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李塨《大学辨业》的教育哲学思想及其借鉴价值

2019-09-10杜学元

教育文化论坛 2019年5期

杜学元

摘 要:《大学辨业》为清代颜李学派重要代表人物李塨的代表作之一。此书阐述了《大学》的旨义,发挥了颜元之学,讨论了大学教育的本体论、目的论、内容论、过程论和方法论,这些思想对于当今我国大学教育仍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关键词:李塨;《大学辨业》;教育哲学思想;借鉴价值

中图分类号:G529 文獻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615(2019)05-0008-05

DOI:10.15958/j.cnki.jywhlt.2019.05.002

On the Educational Philosophy and Its Reference Value of Li Gong’s Daxue Bianye

DU Xueyuan

(Leshan Normal University, Leshan, Sichuan, 614000,China)

Abstract:Daxue Bianye is one of the representative works by Li Gong, an important figure of Yanli School in the Qing Dynasty. It expounds the main ideas of Da Xue, develops Yan Yuan’s views and thoughts, discusses the ontology, teleology, content theory, process theory and methodology of college education. All these thoughts still have important reference values to the college education in China today.

Key Words:Li Gong; Daxue Bianye; educational philosophy; reference value

《大学辨业》为清代颜李学派李塨(1659—1733)康熙三十八年(1698)用经学考据方法撰写的首部经学著作,阐述了《大学》旨义,发挥了颜元(1635—1704)之学。康熙四十年(1701)由刑部尚书吴涵、礼部侍郎徐秉义捐俸在北京刊行。其弟子李培及其门人陈兆兴、高捷撰写的《凡例》,阎若璩、胡渭、朱敬、彭超、王复礼、余维坤、王源、孔尚任等多位文化名流题辞。于光绪初年由王灏收入《颜李遗书》,1923年收入四存学会编印的《颜李丛书》,2009年收入陈山榜、邓子平主编的《颜李学派文库》之《李塨文集》上(河北教育出版社),后再收入清李塨著,邓子平、陈山榜点校的《李塨文集》上册(河北人民出版社,2011年)。此书的教育哲学思想对于我国大学教育仍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一、《大学辨业》的教育哲学思想

《大学辨业》讨论了大学教育的本体论、目的论、内容论、过程论和方法论。

(一)大学教育的本体论

本体论(Ontology)其含义是A theory of being。“Being”的含义很广,主要有(1)是;(2)有;(3)在。因而,大学教育本体论就应该回答和解释以下三个含义:(1)大学教育是什么?(2)大学教育有何内容?(3)大学教育存在何处?《大学辨业》讨论了大学教育的这些本体问题。

1.大学教育是什么?

李塨认为,大学教育是成己成物,即使人“明明德”“亲民”和“止于至善”。他说:“(《大学》)此篇明大学成己成物之道也。”[1]991即“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1]992。又说《大学》一书“非言学习实事”,而是言“学中之道”,其道“在善明亲,而非言学习实事,如古人学礼、学乐之类也”[2]979。“善明亲”即“止于至善”“明明德”和“亲民”。具体而言,就是实现培养“圣君、贤相、巨儒”的教育目的。李塨认为,大学是阐明“成己成物之道”,则大学教育的目的即培养“圣君、贤相、巨儒”。李塨说:“(《大学》)此篇明大学成己成物之道也。古者,学中教人之法正而且备,圣君、贤相、巨儒皆由此出,然当时从政之斗筲者,岂尽不从学中来耶?则以未尝实致力于大学之道也。”[3]987可见,是否接受大学教育是“圣君、贤相、巨儒”与“斗筲者”的本质区别。

2.大学教育有何内容?

