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述金融创新

2019-09-10王玲

商讯·公司金融 2019年35期
关键词:金融发展金融创新企业发展

摘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是金融业得以持续发展的核心基础,该行业的产生主要是为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一旦其脱离了实体经济,将无法凸显金融的价值。金融本身是实体经济的命脉,金融改革、金融创新开发的最终目的是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率,更好地推动企业发展。我国国民经济想要得到更好、更持续到发展,先要保障实体经济的稳步发展。本文主要讨论的是金融创新如何助力企业的发展,首先从难点及问题入手,接着分析其原则,提出相应的建议,本文研究结论仅供参考。

关键词:金融创新;金融发展;企业发展

在企业经济发展中,金融贯穿各个环节,实体经济是金融发展的重要载体,金融与实体经济之间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和谐共生。在国内经济转型发展的重要时期,想要实现两者的协同发展、互利互惠,必须要不断创新金融思路,积极探索全新的金融模式,并注重风险防范,以此推动企业的发展,促进企业的创新。

一、金融服务实体经济难点

在国务院金融座谈会上,李克强总理曾指出:“我国的货币较多,但朝着实体经济传导的体制或机制还较小,阻碍着国际企业的发展。”大型企业的经营绩效比较稳定,且发展较为健康,并拥有完善、规范的财务制度,可有效进行风险管控,能够促进企业融资渠道的扩展。

我国企业融资问题普遍存在,据数据统计显示,2003~2018年,实体经济资本回报率在前9年为6.0%,其中2012年最低,资本回报率仅为27.0%。该数据表明,企业的利润率还不如定期存款,这也直接凸显了我国金融机构问题与金融服务实体经济难点。

二、金融服务实体经济问题

我国本身储蓄率货币量较为充足,但受到成本、风险、担保等问题的影响,导致金融行业的生态环境并不完善。企业多存在融资难度大、融资成本高的现象,阻碍着企业的发展,这也是我国金融服务实体经济面临的关键问题之一。

三、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创新改革原则

在企业经济发展中,金融贯穿各个环节,实体经济是金融发展的重要载体,金融与实体经济之间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和谐共生。结合文献资料,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创新改革原则主要包括:大众服务、小企业服务、科技服务,详细分析如下。

(一)大众服务

随着金融业的迅速发展,其已经贯穿了整个经济体系,全民也均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参与,因此金融具备显著的大宗服务特点,这也是金融行业快速发展的根本。

(二)小企业服务

目前,所有的金融产品服务与设计、推广中,大型企业属于主流。银行对中小企业没有提供任何的贷款支持,进而导致金融表现出明显的不协调性,难以保障资金的合理分配,这类现象较为突出。

(三)科技服务

想要实现社会生产力的提升,为综合国力战略提供支撑,需要注重科技创新。科技创新的每一次重大突破、每一项加速应用,均会为全球经济结构重塑提供支撑。金融业需要强化产业服务创新,以更好地进行科技改革。

四、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的建议

金融本身是实体经济的命脉,金融改革、金融创新开发的最终目的是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率,更好地推动企业发展。依据本文上述分析,结合相关资料,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的建议主要如下。

(一)强化内生增长

不断优化各类要素与配置,科学调整生产结构,以此实现经济效益的提升。中国经济转型与升级过程中,内生增长是主要方向。站在长期发展战略角度上,制定相应的金融制度,可促进经济内生增长,并积极开展金融改革,促使金融更好地为企业服务,推动经济持续稳定发展。

(二)培育新兴产业

想要实现全球经济复苏,必须要注重技术的创新与发展。新兴产业本身具备较大的潜力,政府部门要重视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之间的协调发展,通过制定战略性的金融措施,助力新興产业的发展,创新风险管理机制与授信机制。将金融、财税、公共服务作为重点,切实满足新兴产业需求,加快培育金融产品,并积极创新金融产品。创新需要外部资金的支持,但在创新过程中存在着显著的高风险与信息风险问题,且创新活动难以得到有效的资金支持,且阻碍企业创新活动的开展。国企需要适当地降低融资成本,以此促进企业开展创新。配备健全、良好的金融体系,科学分配稀缺资源、合理评估项目、积极创新项目、设定监督负责人,以此避免融资方与出资方信息不对称的情况,协助公司降低道德风险,避免国企出现逆向选择问题,以此降低企业的外部融资成本,促进国企开展创新工作。

(三)完善资金监控

通过分析可发现,当前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发展严重失衡,主要是因为前者的收益较高、且回报较高,不断吸取金融资源,实施的是投机性质的经济行为,导致金融资本与实体经济严重脱离。为避免虚拟经济的诱导投入,必须要完善资金监控,注重资金流量控制,侧重保障资金朝着实体经济流动,引入专门的监管系统,严格把控各个环节,合理进行资金分流。不仅如此,金融产品设计阶段要从风险管理、价格等方面入手,合理定价风险,依照定价配备相应的资本储备,以此科学、合理的引导资金朝着实体经济靠近。

