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化学学习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探索和实践

2019-09-10张超智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19年8期
关键词:操作小组合作学习基础

张超智

【摘要】当前,课堂学习以学生水平统一,学习时间统一,学习内容统一为显著特征,存在着不少问题。比如:妨碍学生发挥个性,缺少因材施教策略。同时,在当前的教育形势下,部分学生甘于“平庸”,学习缺乏动力等。结合自己多年的学习实践经验,我认为可在化学课堂中大力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改善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本文较详细地阐述了在初中化学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理论基础以及涉及到的主要因素,同時阐述了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措施。

【关键词】小组合作学习;基础;因素;操作

合作学习是一种富有创意和实效的学习理论与策略,是以学习小组为基本形式的一种学习活动。通过合作学习,可以改善课堂内的社会心理气氛,大幅度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非认知品质。小组合作学习是以异质小组为基本形式,通过小组成员的沟通与交流、练习、训练等手段,以小组目标达成为标准,以小组总体成绩为评价、奖励的依据,以学生学习成绩、知识技能、情感态度得到提高为基础的教学策略。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每一个学生付出的努力不仅给自己带来好处,同时也给小组其他成员带来很大的益处。

一、初中化学学习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理论基础

1.从初中生心理特点来看

初中生普遍年龄处于13-16岁,心理质素渐趋稳定,具体表现为活泼向外、热情开朗、积极自信、有敢做敢为的精神,有相当的坚持性和独立性。初中学生心理素质虽已渐趋稳定,但还有相当大的叛逆性。对父母和老师,大部分学生有一定的抵触情绪,却对同学、朋友是乐群,喜欢交际,喜欢和同学朋友一起研究讨论问题。实际上,在一个班集体中,学生们在不知不觉中形成了很多非正式群体。对于学生自发形成的非正式群体,若教师加以引导、帮助使之成为合作学习小组,则可收到意想不到的教育教学效果。

2.从化学学科特点来看

以前的初中化学课标强调学生要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接受机械训练。但是新的课标鼓励学生要主动积极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侧重在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同时,也特别强调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化学知识,认识现实中存在的化学问题,并获得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其中,最主要的方式是化学实验,它是培养学生提高学习兴趣,调动学生探究积极性,保证学习成功的重要策略和手段。在化学学科学习中就是以建立小组为单位而开展化学探究实验,这也为初中化学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提供了学科理论基础。此外,初中生的知识、能力也达到了一定的水平,这些都为在学习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提供了保障。当然,小组合作学习的开展并不限于实验课,新授课、练习课也可因地制宜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二、初中化学学习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关键因素

在初中化学课堂学习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关键因素主要有三个方面。

1.构建小组成员间相互合作的人际关系

构建小组成员间相互合作的人际关系是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首要因素。概括地讲,就是“我为人人,人人为我”。在这种思想下,小组的每个成员都要意识到每个组员的努力不仅有利于自己,同时也会给小组其他成员带来实惠。但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发现单靠老师灌输是远远不够的,还需加以适当的措施强化引导。

(1)目标强化

目标强化就是小组成员要清楚地意识到自己所承担的任务是小组总目标的一部分,所以要努力完成自己所负责的工作,小组才能出色地完成任务。目标强化在教学中也易于操作,如每单元给每个小组和成员定出总目标和子目标,单元检测后,加以评价奖励。

(2)资源强化

资源强化就是要求小组某一成员拥有某一资源时,它也必须与其他成员共享。在一般课堂教学中,老师、教材是学生学习信息的重要来源,在小组合作学习中,信息可以来自学生自己,也可以通过组员间相互交流而获取,这点在化学学习中有特殊意义。在新的初中化学课标中强调学生动手进行科学探究,要求学生在科学探究时从内容、关联知识、实验器材、药品等分工合作查找,并共享使用,方能使探究活动顺利进行。

2.小组成员间的人人尽责

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最常遇到的问题是总有些学生试图偷懒,不劳而获。因此,小组的规模大小直接影响到组员的责任感。