为了实现培养“圣君、贤相、巨儒”的目的,李塨对大学教育内容进行了设计,归纳为“诗、礼、乐”。他说:“鲁《论》‘兴于诗章’,朱子《集注》曰:‘按《内则》:十岁学幼仪,十三学乐颂诗,二十学礼。’则此三者,非小学传授之次,乃大学终身所得之难易、先后、深浅也”[4]1002-1003。这里“诗、礼、乐”主要是“明其道”。而“学其事则有物”[3]987,即李塨强调,大学教育虽是教“理”,但不能离开“物”。李塨解读大学的格物也以《周礼》的三物(六德、六行、六艺)为物,以亲习其事为格。李塨说:“格,《尔雅》曰:‘至也。’《虞书》‘格于上下’是也。程子、朱子于格物‘格’字皆训‘至’……格义同‘搏’,颜习斋谓‘格物之格如之,谓亲习其事也’”[3]987。认为《大学》格物之“格”为学习[1]991,所谓格物,也就是学习道德、人伦和技艺之事;“物”为《周礼》“六德”“六行”和“六艺”三物。因此,李塨强调,大学之教,不能离物,他说:“《周官》曰:‘不学墙面。’《学记》曰:‘人不学,不知道!’董仲舒曰:‘强勉学问,则闻见博而知益明。’徐幹曰:‘白日照则所求见。学者,心之白日也,故先王立学,教以六德、六行、六艺。’皆此谓也。语云:‘一处不到一处黑。’最切致知在格物之义。”[1]993“六德”即知、仁、圣、义、忠、和,“六行”即孝、友、睦、姻、任、恤,“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1]993-994 。 认为这三物“正‘格物’之‘物’,古圣之学也”[1]995。同时认为,“‘格物、致知’”为学文,‘诚意’以至‘平天下’为约礼”[4]1000。又说:“六艺,大学之实事也,今云入大学更不甚学事,只理会理,何不观《内则》为学之序乎?且理与事,亦何可分也?”[1]993-994在李塨看来,入大学不能只学理,还要学事,大学的格物,使所学之理存于事与物之中。所谓学,就是学其事,习其事。学其事、习其事都不能离物。李塨说:“谓之物者,则以诚正、修齐、治平皆有其事,而学其事,皆有其物,周礼、礼乐等皆谓之物,是也。格物者,谓《大学》中之‘物’,如学礼、学乐类,必举其事、造其极也。朱子曰:‘谓实走到地头,如南剑人往建宁,须到郡厅上,方是至,若只到建阳境上,即不谓之至也。’致知在格物,从来圣贤之道,行先以知,而知在于学。”[2]979学生不能脱离事物去学,教师也不能脱离事物去教,脱离事物去学和教都是空的,故大学之教格物,即是“举其事、造其极”。

由上可见,李塨认为,大学教育内容一是进行知、情、意、行的修炼,即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一言概括之为体之“道”“行”之学;二是《周礼》所谈的“六德”“六行”和“六艺”三物,一言概括之为知之“道”“知”之学。

3. 大学教育存在何处?

首先,大學教育存在大学之中,这是大学教育的空间存在。正如李塨引《大戴礼记·保傅》所说:“束发而就大学,学大艺焉,履大节焉。”[1]995可见,“学大艺”“履大节”均在大学之中。

其次,大学教育存在于小学教育之后,这是大学教育的层次存在,即所谓“小学者学其事,大学者学小学之事之所以然”[2]979。

其三,大学教育存在于成人之中,这是大学教育的个体存在。李塨认为,阴阳二气化生人,在人性上说,则为仁、义、礼、智的善德,故人性为善。他说:“善本于性,而性即见于事物。”[3]987人为了求得生存而追求物质欲望,是合乎人性的,正常的物欲要求,不是恶性,而是人的天性。于是他反对王阳明的“格去物欲之说”。他说:“阳明又有‘格去物欲’之说,近宗之者直训‘物’为‘私欲’。”他认为这是不对的,“物”与“物”引起的心理是不能等同的。“今指己之耳目而即谓之‘私欲’,可乎?外之物,声色是也,今指工歌美人而即谓之‘私欲’,可乎?其失在‘引蔽’二字,谓耳目为声色所引蔽而邪僻也。不然,‘形色,天性’,岂私欲耶?犹人羡人金玉而盗之,始谓之盗,始谓之赃,岂人与金玉并未染指,而即坐以盗名,定为赃物耶?”[4]1001于是,他认为人之恶是由引蔽习染造成的。“动而恶者,后起之引弊习染也。”[4]1003。由于人性善,成童后即应接受大学教育,正如《大戴礼记·保傅》所说:“束发而就大学”,李塨引前人注释“束发,谓成童。”[3]987至于成人接受大学教育的具体时间,李塨对历史上的诸多观点进行了梳理,有主张“二十入大学”(《尚书大传》、朱子《集注》),有主张“十五入大学”(《白虎通》、班氏《食货志》)。并阐明“诸书入学之年,互有不同,或古人通用,或朝代各异”[1]991。但都主张成人后即应接受大学教育,因此,大学教育在成人之中。

