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支架式教学”策略

2019-09-10何媚秀

教育·教学科研 2019年6期
关键词:支架式教学策略

何媚秀

摘要:“支架式教学”是与新课标要求一致、适合高中议论文教学状况的教学模式。它包括“搭建框架——进入情境——独立探索——合作交流——效果评价”五个环节,而本文以《论证语段中事实论据的引述方法》为例,探索归纳提高议论文课堂教学效率应该注意的教学策略,提出:要注意分析具体学情,细设知识框架;突出思维方法,引领独立探索;小组合作交流,培养自主学习习惯。

关键词:高中议论文写作;支架式教学;策略

议论是逻辑能力、思辨能力的重要表现,而写好议论文能帮助自己更好地发表见解,更严谨地理解社会生活。所以,在高中阶段议论文写作是语文的重要教学内容。但在实际教学中,有的老师因为难而不愿意教,有的愿意教,却是想到什么教什么,也有的努力地教,但却自己讲得多,学生动笔得少;而学生则普遍害怕写议论文,绞尽脑汁勉强写出来的文章往往难以令人满意。在这种情况下,作为高中语文老师应深入研究课堂,探索议论文教学的有效策略。

基于构建主义理论和“最近发展区”理论建立的支架式教学,强调教师在教学中提供知识框架、学习示例等支架,不断促进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和知识,最后撤去各种支架,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它的环节依次为:搭建框架——进入情境——独立探索——合作交流——效果评价。这种教学理念与新课标恰好一致。那么,如果把 “支架式教学”引入高中议论文写作教学,在这五个环节中要怎么做才能搭建好“支架”,让学生议论文写作能力得到提升呢?下面,笔者将结合课题研究和课例《论证语段中事实论据的引述方法》谈谈想法。

分析学情,架设知识框架

因为学生学,所以才有了教师教。如果教学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提升他们的能力,那么一切的教学都是无效的。支架式教学的核心是苏联著名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提出的“最近发展区”。他认为,学生经过学习后会达到一个新的能力水平,学习前后之间的水平差距就是“最近发展区”。在支架教学模式下的教师,应该分析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以此为依据设计教学,合理建构相应问题的知识框架、明确教学目标乃至于设定教学步骤,使学生不断进步,最终解决问题。

建立整体知识框架 高中的学生有主见,思维活跃,语言表达有一定水平;对于议论文,他们初中已有接触,但是客观来说,大部分人对议论文写作未能有一个清晰具体的认知。因此,课题研究最初就已经把议论文分为“审题”“立意”“结构”“论证”“语言”几部分,意图通过课堂的学习,帮助学生建立起议论文写作的整体框架。

细化教学知识点 在建立议论文教学的整体知识框架后,还必须要细化知识点,做到一节课解决一个写作问题。如议论文的论证,一般以讲授论证方法为主,但是经调查发现,学生既知道要使用论据来证明论点,也能了解“事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的概念和作用,而多数人都认为自己在运用事例论证的过程中不知道怎么取舍材料,只能照抄或者盲目地摘抄。在这种情况下,按照学生的情况分析,解决学生迫切想知道怎么引述事例的问题,是最切合实际的,也是完全可能的;反之,如果按照教师的想法继续讲授论证方法,最大的可能是浪费时间,徒劳而无功。于是,设定“论证”的第一节课要解决的问题就是“论证语段中事实论据的引述方法”,又出于对学生能力渐进发展的考虑,设定的首要目标是掌握契合论点的引述材料基本方法,然后在这个基础上,再掌握能令观点更加突出地引述语言方法。具体课堂教学目标为:其一通过分析论证语段对原材料的取舍内容,掌握内容取舍与论点契合的引述方法。其二通过分析论证语段用辞遣字等语言特点,掌握语言表达突显观点重心的引述方法。

在进行支架式教学时,“教师在学生可能掌握的情况下解释一个观点,才能促进学生的学习”。因此,教师更应重视学情,在分析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后确定议论文教学目标和设计具体教学,引导学生解决问题,使之突破自己,提高议论文写作能力。

突出思维方法,引领独立探索

支架式教学要求教师首先要引领学生“进入情境”,明确目标,用不同的教学手段尽可能地引发学生对目标进行独立探索,使学生掌握、建构和内化所学的知识技能,以便“把管理学习的任务逐渐由教师转移到学习者本人,最后撤去支架”。

