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初中地理教学设计策略

2019-09-10张学礼崔雅婷

家长·下 2019年7期
关键词:教学目标初中地理教学设计

张学礼 崔雅婷

摘要:教育部于2015年印发《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的文件,提出了加快“核心素养体系”建设。经过几年的发展,教育研究的成果丰硕,但大部分主要是理论研究、经验论述、案例分析,对初中阶段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实践研究数量很少。本文从教学目标、教学活动、板书设计、作业和练习等方面简要论述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初中地理教学设计策略。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地理;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一、教学目标

(一)教学目标的确定

教学目标是一节课开展的根本,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首先要求教师认真学习课标和教学参考,理解课程的要求和教材设计思路并广泛涉猎与本节内容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时事热点,只有在做足了充分准备的前提下才能全方位发掘有用资源,提升自我素养,才能将最有用的东西呈现给学生,提升区域认知、地理思维水平。核心素养下的教学目标要凸显生活中有用的地理、身边的地理,这也是新课标所提倡的。核心素养的核心是关键能力和品格,这种能力和品格在现实的世界中最直观,最容易实施。如在讲到世界的气候时,为了让同学们更加感兴趣,更直接地体会我市的气候特点,本人通过气象局得到了我市上年度的气象数据,来实现课标“运用气温、降水资料,绘制气温曲线图和降水柱状图,说出气温与降水随时间变化的特点”的要求,让学生了解家乡的地理环境并学以致用。

(二)教学目标的表达

核心素养下的教学目标与三维目标不是割裂的。核心素养是对三维目标的全面提升和综合,是对三维目标的肯定和发展。那么核心素养视角下的教学目标应该怎么表达呢?我通过大量的阅读资料,总结出大致有以下两种形式:

传统的三维目标加素养提示。如,能够运用嘉峪关市气温和降水资料,绘制嘉峪关市气候统计图,说明嘉峪关市的气候特点(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括号内的文字为本目标主要培养的地理核心素养。这样的好处就是能够与已有的书写格式相兼容,并在教学过程中逐渐将核心素养的理念渗透到教学中。

以核心素养四大方面为纲的教学目标。如,地理实践力:能够运用嘉峪关市气温和降水资料,绘制嘉峪关市气候统计图,说明嘉峪关市的气候特点。这样做可以迅速将教学内容与核心素养的四大方面一一对应,但造成了人为割裂的困难,在这一教学目标中既有地理实践力的培养也有区域认知素养,还有乡土情怀的培养,因此倒显得比较死板。

二、教学活动的设计

(一)结合具体有趣的情境

所谓教学情境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创设的情感氛围。它使课堂教学更接近现实生活,使学生如临其境,加强感知,突出体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地理实践力等素养。如在讲解地图的三要素这一节内容时我设计了以下的情境和问题:小雯准备国庆期间去宝岛台湾转转,出发之前她想通过地图了解下旅游路线和景点的情况。请你帮帮她好吗?展示台湾岛地图:她想第一天到达台北桃园机场,然后坐车前往台中,请问台北到台中的直线距离是多少?你是怎么算的?有些比例尺是1:400000这样的,这种比例尺表示什么意思呢?数字比例尺。到达台中后第二天小雯想去著名的日月潭和玉山,请问日月潭在台中市的什么方向,玉山在日月潭的什么方向?她的好友小姝告诉小雯她要去加拿大温哥华玩,之后去尼皮贡和渥太华,请问尼皮贡在温哥华的什么方向,渥太华在尼皮贡的什么方向?

