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思想政治活动型学科课程中“议题”选取原则探析

2019-09-10闫海丰

求学·教育研究 2019年5期
关键词:议题新课程改革

闫海丰

摘 要: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已于2018年全面开始。立德树人是思想政治课的根本任务,在课程实施过程中要以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目的,以培养中学生核心素养,增强中学生的参与能力、实践能力为最终目的。围绕“议题”展开的教学活动是实现上述教学目标的重要教学方法。教学设计要与活动型学科课程的特点相衔接,根本在于教学设计中所选择的“议题”要恰当、准确。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活动型学科课程;议题;政治学科核心素养

2017年版的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已经公布。本课程的教学要求运用多种方式和手段,引导学生注重小组合作学习,共享学习成果,教学强调学生的切身感受、获取知识的过程。如何实现上述要求并使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得到培养和践行则是新课改所面临的难题。以“议题”为中心的活动型学科课堂则是实现上述教学目标的新形式。那么,如何选择“议题”?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在这里提出一些建议,以期对大家的教学有一定的帮助。

一、“议题”选取要具有广度、深度和难度

首先,“议题”要有广度。教师所选“议题”可以涉及更多的学科,如经济、文化、历史、地理、法律,甚至一些伦理问题均可以入选。这样可以多角度、多层次地启发学生探究问题,认识社会。其次,“议题”还要有深度、难度。教学中要引入具有一定深度的社会焦点“议题”。教师要联系社会生活和学生的思想状态及其所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对思想政治教材内容进行整合提炼,合理地确定具有针对性、辩论性、实效性的教学“议题”。学生可以从自身的角度出发全方位多角度的对“议题”进行争论,他们的兴趣自然也就被激发起来,思想的碰撞必然会闪出耀眼的火花。当然,选择这类“议题”的根本目的不在于獲得解决问题的统一答案,因为很多辩论性的“议题”极具复杂性,多种立意交织,很难有统一的答案,这样做的目的是通过辩论,来培养学生提出异议、表达思想、敢于质疑的精神。

在讲述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时,笔者就引入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某小区的案例:2017年5月2日,医生杨某在电梯内劝阻段某抽烟,两人发生争执。十多分钟后,69岁的段某突发心脏病死亡。段某的妻子田某将杨某诉至法院,要求其赔偿死亡赔偿金等共计40余万元。2017年9月4日,郑州市金水区法院做出一审判决,判决杨某向死者家属赔偿1.5万元。田某不服一审判决,上诉至郑州市中级人民法院。2018年1月,该案在郑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二审公开宣判,法院撤销要求杨某赔偿死者家属1.5万元的民事判决;驳回田某的诉讼请求。

根据这个案例笔者提炼了三个“议题”:

(1)如何评价段某在电梯里的吸烟行为?

(2)假如你是杨某,你会劝阻段某吸烟的行为吗?

(3)从段某的妻子田某的行为中,你觉得公民应该如何行使权利及履行义务?

具有一定广度、深度和难度的“议题”,可以激趣起疑。教师仿佛一颗石子抛入水中,激起了无数的涟漪。正确引导学生理性面对生活中的各种难题,并通过仔细思考得出符合公众利益的结论,能够绽放人性的光辉,从而能够提升学生认识问题的境界、广度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议题”选取要体现“三贴近”原则

美国心理学家布卢姆说过:“学习的最大动力,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因此,“三贴近”原则在上一轮的课改中就已经提出,并在教学实践中得到贯彻,效果非常理想。那么在本轮课改中还应该坚持下来。尤其是“议题”的设置,更要坚持“三贴近”原则。首先,“议题”要贴近实际。从大的角度看,当前最大的实际就是我国的国情,脱离国情的“议题”必然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从小的角度看,“议题”要贴近学生的思想实际,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能力。其次,“议题”要贴近生活。随话说“生活之树长青”,“议题”要贴近社会生活和学生生活,善于从学生的身边挖掘新鲜事例选取“议题”。使用学生熟悉的语言,使“议题”充满生活色彩。最后,“议题”要贴近学生。“议题”要贴近学生的认知规律、学习水平和接受水平,为学生终身发展服务。

“议题”的选取坚持“三贴近”原则是新课改的必然选择。让学生在活动型课堂中以主人的身份参与其中,讲述自己的事,说出自己的观点,让生活逻辑在课堂上大放光彩,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我们的课堂才会更加灵性、生动、和谐。只有学生能够融入的“议题”才是真正的“议题”。

在讲述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时,笔者结合学生们的消费实际,让他们记录自己半个月的消费情况并做成账单,半个月下来有的学生花费达800多元,这样一个月大概1600多元。有的学生表示“不统计不知道,一统计吓一跳”,自己的消费是其他学生的两倍。在接下来的讲课中,笔者提炼了两个“议题”:

(1)结合自身家庭情况,谈一谈如何认识自己的消费状况?