(四)完善金融服务

就实体经济构建而言,国企属于本质单位,国家应该积极鼓励银行,在金融风险可控的情况下,逐步建设企业贷款鼓励机制并配备相应的约束机制。政府部门要注重金融引导与金融规范,结合企业特点,逐步完善、实时更新授信制度,科学设置审批权限,简化手续流程,以此实现银行办事效率的提升(改善企业结算、投资管理等金融服务),为企业提供完善的金融服务。

(五)完善资本市场

长期以来,我国企业的融资渠道多为银行信贷。就实际情况而言,这类融资格局会将全部的融资风险转移给银行,同时增加企业的融资难度,应用价值不大。在金融创新背景下,企业需要深入挖掘当前资本市场,推出适合国企的直接融资工具,确保资本市场能够适于国企的发展。通过营造良好的金融环境,注重风险控制,可为直接融资提供便捷。

(六)提供资金支持

国企想要在金融领域迈出一大步,需要切实满足自身的金融需求,加快改革步伐,加大改革力度,以此更好的支撑国企的增倍需求。政府部门要鼓励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应当积极开展业务创新,比如,“银行+基金”“股权+债权”等一些综合性的金融服务,以此实现“投资联动”,不断提升国企金融服务水平,切实降低国企的金融成本。同时,企业还需要健全完善的培育机制(上市),为企业的运营提供支持,积极实施“倍增计划”,以此推动企业上市。政府部门要鼓励新型经济金融组织进驻当地,为当地企业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为当地企业提供全链条的金融支持。企业还需要金融创新领域的专家,为企业提供定向服务,促使国企获得最大倍增,释放成长激情。

五、自主创新企业资金受到约束的原因

(一)不确定性风险

国企在自主创新技术资金产出上具备显著的随机性效应、突变型效应。受到全球经济的冲击,依照银行现存的风险管控体系,无法为国企提供完善的贷款服务,难以满足国企资金需求。国企对技术创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认为其要具备一定的前瞻性,在项目执行上要具备一定的魄力。在创新过程中,掌握创新方向,解决技术流失风险是关键点。该技术发展会遇到瓶颈期,一旦其中出现各类问题,将会为国企带来较大的收益变动风险。

(二)无资金保障

由于市场不完善,增加了项目创新成本,弱化了企业的内在动力,这在中小企业上表现的比较明显,增加了资金供给难度。技术创新活动与企业本身的经营活动差别较大,前者具备显著的复杂性与不确定性,属于一个较为庞大的工程,在其开展阶段需要大量资金的支持。

(三)资金渠道单一

国企自主创新的资金多为自筹资金,难以从资本市场获取直接的融资机会。主要是因为国内的资本市场发育尚未成熟,部分企业或存在资信、抵押等问题,难以获得较好的融资机会。

六、结束语

综上所述,中国经济的发展需要适当进行结构调整与经济体制转型,因此金融服务结构要做出适应性的改变,并合理的调整结构。由于金融改革与实体经济之间有密切的联系,两者紧密结合,可在新常态下更好地推动企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黄梅波,刘斯润.以金融发展、金融创新助力“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J].福建論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20(2):37-42.

[2]王永锋.甘肃供应链金融创新发展研讨会专家观点综述[J].甘肃金融,2019,18(3):8-11,51.

[3]白园园,李玉菊.宁波通商银行:坚持金融创新助力本土小微[J].宁波经济(财经视点),2019,20(5):34-35.

[4]封北麟.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建设,助力科技金融发展[J].经济研究参考,2017,15(25):51-57.

[5]李亚玲.融资租赁创新发展与风险防范的探讨——以东疆融资租赁业务为例[J].华北金融,2017,09(5):63-66,70.

[6]金梅.民族贫困地区金融创新助力精准扶贫研究——以怒江州为例[J].金融理论与教学,2017,11(4):15一18.

[7]李泽旭.中小创新型科技企业融资方式研究[n].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16,22(10):107-112.

[8]任高飞,蔡报纯.致力科技金融创新,助力中小企业发展[J].投资北京,2018,16(1):90-91.

作者简介:

王玲,云南交投集团云岭建设有限公司,云南昆明。

猜你喜欢

金融发展金融创新企业发展
金融对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影响及对策实证分析
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与金融创新的互动发展
论互联网金融刑法规制的研究
邮政金融应对互联网冲击的对策探讨
跨国公司财务管理与金融创新
“双创”国策下的阶段性经营、资本知识架构研究
对外开放对金融发展的抑制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