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开展水上救生教学的可行性研究

2019-09-10宋敏敏连锦滨

学习与科普 2019年6期
关键词:可行性研究高校

宋敏敏 连锦滨

摘 要:研究发现,高校水上安全事故年年频发,但水上救生在高校游泳课中不作为主要教学内容。学生的水上救生意识薄弱,对水上救生的了解不多,但多半学生愿意学习水上救生。鉴于以上情况,建议在高校中开展水上游泳救生的讲座和选修课,满足不同人群对水上救生的需求;建议高校相关部门与红十字机构相结合进行宣传教育;在校内建立水上救生协会,促进学生间的交流和该项运动的发展。

关键词:高校;水上救生;可行性研究

1前言

在高校,游泳逐渐受到大学生的青睐,随着选修该课程和个体参与游泳的人数上升,各种水上安全隐患也在不斷的增多。这种情况下学生的水上救生意识和救生本领显得更加重要。因此在高校中传授水上救生的内容,培养学生自救和他救的技能,不仅能进一步推进高校游泳课教学内容改革,还能培养了一些具备一定救生技能的救生员。他们的存在可以为高校游泳池的安全管理和高校游泳活动的安全开展提供一份保障。

2研究对象和方法

2.1研究对象本文以福建农林大学学生对水上救生的意向及福建省17所本科院校的游泳课程开展情况做为研究对象进行调研。

2.2研究方法

2.2.1文献资料法查阅知网上有关于高校水上救生课程开设情况的论文,为本研究提供理论指导。

2.2.2问卷调查法向福建农林大学900名学生发放问卷《福建农林大学学生对本校游泳课程的意向调查》,回收问卷873份,回收率97%。向福建省17所高校游泳任课教师发放17份问卷《高校游泳课程开设现状调查》,回收问卷17份,回收率100%。

2.2.3访谈法对福建省8所高校的游泳任课教师进行访谈,如厦门大学、闽南师范大学、福建师范大学、福州大学等进一步了解该校游泳课程开设的情况。

2.2.4数理统计法运用EXCEL对回收的问卷进行统计。

2.3.5观察法走访福建省8所高校,观察游泳池的硬件配备及校内救生宣传情况

3结果与分析

3.1从水上救生在福建省高校的开展情况来看

在调查的17所福建省高校中,仅12所高校有开设游泳课程,如厦门大学,华侨大学和福建医科大学等。福建省各高校根据校情和教学目标,分别开设了适合本校的游泳课程。教学内容以蛙泳和自由泳为主,是将救生作为游泳课的一部分来共同教学的。在课程中教师讲的多是游泳的基本技巧,对水上救生方面的知识涉及的并不多,一般都只是做简单的介绍。在教学制度上和阶段性考核上,水上救生没有进入考核评价。目前游泳课教师和学生在认识上存在误区-认为学会游泳就学会了自救和他救。在这种思想引导下,游泳课面向全体学生以蛙泳和自由泳为主,并没有针对小部分已经掌握至少一项游泳技术的学生进行水上救生。这对学生们的发展来说是非常不利、同时也是非常危险的。

3.2从高校水上事故情况来看

大学生在游泳活动中,出现水上损伤和意外事故是无法避免的,其中基本以呛水、抽筋等一般性运动损伤最多,滑倒、擦伤、撞伤等较为严重的问题出现的较少,溺水被救事故偶有发生。但在福建农林大学游泳池管理过程中,以深水区溺水被救的概率比较大。事故发生的频率基本上是两三天就有一例,主要是呛水和抽筋为主,分析原因是水上安全意识不够加上学生盲目的自信,对救生员的劝诫不以为然。在发生危险时惊慌失措,失去自救的本能。还有一种情况是学生发现同伴溺水后贸然施救,不懂他救的方法。因此可见,水上救生的教学其实是高校水上安全的预防与教育重点。我国院校教育缺乏对水上救生知识、技能教育的学习与宣传。对于极度需要掌握各种生存技能的青少年而言,水上救生这一块的教育几乎空白。这与我国每年的溺亡事故案例较多有着必然的联系3。