(2)中学生应该树立怎样的消费观?践行什么样的消费原则?

通过对以上“议题”的讨论,学生不仅全面分析了自己的消费状况,还对教材的知识有了深刻的理解,以上“议题”讨论帮助同学树立了正确的价值观。

三、“议题”选取要蕴含“三维目标”

首先,“议题”要蕴含知识与技能。“议题”开展过程不是让学生空发议论,而是学有所得,因此,知识获取与技能提升是“议题”探究的出发点之一。学生探究问题能力的提高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均是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完成的。而“议题”又是知识的承载者,“议题”要体现知识,是知识的生活化、凝练化,知识要蕴藏在“议题”之中,随“议题”的展开而自然地呈现。通过学生对“议题”的交流、探讨,进而总结“议题”所蕴含的知识,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还掌握了知识获得的技能。

其次,“议题”要体现过程与方法。知识的获取,技能的提升,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自觉形成必须依托教学活动过程来展现、通过教学方法来实施。而“议题”的提出、讨论、解决过程,就是学生全心投入获得知识与掌握技能,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过程。

最后,“议题”要蕴含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议题”的灵魂,也是“议题”选择的重要依据。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议题”型课堂教学的动力系统,它渗透于前两个目标的完成过程之中,由于这个教学目标是“议题”选取的落脚点,也只有当它实现了,整个教学过程才能算完整。因此好的“议题”要增强学生的人文素养和人文关怀,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人生态度、做事态度,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

四、“议题”要以培养学科核心素养为着眼点

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出为政治教学提出了任务,指明了方向,与思想政治学科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相契合。因此,“议题”的选取一定要以实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着眼点和落脚点,实现“议题”与核心素养的完美融合。

首先,“议题”要利于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议题”选取要政治方向正确,要彰显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通过对“议题”的讨论、学习,能够使学生感悟社会主义制度的先进性,提高学生防腐拒变的能力,使他们自觉抛弃西方资产阶级中的腐朽思想。培养学生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情怀,提升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坚定社会主义道路和社会主义制度。

其次,“议题”要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科学精神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是实现民族振兴的需要,也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因此“议题”的选取要有利于打破学生的惯性思维,不迷信权威,帮助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敢于质证,提出疑问并查找相关证据进行论证,帮助学生树立科学态度和勇于探究的科学精神,在实践中增长才干。

再次,“议题”要利于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古语曰:“崇德明礼民安,尚法守制国昌。”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社会主义国家是法治国家。法治意识必须从学生抓起,尤其是中学生。因此“议题”的选取要体现法律知识、法治精神,帮助学生增强法治素养,使他们懂得知法守法用法,崇尚法律,不做法盲,从而推动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发展。

最后,“议题”要利于培养学生的公共参与素养。现代社会是一个人人可以参与、人人需要参与的多元社会。参与社会生活,发出自己的声音,寻求公众利益的最大公约数,形成公民、社会、政府的良性互动,社会才会更加和谐。因此“议题”的选取要充分激发学生的公共参与意识。在“议题”的参与过程中,学生充分进入角色,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在此过程中,教师也要引导学生以守法有序的方式参与社会生活,这利于增强学生的公共精神和参与能力,逐步成为有担当的公民。

在讲授《人民代表大会 国家权力机关》这一框题时,笔者采取了角色扮演、讲故事的教学方法进行授课。笔者扮演一位人大代表向选民做述职报告,讲述自己作为人大代表如何通过履行义务、行使权利来维护农村广大未婚男青年权益的故事。依托这个案例,笔者设定了三个“议题”:

(1)作为人大代表,我履行了什么义务?行使了哪些权利?我为什么要制止弟弟的违法行为?(法治意识)

(2)如何区别人民代表大会的四个职权?

(3)假如你是人大代表,在今后的工作中你该如何履职?(参与意识、政治认同)

这三个“议题”的提出以及分析、讨论过程中实现了教学中的“三维目标”,同时贯彻了新课改中对政治学科提出的培养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

活动型学科课堂中“议题”的选择十分重要。其在建立学科逻辑与实践逻辑、理论与生活关系相匹配的学科课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议题”既要蕴含思想政治课教学的知识内容,又要在“议题”展开过程中让学生感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议题”要有一定的开放性、时代性、参与性,要有利于教学重难点的突破。選择好的“议题”可以使教师的教学水到渠成,顺利实现教学目标,可以为学生打开思想的闸门,让他们在“议题”的准备、探讨、实践中得到历练,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实践能力,在自主辨析的思考中感悟真理的力量。

猜你喜欢

议题新课程改革
探究基于核心素养的议题式美术教育
让政治议题“活”起来
议题设置的知易行难
议题设置的知易行难
议题中心教学法在思政课教学的实践探索
议题中心教学法在思政课教学的实践探索
新课改下高中英语课外阅读活动组织研究
论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