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传统文化的教育价值及育人路径探析

2019-09-10刘白明李吉彬

天津教育·中 2019年7期
关键词:立体化生活化多媒体

刘白明 李吉彬

【摘  要】我国传统文化具有浓厚的德育特征及大众化特点,在当今的德育中居于举足轻重的地位。在新时代教育中具有立德树人、重振道德理想,提升人文素养、实现全面发展,增强文化自信、实现民族凝聚力的价值。制定系统的传统文化教育教学一体化执行方案,采取线下线上相结合的多媒体传播方式,以生活化、仪式化为传统文化教育的重点突破口,形成政府、社会、家庭、学校构成的多途径、立体化的教化体系,是新时代传统文化的育人路径。

【关键词】道德理想;一體化;多媒体;生活化;立体化

一、传统文化的精神特征及其语言特点

我国传统文化具有浓厚的德育特征,是我国先贤及统治者对人类生活智慧的经验总结。传统文化的许多内容具有超越时空性。尽管有些内容具有落后性和阶级性,如愚孝、愚忠、封建迷信、等级思想等观念,但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些内容我们多数能自觉摈弃,这就使传统文化在当今的德育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传统文化内容丰富,体系全面。具体而言,传统文化的德育特征表现在:

第一,重视人伦关系。孔子的仁爱思想由对父母之“孝”推及朋辈之“悌”再及“仁者爱人”,孟子提出“五伦”说,认为“学则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伦也”(《孟子·滕文公上》),伦理色彩浓厚,使家庭与亲情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极具人生关怀,与西方心理学家弗洛伊德、弗洛姆等对家庭的重视极具相通之处。第二,道德教育涵盖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儒家经典《礼记》涵盖人生成长的各种场景,几乎是场景道德的百科全书。修身、齐家、经商、社交、生育、结婚、丧葬到治国、平天下,无不悉备。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古代历来讲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从某种角度看,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是个人层面的要求,齐家是社会层面的要求,治国平天下是国家层面的要求。”角色道德规范全面,知情意行兼备。第三,兼具诗意与美感及人生智慧。传统文化百花齐放、万卉争妍、微言大义、韵味悠长。以文学来看,或雄浑或沉着或绮丽或悲情,讲求文以载道;以历史来看,或高古或含蓄或清奇或悲慨,讲究慎读深思,能为中华儿女提供芬芳灿烂的精神故乡、心灵休憩的园地、人生智慧的源泉。与此同时,传统文化语言还具有大众化的特点。首先,“化俗成礼”和“化礼成俗”,是传统社会人伦道德教化的基本形态,这是一套行之有效的道德教化方法。其次,传统文化经典文学性较强,既含深邃哲理, 又富形象感染,朗朗上口,易于教化。另外,传统社会创造了篇幅短小、通俗易懂、适合口耳相传的启蒙读物,从而深植于民间土壤。如蒙学读物《弟子规》所言:“弟子规, 圣人训。首孝悌, 次谨信。泛爱众, 而亲仁。有余力, 则学文。”《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均有极强的概括性和语言表现力,具有极强的渗透力和辐射力。中国传统道德教育的成功,很大程度得力于话语体系的民族化、鲜活化、生活化,从而得到家庭与社会的不断强化与普及。再次,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是家训家规。这些家训家规又再次把统治阶级宣传的儒家文化予以普及和推广,成为儒家伦理家国一体、家国同构的成功实践。无论达官贵族还是下层人民都有深刻的影响,促进了人们对儒家伦理的接纳与传播。

二、传统文化在新时代教育中的价值

首先是立德树人、重振道德理想。“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也是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的必由途径。传统文化首要关注“明明德”“学以成人”教育,一直致力于对高尚的道德人格如君子、贤人、圣人的追求。目前大部分学校把教育重点放在培养实用型人才上,生活中只有学习规划、职业规划,而无塑造理想人格的计划,传统文化修齐治平的逻辑途径符合道德教化的规律。基于学生模仿能力强、接受能力强,在此阶段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活动更能助力他们正德立身,培养健全的道德人格,进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另外,用传统文化立德树人是解决当今家庭与社会道德问题的重要途径。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物质生活的丰盈,新生代自私自利抬头,责任观念淡化,传统文化对亲情与家庭的重视,为家风的养成提供宝贵资源。“天下之本在国, 国之本在家。” (《孟子·离娄上》) 传统文化充满着对源自人类心性情感的亲情、友情、爱国之情的尊重,引领着社会个体的道德成长,倡导“兼善天下”的社会关怀,能回应今天出现的家庭责任观念淡化和社会道德冷漠问题。

