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中国哲学家及学者对科学与哲学关系的探求”

2019-09-10任航

新生代·上半月 2019年4期
关键词:哲学科学

【摘要】:古今中外不少哲学家对于两者的关系都有不同的看法,本篇文章主要从中国哲学家及学者对于该问题的研究探索等方面进行阐述。

【关键词】科学 哲学 中国哲学家

科学与哲学的关系相当复杂,它包含了很多层面。关于科学与哲学的关系,其回答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本文围绕科学与哲学的关系展开论述。

张君劢先生认为,科学为客观的,玄学(人生观)是主观的;科学为论理为方法学所支配,人生观则起于直觉;科学可以分析方法下手,人生观则为综合的;科学为因果律所支配,人生观则为自由意志的;科学起于对象之相同现象,人生观则起源于人格之单一性。因此,张君劢强调:“故科学无论如何发达,而人生观问题之解决,绝非科学所能为力,惟赖诸人类之自身而已。”他认为玄学是哲学的主要内容,是研究人生观的学问。强调了哲学不同于科学,具有非实证性和超经验性,其本性是无定论的。如果说,张君劢在《再论人生观与科学并答丁在军》主要说明科学不能支配人生观、解决意义问题,要解决意义问题只能依赖于玄学,那么,他1923年在中国大学的演讲《科学之评价》则主要是说明科学不是万能的。

冯友兰先生曾经系统的考察过哲学与科学的关系。在他的哲学中,真际实际上就是逻辑上先于各种客观事物存在的理世界,实际实际上就是标志着客观事物存在的器世界。“真际与实际不同,真际是指凡可称为有者,亦可名为本然;实际是指有事实存在者,亦可名为自然。” 就研究“种类”来说,冯友兰认为,哲学和科学是“种类”的不同,最哲学的哲学不研究实际,不对实际“有所主张”,“有所肯定”,“不是以当时之科学底理论为依据,所以不随科学理论变动而变动”。 他强调哲学必须脱离科学,远离实际,并强调哲学只研究“真迹”。再次就研究方法而言,冯友兰认为科学大部分是实验的,其研究方法大部分靠试验方法,“因实验工具可以有甚多甚速地革新与进步,科学亦可有甚多甚速地革新与进步”。哲学则不然,哲学不是试验的,其研究方法不靠试验方法,而“靠人之思之能力。人之思之能力是古今如一至少亦可说是很少有显著变化。思之运用所依之工具,如言语文字等,亦不能有甚多甚新底进步”。

王平陵举出科学与哲学五方面的相异之点:(1)哲学以实有的全体性及直接性为对象,所以它的原理是具体的、根本的。科学则以实有之部分性及间接性为对象,所以它的原理是抽象的、表面的、假定的。(2)哲学的目标,在创造其规范和价值;科学的目标,在说明或运用其法则与事实。换句说:哲学以满足全我的要求为目的,科学则唯以满足知的要求及功利的要求为目的。(3)哲学的机能,为人格的基本性性质,而科学的机能,则为理知作用。(4)哲学之统一原理,对于实有为内在的,故哲学为“自我之学”,或“主观之学”;科学之统一原理,对于实有为外在的,故科学为“非我之学”,或“客观之学”。(5)哲学以解决根本疑问,满足根本要求为职能,科学则以解决实际疑问,满足实用要求为职能。

王星拱的罗列可谓详尽:(1)哲学与科学之范围不同而其方法亦不同:哲学是研究本体的,科学是研究现象的;哲学是研究知识的,科学是研究事实的;哲学是研究形式的,科学是研究实质的。由此言之,研究科学须用经验,研究哲学须用理性。唯其要用经验,所以要在观察试验上做工夫。唯其要用理性,所以注重純粹的推论。(2)哲学与科学之范围相同而

其方法不同:哲学在前而科学在后,即先有哲学做急先锋,探险于未知之疆域,然后有科学一步一步地切实布置起来;科学在前而哲学在后,即它俩也是以全世界为领土,但是科学先从局部方面详细考察,把局部研究所得的结果,聚在一处,于是哲学集其大成,组织一个系统起来,安置于一个普遍的原理之下;哲学是全部的,科学是局部的,即哲学立原理以统事实,科学就事实以求原理。

总之不难看出,科学与哲学在特征上的不同主要体现之以下多个方面:研究对象、学科范围、关注问题、视野展开、侧重之点、思考深度、欲达目标、处理方法、主客程度、历史长短、进步速度、自身职能、社会功能等。二者最大等差异也许是:“观察和实验似乎概括了科学的特征,而在哲学或其他人文学科中不起作用。“科学家在自己的研究工作中,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一些哲学家所关心的问题。支配科学研究工作并使之做出成功推论的脑力活动,本质上是与哲学探索和指引分不开的。19 世纪下半叶,人们对这种关系的认识比较模糊,而到了我们这个时代,这种认识已开始产生重大影响,在科学家阵营里,到处都有一些头脑敏锐的人,想为整个哲学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因此,我们的这个时代正经历着自然哲学的新发展,今天有许多人聚集在这一旗帜之下,这证明自然与哲学这两个概念的融合具有某种魅力,我们每个人在这里边都发现问题,其答案就近在我们心中。”与自然哲学一样,科学哲学也是沟通科学与哲学的便捷桥梁,连接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的纽带。

【参考文献】:

【1】 李醒民:《科学论:科学的三维世界》(上卷)第3-10页,[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2】 王星拱:《科学概论》第 210-228、230-23【1】131-132页,[ 北京] 商务印书馆1930年版。

【3】 王平陵:《“科哲之战”的尾声》,载张君劢、丁文江等:《科学与人生观》第304页,[ 济南] 山东人出版社1997年版。

【4】 李醒民:《在哲学与科学之间》,载《光明日报》1988年12月26日。

【5】 李醒民:《科学哲学: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交汇点》,载《光明日报》1998年11月20日;李醒民:《科学哲学的论域、沿革和未来》,载《光明日报》2004年11月16日。

【6】 洪晓楠:《哲学通论十五讲》,第181-206页,[ 北京] 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

【7】 李醒民:《论科学与哲学的关系》全文,[ 北京] 《自然辩证法通讯》2013年版。

作者简介:任航(1995.5-),女,汉,河南郑州人,在读硕士,科学与技术哲学,郑州大学。

猜你喜欢

哲学科学
点击科学
点击科学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科学拔牙
酷巴熊的生活哲学
英文目录及摘要
晾衣哲学
幽默哲学
衰落的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