(二)大学教育的过程论

1.大学教育首先应使人“明其道”

李塨说:“自‘在明明德’至‘虑而后能得’,明其道也。”[1]991即认为《大学》所载的“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是“明其道”,具体而言,包括“知止→定→静→安→虑→得”的修炼过程,方能明了大学问的根本道理,即“知”。他明确指出:“格物致知,学也,知也。”[4]999

2.大学教育还应使人“学其事”

李塨认为:“自‘物有本末’至‘国治而后天下平’,言为其道则有事,而学其事则有物。”[1]991即认为《大学》所载的,“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是为了明了大学问道理必须做的事,即“学其事”,即“行”。他明确指出:“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行也。”[4]999其具体过程包括意想的“学其事”过程,即“明德天下→治国→齐家→修身→正心→诚意→致知→格物”,前者是后者追求的结果,后者是前者的条件;还包括实际的“学其事”过程,即“物格→知至→意诚→心正→身修→家齐→国治→天下平”,前者是后者的条件,后者是前者的结果。“明德天下”是大学教育的过程,“天下平”是大学教育的结果。两者通过“天下”统一于大学教育之中。

3.认为“明其道也”与“学其事”“虽一事而实两事”

李塨阐述了大学教育的过程有“明其道也”与“学其事”,认为两者“虽一事而实两事”,必须加以区分。他不完全赞同其师颜元“以行为学”“以习为学”的观点,认为“学”与“行”是不同的。他说:“或曰:‘子之言学礼、学乐,非力行欤?’”他回答道:“非也,好学、力行之分,圣人明言之矣。故《中庸》曰‘博学之’,又曰‘笃行之’;《易》曰‘学以聚之’,又曰‘仁以行之’;《中庸》亦载孔子曰‘弗学,何以行?’可见学与行,虽一事而实两事也。盖学于平日为学,行于临事为行,如今赞礼,先事演礼谓之学,至供祭、会宾、相礼乃谓之行。后儒圣学失传,凡言学字皆不的,不以读书为学,则返之而以力行为学矣,皆与圣经不合。”[4]999他认为:“格物致知,学也,知也。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行也!”[4]999虽说“学必举其事、习其行”,但“学”并不是“行”,“学”和“行”是一而二,虽一事而实二事,如果加以混淆,就可能取消“行”或取消“读书为学”,这就曲解了大学之道。

“明其道”,即知“道”(knowing Dao)为“知”,为智育;“学其事”,即体“道”(embodying Dao)为“行”,为德育。于是李塨把德育与智育作了明确的划分,并认为大学教育基于智育,达于德育,两者缺一不可。

(三)大学教育的方法论

1. “下学上达”,求“真”达“的”

李塨认为,程朱、陆王的心性理论虽然有所不同,但都是专讲性天而脱离实际的悬空之学,有违圣人“下学上达”的遗训:“朱子《孟子注》以‘知性、知天’为‘格物致知’,‘存心养性’为‘诚意、正心、修身’,盖欲先上达而后下学也。至陆王,则又以为上达即是下学。两派不同在此。不知不先下学,所谓上达非上达也,非大本也,皆佛氏之空幻耳。”[4]999李塨强调“上达”必由“下学”方能获得,反对宋明理学“主静”的修持方法,认为闭目静坐是佛老的主张;“心之静只是须臾不可主之也,主此必入二氏矣。”[5]1009又说:“下学不真,则上达不的,不惟不可逆学,亦断不能逆学也。”[5]1009此处“逆学”即反方向学习。李塨认为,要想认识自然法则,必须基于扎实地学习人情事理方可达到。

2.“由浅及深”,穷其所有

李塨对“格物致知”的解说,与其师颜元有所不同:训“格”为“至”,训“格物”为由学致知。他说:“然不曰‘学’,而曰‘格’,何也?学有浅有深,皆可谓学;格者,于所学之物由浅及深,无所不到之谓也。”[1]994李塨强调追求大学问必须由浅及深,最终达到穷其所有。

