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落实数学教学设计中的学情分析

2019-09-10周小丁

高考·下 2019年5期
关键词:学情学习动机分析

摘 要:教师的教学设计只有与学生学习的步调一致才能真正地意义上是实现有效、高效的教学。在教学中要根据学情适当地、科学地调整教学的内容、进度、难度等才能落实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而在学情分析要分析哪些方面,通过什么方法去分析是本文研究的重要内容。

关键词:教学设计;学情分析

学情分析主要关注在教学中如何对学生的情况进行研究,侧重与学习有关的学生因素的研究,而影响学生学习的因素主要有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所以,接下来就学情分析研究的内容和方法进行简要分析。

1.智力因素

智力因素通常是指记忆力、观察力、思维能力、注意力、想象力等。对于记忆力,可以通过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知识储备,对于教授知识的复述情况进行初步了解;对于观察力,数学教师则可以通过教学中某些实际观察对比的探究性活动,找规律问题,图形之间的联系与区别等进行判断;对于思维能力,则可以从学生分析问题的思路,突破難度较大的题目时采用的方法来推断;对于注意力,则可以从学生上课时的状态,自习期间学习的状态等来考察;对于想象力,可以从对实际问题描述场景的理解情况,以及图形的位置关系、空间图形的想象能力等方面来分析。

2.非智力因素

非智力因素学情分析内容中的非智力因素主要包括了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学习方式。

学习动机是激发并维持个体进行学习活动,导致其行为朝向一定学习目标的内在过程或内部心理状态。[1]随着对学习动机研究的深入,研究者发现学习动机虽然可以作为预测学业成绩的一项重要的变量,但它与学业成绩之间并不是单纯的线性关系。也就是说,学习动机除了能够直接影响学习者的学习成绩,还可以通过影响其他与学习有关的变量进而影响学生的成绩。其中,关于学习策略的影响尤为明显。[2]

学习兴趣是指一个人对学习的一种积极的认识倾向与情绪状态。学习兴趣大体上可以分为直接学习兴趣与间接学习兴趣两种。“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学习兴趣的提升能够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学习数学效果。虽然原定的数学教学的内容可能无法使学生产生直接兴趣,教师也无法做大幅度的更。,但却可以跟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增添少部分的课外拓展活动、数学史小故事、数学学科与学生兴趣之间的密切联系等方法适当地调整教学设计,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产生间接的兴趣。

学习方式是指个体在进行学习活动时所表现出的具有偏好性的行为方式与行为特征。在分析学生学习成绩时,不难发现有这样一种现象——有的学生在小学时成绩数学非常优秀,但到了初中阶段成绩就滑到班上中下游了。其主要原因就在于中学与小学相比,学习的知识容量增大,学习的难度加深,数学思想方法也在不断渗透于教学中,数学题目的综合性、技巧性、灵活性都在不断上升,但学生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依然和小学一样,自然就不能跟上老师的节奏了。但这些同学在教师的引导下,改变原来的方法使他的学习方式更加适应初中数学学习的节奏时,他们的成绩往往比一般的学困生提升的快得多。所以,在数学教学设计中,教师可以采用一些学生更加喜欢的教学方式设计一些教学活动,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加主动地融入课堂教学中,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

3.常用的分析方法

3.1检测法

检测法就是通过科学地设计相关题目组成测试卷,组织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试卷,再根据学生试卷完成度来判断学生学习情况的一种方法。在了解学情时,教师可以设计相应的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分别去了解学生学习的起点,判定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设计相应的教学活动、初步判断学生对已完成教学的接受情况,根据情况适当地调整后面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对本学期的教学效果进行一个总结,做为下学期教学设计的一个重要参考。这也是教师最常用的学情分析方法。

3.2资料分析法

资料分析法是教师基于已有的文字记载材料间接了解分析学生基本情况的一种研究方法。这种方法可以比较系统地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思想、个性以及家庭背景等方面的基本情况。由于学习是引导学生从原有经验出发,生长(建构)起新的经验,[3]所以在教学设计中如果结合学生经常接触的事例来帮助学生对新知识进行建构,显然比完完全全地重新建构更容易让学生理解、掌握和记忆。

3.3交谈法

交谈法是教师与学生面对面的就学生学习的情况进行交流。交谈既可以是一个老师与多个学生进行交谈,也可以是一个老师同一个学生进行交谈。面对面的交谈教师可以针对多方面进行询问。首先,不仅能够更加便捷的了解到学生近期,也可以得知学生之前数学学习的情况,得到的信息更加全面。其次,可以询问学生平时的学习方式、学习兴趣等。最后,从与学生的交谈中,也能够直接感受到学生对于学习数学的认识以及学习数学的态度。通过这种方式,得到的学情更贴近学生的真实情况,是大多数教师都愿意选择的不错方法之一。

4.总结

在进行教学设计的首要原则就是要因材施教。对于教学内容中涉及的研究事例,最好选择学生接触过的、听说过的事物,教学追求的不是“高”“大”“上”,而应该贴近学生的原有经验;对于教学活动的安排要选择适合学生学习方式的方式开展;对于教学内容的深度一定要结合学生的学习的起点和最近发展区进行安排;对于教学的进度,要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前期学习情况来安排。总而言之,以学情为依据的教学设计是落实教学以学生为本的重要保证。

参考文献

[1]张雪莲.学习动机及其相关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6).

[2]刘加霞.中学生学习动机、学习策略与学业成绩的关系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0,(9).

[3]李雨萌.初中数学教学设计中学情分析的研究[D].沈阳:沈阳师范大学,2017:22

作者简介:周小丁(1996-),女,汉族,籍贯四川成都,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学科教学(数学)

猜你喜欢

学情学习动机分析
影响学生学习动机的内外因素及其作用
习作教学,依“规定”还是据“学情”?
基于学情调研的鲁迅单元教学研究
立足学情以点带面
分析:是谁要过节
学情分析有效服务教学的实践探究
如何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回头潮
Analysis on the motivation of students in English learning
The Ways of Fostering Student’s Autonomous Learn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