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层财政管理体制改革探究

2019-09-10聂天奇

商讯·公司金融 2019年35期
关键词:管理体制

摘要:针对基层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工作的落实,介绍改革实施的背景与问题,从全面落实分类财政管理、实施精细化财政管理、明确财权及事权、创建多样化的公共服务模式四个方面提出建议,加快体系改革的深入实施,以期能够切实提高财政管理水平。

关键词:基层财政;管理体制;增收节支;分类财政管理

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越来越深入,基层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工作也得到有效落实,为了保证基层财政资金得到有效应用,必须要结合实际与财政改革进程,从改革实践着手分析面临的问题。经过总结发现在实施改革的过程中,整体约束力不足,政府组织框架和财政体制之间存在一些矛盾。这些问题是改革工作顺利实施的阻碍,需要制定有效的解决方案,提升基层财政管理水平。

一、基层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实施背景

自从我国开始实施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迄今为止各级政府部门在增收节支工作中投入大量精力,财政收入增长速度显著提升,更多地区财力也逐渐增强。然而在经济体制改革影响下,所应用的财政管理体制与财政经济发展需求脱节。为了将财政分配关系有效梳理,充分体现出财权、事权之间的匹配与分级决策优势,必须要加快实施财政管理体制改革。

二、基层财政管理体制存在问题

(一)政府組织框架和财政体制无法实现统一

基于目前政府组织,分税财政管理体制在实施过程中无法保证有效性。根据宪法相关内容规定,五级政府组织结构的税收基础具有极强的稳定性,构建分级分税框架财力分配体系难度较大。立足于实践效果,如果政府级次较多,会出现组织机构、人力资源重叠的现象,严重浪费公共资源。

(二)基层财政管理激励机制不完善

各个级别的政府部门内部多级次组织架构是以行政隶属关系为依据而建立,上级政府对下级政府有直接的影响。目前,因为职能分配、财权划分机制整体来说缺乏稳定性,上下级政府部门行政干预力度也因此增加。同时,地方政府部门衡量绩效是通过经济增长情况进行,教育、医疗、社保、环保等并没有融入衡量指标体系中,导致公共服务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在优质公共服务、产品等方面还需要有完善的激励机制作为保障。由于上级政府主要负责指导,很容易推动GDP与经济的增长,所以这也成为基层政府财政管理改革的重要工作。

(三)缺乏财政约束力

城市中外来务工人员数量的增加,逐渐出现超编问题,虽然已经历经多次改革,但效果依然不是非常明显。分析该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三点:其一,政府部门越位现象明显。还未执行公务员管理制度时,一些乡镇机关准入约束并不是非常完善,所以这就直接影响了就业形势,增加就业难度,无法保证公平性;其二,财政监督管理不到位。对于乡镇政府部门而言,乡镇规模、所在地资源储备量等没有得到足够的关注,尽管部门在工作期间将以上事务细化处理,但实际处理流程过于烦琐,从而引发机构、人员冗杂的现象,无法保证财政约束力;其三,正因为监督管理力度不足,直接降低基层财政相关工作的执行效率,加之部门臃肿,人员冗杂,从而面临资金浪费的问题。例如,基层人大具有编制预算、监督等多项职能,但是因为财政监督管理力度不足,导致以上职能无法得到发挥,实践改革中也无法总结有利于财政运行、政府管理的制度。

三、推进基层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建议

(一)全面落实分类财政管理

城镇乡县的经济发展情况存在差异,所以在执行财政管理体制的过程中要结合实际,为财政管理机制赋予独特性。针对各级财政管理工作进行研究与分析,建议采用分类财政管理方法,具体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第一,为基层公共服务提供支持。对于经济贫困地区可以实施财政政策倾斜,增加基层公共服务投入、贫困地区转移支付补助的力度。第二,深入推进各省直管县基层财政管理改革。在具体实施期间基层政府部门要重新梳理现有财政管理机构工作岗位,将一些不重要的岗位取缔,全面提高资金管理效率,并且以直管县管理范围为对象实施改革工作,逐步扩大覆盖范围,发挥模范带头作用。第三,按照基层财政管理改革的实际情况完善相关制度,重点在于突出制度的针对性。如果地区的经济比较发达,建议采用分税制财政体制,结合各种税收类型明确划分财政收入、事权,明确各个级别财政支出管理承担的责任。对于经济欠发达地区,则建议采用核定收支超收分成体系,或者是提供相应比例的补助,如此一来便可以保证乡镇基本支出,并且满足所在地区群众需求。

