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建设逻辑

2019-09-10魏则胜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创新改革

摘  要: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发展和变革而言,“两个十年”具有决定意义。第一个十年是指“05方案”开始实施以后的十年,时间跨度为2005年至2015年,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的核心任务是“改革”,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通过各项改革措施,建立新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教材体系、教学体系和管理体系,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规范化,优化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内在运行机制和外在舆论环境。在此基础之上,思想政治理论课开启第二个十年——2016年至2025年,核心任务是“创新”,通过理论创新、教学方法创新和教学技术创新,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质量和教育效果,将思想政治理论课打造为传播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工作的核心手段,成为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方法体系的“压舱石”。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建设

中图分类号:G4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1422(2019)07-0102-06

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学科属性、政治地位和社会意义如此特殊,以至于我们运用普适的教育研究范式探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相关问题时面临一定的困难。思想政治理论课不仅具有复杂多变的课程结构和宏大叙事范式的知识框架,而且担负深沉的历史使命,并始终将自身的存在意义置于远大的社会发展目标之中。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开设方案历经“56方案”、“61方案”、“85方案”、“98方案”和“05方案”[1]。每一种课程方案都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方案的顶层设计,这些方案的实施、变革与更替,成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演进逻辑的路标。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发展和变革而言,“两个十年”具有决定意义。第一个十年是指“05方案”开始实施以后的十年,时间跨度为2005年至2015年,思想政治理論课程建设的核心任务是“改革”,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通过各项改革措施,建立新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教材体系、教学体系和管理体系,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搭建规范化运作平台,优化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内在运行机制和外在舆论环境。在此基础之上,思想政治理论课开启第二个十年——2016年至2025年,核心任务是“创新”,通过理论创新、教学方法创新和教学技术创新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质量和教育效果,将思想政治理论课打造为传播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工作的核心手段,成为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方法体系的“压舱石”。

一、改革: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运行方式重构

“05方案”是新时期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历程的里程碑。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和我国社会发展的转型,思想政治理论课面临两个“不适应”:一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不适应在校大学生成长的新要求;二是思想政治理论课运行机制不适应快速变革的高等教育新环境。“05方案”的出台,就是基于现实问题的深入反思而开启了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新历程。

1.规范:管理制度的合理化

(1)行政管理制度规范化

2005年到2015年,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接连攻克难关,确立了在高等教育体系中的地位。其根本原因在于获得了强大的教育制度支持,制度资源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制度合理性认证,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举措据此走上规范化进程。

制度支持的意义何在?制度支持的本质是教育权力的确认。在高等教育体系中,并不是任何课程都拥有制度支持。某类课程在高等教育体系中获得稳定的教育地位,某些课程便逐渐失去教育地位,因此,某些课程从来就没有获得进入高等教育课程体系的机会。造成这种课程教育地位分化的原因何在?从高等教育发展历史经验来看,课程开设依据来自三个方面:一是教育理念,即一所大学所秉持的教育理念,通过课程体系实现;二是社会需求,即一所大学运用办学自主权,根据社会发展对各类人才提出的需求而开设相关课程;三是制度规定,即政府或拥有教育决定权力的组织,通过制度设计的方式,确认某些课程在高等教育体系中的地位。与教育理念的精神追求和社会需求的市场目标不同的是:由制度规定而开设的课程,具有更为稳固的教育地位和范围宏大的社会影响力,能够拥有更为丰富的公共资源。