在组织和设计情境时注意对教材的开发和利用,不依赖教材,也不抛弃教材。

(二)结合乡土资源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其生活教育理论中提出教育有三个层次:一是“生活的教育”;二是“用生活来教育”;三是“为生活而教育”。这一观点实质是从不同层面揭示了最好的教育是生活的教育。乡土资源给予学生广阔的学习天地,是实实在在的生活。越是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知识,学生越易于理解和接受,并会产生较强烈的感受,在脑海中烙下深刻的印记。在讲到气候一章时,本人搜集了嘉峪关市的气温降水资料,让同学们绘制气温曲线、降水柱状图;讲到人口时,让同学们计算嘉峪关的人口密度和人口自然增长率;在讲聚落时让同学们讨论了我市世界文化遗产嘉峪关城楼能否拆除或重建,还探究了我市城市发展建设的区位优势;开展了以新城草湖湿地的研学活动;探究了嘉峪关市方特欢乐园二期的开业对我市经济的影响;开展“给广东的朋友介绍嘉峪关”等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同学们对嘉峪关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经济发展优势和环保各个方面都有了深刻的认识,从而培养了他们区域认识、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等核心素养。注重开发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学以致用,让学生学习的动力更充足。

(三)让学生动起来

复习课上通过各种各样的活动,唤醒学生的记忆,用游戏、活动的形式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综合素养。如知识点接龙游戏、地球仪上讲国家、你问我答等。微课、微视频融合动画、音乐、文字等多种要素,是學生喜闻乐见的学习方式,因此我们制作了《如何利用经纬网定位》《等高线地形图》《地形雨》《美国》《东南亚》等微课微视频,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培养了学生的兴趣,而且提高了区域认知和全球观念。

用好多媒体中的协助软件。如西沃白板,给学生讲解地图内容时,可在白板中描、画经纬线、方位、范围等,形象直观,效果好。实物教具也是教学中比较形象直观、学生乐见的辅助工具,在学习经纬线时同学们用自己做的小地球仪描画经线纬线。在讲到等高线时,我用自己制作的等高线泡沫模型,让同学在黑板上绘制等高线;讲到中国的地形地势时,利用便携中国地形模型,同学们很快就总结出我国的地形、地势特点,印象深刻,对区域认知素养提升有很大帮助。

三、板书的设计

(一)形式多样的思维导图

地理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内容包罗万象,知识点之间的关系比较复杂,这也自然而然地成了教学中的难点,引导学生画出思维导图,理清条理,显化思维过程达到锻炼地理思维、突破教学难点的目的。

(二)形象直观的版画

在强调多媒体运用的今天,板图版画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首先它能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能够活跃同学们的思维,提高学习效率,还能培养学生的区域认识、地理实践力等素养,所以我们要提倡版画和板图。

(三)传统板书

传统板书也是我们用得比较多的一种形式,虽然它的样式比较古板,但是在提升课堂效率,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方面还是不容小觑的,因此在板书的设计上我们应该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有选择地使用,全方位地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

四、作业和练习

(一)基于课标而高于课标的分层作业

课程标准规定了课程要达到的最低目标和要求,因此不能只着眼于标准,发展性是核心素养的重要特征,所以适合每个人的教学才是最好的教学,作业和练习也是如此。在填充图册中一般填图题、填空题都是基础知识,这就需要每个同学都要做,培养区域认识,但是还有部分题目为迁移应用类型的,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力素养。因此我们要根据学生的水平分层布置,让学生既有获得感,又有成就感。

(二)作业形式的多样化

地理学科在初中属于小科目,学生每周课时量较少,而每周作业练习时间更少,怎么样让学生感兴趣且主动积极地完成作业呢?因此我们布置了多种多样的课后作业。如,绘图作业(每周一图),观看纪录片《航拍中国》《舌尖上的中国》,观看电影《后天》《里约大冒险》等,摄影(当地代表性景观),地理小报,调查嘉峪关主要植被和特点等。通过多样化的作业,学生不再感到学习的枯燥,并在生活中扩大了视野,提升了素养。

核心素养的培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教学设计也是核心素养培养的一个蓝图,所以唯有在实践的过程中我们不断总结、不断反思、不断改进,才能够培育出具有健全人格、能力出众、视野开阔的合格公民。

(责编:杨菲)

猜你喜欢

教学目标初中地理教学设计
《孔乙己》连续性教学目标撰写及教学活动设计
刍议初中地理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策略
新理念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分析
试谈乡土地理教学法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作用
高中数学一元二次含参不等式的解法探讨
“仿真物理实验室” 在微课制作中的应用
合作学习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翻转课堂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分析及改善建议
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效性的策略
透过高考把握《生活中的圆周运动》 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