3.3从高校的配置上看

从场地和器材方面来看,福建农林大学拥有1个25*50米的标准室外泳池,由体育教学部行使管理职责。体育教学部门平时开展教学工作,所以泳池只在暑期7-9月内向校内师生开放。有限的游泳池开放时间与目前高校教务处安排的学期学习时间相冲突,学生滞留在学校增加不安全因素。

从师资方面来年,福建农林大学近40位的体育教师,虽然有12位获得游泳初级救生证书,但仅有2位从事游泳教学和训练工作。水上救生的教学工作不仅需要掌握全面的水上救生的知识、技能和技术,更需要教师有强大的责任心和水上教学的热爱之情。目前来看,仅个别教师对水上救生工作还充满热情,但水上救生教学依然受到专业的限制。如此局面,要全面开展水上救生教学工作难度很大。

3.4从大学生的角度来看

3.4.1大学生对水上救生的了解程度

大学生对水上救生的认知情况,经统计如表(2)所示。大学生对水上救生方面的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和自救他救的技能认知程度低,不了解的学生占大半,了解的学生占不到5%。

3.4.2大学生对水上救生的学习意愿

在调查中可知,愿意参加水上救生课的学生占60%之多。进一步了解后知(如表3),80.3%的学生选择学习水上救生目的非常明确,就是为了可以自救和他救。这是高校开设水上救生课最大意义所在,培养学生在水上事故发生时会自我救助,科学安全有效救助他人的能力。至于其它能兼职,能提高个人游泳技能都是大学生在学会水上救生后额外收获。

3.4.3从水上救生的社会意义来看

对大学生水上救生知识和技能的传授,不仅能够自救和他救,同时也能为高校游泳池管理中培养高素质的救生人才。救生员职业是一种神圣的职业,除了具备必须的救生实践能力外和高度的责任感,还必须有较高的文化素质,才能掌握好人体的解剥生理知识,如心肺复苏理论和实操。1。而高校大学生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对学习、工作充满了热情,接受知识、应用知识的能力都比较强,可见大学生掌握水上救生的技能具有更深层次的社会意义。

4结论与建议

4.1结论

在高校公体课上全面普及水上救生课程,长远来看是形势所需。水上救生课的开设,能够深化高校体育教学内容改革,同时帮助学生掌握了一门生存技能,还为高校游泳课程的安全管理培养一部分保障力量。

4.2建议

4.2.1鉴于高校的教学现状,水上救生课程以讲座形式和选修课模式呈现在高校学生面前,针对不同的学生人群,克服场地和教师的束缚,通过讲座和选修课的方式满足不同学习需求,达到2种教学目的。

4.2.2高校体育教学部门应高度重视水上救生课的意义所在,逐渐加大水上救生的投入,树立起“预防为主,救援为辅;教学为主,宣传为辅;多方努力,有备无患”的水上救生的主导教学思想。

4.2.3高校体育部门与当地红十字会联系,邀请资深救生专家入校为大学生进行水上救生的教育和宣传。同时在高校内建立游泳协会和水上救生协会,发挥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给水上救生爱好者—个相互学习和交流的空间,促使水上救生项目在高校中得到广泛的开展,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协会活动,向更多的学生普及水上救生知识,提高学生的水上安全意识。

参考文献

[1]章晓宇.大学生水上救生教育可行性分析[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164-166

[2]郭爱民.我国高校水上救生教学现状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29(12):126-128

[3]胡玉利,王立镇.院校水上救生教育的缺失与对策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7,(4):93-94

基金项目:

2016年福建农林大学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项目编号:111416230)资助

猜你喜欢

可行性研究高校
高质量发展背景下的可行性研究财务分析探讨
空调冷冻水冷回收技术可行性研究
社区团购与本地农产品结合的可行性研究
提升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传播效果的几点思考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试论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党史教育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广西再生金属企业海外拓展战略可行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