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有效预习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2019-09-10霍春霞

天津教育·中 2019年5期
关键词:学会知识点课文

霍春霞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预习的培养与训练可以有效增强学生的理解能力,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所以,教师应该构建系统清晰的教学体系,积极钻研、探究高效的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踊跃参与教学活动,并学会在预习中提前标注出不懂或难以理解的句子。此外,学生还应该养成在预习中将已经学习的知识带入新知识的学习,使新旧知识互相联系,学会对知识点进行举一反三,从而提高自身的学习效率和质量。

一、初中语文教学中有效预习的意义

布鲁纳说过,“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应该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知识获得的主动参与者”。这些真理都是在告诫我们独立预习的重要性,所以说只有经过自己大脑自主思考而顿悟的真理,印象才最为深刻。作为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学会主动预习,在预习中接触广泛的知识,不仅能有效拓宽局限的固有思维,还能打破学习的瓶颈。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的有效预习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有效预习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措施

(一)加强学生重视预习

预习是课堂学习的准备,预习抓得好,学生就学得主动,学习效率就高。教师应该加强学生重视预习,让他们坚持预习,养成好的习惯,并掌握预习的技能。

例如,教学《我的叔叔于勒》时,首先从头到尾将课文的内容默读一遍,遇到一些通俗易懂的地方就简单带过,遇到复杂难懂的地方可以借助字典、网络等工具进行查询了解,扫除学习中的障碍。然后,通过预习了解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纯粹的金钱关系”,资本主义社会是很黑暗和腐朽的,但是文中的“我”内心中还是充满温暖的亲情。最后,用普通话对课文进行通读熟读,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提高预习技巧

进入初中,由于科目增多,语文课时变少了,但知识点难度相较小学而言加大了,无形的学习压力,容易导致学生对学习产生畏惧感。所以,作为教师,应该在学生们学习的关键时期,引导课前预习。

例如,教学《社戏》时,首先引导学生事先熟悉下课后的思考练习题,带着问题进入课前温习,将无法理解的練习题做上特别的记号,尝试带着问题进入课文中寻找正确答案,让其有明确的预习目标,学会在复习旧知识的同时,对新知识扩展延伸,加强预习的目的性,有助于新课程的顺利开展。然后,教师在正式上课时进行随机抽查,让学生概括新课的中心思想,进一步了解、检验知识掌握程度及成果,并适当调整教学内容,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自主学习,既锻炼了学生、丰富了课堂,也让教师更加了解学生的学习能力,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

(三)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

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是掌握语文知识的重要途径,学生如果对语文学习产生了兴趣,就会用全部的精力去钻研、探究。

例如,教学《沁园春·雪》时,首先在预习课文时,会碰到一些重点字词,不明白它的意思,学生就可以在课本中将这些文字圈起来,自行去查字典,标出注音与用笔写下它的含义,学会在重点字词的预习中探究、发现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然后,用笔在每个自然段前标注阿拉伯数字,遇到不理解句子可以用波浪线标注出来,对优美词句可以用横线标注出来,并将这些好词好句统一摘抄到一个专用的小本子上,这样有助于日后写作的运用。然后,返回来看看自己能否解答自己所标注的疑问点,如果自己无法解答,可以在次日向教师帮助解除疑惑,从而提高预习效率。

三、结语

通过上文分析可知,“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未来的文盲是不懂得如何自主学习”,由此可以看出自主学习的重要性。初中处于链接小学、高中的关键阶段,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做好课前预习,带着问题进入课堂,或者带着体会与人分享学习成果,不但能有效提高学生学习能力与语言交流能力,还能摒弃盲目听课的恶习。

(责任编辑  林 娟)

猜你喜欢

学会知识点课文
关于口罩 这10大知识点你必须知道
学会分享
端午节的来历
知识点自测
背课文
“二次根式”复习精讲
科学分析,高效决策
学会分享
学会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