其次是提高人文素养、实现全面发展。传统文化“以文化人”,引导人们追求真、善、美的生活,伦理精神蕴含在其他文化形式之中,所谓“文质彬彬,然后君子”,传统文学、艺术等形式亦具有敦风化俗, 变化气质的功能。孔子身体力行, 亲自向其弟子传授音律课程,“乐教”课程与其他“五艺”课程相并列,实现了人素质的综合发展。《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岳飞传》《杨家将》,故事题材体现忠孝节义、仁义礼智信等儒家思想道德规范。一种文化就是一种生活方式。在节奏快速的现代生活面前,融入传统文化的“慢生活”方式,在宁静淡泊中养成高远旨趣。“兴于诗, 立于礼, 成于乐”,是中国的美学与伦理的统一,是有声有色、有滋有味的豁达人生追求。比如白居易《山泉煎茶有怀》中的“无由持一碗,寄予爱茶人”的独乐,还有其《问刘十九》的“绿蚁新醅酒,红泥小酒炉”的对饮成趣,以诗词曲、字画抒写人生,徜徉在天地的美妙之中,达到天人合一境界,弥漫一种生活的温情与热爱。故新时代进行传统文化教育,能塑造乐观、豁达、审美、智慧的民族气质,有利于今人身心协调发展。

再次是增强文化自信、实现民族凝聚力。世界历史表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强大的文化力量为支撑。文化兴则国兴,文化强则国强,对西方文化的盲目崇拜只会削弱主权国家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根”与“魂”,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和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的精神滋养。传统文化具有稳定性、连续性等特征。教师如果不仅能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而且讲清楚中华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鲜明特色,势必增强学子的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

中华传统文化对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国家与世界的和谐理念,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化的独特奉献。张岱年、方克立先生认为,中国文化基本精神诸方面,“在不同的地域文化中都有程度不同的存在和表现;就阶层而言,在上层社会和下层社会中也基本上都可以接受。这是与中国文化基本精神雅俗共赏、上下乐道、朝野认同的特质分不开的。”大陆青少年及港澳台青少年对祖国共同情感的产生和强化、群体归属感的强化离不开同根同源的中华传统文化,这正是现代中国不断前行的根系所在。

三、新时代传统文化的育人路径

應当按文化发展规律来把握文化,用文化思维提升传统文化的价值,建立健全传统文化教育的机制体制。

第一,制定系统的传统文化教育教学一体化执行方案。目前,关于传统文化的政策文本有2014年教育部发布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及2017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等。虽然这几个文件能为当前传统文化教育教学提供参考,但是具体实施起来还是有些难度。这个传统文化教育教学一体化方案应包括:从阶段来看,分为学前教育、小学教育、中学教育、大学教育阶段四个阶段及其体系。从教学计划来看,包括传统文化教学计划、教学设计、课外实践规划,考试考核规划,实施效果评估方案等;从内容上看,包括知识教学、实践教学;从课程设置来看,分为显性传统文化教学和隐性传统文化教学等。从教材来看,可以分为统编教材和校本教材,“深入挖掘区域特色传统文化资源,研发传统文化校本课程。”从德育目标来看,分为家庭德育和社会德育。此外,体系建设包括培育一支积极研究、有志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的骨干教师队伍。

