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红色”在汉英翻译中的文化差异

2019-09-10李亚茹

新生代·上半月 2019年4期
关键词:汉英内涵红色

【摘要】:汉英语言各具特色,词汇包含丰富的文化内涵,但由于汉英两种语言分属不同语系,所以两种语言中的词汇存在着巨大的文化差异,有很多词汇在两种语言中找不到内涵意义完全对应的词,在语义和文化层面有很大的不同。本文以“红色”为例,分析比较了“红色”在汉英中的文化内涵,从宗教、政治和思维模式三个层面来分析“红色”在汉英翻译中的文化差异。

【关键字】:红色 文化差异 汉英翻译

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中国与世界的交往日益紧密,而克服语言障碍,促进中外文明的全面对话就显得越来越重要,同时作为文化交流的媒介,翻译活动也显得尤为重要。翻译活动与文化背景息息相关,涉及众多的内部和外部因素(许钧,2009,274)。通过研究文化差异对“红色”在汉英中翻译的影响。试图进一步说明文化对翻译的重大影响,引起译者对不同文化的重视,有意识地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促进翻译事业的发展,促进中西文化交流。

一﹑“红色”在汉英中的文化内涵

(一)“红色”在汉语中的文化内涵

中国人以红色为贵, 红色是我国文化中的基本崇尚色, 它体现了中国人在精神和物质上的追求,所以在汉文化里代表着褒义。首先它象征着富贵和成功,如朝廷官员都住在“朱门”,“红墙碧瓦”和“朱门绮户”象征富贵人家,他们穿的衣服是“朱衣”,坐的车子称“朱轩”;中国古代科举状元及第后,要穿大红色衣服,以示庆祝。它也象征着吉祥、喜庆、忠诚和兴旺等。戏曲中用红色脸谱象征忠义、耿介的品性, 如三国的关羽多为红色脸谱;把促成他人美好婚姻的人叫“红娘”,红娘原为《西厢记》中崔莺莺的侍女,她促成了莺莺和张生的结合,后来民间把 “红娘”代称为帮助别人完成美满姻缘的人,现也常比喻为各方牵线搭桥的人或组织(尤玉秀,张大男,2016,101);喜庆日子要挂大红灯笼、贴红对联、红福字;传统婚礼上的红喜字、红蜡烛、红盖头、新娘的大红袄, 不但给婚礼带来喜庆的气氛, 更让人联想到婚后的日子会越过越红火;本命年要穿红衣服,目的是辟邪,象征吉利。它还象征美丽、漂亮, 如指女子盛妆为“红妆”或“红装”,把艳妆女子称为“红袖”,指女子美艳的容颜为“红颜”等。另外它也象征着“革命和无产阶级事业”, 具有忠贞和进步的褒义联想。如“根红苗正 ”表示出身进步家庭;“红军”、“赤卫队”表示革命军队;“红色政权”、“又红又专”、“一颗红心”都代表着打破旧世界的渴望, 象征着用鲜血从事革命活动的信仰。

(二)“red”在英语中的文化内涵

西方文化中的“red”主要指鲜血的颜色, 而鲜血在西方人心目中是奔腾在人体内的生命之液,一旦鲜血流淌下来, 生命之花也就凋谢。所以“red”使西方人联想到“暴力”和“危险”。如“red battle”表示血战;“red ruin”表示火灾;“red alert”指空袭等警报,红色交通灯表示停车,最高级别警报是红色警报;“red rag”源于西班牙斗牛士在斗牛场上用的红布, 比喻激人愤怒的东西;“red-handed”表示沾满鲜血的或正在作案时被现场抓住的;“have red hands”指犯了杀人罪;法国作家司汤达笔下的小说《红与黑》,“红”也代表反封建的革命的力量;“better red than dead” 用于表示美国人民宁可受共产党的统治, 也不要死于核战争;“red lining”(圈红线) , 指美国金融机构将贫困地圈上红线, 拒绝向这一地区提供住房贷款, 使这些地区陷入了更大的贫困;“red coat”(红衣兵),指美国独立战争时期的英国兵, 因穿猩红色的军服而得名;“Red Brigade”(红色旅),是指意大利的秘密恐怖组织, 专门从事绑架、谋杀和破坏等一系列恐怖活动。另外它还象征着放荡、淫秽, 如“a red waste of his youth”表示他那因放荡而浪费的青春;“a red light district”表示花街柳巷(也就是红灯区);“Is she really so red as she is painted?”译为“难到她真的像人们所描绘的那样放荡吗?”英国汉学家霍克斯为了便于英美读者理解,将该《红楼梦》标题意译为 The Story of the Stone (《石头记》),把“怡红院”(原名为“怡红快绿”)改译成“the House of Green Delights”(怡绿院),把“怡红公子”译为 “Green Boy”(怡绿公子),红学译为“stone studies”,红学家译为“stone of scholars”。霍译考虑到了读者的宗教背景和民族心理,把原文中关于“红”的词语用“green”代替, 因为“绿色”在英美文化中是生命和活力的象征。

