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来了,你在哪?

2019-09-10刘书宝

关键词:幸福感校长考核

刘书宝

追求幸福是人类永恒的主题。提高教师职业幸福感,也是长期以来很多教育同仁研究的课题。作为一名校长,就从我的视角来探讨一下这个话题。

一、有梦同行,方能致远

要让教师、家长和学生悦纳校长,认同校长,同校长的思想相向而行,那校长一定要有教育的大学识和大智慧。

教师和学生愿意跟随什么样的校长呢?一定是格局、境界和视野打动了他们、吸引了他们的校长,才会产生“一棵树摇动了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了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了另一个灵魂”的效应。

在上任昌邑市第二实验小学校长的第一次全体教职工大会上,我就明确了我的教育理念:一个都不能少,一切皆有可能。

为什么“一个都不能少”呢?因为学生都是我们的好孩子,你怎么教,怎么培养,他就怎么成长,每一个孩子都是家庭、学校、国家未来的希望,都是构成社会的基本元素,大树有大树的价值,小草有小草的意义,荒漠如果有了小草,就会变成绿洲,所以不必渴求大树。我始终认为“人是教育的最高价值”。

为什么“一切皆有可能”呢?我们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伟大国家,五千年历史沧桑中,出现了无数风起云涌的人物,如灿烂群星,照亮了历史的长空,而正是这些“起于青萍,生于草莽”的历史人物,使我们清醒地认识到“一切皆有可能”,每一名普通的孩子在时代的洪流中,都有可能找到自己不一样的人生,书写不平凡的动人故事。

上任一个月,我召开了全体学生家长会。明确提出了我们的建校目标:把学校打造成孩子成长的“理想的王国和梦想的乐园”,把孩子培养成“有梦想、有志气、有正气、有信心、有能力,自强、自立、自主、自觉”的孩子。

家长会上,我提出个人的愿望是把二实小的“小”改为“大”。第二实验小学变成“第二实验大学"?在家长的怀疑中,我掷地有声地说:“从今天开始,我们学校要坚定不移地培养‘人小志大’有胸怀的孩子,人虽然小,但志气不能小。什么是‘志'呢?上边一个‘士’,下边一个‘心’,什么是‘士心’呢?‘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一个人要抱负远大,意志力坚强,因为重任在肩,道路遥远。”

自助者天助之,世界都会为你让路。所以我们的目标就是要培养“有梦想、有志气、有正气,有信心、有能力”和“自强、自立、自主、自觉"的“五有四自”新人。

二、科学、民主、公平的评价机制应以教师为本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作好调查研究是我们做好各项工作的基本方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

来到学校后,我首先在教师、家长、学生各个层面进行了问卷调研,通过调研,发现老师们反映最多的两个问题:一是“每年专业技术人员考核优秀的多是学校领导”;二是“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差没区别”。两个问题都反映了学校的评价考核机制存在漏洞。不同的人对此有不同的理解,但我的观点是学校干部不应与教师争利,应该以更高的情怀让利于教师。只有让利于教师,在教师中评模选优,树立标杆,才能有效解决“干多干少一个样,千好干差没区别”的现实问题。

评价机制的改革就是利益的重新分配、调整和整合。大多数的学校干部都是兼课的,也是教师中的一一员,所以干部与教师本身是一体的,并不存在绝对的干部与普通教师的区别。学校之名在于什么?在于“名师”。所以,学校评价机制改革必须向一线教师倾斜,这是我调研之后确立的初心。

由此,我们学校的考核和评价机制改革的重心是:干部和教师分开评价,分开考核,兼课的干部两边都进行考核。考核优秀的指标按比例分配到级部,由各级部根据教育教学业绩自主确定优秀人选。同时规定,级部业绩前两名的教师无条件认定为优秀等次,而考核结果作为评模选优的前提条件。

把考核评价和评优下放到级部,既倾向于一线,又实行民主集中,体现了干好与干差不一样的结果,充分调动了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优秀的教师舒心畅气,让后来者心服口服、奋起直追。

三、充满爱心和向上的校园文化,是培养教师幸福感的基石

幸福感是一个人的心理认同感、愉悦感和充实感。教师职业的幸福感来自于每一名教师对这一职业的热爱程度。然而现实中的师资队伍总是分成三类:一类是“我在挣钱”,一类是“我在教书”,一类是“我在从事育人的事业”。而只有第三类教师才是我们所称赞的富有理想的人,只有在这类教师身上,学生们才能感受到理想的光辉,看到行动的力量,他们才是最有幸福感的人。

问题的关键是我们通过什么办法才能引导第一类、第二类教师转变成第三类教师,使他们也能获得真实的幸福感。这就是校园文化建设无比重要的原因。那校园文化建设从哪里入手呢?从校长的爱心开始,从学校的墙壁开始,从班级文化到学校开展的各项活动开始,正是在一种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中,在“生活即教育”的潜移默化中,每个人静悄悄地发生了改变。

一代代学生的铭记与感激是教师不尽的安慰与财富。这份安慰和桃李满天下的财富,正是教师获得幸福感的重要源泉。

四、关心人、发现人、培养人,走专业发展之路

每个人都有被发现的需要,有被认可的需求。这种需求感的实现就是一种幸福的体验。

每个人的成长都是一个他律、自律,然后才到自觉的过程。教师成长也是这样,学校会按照教育的目标和要求,把纪律和规范等信息传达给每一名教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他律阶段虽然比较低级,但却是非常有必要的;第二阶段是自律阶段,教师把外在的要求,变成自己自觉的行动,不仅知道应该做什么,而且知道为什么这么做;“为什么这样做”一旦为教师所掌握,变成一种自觉自主的精神,就会升华为教师的某种内在动力,从而激发自身的潜力,发挥自己的才能。

對于学校而言,只有切实关心每一名教师,才能发现他们的优缺点,针对他们自身所处的不同阶段,做好引导和培养工作,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发现人,培养人是学校育人工作的重中之重,只有好的师资和有力量的团队,才能引|领学校的发展。

幸福感的培养和提升说到底是素质和能力的提升,是一个人自主自觉去实现自我的一种价值取向。有信仰才有力量,才有方向,这是幸福感的源泉。

另外,教师的身心健康、家庭关系的和谐、与家长共处、与同事协作,都是提高职业幸福感的有力保障。

教师的工作是劳累的,只有真正爱上教育,才能将压力化为动力,实现自我价值。我们既然选择了以教师为终身职业,就应热爱教育事业,站在为社会做贡献的立场,上对待工作;应当以教育家自励,在教育这方园地里精耕细作,用耐心播种爱,育人成长。这样定能获得喜悦,得到快乐,收获幸福!

猜你喜欢

幸福感校长考核
过度保护会剥夺幸福感
恩施市 “四变”树考核新风
画与话
360度考核的自我校正机制
挣多少钱,才可以买到快乐
你们这样搓狗,狗不要面子吗!放着我来!
校长的圣诞节这花是你的吗?(一)
校长老爸有点儿傻
中国古代的考核制度
校长老爸有点儿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