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凸显学生的个性

2019-09-10赵世新

天津教育·下 2019年5期
关键词:个性特征观念教学内容

赵世新

为了贯彻新课程标准中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当将课堂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为此,本文主要对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凸显学生的个性进行了探讨。

由于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他们在认知水平、兴趣爱好和学习能力上都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师应当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并为学生搭建个性展示平台,以此挖掘学生的潜能,凸显学生的个性,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

一、培养学生个性观念

第一,丰富教学内容。为学生提供更多选择的机会是培养学生个性观念的重要方式。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学内容应当不仅局限于教材,教师需要结合学生个性特征,为学生搜集更多的学习资料,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需求进行自由选择。第二,鼓励学生展示个性。由于每个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思维角度不同,他们在对同一个数学问题进行分析时会产生不同的见解。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当要善于捕捉学生独特的见解,并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以此培养学生的个性观念。

例如,在对应用题进行教学时,教师就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創设不同的应用情境,让学生选择相应的题目进行练习,这样的方式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个性观,同时也可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

二、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

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初级阶段,他们身上有很多的潜能尚未被激发,具有较强的可塑性。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当帮助学生树立个性观念之后,教师应当要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在能量,以此激发出学生的独特个性。这就要求小学数学教师多为学生提供动手实践的机会,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

例如,在对“图形的运动”这一内容进行教学时,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图形对称、平移以及旋转这三个概念,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动手实践活动。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图案设计大赛,根据自己所学的图形,设计出不同的抽对称图案,最后看看哪个小组的所设计的图案最具美感。在这一过程中,即能够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也可以促进学生审美能力的提升。

三、搭建个性展示平台

经过上述两个环节,学生已经能够充分意识到自身的个性特征,接着教师应当要“乘胜追击”,为学生搭建个性展示平台,让学生能够充分进行自我展示,从而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这就要求在教学实践中教师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的个性特点,为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为学生提供更多展示个性的机会。比如,有些学生在记忆方面比较擅长,这时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九九乘法表背诵大赛”,看看谁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准确地背诵出乘法表,并对该学生进行相应的奖励;再比如,有些学生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一题多解比赛”。通过这些方式,即能够凸显出学生的个性,也可以让学生收获到成功的喜悦,帮助他们树立学习自信心,这对于他们数学学习能力的提升也是大有帮助的。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凸显学生的个性不仅是新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必然选择。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学生的个性特征,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促使学生对数学知识进行积极主动的探索,从而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

(责任编辑  范娱艳)

猜你喜欢

个性特征观念教学内容
浅谈班主任与学生的谈话技巧
新冠疫情期间小学信息技术在线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实践
钓鱼的观念
当观念成为艺术
殷周时期“中”观念的生成演变
关于对幼儿园教学中教师有效提问的研究
苏轼散文的个性特征
等差数列教学内容的深化探究
《斗牛士之歌》的曲式结构与演唱特点分析
十二星座时间观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