(1)要建立小组目标,同时也要建立个人目标。

(2)随时抽查小组中每个学生的作业、练习、实验现象和结果,并向全班汇报。

(3)设立小组活动记录本,记录组员活动情况,并要奖勤罚懒。

3.小组成员间的同时互动

教师应该在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最大限度地为学生提供互动的机会,让学生相互帮助、交流、讨论,相互分享各自的学习心得,彼此受到启发,互相促进,共同提高。同时,教师还要在适当的时机,引导学生自主地影响别人,为同伴的学习提供一种积极的、促进性的影响,也就是说要求学生在小组活动中借助“说”和“写”对其他组员施加影响,实际是需要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见解。通过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与见解可以在语言沟通交流中使同伴受益。而且,学生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见解必然会促使自己的思路更加清晰,并且会从中发现思路、知识上的缺陷和不足。再者,教师可以在学生的语言中更好地了解学生不足并及时加以点拨。小组合作学习,通过组员的互动与交流,小组成员才能更好地互相接纳、互相认同,才会真正发自内心建立小组的共同目标。

三、初三化学学习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基本操作

基于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三化学学习中的作用,总结出以下经验。

1.小组合作学习的前期准备

(1)确定小组的规模。根据初中学生心理年龄特点和化学学科特点,小组规模应该小一些,通常2到4人为一组比较合适。这使得学生在课堂学习和实验探究中,参与程度更大,学生交流沟通更深入,学生个人能力和个性也更能得到发挥和体现,对于个人及小组目标的实现也是有利的。

(2)确定编组的方法。学习小组的编定,应该体现异质性,也就是说,在分组中要随机指派,或者以学生自愿为原则组成。

(3)确定好小组成員的角色并且确定活动规则。小组虽然只有2到4人,但操作中也应该要指派好角色,好让学生能人人尽责,从而推动小组活动开展,小组角色主要有活动记录员,组长。同时,在小组合作学习开展过程中也应该建立相关的活动规则,让小组活动顺利有序地进行。

2.小组合作学习的开展

(1)明确学习任务。教师向学生讲解每个学习活动的具体任务、需要达到的目标、所学原理及其相关概念,为帮助学生完成小组任务奠定基础。当然,也要把小组合作学习中应该遵守的程序明确说出来。如在实验探究中教师要说明清楚注意事项,学生未知的原理概念。又如在课堂教学中,学习小组的开展也要明确清楚任务以及目标。

(2)督促学生的行为。当学生开展小组实验探究时,进行课堂讨论、训练时,教师要巡视各组,及时了解各组情况,并及时作出反馈和强化措施,特别是要表扬优秀的小组,以树立榜样。

3.小组合作学习的评价。

(1)学生自我评价,就是学生自己对学习质量进行自我评价。包括个人目标的实现与否、知识技能掌握程度、情感行为态度的提高。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可以借助以下表格让学生自己填写,从而进行自我评价。

(2)小组评价,进行小组评价要确保每个学生能接受评价,分析反映小组活动的记录资料,并要提出改进的目标。学习小组要定期列出三个需要改进的地方,三个值得发扬的地方,并且要定期总结,让小组进行反思提高。

小组合作学习的评价表

任何事情都具有两面性,小组合作学习并不是万能药。比如单从一节课来看,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课堂在认知容量上比不上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而且教学进度也难以把握。但在小组合作学习中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对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成绩,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培养综合的能力是有帮助的。

【参考文献】

[1]马兰.合作学习[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5).

[2]大卫.约翰逊.合作性学习的原理与技巧[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4).

[3]王斌华.发展性教师评价制度[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10).

(指导老师:张明林)

猜你喜欢

操作小组合作学习基础
夯实基础,举一反三
夯实基础,举一反三
最憨厚笔记 夯实基础就是要一步一个脚印
拨乱反正 夯实基础
关于数控机床操作中防碰撞措施的探讨及分析
泌尿外科手术及操作致输尿管损伤临床分析
“合”乐而“不为”
高中历史“自主导学”模式中的小组合作学习反思
刍议初中地理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策略
语文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