(二)实施精细化财政管理

结合基层财政管理的基本情况,地方政府部门一方面要保证财政管理各项权力,如资金所有权、使用权、预算管理权与财务审批权,另一方面则要全面实施财政监督与管理,加大监管力度。为此提出两点建议:第一,各个地区财政部门执行统筹指挥工作,对所在地预算编制、执行、优化、管理等各项工作负责;第二,政府部门内部的预算单位可以采用财务统一核算的方式,加大专项资金管理力度,加快落实社会保障资金统筹,针对所有国有资产进行有效管理。总而言之,实施基层财政管理体制改革,需要从原来的收支管理型向综合服务型的方向转变,为人民群众提供高质量服务,保证群众的切身利益。

(三)明确财权及事权

针对现行基层财政体制改革的分析,发现基层财政难度较大的根本原因,为基层单位财力不足,但是所承担的事权责任超出范围,从而导致一些现存的问题无法有效解决。为此,基层部门在实施改革期间,建议应用法律手段,将财权、事权加以明确,尤其是二者之间的界限。各级政府部门需要将乡、镇等需要承担的事权加以明确,并且整理成法律条文,为乡镇财力提供保障。这样一来可以解决乡镇责任、权利不统一的问题,并且推进乡镇政权建设,创建和谐的经济环境。另外,各级政府部门需要以推动民生发展、搞好政权建设为前提,出发为划分县、乡、镇等基层部门的管理事权内容,为乡镇赋予管理的自主权,结合财政体制改革情况为其提供财力支持,保证基层财政管理体制改革能够顺利实施。

(四)创建多样化的公共服务模式

宪法中针对政府部门的基本组织形式有明确规定,即五级架构,建议将地市与乡镇政府部门的财政管理权取消。以宪法为依据,将地市乡镇政府部门的职能弱化,减少政府部门财政级次,但是该方法若在实践中执行,还是存在一定难度的。若站在政府架构改革这一角度,弱化政府职能的建议有一定可行性。但是实际落实期间需要注意,相关人员要充分联系实际,规避财政体制改革中出现“一刀切”问题。同时,地、市政府部门也要分析目前改革进度,完善财政级次规划.通过多样化的公共服务模式,达到减少财政级次的目的,期间可以搭配供应激励体系,将两者充分结合之后为基层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实施提供动力。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基层财政管理过程中,因为一些影响因素的存在导致出现问题。为了能够顺利推进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必须要完善现有管理制度,创新财政管理方法,通过精细化管理、多元化管理模式等明确各级财政部门的职责,提高财政管理能力。

参考文献:

[1]薛小颖.新公共管理视角下的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改革问题研究[J].预算管理与会计,2019(10):12-14.

[2]谷昊.财政税务制度改革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作用研究[J].农家参谋,2019(19):172.

[3]范红芳.新形势下财政税收体制改革的创新路径解析[J].财经界(学术版),2019(17):234.

[4]邓永红,廖西平.乡镇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做法、成效及深化——以湖北省赤壁市为例[J].预算管理与会计,2019(8):51-55.

作者简介:

聂天奇,中国铁建财务有限公司,北京。

猜你喜欢

管理体制
媒介融合视域下新闻传媒管理体制建设研究
我国外商投资管理体制改革历程回顾及深化改革的思考
高职院校开放性实训室的探索与实践
让科研经费回归正途
行政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管理
高职教材出版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高职教育发展存在的若干问题研究
图书馆内部控制建设的深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