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内蒙古农业合作社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2019-09-10张志芳

粮食科技与经济 2019年4期
关键词:合作社内蒙古农业

张志芳

[摘要]内蒙古自治区是我国重要的农业产区,农业是一个国家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前提,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内蒙古农业发展,内蒙古农业发展已取得了较大的进步。农业合作社作为一项长期存在、符合社会实际的集体组织,兼具政治意义和经济意义。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由于各种历史原因和现实条件的限制,农业合作社的发展遇到了困难,给内蒙古经济社会发展,尤其是农业经济改革增速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阻碍农业的蓬勃发展。本文结合实际,对内蒙古农业合作社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相关建议,以期促进内蒙古以及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内蒙古;农业;合作社

中图分类号:F321.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65/j.gste.cn431252ts.20190436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农业作为社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生产力也得到了很大程度的进步。伴随着近几十年来“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号召,农业技术也在不断进步,从播种、收获、加工再到销售,整个农业行业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和革新。农业生产的效率不断提高,农民投入农业生产的方式也在发生着巨大.变化,内蒙古自治区农业就是我国农业生产发展的一个缩影"。国家政策支持和保障力度不断加大、农业机械化程度不断提高等都是农业发展面临的环境,农业合作社为了提高农业发展的规模效益,必须清晰地认识到这个大的趋势,着力破解分散经营、信息闭塞的难题,进一步增强资源统合度和管理效率12。

1内蒙古农业合作社的发展背景

改革开放后,我国逐渐建立了市场经济体制,各类经济体在市场经济中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探索提升经济水平的手段和途径。农业是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民成为与市场直接接触的经济实体,在当前国家对“三农”问题高度重视并且推出一系列惠农政策的前提下,农业的生产规模日益增大,机械化生产水平也越来越高,以往单打独斗或小而全的农民个人经营方式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农业合作社在这个过程中以集体的形式应对市场风险、把握市场机遇,在各类资源配置的过程当中起着主导作用。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农业合作社也必将更加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加合理地协调各方面资源,提高抗风险能力,增加产出效益。

2内蒙古农业合作社发展现状

在党和政府的关心下,内蒙古农业合作社建设工作有了较大进展,对促进农民增收、农村发展和社会建设起到了重要作用。在农业合作社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一些传统制约农业发展的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例如,重复购置生产机械、生产经营经验不足、集约化程度较低、投入产出比较低等问题。农村土地流转制度和内蒙古农业合作社建设相互结合,解决了一部分农村青年劳动力流出比较严重的问题,通过更加有力的措施,吸引了一部分人才扎根内蒙古农村,为现代农村和农业发展做出了贡献。

内蒙古农业合作社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这些问题对于今后一段时间内加快更高质量的内蒙古农业合作社建设工程有着负面影响,甚至会导致许多社会问题、群体事件。不能对当前内蒙古农业合作社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不管不问,各级党委和政府都要对这些问题进行深人思考与探究5。

2.1对农业合作社重视程度不够,认识不到位

由于历史因素和现实条件的影响,一些干部和群众在实际的农业合作社建设过程中并没有真正认识到农业合作社发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只看到了国家制定的相关政策和拨付的款项,没有从宏观上把握农业合作社的战略目的,导致内蒙古部分地区农业合作社对农民增收、农业发展起到的作用有限。还有部分人对农业合作社的认识仍然停留在20世纪,对其管理模式和运营方式不能做到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没有利用现代先进、有效的科学技术和生产模式进行作业,不能把党和国家的政策方针贯彻到位,不能在更大层面上发挥政策方针的力量,对自治区农业生产潜力挖掘不够。在这样的思维指引下,一些农业合作社中的农户对农业合作社的发展前景产生了质疑,自发动力和生产积极性在很大程度上被挫伤,最终丧失了自我发展的能力和动力。更多的农户只看重当前模式带来的短期利益,对社会和农业发展缺乏责任感和长远目光,合作意识较弱,参与合作行动力执行效果较差。

2.2内部管理不规范,运行机制有缺陷

作为一个政治和经济性质并存的组织实体,农业合作社内部管理机制和运行模式标准更高、要求更加严格,但是自治区大部分农业合作社在该方面存在较大的问题。市场经济带来了生产和发展的活力,但同时也对一部分人的思维意识产生了不良影响,主要是由于其政治意识不坚定、责任意识不够强。对农业合作社来讲,就是集体出资和最终利益分配机制不完善,有时并不符合公平原则,甚至与我国相关的农业合作社法律相违背。