采用文字示例 不同教学手段的使用确实可以丰富学生的学习支架类型,但是,我们应该注意的是:议论文教学中,学生更需要提高的是写作的能力,因此教师在进行引导时使用的手段应更趋向理性,突出思维方法。当然,不是运用越多的手段就对学生的帮助越大,也不是所有的教学手段都适合所有的教学内容。如果在“情境导入”和“独立探索”环节中为了追求学生进入情境,而又放音乐、又玩游戏、又讲趣事等,那么结果可能不是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而是学生注意力分散,忽视了学习任务。高中议论文教学无论是从学生的年龄层次,还是从文体本身特点来说,只有能让学生展开思维,领悟写作方法的做法才是最好的教学方法。课例《论证语段中事实论据的引述方法》出于这种考虑,选择了论证文字材料作为不同环节的素材,就是认为这些论证示例可以让学生沉下心,认真思考写作的方法。

巧妙设置提问 即便素材类型相同,甚至材料相同,但是如果教师从教学的實际情况出发,用不同的提问方式巧妙搭建每一步的架子,那么一定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案例分析

课例出现的第一个例子是学生所写的关于《项羽本纪》的论证语段:

我们该做一个有理想的人。一代霸王项羽生性豪气,面对秦王他有“取而代之”的豪言壮语。然而经历了金戈铁马,浴血奋战,胜利后的他却刚愎自用,没有容人之量,对谋士的建议置之不理,对将士的惩罚暴虐至极,最终他换来了垓下之围、四面楚歌,他吟唱着那首绝命曲“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带着深深的遗憾走向了那滔滔的乌江……

这个材料主要是用于引领学生“进入情境”。在PPT展示后,教师发问“同学们看看他写得好不好”,虽然问得简单,但学生却能循着问题的方向进入文本,发现这个文段的观点是“要做一个理想的人”,但是所写的“项羽”的例子,却不能论证为何需要有理想。这样,学生在思考中就能够感受到引述好事实论据对写好议论文的重要性,从而明确这节课的任务,对这节课的学习内容产生兴趣。

接下来又用了《曹刿论战》选段和根据这个语段而写的论证语段:

论证观点:位卑末敢忘忧国

原材料: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曹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遂入见。(《曹刿论战》 )

论证语段:“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人人应该关心国家大事,积极参政议政,发挥主人翁的精神。春秋时代的曹刿是个普通百姓,属于“非肉食者”一类。就是说,他无职无权。但他关心国家命运,在齐国军队来进犯自己的国家之际,他不放心光让那些“肉食者谋之”,于是挺身而出,主动要求“入见”鲁庄公,阐述对怎样打仗的看法。而曹刿的同乡,面临国家遭受侵犯,却说什么“肉食者谋之,有何间焉”的话。如果抱着让少数人去“忧天下”而自己位卑“何必去参与”的思想来对待当前的改革和开放,那就丢失了自己作为国家主人翁的资格了。

这里主要是要解决使用事例论证应该怎样“取舍”材料的问题。笔者以四个“思考”,指引学生完成学习任务:①观点限定了哪些要素?②原材料中哪些语句与观点的限定要素契合?③原材料中缺少的论点限定要素材料是什么,论证语段怎么处理的?④你认为针对一个观点,对材料进行取舍应该怎么办?

原材料“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曹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与论点中“未敢忘忧国”几字契合,但却缺少“位卑”的内容,而论证语段示例在引述事例中契合的内容外,还添补“春秋时代的曹刿是个普通百姓,属于‘非肉食者’一类”一句。通过分析,学生能轻松地掌握事例论证中引述内容要做到与观点契合,以观点为核心进行取舍填补,角度可正亦可反,语言要简明扼要。

其后又拿出引述事例“巴基斯坦17岁女孩马拉拉获诺贝尔和平奖”的两个论证语段,指引学生解决引述事例时用词谴字怎样做会更好的问题。

论证观点1:正视责任,敢于担当

论证语段:人不可无责,因为当每个人都肩负自己的责任时,这个社会才会有进步的可能。而现实中的90后、00后,却不时被称为“有问题的一代”,这样的评价固然有失公允,但当下的青少年责任感的缺失却也是不争的事实。习惯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孩子们,渐渐也失去了不应遗失的责任与担当。相反,巴基斯坦少女马拉拉却从未漠视自身的责任,从11岁开始她就为争取妇女受教育的权利而斗争,并通过博客介绍她和朋友们在塔利班政权下的生活。而正是这样的一份责任心,让她在年仅17岁的时候荣获诺贝尔和平奖,成为史上最年轻的诺贝尔和平奖得主。正如林觉民在《与妻书》中所言:“吾充吾爱汝之心,助天下人爱其所爱,所以敢先汝而死,不顾汝也”,这其实也是一种责任,对家国的责任。所以,正视责任,敢于担当,不仅改变了世界,也成就了自己。