政府部门发布课程方案,是将教育权利赋予某种课程的经典方式。自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来,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方案数次变更,从“56方案”、“61方案”、“85方案”、“98方案”和“05方案”中,构成一条清晰的课程变迁线路。通过设立课程方案和规范课程方案的实施措施,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不断获得制度认证和制度支持。“05方案”的出台背景,是先前的“98方案”在实施过程中遇到了困难。“98方案”推行困难效果不良的原因,并不在于“98方案”自身缺陷,而是“85方案”甚至是自“56方案”以来所累积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过程中的各种问题一直没有得到根本解决所导致的后果。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随着中国社会物质生产方式和精神生产方式的变革,国际环境发生巨变,思想政治理论课与教育对象的需求的差异和与党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目标的距离逐渐扩大。2004年前后,有记者深入思想政治理论课堂进行实证调查,第一次较为全面地将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真实状况呈现在教育管理部门和社会公众面前,其状况引起各方强烈反响。如何及时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是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面临的迫切问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特殊性质,决定了合理性重建的首要措施必然是制度支持体系的恢复和强化和在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的制度重构。2004年8月,中共中央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2005年2月,中共中央宣传部和教育部联合发文,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实施方案》,提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设置的新方案,史称“05方案”,并在当年7月向全国高校印发《<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实施方案》。2012年2月教育部办公厅发布了《关于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方案实施工作安排的通知》,至此,本科生和研究生阶段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学分和课时通过制度安排的方式进入高校学生培养计划。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暂行)》,2015年9月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暂行标准”和“正式标准”,以官方文件的方式确认了高校管理者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必须承担的组织管理责任。至此,自“05方案”开始实施到正式建设标准的发布,新时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制度支持体系初步完成,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和建设获得充分的制度支持。回溯第一个十年可以发现,如果没有教育制度的强大支撑,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发展困境是难以想象的,很可能遭遇一个“失去的十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教育制度的强大支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在教育领域的体现,也是思想政治理论课顺利完成育人目标的根本保证。

(2)知识管理即教材管理的规范化

教材体系的规范化建设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教材编写责任如何归属。这个问题的解决涉及到另一个问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知识结构如何确定?即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体系由哪些知识元素构成,什么样的思想和政治理论才可以被作为教材内容?

每一门教材的知识之所以能够进入教材体系,必然有它的合理性。但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知识的合理性必须符合一个总标准——能有效承担起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任务。“05方案”规定的课程结构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和《形势与政策》。五门必修课的知识元素,大致可以被归结为三类:第一类是客观知识,以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核心论题,叙述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发展规律,提出人的行动方法;第二类是叙事知识,以实践经验史和理论学说史为核心论题,叙述中国近现代革命和建设的实践历史与现状和以时间为叙述逻辑的理论成果变迁史;第三类是规范知识,以价值观为核心论题,叙述政治价值观、法律规范、道德规范和德性修养目标等。三类知识元素所构成的知识体系,在转化为教学体系后追求两个教育效果:一是为教育对象提供行动方法论知识,建构工具理性;二是为教育对象提供行动价值论知识,建构价值理性。客观知识的合理性来自于它所拥有的真理性,是否经过实践检验而成为真理性认识是评价客观知识是否具有合理性的科学标准。叙事知识的合理性来自于它的真实性,是否能够真实、客观、全面地叙述历史事实是评价叙事知识是否具有合法性的事实标准。规范知识的合理性来自于它的正当性,是否能够将人的价值观和行为导向正义和善是评价规范知识是否具有合理性的价值标准。

“05方案”重建教材知识体系的力度可谓前所未有。“05方案”通过重置教材编写责任、重新编写教材和规范教材使用义务的方式重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知识体系。在“05方案”实施以前,虽然各种方案规定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门类,但是课程使用的教材版本彼此不同,选取的教学内容差别较大。自“85方案”开始,思想品德课程进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1995年,当时的国家教委发布《关于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文件,首次以“两课”一词指称思想政治理论课,“两课”格局由此形成。在统一的“两课”课程名目之下,“两课”使用的教材,由教学单位自主选取。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教材的知识要素区别不大,但是教学单位使用的思想品德课程教材差异很大,教材编写与使用方式各自为政、自编自教。“05方案”实施以后,中宣部、教育部出台文件,明令禁止各高校自主编写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并规定全国各类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材,使用全国统编教材,各高校不得自行编写辅导材料。直到2008年,高校自主编写教材、自主选择教学用书的现象才得以基本消失。中宣部和教育部组织力量统编教材、禁止高校自编教材、规定各高校只能使用统编教材等举措的实质,就是在重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的基础上,重新树立思想政治理论课知识体系的权威,形成一体化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知识体系,结束由高校以及任课教师自主生产教材的历史。

