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做数学”角度下的小学数学实验教学

2019-09-10孙亚琴

家长·下 2019年7期
关键词:做数学实验教学小学

孙亚琴

摘要:数学实验教学是一种以实践操作为主要特征的教学活动,有助于转变学生消极被动的学习状态,调整学生单一的学习方式,让学生不再机械性投入到题海战术当中,而是在数学这座大花园里深入探索,发现数学的独特魅力,在一系列的发现创造和理解应用中,激发学习潜能与学习兴趣,强化学生主体意识与实践能力。做数学是新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要求,要求把实践操作作为重点,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之下,小学数学实验教学更是显得非常重要。对此,数学教师要把做数学作为重要指导思想,对数学实验教学进行精心设计,确立学生主体地位,培育学生实践创新能力。

关键词:做数学;小学;数学;实验教学

长时间以来,人们对数学学科的认识都是非常片面的,认为数学学科是严谨系统的逻辑科学,数学活动是高度抽象性的思维实践活动。但是一系列实践已经证明数学不单单是逻辑推理,还涉及大量的实验内容,尤其是操作性的实验。做数学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教学思想,在新课改背景之下备受关注,指出数学学习要利用实践操作的方式得到强化和巩固。在做数学角度的指导和思想引领之下,小学数学教师需要在实验教学安排上进行合理优化,精心设计实验教学活动,增强学生参与实验的积极性,让学生在实践操作过程中了解数学的本质和原理,学会对数学知识进行恰当运用。

一、实验教学应激发学生需求

小学数学实验教学是新课程背景之下备受重视的一个教学模块,实验活动开展的重要目的是为学生的规律探索提供有效手段,而且数学实验是一种内在需要,只有真正激发起学生的实际需求,才能够保证实验活动顺利开展。针对这一情况,教师要让学生明确数学实验的目的与作用,就要先从激发学生的个人需求着手,以便将实验变成学生得到结论结果的通道,而不是教师的机械性操作。很多时候学生虽然投入到了实验操作当中,但是因为并不明了其中的目的与作用,会导致实验效果大幅度下降。指導学生选择完成数学实验的工具,从本质上看是一种比较简便的激起学生内在需求的实践活动,教师可以抓住这样的活动,让学生把参与数学实验变成一种自觉需要。例如,在认识毫米的学习当中,教师可以用游戏活动开始课程,让学生学着制作一块大小恰当的长方形嵌入拼图当中。要保证大小合适就要用尺子测量,用笔准确描画,而且整体测量要精确到毫米。这样学生就能够在实验操作当中认识到毫米的必要性,并学会运用手中的工具认识这一数学知识,在数学实验中享受学习乐趣。

二、实验教学应优化教师指导

虽然数学实验教学活动的开展要充分尊重学生的需求,利用自主操作的方式让学生的整个实验活动精彩纷呈,但是要保证实验目的的达成和实验活动的有序开展,教师的引导和支持作用是不可缺少的。教师的指导能够让学生牢牢把握方向,但是也要避免出现喧宾夺主的情况,避免数学实验教学陷入极端。教师在指导中要侧重于启发,使得学生有的放矢。例如,在学习观察物体时,教师在数学实验活动的组织设计当中就需要明确指导要求,利用启发性的指导方法把学生带入良好的实验学习活动中。教师可以先给出整体实验的要求:每次观察物体不能够移动物体;每次只观察物体的一面,并简单画草图;四面都观察完毕之后实验结束。在指导学生画图环节,教师可以启发学生简单画出特点,并明确不同角度的画面是不同的。在这一过程中,如果有学生不知从何处着手不能够有效画出图像的话,教师可以进行简要示范,给出重要提示,让学生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始终有教师这盏明灯指引方向,保证实验活动操作顺利。

三、实验教学应创设教学情境

学习的开端在于思考,由此观之,思维是学习活动的起点,矛盾、问题等是思维的催化剂,可以促使学生将潜在性的求知欲转化成为实实在在的学习动力,真正表露出来,激活思维主动性。学生产生数学实验需求的重要原因在于教师设置的疑问,只有在问题的启发之下,学生才愿意主动探索研究问题,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现数学规律,明了数学实验的价值。于是在数学实验的设计和应用中,教师要改变过去开门见山的情况,要通过合理创设问题情境的方式激发学生的探索求知欲望,让学生在保持积极探索精神的情况之下将数学实验作为重要的解题突破口。教师在情景的营造方面要善于运用多种不同手段,将教学创新作为一项重要教学内容。例如,在教学圆的面积时,教师可以先用多媒体动画演示的方式引入情境,为实验操作打下基础。画面中是一片大草地,中间有一只羊被长度是三米的绳子拴在木桩上,由此指导学生思考羊可以吃到多大面积的草。这样的直观场景会让学生产生探索求解圆面积的欲望,让学生对利用数学实验揭开圆面积求解难题产生期待。

四、实验教学应重视合作探究

数学实验活动是一项综合性强且较为复杂的实践活动,很多时候凭借学生一人的力量无法顺利完成学习任务,此时就需要借助小组合作的模式让学生在沟通互动与思维交流中突破一系列的难题。合作探究时,教师首先要激发学生主动探索意识,给学生提供自主思考的时间,而且不苛求学生沿着教师设计的思路思考,而是提倡学生独立思索探究,在主动思维和自主创造中提高学生综合能力。有了学生事先的自主思考,小组合作互动就会更加顺利有效。例如,在教学圆锥的体积时,教师可先指导学生猜想圆锥体积可能和哪种形体体积相关。学生在独立思考和探究之后可以轻松获得结论,圆柱体和圆锥体有很多相似之处,二者体积也有可能存在着密切关系。接下来教师可以让学生进一步思考:圆柱和圆锥体积之间有可能存在怎样的关联?运用怎样的方法才能够发现二者的关联?请大家讨论实验方法,并分组完成实验。

做数学所倡导的是在教师指引之下,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经历数学探索实践过程,研究数学规律,完成知识自主建构。它既是一种重要的教学理念,也是一种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在这一思想方法的引领之下,小学数学教师需要把关注点放在数学实验教学的设计和开展上,将实践操作作为数学实验的核心,让学生在实践中累积经验,投入到知识建构当中,把学生培养成合格的实验者和学习主人,让学生在动手和动脑相结合的情况之下,提高数学核心素养。

(责编:吴娟)

猜你喜欢

做数学实验教学小学
基于科学探究的高中生物实验教学探索
网络与云技术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微课”教学模式的探讨
谈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初探
探索“做数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让学生体验“做数学”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