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习书道参佛理书痛快人生

2019-09-10张欣

现代艺术 2019年6期
关键词:行草二王风貌

张欣

文字自甲骨、金文起,流传千年,书法随之;无论秦始汉武,亦是宋元明清,每個时代都有书者推动着书法前进。从书法历史观来讲,由最初的文字刻录到书写工具,到书写与艺术二元属性,再到如今纯粹艺术性,书法功能在变、艺术特征在变,每个时代的书者对其的诠释也在变。书法,作为中华文明的产物,在当下我们继承的不该仅仅是书写的一面,更该追求其精神内核,释放文化的力量。

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王羲之,今天编者介绍的这位书法家就是习二王一系行草数十载而有所得的——赵安全先生。

书法的学习及创作是一个由临摹到创作、再由创作到临摹,循环往复、螺旋式升华的过程。安全先生在初临碑帖之时会力求“像”——此像非百分之百像,而是十分之中像七八分,余下二三分留给自己。然二王不仅书艺屹立书法历史长河,他们的笔迹亦是魏晋文人精神的载体,通过书法学者亦可与古人对话。因此,除了外表像、技法相似之外,安全先生更留意对“魏晋风度”之神韵予以追求,时刻提醒自己勿将巍峨大殿化作闺阁。

学书之余,安全先生亦学佛多年,日读《金刚经》且以佛陀教义教化自我: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佛性内涵亦是书性内核,虽文不胜质,但率其真、不欺世媚俗。其心志淳朴与魏晋书风“质朴古情、沉着痛快、文而不华、质而不野”相契合。正如古人有云:“书,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如其人也。”

其多年着意于小行草创作,随性当中追求异样——或是融贴于碑、或是引碑入贴,使相互掺合、相互渗透;重视“滑”“涩”交融、宁“涩”勿“滑”、宁“拙”勿“巧”,且分寸适当。

书者学定,佛家参静;安全先生坚持学书法要有定力与清净之心,因为定能生慧、定亦能生胆识,在作品创作中真实反映内心的审美品味,以实现痛快地自我表达。

名家评论

赵安全以雅擅行草知名我省已有多年。他勤学多思,自身气质又谦诚和平,静逸洒落,故出入二王一系文人行草书尤宜其性,所获甚多。其此前另从张士莹先生学画,故谋面不多。近以书作数十帧示余,书卷气息沁人心目,颇可叹赏。若与当年相比,一“活”字堪概其要。这是功夫熟练、积累加厚所至,但更是心有所领神有所会之果。这种对传统经典的不懈深入,正是值得我们在全省作者中不断大力提倡的!他这批作品中,尤以一件行书五条屏最为突出。此作可贵在艺术涵容丰富而作者心态又极为适意自在。其中五个条幅既各具变化,组成整体且十分统一和谐。这种式样的创作本是颇具难度的。细察之,用笔虚实变幻清健活脱,字势敛纵、纤穠、斜正、大小诸多变化处理得生动自然,最可贵是通篇节奏起伏连贯、形势完足,韵致雅逸萧朗意余形外。此不愧为作者这一时期的最优代表作,愿宝之。衷心期待安全书法创作取得更大成功!

——何应辉(著名书法家。原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原四川省书法家协会主席)

安全数十年如一日,精研书法艺术,潜心于经典传统之中,从各种书体尽心临习筑基。由于心性敏慧,早早建立了自已很好的个性风貌,但长期以来并未因袭自我,始终不断探索,巩固深化自己的书法风貌。他精二王及二王体系的楷、行、草,同时上索篆、隶探源笔法。在初期广学筑基后转入小行草的专工,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多次在全国书法大展中展露风貌。近十多年来系统研究大行草书,成绩显著。他的书法笔法秀美遒劲,变化多端,字势潇洒雅逸,章法少人工刻意痕迹,构成天然有趣。目前,他的行草书已进入非常成熟的阶段,个性风貌突出,内涵丰富,这正是他的书法修为与人文内蕴俱增的结果。但他仍不满足,与多方业内人士共探讨,希求有新的突破。

——张景岳(著名书法家。原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原四川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现中国书法院研究员)

赵安全书法,全从二王一脉走出,虽尔后亦旁涉碑派一系,意欲兼碑贴,然其自我格调,仍以帖学为主导。是以其书典丽、秀润,有古佳士风韵,又得几分禅意,颇具儒雅气息,而襟怀诗情不时溢出毫端矣。

——舒炯(著名书法家。成都市书协主席、原四川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

猜你喜欢

行草二王风貌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明拓二王帖》(下册)
包裹的一切
晚明巨轴行草研究
从舞剧《行草》谈舞蹈与书法的融合
天下第一行书
浅谈《行草》中舞蹈艺术与书法的审美融合
秦淮“二王”往事录
揭秘共和国首张A级悬赏通缉令始末
库车城市风貌
新休闲主义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