2.科学:教学行动的规律化

(1)依据人的发展规律设置教育目标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与建设目标是否符合社会发展规律、人的发展规律以及教育规律等客观规律的必然要求,是衡量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举措科学性的基本标准。思想政治理论课存在于上层建筑框架内,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属于意识形态建构行为,是公共精神生活以及个体精神生活生产与再生产方式之一,它的存在方式与发展路线,是由其基本矛盾即教育目标与教育对象发展需要之间的矛盾所决定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在基本矛盾的演化,不过是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体现而已。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目标,体现在它试图建构什么样的个体理性和如何引导个体理性的发展与完善方向。思想政治理论课所设置的教育目标,所建构的个体理性,是否符合社会历史发展规律,是否能够依据教育规律和人的发展规律,将自由个体培养为符合社会历史发展要求、能够担当时代使命的历史主体,就是衡量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行动是否具有科学性的根本标准和客观依据。

“05方案”与既往方案最大的不同在于它具有明确的问题意识,充分注意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所预设的教育目标必须符合社会历史发展规律。教育部在2005年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指出:如何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当今世界错综复杂的形势,把握国际局势的發展变化和人类社会的发展趋势;如何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国情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客观规律,增强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如何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肩负的历史使命,努力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必须认真研究解决的重大而紧迫的课题。“05方案”以及一切相关教学与课程建设行动皆以完成上述任务为目标。各种思想政治理论课方案都具有一个共同目标——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但区别在于:在“05方案”之前,各种思想政治理论课方案的共同特点是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宣传以及教育对象对于相关理论的认知和信仰作为至上的教育目标,“05方案”强调要引导教育对象正确认识国情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客观规律,正确认识肩负的历史使命。这充分体现了“05方案”将思想政治理论课核心任务从理论宣传转向主体建构、将教育目标设置与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相结合,这是具有重大意义的教育目标设置方式的转变。

(2)依据教育行动规律构造理性共同体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过程和建设过程就是各种理性交往或博弈和共同参与理性建构从而最终形成理性共同体的过程。

就课程方案的设计、课程教学、课程建设和教育管理而言,思想政治理论课系统中存在五类理性主体:一是知识主体,即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所依托的学科理论体系的原创主体;二是教材主体,即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材编写主体;三是教学主体,即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组织者或任课教师;四是认知主体,即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对象或学生;五是教育管理的权力主体。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与建设过程,就是这五类主体的理性参与过程。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否合乎理性,是否经受理性的审查,不是指依靠某一个理性主体独立行使理性责任,而是指五类理性主体共同参与教育行动。思想政治理论课合乎理性的程度,在于五类理性主体的共同参与程度。如果思想政治理论课无法成为各类主体共同参与的理性共同体,那么它就有可能失去部分理性主体的关注和认同,由此必然出现理性缺失。“05方案”以来的十年,教育管理部门采取各种措施以加大理性共同体的建构力度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理性参与程度。这些措施包括:组织各方力量重新编写教材、不断修订教材和推动师资队伍建设,如在职培训、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项博士生培养计划、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择优资助计划、建设思想政治理论课骨干教师实践研修基地和编写教学案例集等;强化学科建设,成立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依据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结构设置相应的二级学科,在全国高校设立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博士点等;改革教学方法,升级教学技术,推广讨论式教学、互动式教学、参与式教学等。

在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历史上,2005年开始实施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新方案即“05方案”,通过管理制度规范化、教材编写与使用规范化、教育目标设置的合乎规律化以及构造理性共同体等途径,开启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全新阶段,为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在新时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二、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1.新时期思想政治理论课面临的五个问题

2005年至2015年,是“05方案”全面实施的第一个十年。通过制度安排、知识体系重组、调整教学任务和目标以及整合理性共同体等方式,思想政治理论课完成规范化建设任务。在新时期,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面临一系列新境况和新问题,从实际出发解决这些问题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继续推进的必要条件。

