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做学生成才路上的引路人

2019-09-10唐艳华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19年8期

唐艳华

【摘要】本文尝试探讨,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应如何更好地教好现代的学生,更好地帮助学生,让学生在成长的路上得到有益的帮助,更好地挖掘学生的潜力,培养身心健康的学生。

【关键词】成才路上的贵人;正面教育;博爱之心

在我的成长过程中,很多老师是我成长中的引路人,帮助我走出了人生的低谷,迎来了美好的生活。在人生的旅途中,能够遇到改变自己的贵人,的确是件幸运的事,我感谢走进我生命中的每一位贵人!如今我自己已经成为老师,我常常提醒自己:要做学生成才路上的贵人,不要误人子弟。那么,怎样去做学生成才路上的引路人呢?下面谈谈我的几点肤浅看法。

一、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是教师引领和帮助学生成长的基础

做学生成才路上的引路人,是优秀教师应有的一个理念。教师幽默的谈吐、机智的教育、乐观的性格、博大的师爱能吸引和折服学生,给他们爱和引领,让学生的人生因为遇到我们而更加美好。我认为,作为教师,首先应对教育事业要有敬畏之心。“育人先育自己”“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这要求我们教师要具备完善的人格魅力、深厚的品德修养、丰富的知识技能以及更细致、耐心的品性。我们必须要从以上几个方面努力完善自己,才能有资格做学生成才路上的贵人。要成为学生成才路上的贵人,仅有爱是不够的。成长路上不但需要雨露阳光,也需要科学的引领、智慧的启迪、艰苦的磨练。因此,老师手中应当有一根神奇的魔法棒,轻轻一挥,就把学生带进美妙的世界,让学生在快乐中领略人类的文明,在合作中感受社会的进步,在实践中体验成长的喜悦……要拥有这根魔法棒,老师首先得做个好学的人,为自己的教学做好充分的准备,让自己的每一天都过得充实而有意义,这是教师引领和帮助学生成长的基础。

二、坚持正面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加强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和心理品质教育,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起主导性作用。教师有责任对中学生进行人生观教育,而正面教育是我们日常思想政治工作中行之有效的方法。坚持以正面教育为主,就是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作为教师,教育学生时,首先要坚持正面引导,从身边树立典型,弘扬正气,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引导他们正确表现自我,使每个学生在班级生活中,有困难得到帮助、有烦恼得到化解、有成绩得到鼓励、有才能得到发展。中学生处在人生的重要时期,一方面,在思想上具有单纯性和多变性,他们生活阅历浅、天真无邪、幼稚单纯、思想活跃、情感丰富,人生观正在形成之中,价值观尚未定型,这就需要一座座光辉的灯塔引导他们步入人生的正确航程;另一方面,在行为方式上具有模仿性和可塑性,他们精力充沛、敏思好动、好奇心强、向往美好的人生,崇拜各种英雄模范人物。因此,对我们的学生进行正面典型教育,生动形象,能够抓住他们的兴奋点,拨动他们思想的琴弦,点燃他们思想的圣火,有利于取得感情共鸣、思想交流、行为导向、强化教育的效果,达到育人树人的目的,有利于学生正确的人生观的形成。

三、用博爱之心,帮助后进生树立信心

在教育教学中,教师偏爱好学生,是很普遍的事。有时对那些双差生恨得牙痒痒,恨铁不成钢。作为教师,我们要以博爱之心,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绝不能以智商的高低、成绩的好坏定优劣。成绩较差的学生,更应宽容,以诚相待,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哪怕是微不足道的,也要及时地给予表扬和鼓励,让他们觉得付出一份汗水,便会有一份收获,使其尝到成功的快乐,从而由“厌学”转为“爱学、乐学、会学”。如学生小郑,学习散漫,经常迟到,上课玩手机,听音乐,顶撞老师,坏事干尽,对人对事从不讲道理,家长拿他没办法。多数科任老师都看在眼里,痛在心里,不敢多管。我碰到此事也感到棘手,但还是要想尽办法来解决问题。我主动接近小郑,利用课余时间和他一起聊天,从谈话中去了解他的心声,巧妙地启发他、疏导他,与他交流思想。了解到他对画画很感兴趣,我就对他说,有这个兴趣爱好是好事。要实现这个志向,没有知识是不行的,只有现在好好学习,打好基础,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他很不自信的问我:“现在努力还来得及吗?”我对他说:“凭你的聪明才智,一定能行。”从那以后,我利用放学后的时间,给他补习功课。经过一年的时间,他的思想品德、学习成绩都有了明显的提高。

四、关注学优生的心理问题,使他们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学优生由于学习成绩好,长期受到老师与家长的宠爱与呵护、同学的推崇,往往产生优越感。这种强烈的优势心理长期占据着,久而久之,这种优势就容易转化成为高傲自大、妒忌心强、情感脆弱、性格偏激等心理问题。一旦受到丁点挫折,心理难于接受,从而影响他们学习与生活。近年来,关于学优生厌学、离家出走,甚至出现暴力或者自杀等报道屡见报端。如果不正确对待、不及时引导解决学优生的心理问题,将会给他们的成长和发展带来严重的影响。因此,培养学优生,只关注他们的学习成绩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善于探究他们的心理问题,对他们的心灵进行精雕细琢,才能使他们全面发展与健康成长。

五、激励学生,创造条件,帮助学生走向成功

激励每个学生上进,创造条件让每一个学生參与教育教学活动,是学生积极进步的动力。真诚的关爱、热情的鼓励是打开学生心灵的金钥匙。老师要激励学生增强自信,勤于努力,了解昨天,把握今天,规划明天。要为每一个学生取得的进步而鼓劲加油,使他们感受到由于各自取得的成绩和进步而带来的喜悦。

如我教的一个班级中有一个男生,学习成绩很好,尤其是英语,但性格很腼腆,平时沉默寡言,为了改善这种情况,我安排他做英语课代表。早读叫他上台带读英语,脸红结巴,手在发抖,声音很小。我想,这样下去不是回事,如果不及时激励他,给他机会锻炼,他的才能很难好好地发挥出来,也很难适应这个社会的发展。后来,一有机会就把他推出去,练得多,胆量也就大了,上台讲话、带读都落落大方,语言流畅,字正腔圆,成功竞选为学校广播员。面对全校性的大会小会发言,有模有样,声情并茂,受到大家的好评。

人的一生中,是需要有引路人相助的。如果教师真正关注人才,教育就一定能拨动学生成才的“琴弦”,给“顽石”以感化、给“自卑”以力量、给“胆怯”以激动、给“愚钝”以智慧,才能真正成为学生成长路上的引路人。

【参考文献】

[1]王振刚.做学生生命中的贵人[M].福建教育出版社,2014(12).

[2]雷玲.教师要学叶圣陶[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3).