3. 由学获知,由知导行

李塨强调由学获得知,由知指导行。他说:“致知在格物者,从来圣贤之道,行先以知,而知在于学。”[1]994他对孔颖达于“欲诚其意,先致其知”的注疏很是赞同,认为初始必须学习,然后乃能有所知。他说:“孔疏曰:‘欲诚其意,先致其知’者,言欲精诚于己意,先须招致其所知之事,言初始必须学习,然后乃能有所知,晓其成败,故云先致其知也。’夫曰‘必须学习,然后乃能有所知’,是致知在格物矣。所见甚是!”[4]996“学于平日为学,行于临事为行。”[4]998因此,李塨与颜元不同,认为先知而后行:“不知不能行,不行不可谓真知”,并以行路打比方,就像去燕京的人,不知路应该向北走,怎么能到燕京?到燕京的行为很娴熟,那么知道去燕京的路才是真正知道。如果考究这两件事,“是知在行先,如问燕京路是问,行燕京路是行。……知之一,行之一,明分为二事是也。必先问清路,然后可行。”[4]1002李塨把“知”与“行”看作是并行的两个方面,“格物之于礼乐,学也、知也;修身之于礼乐,行也。”[5]1009正因为对“格物致知”和“知”与“行”关系作了如此理解,李塨和颜元所走的学术路线不同,更注重对“知”的探究,其学术著作已超过其师,给我们留下了一百多万字的珍贵文化资料,其内容之丰富,在当世是不多见的。

二、《大学辨业》给我们的借鉴价值

《大学辨业》的教育哲学思想,为我们思考当今大学教育提供了重要参考,笔者以为可获如下借鉴价值。

(一)大学教育应回归其本体

李塨认为,大学教育是成己成物,即使人“明明德”“亲民”和“止于至善”。为此,大学教育应回归其本体。

1.大学教育应加强思想道德教育

“明明德”就是要使大学生发扬自己良好的道德并以自己良好道德去影响身边的人,使他人也能形成良好的道德,即对大学生实施道德教育不仅要强调“独善其身”,还要达到“兼善天下”。为此,应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以此来带动全社会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

2. 大学教育应培养大学生热爱人民的品质

“亲民”即以民为亲。大学教育应培养大学生热爱人民的品质。首先应让大学生懂得人民是历史创造者的道理,人民群众创造着历史,是否为人民大众谋福祉是检验当代大学生是否合格的重要标准之一;其次,应加强大学生服务人民本领的养成。应引导大学生努力学习、刻苦钻研,既要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又要学好专业知识、培养好专业能力,掌握娴熟的专业技巧,还要广泛拓展自己的知识面,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真正具备为人民服务的过硬本领;再次,要引导大学生毕业后积极投身到为人民谋福祉的事业中并建功立业,甘当人民的服务员和勤务员,自觉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将“热爱人民”落实到工作实践之中,落实到解决人民面临的问题、推动事业的发展上,为人民谋福祉。

3.大学教育应教育大学生追求至善的境界

大学教育应引导大学生树立远大理想,追求至善的境界。大学生应该有自己的格调,应该有对远大理想的追求,不管是“为人”还是“为学”,都应有追求“至善”的恒心。同时也要教育大学生凡事应从点滴小事做起,积少成多,积善成德,持之以恒,永不言弃,方可“止于至善”。倡导追求至善,方可改变当今大学教育浮华不实的学风,此急务也!

(二)大学教育应处理好精英人才与大众人才的培养问题,二者的培养应当兼顾,不能偏废

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在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的今天,我国高等教育普遍注重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大众化人才,以适应时代发展对广泛人才的需求,但我们也应清醒地认识到培养精英人才在当前的重要性,一定要注意多培养像李塨所倡导的“圣君、贤相、巨儒”这样的精英人才。但培养精英人才与大众人才应当兼顾,不能偏废。尤其是非研究型大学不能仅仅培养大众化人才,也應创造条件积极参与精英人才的培养;而研究型大学也不能仅仅培养精英型人才而忽视或轻视大众化人才的培养。研究型大学可以培养精英型人才为主,非研究型大学可以培养大众化人才为主,这样的培养目标定位更有利于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健康发展和大学的功能发挥。任何偏废的做法都是对自身职责的放弃!