第一个问题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对象的政治素养发展与其他素养发展之间存在结构性矛盾。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对象的发展需要,并不是指教育对象对于自身发展需要的预设或想象,而是指人的完善和社会发展需要在教育对象素质结构中的体现。从课程设置的目标和任务来看,思想政治理论课需要满足三种需求:党和国家对于教育对象的政治要求、社会发展对于教育对象的综合素质要求和教育对象的自我完善所产生的发展需求。三种需求有可能协调一致,但是三者之间也有可能相互不协调。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而言,政治需求引导和统辖社会需要及个人需求是教育底线。

第二个问题是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体系与教育对象的话语个性之间存在一定矛盾。话语体系因为时间、空间以及主体不同而彼此区别。思想政治理论课领域存在三种话语体系:教材话语、教学话语和学生话语。对于同一个问题,不同话语体系关注的重点以及话语方式之间相互差异很大。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体系面临的主要矛盾就是教学话语与学生话语的矛盾。教学话语的政治元素和宣讲色彩、与学生话语的时代元素和自我关注可以融合,但也有可能不协调。如果教学话语无法与学生话语达成和解或通融,教育对象有可能采取拒绝对话或消极回避的方式应对教学活动。

第三个问题是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其他课程在教育资源分配中有可能产生矛盾。“05方案”规定,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必修课程、选修课程以及社会实践课程学分总量为16学分,占有本科学分总量的十分之一,这种学分结构遭遇过两种观点的冲击,一种观点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挤占了专业课的教学资源;另一种观点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可以在某些内容甚至教育目标方面被通识课程代替,随着通识教育理念在国内大学的兴起,以通识教育取代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观点始终没有消失。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其他课程尤其是通识教育课程对于高等教育资源的争取,不可能风平浪静。

第四个问题是思想政治理论课言说的主流意识形态与互联网平台上流动的多元化意识形态之间存在较为激烈的矛盾冲突。基于互联网平台和新媒体渠道而迅捷扩散的多元、流变而杂陈的信息元素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相对完整和一体化的信息元素在行动目标、教育内容、信息交流方式、价值立场以至于信仰皈依等方面的分歧与冲突几乎难以避免,互联网技术支撑的新媒体平台上,意识形态信息纷繁复杂,多元夹杂着混乱,这些相对自我化、自主化甚至是具有明显的西方意识形态谋求的文本,在短时间内借助于信息技术迅速传播,进入在校大学生手机或电脑阅读范围,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形成很大挑战。

第五个问题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技术的更新换代难题。未来十年,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技术必将进入“互联网+”时代,这是大势所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传统技术手段与新媒体技术的矛盾无法避免。以“慕课”和“微课”为代表的新型教学模式影响力迅速扩大,思想政治理论“慕课”教学、“微课”教学已经进入实践阶段,追捧者甚众。以“慕课”和“微课”为经典模式的互联网教学技术与传统课堂教学技术的博弈结果,将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显露峥嵘。

2.建构思想政治理论课可持续发展模式

未来十年,思想政治理论课发展状况取决于上述五个问题能不能得到妥善解决,能不能顺利跨越“需求关”、“话语关”、“资源关”、“信息关”和“技术关”。只有通过不断创新,以问题意识为导向、高瞻远瞩,实事求是,以创新思维做好顶层设计,才能够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課建设水平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各项要素不断完善和合理化[2]。

(1)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管理制度法制化

在未来十年,制度安排依然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地位在高等教育体系中得到确认的主要依据。“05方案”实施以来的十年,制度安排的效用几乎达到极致,但是一些问题逐渐显现。目前,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相关制度安排呈现三级结构:一是中宣部和教育部的顶层制度设计;二是各地教育管理部门的地方制度设计;三是各高校的院校自主制度。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制度安排主要依据中宣部和教育部发布的官方文件和有关通知,从过去十年看,文件和通知精神皆能够得到有力贯彻,但是在部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地位和资源供给机制等问题并没有得到很好解决。未来十年,在中国社会治理走向依法治国时代之后,如果各大学章程或自主治理方案获得法理依据,那么思想政治理论课制度安排的法制化,可能就成为教育确权和资源获取必须倚重的法律支持。

