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策略探讨

2019-09-10马俊菁

天津教育·下 2019年5期
关键词:健全人格课文内容人格

马俊菁

小学语文教学中不仅要注重基础知识教学,还要对其人格进行培养,以此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但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还存在一定问题,教学效果不甚理想。本文重点阐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健全人格培养的策略,以此更好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小学语文教学目的是让学生能够习得相关的知识内容,对学生的审美情趣进行培养,提升学生的认知、自制以及想象能力。语文教学中教材内容含有丰富的知识内容,对人生真谛进行揭示,具有形象、生动的特点,以此更好地培养学生健全人格。

一、发挥教材价值,培养健全人格

小学语文教学中很多文章有利于对学生人生观进行培养,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的人生观进行培养,例如在学习《将相和》相关知识内容时,既可以让学生认识到蔺相如的爱国之情,也可以讓学生学习到廉颇的知错能改。

此外,在利用教材进行教学时,还要能够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进行关注,以此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人格方面的教育。在对学生人格进行教育时还要能够意识到审美能力也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对学生审美能力进行培养时,要能够做到动之以情。通过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美的教育,对学生的健全人格进行塑造。

二、渗透情感进行人格教育

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德育要能够挖掘课文知识内容所包含的情感,通过朗读的方式是对情感进行表达的重要途径,通过朗读的方式能够更好体会课文内容所表达的情感,仅仅通过教师的讲解学生并不能体会其中的情感,只有学生亲自进行反复朗读才能深层次地理解课文中所表达的情感。

例如,在学习《我爱你啊,祖国》相关知识内容时,学生通过重复朗读的方式能够更好地体会其中所表达的爱国和自豪之情。随着朗读的层次不断深入,学生对课文内容理解也就越深入。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引导具有重要的作用,通过教师的示范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领悟课文中表达的情感。为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能够强化自身的阅读水平,对课文内容进行深层次解读。还要主动发挥语言文字自身的情感性,以此,强化学生对于文字的把握。学生要在对文本内容进行阅读时会感到好奇,有一种新鲜感,为此,在学生阅读文章内容时,为了让学生能够获得较为丰富的情感体验,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需要更加丰富的情感体验。

通过写作的方式也能够让学生更好地对情感进行表达,一篇文章可以对学生情感方面的状况进行表现,为此,教师可以利用教材内容当中的综合性写作模块引导学生进行写作,以此对学生的人格进行培养。

三、采取科学方法进行人格教育

语文教学中要能够对学生的人格进行教育,首先要对学生的人格给予一定的尊重,让学生充分体现自身的主动性。首先教师在教学中要端正自己的教学态度,认识到教学中学生是主体。教师需要在教育教学中不断提醒自己,对于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错误,教师应该以鼓励为主而不是批评和指责,为学生创设相对民主平等的氛围,让学生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并能够积极改正。

此外,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以此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当前社会发展中创新是不可缺少的品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尽可能为学生提供相应的机会和平台,对学生的创新精神进行培养,以此对学生的人格进行教育。

(责任编辑  林 娟)

猜你喜欢

健全人格课文内容人格
从高校辅导员视角论当代大学生健全人格培养
以鸟喻人
《人格的发展——巴金传》(评传)
你是回避付出型人格吗?
必修4 Units 1—2课文语法填空
必修4 Unit 5课文语法填空
必修3 Units 3—4课文语法填空
必修4 Units 3—4课文语法填空
劳动教育促进学生健全人格发展之探微
论体育运动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