部分农业合作社存在着由少数人控制,农民呼声得不到反映的问题,最主要的体现就是成员大会。在这个大会上,部分出资的核心成员成为合作社决策的主导者,但实际上其决策能力和水平有限,并不能认真严谨地考虑合作社其他成员的利益分配。同時,其他普通成员参与决策的权利非常有限,成员大会流于形式,民主原则不能得到良好的贯彻落实。

3内蒙古农业合作社可持续发展建议

3.1政府加大资金扶持和投入力度,完善政策引导

农业是国家的根本产业,也是自治区的重要产业支撑、发展之基,自治区要严格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进一步落实责任,加强对农业合作社的支持和引导,强化战略支撑。这种引导和支撑应该是尊重现实自治区内部农业客观规律、符合实际的。因为内蒙古自治区农业的具体种类较多,所以既要制定比较宏观的扶持措施,又要深入实际进行调研,结合具体的农业种类和当地农业合作社发展现状进行发展情况研判,提出相关建议。加强引导和支持并不意味着政府要包办农民和农业合作社的全部生产活动,要通过引导变输血为造血,要授之以渔,不搞“盆景”,实实在在地帮助农业合作社转变发展方式、改革经营模式,进一步促进农业合作社更好地适应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消除城乡二元结构差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3.2创新发展模式,提高服务质量

各级、各部门和每个参与者都应当认识到,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自治区农业合作社的发展模式绝对不能够照搬或者延续20世纪的发展模式,要根据时代需求和市场要求,因地制宜。在充分尊重群众意见的基础上,进行生产模式改革,对配套的相关机制应予以完善,打破“大锅饭”式的平均分配模式,合理、适当地调整利益分配格局和政策,通过此类方式进一步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和生产活力。在基金分配上应当留出足额部分供合作社在未来时间段内进行发展,对于一些特别贫困、特别薄弱的地方,可以先行组建相关的领导小组和指导帮扶团队,鼓励合作社拓展服务功能。不能只依靠一种或者一类产品盈利,有经验的合作社可以建设农业操作培训基地、农业机械维修基地、职业技能教育培训基地,这样既可以在传统农业的基础上扩展盈利模式,又可以探索多种发展路径,增强农民和外界联系,满足农业发展和社会需求"。4结论

本文通过对当前内蒙古自治区农业合作社发展的背景、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在谨慎探索的基础上对合作社发展途径提出了建议。农业合作社作为符合我国国情和人民利益的经营单位,在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农业建设方面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无论是政府还是公众都应当充分认识到发展农业合作社的重要性,用实践推动其发展。

参考文献

[1]朱长春,成如。农机合作社成为内蒙古现代化农业发展的引擎[J].农村牧区机械化,2012(4):28-31.

[2]陈秀丽,农业专业合作社发展现状及完善措施分析与思考[J].时代金融,2017(11):96-97.

[3]王帅,吴桂莲.现代农业建设的弄潮儿——记内蒙古扎赉特旗大岭村农机合作社带头人冷艳丰[J].现代农业装备,2008(11):30-31.

[4]罗华,谢娟娟。基层农机推广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南方農机,2019(4):47+108.

[5]常俊川。兵团农工专业合作社发展问题和对策研究[D].粮食科技与经济,2019(1):109-111.

[6]王新媛,邵曙光。内蒙古农牧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方向研究[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9(1):22+26.

[7]刘荣君,吴光宇。内蒙古农业合作社发展状况调查[D].合作经济与科技,2019(2):8-13.

[8]梁景晟,涂火生。浅谈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现状及对策以泰和县为例[J].南方农机,2018(17):3+7.

[9]张士杰,潘瀚文。发展合作社教育培养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人才的对策研究[J].粮食科技与经济,2017(2):20-24.

[10]邢莹,马玉波。粮食生产合作社外部效率评价体系构建研究[J].粮食科技与经济,2015(5):23-26.

猜你喜欢

合作社内蒙古农业
数据分析挖掘在农业统计分析中的应用
An Analysis of English Teaching Methods in Middle School
中国农业2017年与未来十年展望
闫锡聪
流通领域重要农业产品价格(2016年10月)
蔬菜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实践与启示
完善专业合作社社会化服务,促进家庭农场发展
烟农专业合作社用工管理探析
内蒙古大草原
书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