(2)坚持政治素养培育导向,依据人的发展需要预设教育目标

教育目标与教育对象发展需要之间存在差异,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发挥教育作用的事实基础。思想政治理论课如何设置教育目标,不仅关系到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根本方向,也关系到思想政治理论课能否深入扎根于社会和人民,能否成为大学生求教若渴的课程。依据教育对象的发展需求预设教育目标,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合规律性的根本体现,也是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广泛支持的客观基础。当今中国,人和社会的发展对于教育对象的素质要求,最根本的体现在于国民素质的重建。中国古代文明领先世界近两千年,根本原因就在于中国古代文化对比农业文明时代国民素质进行了非常成功的建构。西方社会自启蒙运动以来,最大的成功不是政治体制和市场经济,而是在现代文明的框架下基本完成重建国民素质的历史任务。如果思想政治理论课能够将教育目标与当代中国社会发展对于教育对象的客观要求紧密结合,那么它就能够获得牢固的群众基础。有一种声音认为:可以用通识教育课程代替思想政治理论课。这种观点模糊了思想政治理论课与通识教育课程在教育目标和运行机制方面的根本区别。重建国民素质的行动,绝不是通识教育能够完成的。通识教育的目标,虽然是国民素质在某些方面的完善,但是它内在的教育原则只能将教育目标定义为个性解放的自由个体;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在原则,是要建构能够担当社会发展使命、将社会进步的意义置于个人幸福之上的历史主体[3],这是通识教育无法取代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根本原因。

(3)教育技术回归客体本位

不断升级教育技术、优化教育手段从而在信息传播的力量博弈中处于优势,这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无法拒绝的发展趋势。迅速崛起的“慕课”和“微课”推动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技术的“媒体化”行动。但是,教育技术不能反客为主。我们要警惕“慕课”和“微课”等教学技术新模式喧宾夺主,避免教育技术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系统中的地位极端化倾向,警惕“慕课”和“微课”以技术方式主导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演进逻辑和建设思路。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需要发挥“理性共同体”的合力作用,在各种理性主体的参与中获得认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慕课”和“微课”教育方式的缺陷在于:它们恰恰是逆向解构“理性共同体”的教学方式,它们通过互联网技术,将教学过程的理性主体最少化、最简化,实质无异于“电大”课程的互联网模式。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技术升级,是走一条“思想政治理论课+互联网”的路线,还是“互联网+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路线?这个选择关系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通过壮大理性共同体的方式获得更多的发展合力,还是落入技术陷阱而简化理性共同体,最终消解自身的合理性。因此,互联网技术只能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技术客体,而不能成为主宰思想政治理论课命运的主体,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必须警惕以技术本位代替政治素养本位,必须警惕技术对于精神独立性的钳制作用,避免以教学手段的豪華技术掩盖教学内容的不足和教学目标的错位。在新的历史时期,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面临很多新情况和新问题,它们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必须予以解决的问题。一方面,我们需要继续改善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制度环境,大力推进教育管理制度的法制化;另一方面,始终坚持将推动教育对象政治素养的完善和成熟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的核心目标。同时,通过技术升级获得信息传播优势,让教育技术回归工具本位,避免以技术形式的更新代替教育内容的发展和完善。只要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做到上述三点,它就能跨越发展道路上的“需求关”、“话语关”、“资源关”、“信息关”和“技术关”,从而担负历史使命,通过重构国民素质的方式,培养出能够推动社会进步的历史主体,为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而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顾海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

[2]魏则胜.思想政治理论课问题意识[J].思想教育研究,2014(7).

[3]魏则胜.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性假设[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

(责任编辑  韩谦)

作者简介:魏则胜(1969- ),男,安徽合肥人,华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6年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新媒体与市场环境下文化资本的伦理义务研究(项目编号:16AZX022)阶段性成果。

猜你喜欢

思想政治理论课创新改革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与策略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艺术探究
基于综合能力测评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开卷考试改革
一图读懂供给侧改革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
改革创新
改革创新(二)
“改革”就是涨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