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低年级童诗教学探索

2019-09-10娄艳凤

关键词:童诗小鱼儿池塘

娄艳凤

随着部编版教材的使用,儿童阅读越来越成为教学的重中之重。积极拓展童诗童谣对于激发低年级段学生的阅读兴趣、提升孩子的语文素养极为重要。结合一年级教学实践,我开展了基于主题童诗的读绘说写教学实践和研究。

该研究的重点是读,读中积累词语,为写进行铺垫。难点是写,写是读后的最终结果。而绘则是桥梁和纽带,因为它既是读诗后的感悟,也是写话前的提示。说则是整理思路和口语表达的过程,学生把自己绘制的图画内容说给同伴听,最后再把自己说的话写下来。读绘说写是一个前后连贯,一脉相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一、童趣朗读,诗意盎然

诗歌是儿童对于语言的抽象感知,儿童是天生的诗人,对童诗有一种自然的亲近感。教学童诗无需字斟句酌,只需要学生反复朗读,熟读成诵后,学生就能对诗歌的内容意蕴基本掌握。《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的训练,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教学中我提示学生把诗歌读正确、读流利,不添字不漏字,遵循“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原则,尊重孩子的个性化阅读,。在教学诗歌《云和月》时,我采用跟老师大声读、同桌合作读,男女生对读,小组内合作读、配乐朗读等多种方式来练习朗读。然后同桌互相检查,做到熟读成诵。在朗读的过程中我还弓|导学生把童诗中圈出的字词多读几遍,再写到田字本上,积累一些动词、形容词、成语及四字词语等,做到读中积累,为写做好积淀。

二、情景再现,图文并茂

苏霍姆林斯基說:“儿童的创作——这是他们精神生活中十分独特的一个范畴,是鲜明揭示每个孩子个人独特性的一种自我表现和自我肯定。这种独特性不可能用大家都必须遵循的某种统一法则去概括。”绘画是儿童对世界的一种独特性的创造,能帮助儿童将对语言的抽象感知逐步变为具体化的呈现,将自己对于童诗的理解和思考外化于行。在读完诗歌后,我弓|导学生根据自己对童诗的感悟,画出自己的画,还可以涂上喜欢的颜色。多姿多彩,赏心悦目,画中表达的是学生对于诗歌的理解。

三、以图为媒,说写交融

说,就是一种讲演,一种口语交际的能力,孩子们画完自己的作品后,将自己所画的讲给同伴听,是一件很自豪的事情。而写,一方面是指句式的仿写,仿写诗中比喻、排比、拟人以及反复等句式;另一方面则是以图为画,让学生进行故事创作。例如在学习诗歌《小池塘》时,首先指导学生从图画中读出最重要的几个点,用一两句话将这些点连成一条线说出来。有的学生说:“夏天的晚上,小鱼儿和月亮在池塘玩捉迷藏的游戏。”然后引导孩子发挥想象,进行扩充,使语言更加生动丰满。有的学生这样写“一个安静的夜晚,小池塘里玩起了捉迷藏,月亮跑到云朵里,小鱼儿哪里也找不到,月亮,非常着急。风儿姐姐看到了,轻轻摇了摇身体,池塘边的小草跟着晃动起来,天上的云朵不见了。小鱼儿一抬头,啊,原来月亮躲在了云彩里。”当这些说出的语言写在纸上的时候,一篇充满童趣的有汉字有拼音的小作文就这样诞生了。

基于低年级学生的学情,教学不应单调乏味,机械训练,而要生动活泼、顺应天性,尊重儿童发展规律及语文教育教学规律,让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和期待。以童诗童谣为阅读材料的读绘说写教学,是一种有趣的、高效的综合性的学习方式。通过读绘说写教学,学生的思维经历了从抽象到具体再到综合的训练,使他们激发了阅读兴趣,陶冶了绘画情操,练习了口语表达,提升了写话能力。我希望自己能一直在这条路上不断努力着,静静地聆听花开的声音!

猜你喜欢

童诗小鱼儿池塘
童诗对对碰
热闹的池塘
童诗三百首
另一种话
如果
小鱼儿上树
池塘
虫儿歌
夏天的池塘
我家有个屎壳郎(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