(三)大学教育应精心为大学生设计适应其发展的广泛内容,并对其追求高深学问进行基本的训练

大学教育应加强大学生追求高深学问基本素养的训练,即“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的训练,以便具备“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本领。对大学生的教育内容应广泛,充分吸收《大学》倡导的以“六德”“六行”和“六艺”三物施教的经验,并结合时代发展的要求,设计广泛的教育教学内容,改变当今大学教育过分重视特定学科内容而导致培养的人才古今难以贯通、中西难以会通、文理难以融通的局面。

(四)大学教育应让师生“明其道”而“学其事”

1.大学教育首先应让教师“明其道”而“学其事”

施教者必须先受教育。大学教师必须“明其道”而“学其事”。明道者,应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明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规律、社会主义的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明教育教学规律和人才成长的规律等,以便以正确的理论武装头脑。当今大学教师在“明其道”方面用力尚多,但在“学其事”方面存在一定不足,部分大学教师将“知”与“行”很好结合、真正达到“知行合一”仍有差距。大学之师既应明道,又应在“学其事”中明道,将李塨的观点与其师颜元的主张结合起来,既“以学为学”,又“以行为学”“以习为学”;既区分学与行二事,又将二者统一为一事,为行、为习而学,以行为学、为习,不断提升素养,充分发挥自己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以便精心育人。

2.大学教育要让大学生“明其道”而“学其事”

大学教育要让大学生“明其道”而“学其事”。所明之道,与上述所论师者同,使大学生掌握正确的理论。同时要让大学生“学其事”,“以学为主,兼学别样”,在为人为学、干事创业上下苦功夫,在德、智、体、美、劳几方面全面发展,在道德修养、知识水平和各种能力等方面的综合素质得到发展,尤其应注重大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五)大学教育应注意求学方法的引导

1.大学教育应引导学生“求真达的”,完成从“下学”向“上达”的转变

大学教育应引导大学生以求真为基础,在求真的基础上,求善、求美、求诚、求慧、求圣,完成“达的”,在学习人情事理中完成认识自然法则乃至认知普遍规律,完成从“下学”向“上达”的转变。

2. 大学教育要引导学生“由浅及深”,穷其所有

大学教育首先应让大学生懂得“由浅及深”的道理,然后引导他们打好基础,遵循认识由浅入深的规律,去探究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的规律,力争穷其所有。但同时又要教导他们必须脚踏实地,持之以恒,不能好高骛远,浅尝辄止。只有这样,方有所获。

3. 大学教育要引导学生由学获知,由知导行,完成“知行合一”

大学教育既要让大学生懂得“由学获知”的重要性,引导他们刻苦学习,不断完善道德修养、知识水平和各种能力等综合素质,在“知”的基础上指导“行”;同时又要让他们明了“行”的重要性,积极参加课堂实践活动、课外社团实践活动以及校外的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理论,检验所学理论,发现新理论,不断丰富所知,达成“知行合一”。

总之,李塨《大学辨业》阐述和辨析了《大学》的旨义,对其师颜元的学术思想作了较大发挥。其蕴含的大学教育本体论、目的论、内容论、过程论和方法论思想,对于当今我国大学教育的发展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致谢:本文主要观点曾于2019年4月在河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举办的“颜李实学及其现代价值”国际学术研讨会上交流,特向主办各方表示衷心感谢!)

参考文献:

[1] 李塨.大学辨业:卷二[M]//陈山榜,邓子平.颜李学派文库:李塨文集:上.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9.

[2] 李塨.大学辨业:序[M]//陈山榜,邓子平.颜李学派文库:李塨文集:上.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9.

[3] 李塨.大学辨业:卷一[M]//陈山榜,邓子平.颜李学派文库:李塨文集:上.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9.

[4] 李塨.大学辨业:卷三[M]//陈山榜,邓子平.颜李学派文库:李塨文集:上.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9.

[5] 李塨.大学辨业:卷四[M]//陈山榜,邓子平.颜李学派文库:李塨文集:上.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9.

(责任编辑:钟昭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