论证观点2:微光虽微,但依然能战胜黑暗。

论证语段:漆黑的夜晚,如铁幕般的黑暗笼罩四周,而倘若此时,不远之处,有那么一丝微光,即使微弱,但依然让人重生希望,因为光明,即使是微光,依然能撕裂黑夜的笼罩。①就如那巴基斯坦的斯瓦特地区,恐怖主义弥漫,暴力肆虐,几乎是一座人间地狱,在那里,人的生命被视作蝼蚁,压抑的黑夜让人几乎看不到生存的希望。②但是,在几乎令人绝望的黑夜里,幸好存在着那么一些微光,年幼的马拉拉从11岁开始就为反抗强权和爭取妇女的权益而努力。③即使面对死亡的威胁,但微光犹存,最终微光渐成燎原之势,恐怖主义渐渐消淡,和平款款而来,歧视越来越少,更多的是彼此的尊重。所以,微光虽微,但只要是光,依然能战胜黑暗。

学生通过前面的学习已经能够掌握文本分析的方法,所以在此时教师减少帮助的支架问题,只是明确提出:请同学仔细研读两个文段语句、分析引述事例时,哪些语句最具表现力。

在对两个论证语段进行对比、深入思考中,学生可以发现并归纳出常用的方法有:①列举同类事例进行比较,突出观点;②恰当运用增强感染力的词句、修辞、句式;③把材料的引述直接融合在分析说理之中。

在教师这样一层层、一步步、一句句的学习“支架”下,学生逐渐走向自我探索,逐步掌握事实论据的引述方法。

小组合作交流,培养自主学习

夸美纽斯曾说“学生不仅通过语言,而且通过完整的感觉现实来学习,教一个活动的最好方式是演示,学一个活动的方式就是做。”而小组活动,重视合作与交流,的确更能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促进其自主学习。

课例的“合作交流”环节设计了一个活动:请同学们根据自己学习情况,在“项羽”和“奥巴马”两个事例中任选一个,完成对应写作要求,然后在小组内进行讨论,选出小组代表作品与全班同学分享。

其中低阶任务是修改“进入情境”中项羽的语段,而高阶任务则需要阅读“奥巴马”事例,自选立意,独立完成一个论证语段。

巡查发现,学生能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不同的任务,而在小组讨论中也能解决在“独立探索”时所存在的问题,学生的事例论证能力基本比原来都有所提高,最后展示更是能发现能力强的学生,不仅掌握了课堂所讲的引述事例方法,还能有所创新。

结束语

总的来说,小组合作交流在支架式教学中需要特别提倡,它具有促进自主学习的作用。

促进学生完善学习 “合作交流” 是支架式教学最能体现新课标理念的环节。在其中,学生通过亲身的体验,自我学习,完成知识的建构;每个学生个体起点有差异,能力发展肯定也有差异,而通过小组内部的交流讨论和全班的展示交流中,学生进一步加深知识认知,完善自我,顺利跨越“最近发展区”。

客观评价学习效果 支架式教学对学生个体的学习效果并不求同,而以个人的能力水平为衡量标准。在小组的合作交流中,不管是事例选择,还是小组合作讨论,甚至是全班展示交流都可以成为教师对学生学习效果进行评价的依据。依照这些,教师可以判断学生个体情况,判断全班学习任务的完成情况,以此制定相应的教学措施,确定下一节课的教学目标、支架搭建等。

全面发展学生能力 在独立学习的基础上,通过与别人的合作交流,不仅能提高语文知识素养,而且能培养合作互助精神,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实践能力,使学生终身受益。

综上所述,深入研究议论文结构的“支架式”课堂教学策略,挖掘议论文写作教学的要点,为学生搭建学习的支架,让作文课堂变成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课堂,使学生的自我写作能力不断提升,促进议论文教学的有效性。

(本文系广州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5年度课题“支架式教学理论促进高中语文议论文读写教学有效性的研究”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魏军英,李学艺,齐秀丽.支架式教学在“机械原理”课程中的应用[J].中国电力教育,2011(25).

[2]邵小佩.幼儿园支架式教学模式探讨[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7(3).

[3]曾利红.建构主义视角下的商务英语阅读教学模式改革[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9(2).

(作者单位:广东省广州中学)

猜你喜欢

支架式教学策略
我的手机在哪?
挑战性学习课程的提出与实践
大学英语听力中支架式教学模式探索
“支架式教学”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基于支架式教学理论的讨论型课堂模式研究
基于概念图的语文支架式教学策略
高考数列复习策略之二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