第二,采取线下线上相结合的多媒体传播方式。传统经典读物凝聚着人类社会的文化历史经验和价值观,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传播的重要方式,根据学生个性喜好开设第二课堂,如书法班、传统剧目表演班、古籍阅读班等,其价值观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儿童。针对当代受众更倾向于从微博微信、生活、社团活动等途径获取知识这一情况,改变教育教学方式,用生动的新媒体技术争取受众。融合历史真实与艺术美感的,贴近大众生活, 引起民众兴趣就成传统文化创新传播途径的当务之急。拥抱各种新媒体技术,使传统文化内容视觉化、形象化、艺术化, 促进传统媒介传播方式与新媒体传播方式相结合,尽可能扩大传统文化的传播范围,开发免费可得的电子资源,使无法接受正统教育的草根阶层人士都可以接受和喜欢这种形式,提高德育感染力,“与传统媒体相比, 门户网站、手机报、微博、贴吧、APP等公众互动形式对年轻一代的影响力更大, 信息传播速度更加迅速, 形式更加灵活多样, 互动更为便捷, 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创新能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第三,以生活化、仪式化为传统文化教育的重点突破口。古为今用,内化于心, 外化于行, 重温礼乐生活,享受传统文化的道德人生、诗意人生,是传承传统文化的根本目的。仪式化具有道德知识教育、道德情感培育、道德践行、形成道德记忆等功能,“传统文化中, 仪式不仅仅是一种社会实践活动, 由于其强大的社会整合功能, 统治阶级将其提升为国家治理的主要方式, 成为文化的根本、国家的制度和生活的规范。” 一是传承民俗节日的德育功能。节日、礼仪是传统文化教育的载体。《中小学文明礼仪教育指导纲要》规定了文明礼仪教育的主要内容等。如《关于运用传统节日弘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的意见》指出:“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的载体。”从民俗节日看, 中国古代节日有以家庭为主的节日也有社交节日,日常生活与民俗习惯是受众获取传统文化认知的重要渠道。如传统节日习俗中的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春节等都极具伦理教化意蕴,培养人们的家国情怀、人生意境、尊老爱幼、至善至美。二是把日常事件仪式化。利用一些历史纪念活动以及各类传统文化教育基地、历史遗迹等进行传统文化教育;还有把学生重大活动仪式化,如在学校的开学典礼或毕业典礼中, 艺术地渗透传统文化的爱国主义、民族精神、荣辱观、亲情教育、社会责任教育。三是榜样表彰仪式化。传统美德榜样对社会具有一种道德感召力与社会形塑力。榜样教育同其他形式教育相比,最大优势在于榜样是真实、可见、生动和形象化, 榜样的力量在于身体力行、垂范世人,易于模仿。具体实践中,首先,用传统官德内容加强党风和官风廉政建设。其次,对社会中传统文化宣传者、传统美德践行者予以表彰。再次,对青少年中传统文化宣传者、传统美德践行者进行宣传。“青年模范人物是广大青少年学习的榜样, 肩负着更多社会责任和公众期望, 在青少年中乃至全社会都有着很强的示范带动作用。”青少年具有从众特点,若是身边人物为受到表彰,对其有激励作用,达到引导青少年儿童社会学习和践行的目的。

第四,形成政府、社会、家庭、学校构成的多途径、立体化教化体系。通过政府力量建立教学教育体系和经费保障机制,可建立自上而下的宣讲教育工作体制,有如封建社会各朝各代都设置了礼部,制定和执行国家层面的礼,我们可以设定具体政府机构进行传统文化资源开发和整合及其表彰机制。传统美德的教学投入及生活实践没有一定的资金保障很难落到实处,政府要及时提供资金支持和起主导作用。传统的宗族体系瓦解之后,社区成为基层参与传统文化教育的渠道。注重社区共同体共同传承、把传统文化融入乡规民约与互联网社区,促进传统文化传承的实效性。家庭教育具有早期性、长期性、感染性强等特征。《三字经》有“养不教,父之过”,如果在家庭层面即开始重视传统文化的教育,学校的传统文化教育就能事半功倍。

四、结语

总之,传统文化教育事关重大,采用系统、全面、与时俱进的教育方式,将会加强传统文化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从而为新时代的社会主义建设提供品行合格的人才。

注:本文为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当代公德建设研究”(课题编号:18BKS133)和2019年度上海学校德育实践研究课题 “主流价值引领‘二次元’文化发展的路径选择研究”(课题编号:2019-D-089)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王洪东.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立德树人全程[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3).

作者简介:刘白明(1975-),女,汉族,湖南宁乡市人,上海海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哲学博士,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社会伦理建设。

李吉彬(1981-)男,汉族,福建三明人,上海海事大学党委学工部,法学博士,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责任编辑  范娱艳)

猜你喜欢

立体化生活化多媒体
中国管理模式研究的五项原则
构建“教会、勤练、常赛”的立体化学校体育新样态实践研究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研究
借助多媒体探寻有效设问的“四度”
作文生活化教学指导策略
“则”与“择”:指向生活化学习的幼儿园数学活动实施的原则与选择
多媒体情境下培养学生阅读素养的三个维度
生活化美术教学的课程设置及实践应用
多媒体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小学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