损的“四分”管理上历来比较薄弱,这是因为电局的基础管理比较薄弱,采用的线损管理方法过于陈旧,线损四分的统计主要都靠人力来统计,电工在抄表时难免会有误差,不能严格的抄核收制度,抄表不及时统一,没有实现完全的自动统计,某些用户违规用电,偷电等现象也屡见不鲜。同时需要统计的农村地区数量较多,没能及时地完善资料,从而无法第一时间对线损原因进行分析,大大增加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作出的方案没有合理的建议和针对性,企业发展受到了限制,因此线损四分统计的准确性需要提高,管理方法也需要创新和改进。

2.线损管理中计量自动化系统的运用

2.1日常用电检查中的应用

日常用电检查是电力企业中的一项基础工作内容。以往的日常用电检查需要工作人员去现场一一检查记录,其工作量非常大,工作效率低,且容易出现错误,造成线损分析结果的偏差。将电能计量自动化系统应用到日常用电检查中,可以实现对现场数据的实时采集,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不仅为线损分析提供了准确可靠的数据资源,而且能有效制约和排出窃电行为或者电能计量故障等问题。电能计量自动化系统能对电网系统中的异常行为进行报警,而工作人员只需要对报警点的电流、电压和电能负荷状况进行收集,就能准确掌握用户真实的用电情况,加强对用户日常用电的管理。

2.2监测系统的应用

在线损管理中应用电力计量自动化系统能对电力数据进行多维度的分析,并根据相应的流程对相关问题进行检测与诊断。现在计量自动化系统已经会每天自动集抄数据,储存的数据也能达到一年,因此,效率得到极大提升的同时还给人们带来了便利。除此之外,将数据传输至终端进行分析与检测,根据分析结果进行相应的处理。此外,电力计量自动化系统还能对电网运行进行计量与控制,减少人为操作的失误。电力计量自动化系统在线损管理中的应用能从根本上降低线路损耗,并在很大程度上保障线损工作的准确性。此外,对于计量自动化终端调校而言,如果终端数据的精确度达不到标准的话也会对线损造成影响。

2.3构建线损模型

在线损管理中通过线损模型能帮助电力企业对线损情况和用电情况进行实时掌控。而电力计量自动化系统通过对变电站、户外关系与计量点进行合理有效的分析,能有效构建线损模型,且利用该模型所获取的线损结果更加准确可靠。同时,一旦电力系统异常运行,电力数据发生变化,该系统能自动调整以适应实际供电情况[2]。

3.降低电网线损的管理措施

3.1降低线损的技术措施

3.1.1建立健全组织体系

在以降低线损,实现减损节能为目的的前提下,建立健全线损的组织管理体系。将减损节能以一重要的目标安排到工作议程上。在工作时做好工作计划和总结,建立减损的指标,在吸取教训的同时积累经验。要及时地掌握降损的动态情况,并对受线损影响较为严重的线路实施监控和调查,并及时的查找原因,制定相应的解决措施。在整体布局上,要对各级的线损水平做到心中有数,并发动组织人员开展线损计算工作,将理论的计算结果与历年各地区实际的线损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查找出原因,分析影响这些差距的因素,制定更完整优质的方案[2]。

3.1.2加强设备的管理和技术人员的勘察

计量设备产生的偏差会对结果造成很大的影响,所以要加强对计量设备的检查和更换,及时维护计量设备,确保计算设备对结果没有太大影响。想要加强计量设备,应采用精确度较高,误差低,启动电流小,可以实现全自动自动化抄表管理并且表损低的电能表。可以合理地设置计量点,提高计量的准确度。技术人员的工作能力对线损的管理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采用新型节能的变压器,正确选择变压器的容量和型号,合理配置变压器的容量[3]。如果技术人员的水平比较高就可以尽量地避免由人为因素所带来的损失。

3.1.3强化管理,改善电网

要牢牢地把握住新农村电气化建设这一契机,改造线路设备,充分改造电网的结构,优化网络结构,改善供电的电压。要以经济供电半径配置电源点,在农村地区应该采用“多布点,短半径,多回路,小容量”的方式进行配置。并且要重视电源点配置的位置是否合理,要看其是否设置在负荷中心位置。从而克服不合理的布局带来的影响,从而达到通过改善电网的结构布局降低损耗的目标。

3.2降低线损的管理措施

3.2.1组织措施

供电公司应该要组织协调好线损管理工作,建立健全线损管理网络,要明确各个组织单位的分工,建立线损管理责任制并且完善线损管理的考核制度,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和工作质量。公司的主管部门要制定合理的线损指标,要具体到各个区域,线路以及个人。

3.2.2加强线路设备的巡查管理

要对线路和设备进行事先的预控,对高低压线路进行事先的清理路障,避免在雷雨大雪天气接触线路造成漏电跑电。线损的高低不仅影响到公司全体员工的利益问题还直接影响着企业的成本和效益。所以要加强农电工的职业素质,加强对农电工的管理工作。端正农电工的工作态度,杜绝人情电,关系电,在工作中做到一视同仁。要对农电工进行实时的培训,减少线损的损耗。

4.结语

线路损耗是电力企业运营发展过程中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电力企业应重点关注与研究线路损耗管理工作。而电力计量自动化对于改善线损工作具有显著作用。相关人员必须全面认识线损管理中的问题,重点研究电力计量自动化系统在线损管理中的应用,并不断改进工作方案,将线路损耗降低到最小,以提升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张馨.基于电力计量自动化技术的线损管理[J].南方农机,2019,50(16):204.

[2]刘晓毅.基于电力计量自动化技术的线损管理[J].低碳世界,2019,9(04):108-109.

[3]高歌.基于电力计量自动化技术的线损管理探讨[J].无线互联科技,2018,15(04):123-124.

(作者单位:红河个旧供电局)

猜你喜欢

电力计量线损管理自动化技术
电力营销计量改造中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电力计量装置异常的监测方法及处理对策
自动化技术在机械制造中的应用研究
机械制造自动化的特点及发展趋势
机械工程自动化技术存在的问题及措施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