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如何激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兴趣点

2019-09-10蔡青艳

科学导报·学术 2019年38期
关键词:兴趣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蔡青艳

摘要:在大力推进新课程改革工作的进程中,教育者们充分意识到了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性,并开始采用各种有效的手段对现有的教学模式进行革新,旨在不断唤醒学生的学习主体意识,使其在主动、积极的学习过程中收获丰富的知识,继而从整体上提高教学的效率和质量。针对于此,本文结合人教版小学语文课本,以素质教育思想为指导,着重分析了构建趣味课堂、激发学生兴趣点的有效策略,旨在不断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与完善。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兴趣点

对小学生来讲,兴趣往往是驱使他们参与学习和探究的主要动力,也是影响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因此,现代小学语文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各种知识时,就需要从激发学生的兴趣点入手来设计教学方案,并结合他们的实际发展需求以及现代教育的核心要求来对现有的授课模式、教学理念等进行优化和改进,从而使语文课堂呈现出高效、高质的特点,促使学生不断转变学习态度、积极参与课堂,最终使语文课堂的教学成效得到明显提升。

1.转变教学理念、营造宽松的氛围进行激趣

1.1坚持生本思想,给予学生更多学习自主权

受人文教育思想的影响,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带领学生学习具体的知识时,首先要确立以生为本的教育方向,然后再根据教学的目标和需求适时指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给予他们充足的独立思考和分析时间,并鼓励其根据个人的学习能力和水平来自由安排学习内容、选擇学习方法,由此将课堂学习的主动权和主导权交还给学生,使他们在相对宽松的氛围中充分感受到学习的乐趣,进而更加自觉地配合语文老师的引导去完成各种学习任务,顺利提升课堂教学的成效。

1.2注重快乐教育,在教学当中渗透趣味元素

为了增添小学语文课堂的趣味性,教师还应在快乐教育理念的指导下设计一些富有乐趣的教学环节,将学生喜欢的各种元素以合理的方式融入到课堂活动中,从而不断吸引其注意力,促使他们主动与教师进行互动和交流,最终不断增强教学的效果。如,语文教师可以在课堂中引进教学小游戏、开展文学常识竞赛,也可以为学生提供趣味性话题要求他们讨论和分析,由此使其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中不断发散思维、放松心情,继而在有趣的学习活动中收获丰富的知识。

2.在教学中引进信息技术手段触发学生兴趣

2.1利用信息技术创设生动情境调动学生兴趣

针对具体的教学内容,小学语文教师可以采用信息技术手段来创设情境辅助学生理解和学习,使其在生动、立体的场景中对所学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通过主动分析和探究更加准确地把握所学知识的内涵,不断提高课堂的教学成效。例如,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美丽的小兴安岭》一课时,就可以结合教材中描述的各种场景,使用信息技术展示相应的图片和视频帮助学生理解,用新颖的教学方式调动其学习的兴趣,并引导他们将课文中的文字和具体的风景相联系,在直观的画面中充分感知小兴安岭的景色之美,进而体会作者想要表达的赞美和热爱之情,从整体上提高学生学习和理解文章主题的效率。

2.2借助信息技术补充教学资源丰富学生知识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小学语文教师也可以使用信息技术来整合各种教学资源,通过补充和完善课堂教学内容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从而不断发展其文学素养。比如,教师可以在讲授《猴王出世》一文时,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补充作者吴承恩的相关资料,并制作一个简单的微课课件为学生梳理名著《西游记》的主要故事情节,进一步调动学生学习和了解本课内容的好奇心;教师也可以在作文课上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展示一些与习作主题有关的生活案例、名言警句或是历史故事等,不仅可以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写作兴趣,还有助于促使学生积累更多写作素材,加快其构思和写作的速度。

2.3使用信息技术组织翻转课堂增强教学趣味

根据新时期的育人要求,小学语文教师还可以在课堂教学中不断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此时教师就可以借助信息技术手段来组织翻转课堂教学活动,通过为学生提供自学平台和讨论平台来增强其参与学习的兴趣,进而有效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如,在教授寓言故事《纪昌学射》时,语文教师就可以提前使用信息技术制作一份导学文档,然后将其打印出来分发给学生,要求他们在课下按照流程进行自学,并将自己的学习成果直接填写在文档上的对应栏目中,再据此在课堂中和其他学生讨论、分享,通过互相借鉴、互相启发来不断完善自己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思路,最终于多元思维的碰撞与交流中构建完整的知识结构。

3.结合语文教材开展实践活动增强学生兴趣

实践教学作为指导学生应用语文知识、发展其灵活思维、培养他们学习兴趣的有效手段,在小学语文学科教学工作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鉴于此,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要有意识地渗透和穿插一些实践教学环节,让学生结合所学内容开展绘画、制作读书卡片、设计手抄报、拟定方案等实践活动,进一步唤醒其参与学习的兴趣,使其于亲身经历、动手操作中不断增强自身的综合能力。

4.采用赏识评价策略,激发学生的积极情感

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也要充分意识到评价对于学生的重要作用,通过在其中渗透赏识教育策略来不断激发他们的积极情感,进而帮助他们重塑学习自信,使其更加深刻地感受到语文学科的魅力。例如,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在学习中的独特观点并予以表扬,以此使其更加主动地进行思考和探究,或是在发现学生有所进步时,教师也要及时对其进行肯定和表扬,以情感激励的方式来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5.结束语

学生在初级教育阶段所收获的知识、形成的能力和思维方式会对其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产生深远影响,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必须充分意识到该阶段教学工作的重要性,积极响应课改的号召,通过在实践中总结经验、创新教法来提高课堂的趣味性和实效性,辅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语文综合素养。在对学生进行兴趣培养时,语文教师要以营造宽松、自由的教学氛围为出发点,同时结合各种先进教学理念来设计具体的授课环节,以便让学生在有趣的学习中获得全面发展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陈春华.浅谈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J].教育(文摘版),2017,11(04):00231-00231.

[2] 王丽萍.如何激发小学生对语文课堂教学的兴趣与活力[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7(35).

[3] 武模朋.如何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J].祖国,2018(09).

(作者单位:四川省雷波县箐口乡中心校)

猜你喜欢

兴趣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浅谈如何激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兴趣点
高效培养学生数学思维品质的研究
数学教学中的互动教学策略探究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