二﹑“红色”在汉英翻译中的文化差异

(一)宗教差异

中国人以红色为贵, 源于古代的日神崇拜(祝艳艳,2010,142)。太阳从东方升起, 它那火红的颜色和炎热的高温颇给古人以神秘莫测的感觉,由此古人产生了对红色的崇尚。因为烈日如火, 其色赤红, 对阳光有一种本能的依恋和崇拜。华夏民族是世界上最早使用火的民族,钻木取火、刀耕火种的生活, 加速了先民对火的认识, 培养了他们对红色的亲近感。中国人崇红、轻黑、忌白, 有“穿红可以避邪”之说。红色的喜庆和吉祥之意自然而然地产生了。

然而, 英美人和中国人有不同的“红色观”。在基督教传说中,魔鬼撒旦通常都以“红色”出现,所以“red”一词让英美人联想到流血,战争,恐怖,愤怒和危险等(唐淑敏,2008,174)。根据《圣经·创世纪》叙述,夏娃由于偷吃树上苹果,被逐出伊甸园,上帝为了严惩夏娃,就增加了她生产时的痛苦,如人们所知生孩子最大的痛苦免不了流血,血的颜色是红色,所以“red”让西方人感到血腥,残酷以及危险。

(二)政治差异

“红色”在中国具有浓重鲜明的政治色彩。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和中国共产党党旗都是红色,中华人民共和國国徽也是红色,由于中国特殊的历史背景, 出现了红色文化 , 主要是指我们党在革命战争年代形成的革命文献、文物、文学作品和革命战争遗址、纪念地以及凝结在其中的革命精神、革命传统和红色风情等(刘静,王志勤,赵俊姝,2005,111)。由此“红色”象征着革命和无产阶级事业,具有忠贞和进步的褒义联想。

在西方政治领域,红色则代表暴力革命。将红色与革命融为一体是马克思主义问世以后出现的新事物。但是由于后来斯大林搞肃反,加上杀人无数,更以暴力手段推行公有制,于是引起了以私有制为基础的西方资本主义世界的惊恐,西方各国纷纷采取措施,严防共产主义向本国蔓延,他们称之为“防止赤化”,“严遏红祸”。从此红色便成了暴力革命的象征。

(三)思维模式差异

中西方人们的思维模式存在巨大差异,中国人是整体思维模式,习惯从整体上来观察某一事物的特点,注重表面特征,往往不会深究其本质。而西方人却与粗正好相反,他们是局部思维模式,总是从部分来观察某一事物的特点,注重探究其本质特征。由此“红茶”译为“black tea”,“红糖”译为“brown sugar”。细分析一下, 其实它们看似矛盾并不矛盾。中国人称“红茶”,主要是从其茶水颜色的角度看,表现了他们的整体性思维,注重表面特征,而西方人用“black tea” 是从其茶叶颜色的角度看,表现了他们的局部性思维,注重本质特征。同样的,中国人称“红糖”是因其加水泡出来的颜色类似红色,而英语中用“brown sugar” 是从糖的颜色的角度来看的。

通过对红色在汉英两种语言中的文化内涵进行对比,从宗教、政治和思维模式三个层面论述红色的文化内涵差异。整篇文章都体现出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告诫当今的翻译研究者应该从文化角度出发,对翻译进行宏观的,外部的研究,理解不同文化之间的关系对人们在当今世界生存越来越重要。但是由于笔者经验有限,时间与理论支撑不充分,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结论存在片面性,望给予批评与指正。

【参考文献】:

【1】刘静, 王志勤, 赵俊姝. “红色”在汉英语言中的文化差异及翻译[J].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 2005, (2): 111-113.

【2】唐淑敏. 永远的红色—论“红”在汉英互译中的对等与翻译[J]. 社会科学论坛, 2008, (9): 172-175.

【3】许钧. 翻译概论[M]. 北京: 外語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9.

【4】尤玉秀, 张大男. 颜色词“红色”的汉英翻译策略研究[J]. 边疆经济与文化, 2016, (3): 101-102.

【5】祝艳艳. 汉英颜色词“红”所表现的中西文化差异[J]. 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0, 30(5): 140-142.

作者简介:李亚茹(1994—),女,汉族,河北张家口市人,翻译硕士,单位:天津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笔译专业,研究方向:英语笔译。

猜你喜欢

汉英内涵红色
A Chinese-English List of the Sports Programmes in Winter Olympics 冬奥会项目名称汉英对照词表
理解本质,丰富内涵
红色在哪里?
《红色系列之一》、《红色系列之二》
王汉英的诗
追忆红色浪漫
有理数的数学内涵
木木相册
从汉英差别看汉英科技翻译中主语选定的原则
在翻译实践中探讨汉英翻译理论和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